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pretation of children’s psychological traumain animated movies--taking \"The Adventures of
Magical Paradise\" as an example
作者: 孔令然[1,2]
作者机构: [1]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2]哈尔滨师范大学西语学院出版物刊名: 文化学刊页码: 97-99页年卷期: 2020年 第6期
主题词: �神奇乐园历险记》;创伤;过渡客体;凝视;镜头
摘要:儿童心理创伤理论为动画电影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从弗洛伊德提出无意识的心理机制,经由维尼科特的客体关系理论,到拉康的想象界-象征界-实在界三元组中的幻象,表征了儿童心理创伤的症候,及疗愈儿童心理创伤的过渡客体。同时,儿童电影的动画创制,通过对幻象的辩证凝视、主观镜头客观化,搬演了儿童心理创伤的影像表达。《神奇乐园历险记》中母亲的缺场导致了小女孩朱妮无法言说的心理创伤;受创主体通过主观的客体\"神奇乐园\之维;动画中呈现朱妮在神奇乐园的历险幻象,作为过渡的游戏空间与母亲的缺场商榷,使朱妮体验到不可能的主体性的凝视,最终克服心理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