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抒己见 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 现状分析及对策 孙云 改革开放3O年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 了举世瞩目的成果,各行各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 经济、的重大改革。改革给经济注入了活力, 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存在,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允许一部分人 先富起来等等,使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但在经济体 制改革和城市经济改革中,农村居民内部和城镇居民 内部的个人收入增长都是不平衡的,这在客观上推动了收 入差别的逐渐拉大,并逐渐形成高、中、低各种层次的收入 提高。但是,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种在以前的发展中 深藏的矛盾正逐渐凸现出来,并有愈演愈烈之势。其中,收 入分配差距过大、分化严重已经成为困扰我国经济发 展的瓶颈,成为深化改革的一大障碍。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的统计,目前我国的基尼系数为0.45,基尼系数是反映居民 收入分配差距程度的综合性指标。基尼系数值越小,表明收 阶层,这不能不归结为因素作用的结果。从城乡整体角 度讲,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拉大与农村和农业改革的相对 滞后是有关系的。 入分配差距越小(收入分配越平等);基尼系数值越大,表明 收入分配差距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等)。国际上一般认为, 基尼系数小于0.2为高度平均,0.3~0.4之间为收入差距比 二、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二元经济结构十分明显的国家, 由于历史的原因,城市和农村之间存在着一条不可逾越的 鸿沟,信息极不对称。城镇居民能够获得较好的资源,享有 就业等各方面的优厚权利和待遇,而农民无法获得必要的 较合理,0.5以上为收入差距悬殊过大。国际上通常把0,6定 为两极分化的警戒线。我国已经从一个平均主义盛行的国 家转变为差距较大的国家。 我国居民的差距,主要包括收入差距和财富差距。 收入差距是一种即时性差距,主要指社会成员之间年收入 的对比;财富差距是一种积累性差距,主要指社会成员之间 资源,在就业和享受各种待遇上总比不上城镇居民。而且在 劳保福利、社会保障等隐性收入以及医疗、教育 资产的对比。根据2004年12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 各种补贴、(<2005年社会蓝皮书》,2004年城市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趋 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最富有的10%家庭与最贫穷的10% 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将超过8倍,将有6成城镇居民 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不到平均水平。收入差距的扩大逐年 累计起来就形成了财产差距的不断扩大。收入最高的10% 和失业保障等方面,农民享受到的待遇跟城镇居民相比,也 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三、地区之问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采取的是由东向西的经济推进序 列和区域不平衡发展战咯,出台了大量向东部沿海地区、经 的家庭财产总额占城镇居民全部财产的比重将接近50%, 收入最低的10%家庭财产总额,占城镇居民全部财产的比 重仅会维持在1%上下,80%的中等收入的家庭仅占有财产 总额的一半。 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是众多因素的结 果,但大体上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济特区倾斜的以及税收优惠,东部地区依靠其区 位和基础设施优势,较早地实行了对外开放,建立了市场经 济.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在东部经济已经腾飞的时候, 西部还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中徘徊不前,进一步拉大了 东部与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 一、改革本身带来了收入差距的扩大 四、市场机制及管理缺陷拉大了收人差距 就改革后收入差别的扩大趋势而言,也主要来源于对 ④市场研究一2009"1 各抒己见 行业之间特别是垄断行业职工收入差距扩大。2005年 我国电力、电信、石油、金融、保险、水电气供应、烟草等行业 调发展,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大投入;认真做好农村的 社会保障工作;为农村劳动力流动创造公平的环境;继续深 共有职工833万人,不到全国职工人数的8%,但工资和工 化农村税费改革,逐步取消各种税费以减轻农民负担;不断 资外收入总额估算达1.07万亿元,相当于当年全国职工工 资总额的55%,高出全国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的部分约9200 亿元。金融,行政寻租,有的行政机关把属于职责范围 内的工作“商品化”,强行向服务对象收费或摊派,由此产生 灰色和黑色收入。有些部I'3 ̄0单位的分配失去控制,有人侵 推进基层民主建设,有效制约变相增加农民负担的假借政 府名义的行为。 2.