儿科护士服务礼仪规范
一、服务礼仪规范总则
精神饱满、身体健康、着装整洁、举止文雅、机警敏锐、步履轻捷、动作轻柔、言语精练
二、环境标准
(1)安静、舒适、温馨
(2)无烟蒂、无纸屑、无痰迹、厕所无臭味 (3)四洁:地面洁、桌面洁、墙面洁、窗面洁 (4)四轻:走路轻、关门轻、讲话轻、操作轻
三、护士礼仪规范
(一)护士仪容仪表服饰礼仪。
(1)护理人员上班一律着规定工作服、帽、鞋.
(2)工作服应合体、平整,保持衣扣完整,无破损,无污迹,并佩带挂表、胸卡。 (3)着浅色(肉色或白色)袜,工作服内衣领不可过高,颜色反差不可过于明显。
(4)不佩带外露首饰。
(5)女同志发型:短发侧不掩耳,长发需盘发,头发周围固定,前刘海不得过眼.
(6)可淡妆上班,不留长指甲及涂有色指甲油.
(二)护士举止礼仪
(1)护士站、坐、行的正确姿态
原则:稳重、端庄、大方、优美
共同要求:颔首、目光平视、表情自然,挺胸收腹,两肩收紧,自然向后。 ①站立
头:微抬,目光平和,自信. 肩:水平. 上身:挺直收腹。
双手:自然下垂在身体两侧或交叉于小腹处. 双足:靠拢夹角15º―20º,重心在足弓。 ②坐
头、肩、上身同站立要求.一足稍向后,一手轻拉衣角,另一手展平工作服下部,轻坐下.臀坐于椅子2/3或1/2处,双手自然交叉放于一大腿上,双膝轻轻靠拢,两足自然踏平。 ③行走
头、肩、上身、两腿同站立要求。双手前后摆动幅度约30º,两腿轻轻靠拢,沿一直线小步前进。 ④持物
治疗盘:头、肩、上身、两腿同行走要求。双手持盘1/3或1/2处, 肘关节成90º角,治疗盘距胸前方约5厘米.
病历夹:头、肩、上身、两腿同行走要求。左手持病历夹1/3或1/2处,右手轻托病历夹右下角. ⑤拾物
头略低,两肩、上身同站立要求。右腿后退半步下蹲拾物,直立、右腿迈步行走。 ⑥开关门
头、肩、上身同站立要求.身体略转,半面朝向门,距门约40cm,一手
轻带门扶手,另一手微扶门边将门轻轻开关。 ⑦推治疗车
肩、上身、两腿同行走要求。身体略向前倾,治疗车距身体前侧约30cm,两手扶治疗车左右两侧扶手,肘部自然放松,约成135―160º,角向前轻轻推动治疗车,尽量减少治疗车推行过程中发出的声响。
(2)不勾肩搭背,不打闹,不边走边吃食品,不要乱丢垃圾等。 (3)不要当着患者及家属的面擤鼻涕、掏耳朵、剔牙齿、修指甲、咳嗽、
打喷嚏,实在忍不住,要用手捂住口鼻,面朝一旁,尽量不要发出声。
(4)遇同事或熟悉的病人及外单位客人,应主动礼节性示意或问候。 (5)爱护宣传设施及环境绿化,不破坏宣传品,不随处张贴告示。 (6)对求诊患者问路要热情地给予指引,遇病员发生意外时,应主动帮助运
送抢救.
(7)除抢救等工作需要外,乘电梯应礼让患者先行。
(三)电话礼仪 1.打电话的礼仪
(1)打电话前应选择合适时间,准备好打电话的内容。
(2)拨通电话后耐心等候,如果铃响五、六声无人接听,应挂断电话。 (3)听到对方声音先问候对方,然后报出自己的姓名或单位及你要找的人.
(4)通话内容尽量简明扼要,时间不宜过长。 (5)对方不在时的应对
①用“对不起,打扰了,再见\"的话直接结束通话。 ②请教方便联系的时间或其他恰当的联系方式.
③请求留言“如果可以的话,麻烦您转告他:***给他大电话\"。
(6)打错电话要道歉。
(7)等对方说了“再见”后再挂电话. 2.接电话的礼仪
(1)电话铃响,应尽快去接.
(2)拿起电话,“您好,***科(部门),有什么可以帮您吗?”,“对不
起您打错了\".
(3)转接电话是应确认对方身份,若你接到别人的电话,而对方有没有自报家门时,在你替别人转接电话之前最好能先确认对方身份,如“对不起,请问您是哪位?”
(4)转接电话前说“请稍候”。
(5)尽量给人方便,“很抱歉,***不在,请问需要转告吗?”“请问您要留言吗?”
(6)接到打错的电话也要礼貌应对“对不起,您打错电话了\"。 (7)等对方挂了电话后在挂电话。 3.电话交谈礼仪
(1)从拿起电话筒起,就不要再与他人交谈,更不要随便说笑。 (2)合适的语音语调。
(3)寒暄和礼貌语言,开始时“您好、早上好”,结束是“谢谢,再见”. (4)为了表示自己在专心倾听并理解了对方的意见,需要用一些简单的字,如“好、是、噢”,做礼貌的反馈. (5)认真倾听,必要时记录。 4.接打电话的注意事项
(1)病区工作人员无特殊公务不打外线电话。 (2)不打超时电话.
(3)不乱扔电话机,遇有故障及时请科维修。
(4)不在病区大声呼叫别人接电话。 (5)上班时应关闭手机或设置为震动状态。 (6)查房及治疗操作期间不回复电话。
(四)护患沟通的礼仪 1.目光与微笑
(1)眼睛是人体传递信息最有效的器官
目光正视对方的两眼与嘴部的三角区: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凝视时间不要超过4-5秒,给人紧张、难堪的感觉)
如果面对熟人朋友、同事:可以用从容的目光来表达问候,征求意见,这时可以多停留一些时间,切忌迅速移开,不要给人流下冷漠、傲慢的印象。
(2)学会保持热情友好的微笑,表现出自己的真诚和自信。 2.聆听的艺术
(1)耳听、眼到、心到,辅以行为和态度。 (2)注视说话者,保持目光接触。 (3)单独听对方讲话,身体稍稍前倾。 (4)面部保持自然的微笑. (5)不要中途打断对方. (6)适时而恰当地提出问题. (7)不离开对方的话题,巧妙地应答. 3.恰当的态度
(1)声调:亲和、声调高低有度、快慢有节,以对方能听清为准。 (2)表情和手势:必须自然、大方,适可而止,恰倒好处。
(3)姿态:保持良好的姿态,交流时双方应保持恰当距离,一般在50—100cm
之间。
(4)眼神:与人交谈时,眼神通常应注视对方,注视对方的眼应自然、柔和,注视区域通常是对方肩膀处,额头以下的部位.也可以注视对方与不注视对方之间交替。目光交替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在注视对方一会以后目光移开,看着别处,过一会再注视对方,二是交谈双方非常默契地交替着注视对方。
(五)常用温馨标识语
·为了让生命之树常青——请勿吸烟。 ·净化病房空气,需要您的大力支持。 ·让我们拥有一片静谧的空间,请勿喧哗! ·水是我们的生命,请节约每一滴水. ·让病痛留下,把健康带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