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建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调节机 制 全面改革现有的收入分配制度,在坚持按劳分配和按 吞公有财产和通过偷税漏税、权钱交易等非法手段牟取个 人私利,造成部分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大等。 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原则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制度 建设,通过建立公平、透明的制度环境,使得分配秩序和分 配行为合理化、有序化,建立起有效的收入分配机制。打破 五、制度转型中的不合理收入扩大了收入差距 垄断行业,其原来得到的管制和特惠将逐步取消,最终 走向市场竞争。必须出台严格、透明的规定,严厉打击以各 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是对的。也极大的 激励了生产力的发展,问题在于许多人似乎忘了先富的前 提条件是“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1984年,我国开始对国有 企业进行改革,但同时伴生的竟是国有资产流失,损了国家 而肥了一小撮“内部人”,这些不合理收入,使一些人站在较 高的起点上,在新一轮的角逐中,进一步扩大了差距。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日益扩大是不合理的,因为有的 收入是遵循了主义市场的公平竞争原则,而有的收入并非 基于市场公平竞争原则,而是由于我国不平衡,改革不到位 和措施滞后、手段不足等原因造成的,对于这些原因造 成的差距应该采取措施加以制止,否则改革发展带来的利 益会落到少数人手中,由于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和发展生产力,实现是我们的根本原则, 如果收入差距过分扩大,必然导致两极分化,就会不利于社 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所以应采取“适度差距”原则,在坚持市 场经济的平等法则、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加强宏观调 控,调节收入差距,把收入差距控制在社会可容忍的限度 内,最终达到既合理拉开收入差距,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 性,又不让收入差距过分拉大,在促进经济效率的基础上努 力实现社会公平的目的。为达此目的,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 几项对策: 1.注重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解决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必须把解决城乡之间居民收 种方式获取非法收入的行为。在市场经济的运行中,要 充分发挥作用,创造有效率的、公正的市场环境。通过、 立法的透明性、统一性推进市场建设。要大张旗鼓开展打击 权力寻租活动。要充分考虑农业等弱质行业和农民等弱势 群体的利益保护问题。建立有效的个人收入调节机制,针对 目前存在的问题,应着力改革税制,逐步加大对高收入者的 调节力度。建立平等竞争自由流动的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 场,消除城乡间的就业歧视和择业差别,克服因就业选择限 制而产生的收入差别。 3.建立对低收入群体保护机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尽快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 解决低收入群体问题、增加就业、扩大就业的有力措施。完 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对缓解收入差距的扩大起着重要的作 用 在现阶段,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要与国情结合起 来,要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从薄弱环节入手,逐步扩大 社会保障的范围。要建立合理的、可持续的养老基金补充机 制,给老百姓以稳定的预期。从长远看,应通过立法和 规制,使城乡居民每个人有平等的受教育、就业和医疗卫生 等方面的机会。 4.切实扩大中等收入人群以缩小收入差距 这也是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点。即通过规范收 入分配行为,加大再分配作用,形成“中部大、两头小”的新 分配格局。具体是通过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各类、事业单位 入差距放在突出的位置上。建国后,通过“牺牲农业”发展的 发展战略,为工业化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以 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及技术工人的收入水平。机关单位在机 构改革和精简人员的基础上,提高其工作人员的工资水平; 来,农业有了较快的发展,但城乡之间存在较大差距的格局 一努力增加新型农业、规模农业从业人员的收入水平,同时通 直未有大的改变。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目前的城乡差距 过加强再分配,调节过高收入,规范分配秩序,这样就是将 高低收入两类人群都往中间收入层赶,从而达到做大中间 收入层的总体目标。 . (作者单位:河南省信息中心) 呈不断扩大之势。这种态势发展下去,城乡之间的矛盾会逐 步加深,最终会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不利。因此要从总体 上消除城乡之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差距,注重城乡经济协 1 ̄2009一市场研究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