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化工原理(第四版)习题解 第四章 传热共22页word资料

化工原理(第四版)习题解 第四章 传热共22页word资料

来源:刀刀网
第四章 传 热

热传导

【4-1】有一加热器,为了减少热损失,在加热器的平壁外表面,包一层热导率为0.16W/(m·℃)、厚度为300mm的绝热材料。已测得绝热层外表面温度为30℃,另测得距加热器平壁外表面250mm处的温度为75℃,如习题4-1附图所示。求加热器平壁外表面温度。

解 t275℃, t330℃

计算加热器平壁外表面温度

0.16W/(m℃)

t1757530 t1450.2575300℃ 0.250.050.050.160.16试

t1,

习题4-1附

【4-2】有一冷藏室,其保冷壁是由30mm厚的软木做成的。软木的热导率λ=0.043 W/(m·℃)。若外表面温度为28℃,内表面温度为3℃,试计算单位表面积的冷量损失。

解 已知t13℃, t228℃, =0.043W/(m℃), b0.03m, 则单位表面积的冷量损失为

【4-3】用平板法测定材料的热导率,平板状材料的一侧用电热器加热,另一侧用冷水冷却,同时在板的两侧均用热电偶测量其表面温度。若所测固体的表面积为0.02m2,材料的厚度为0.02m。现测得电流表的读数为2.8A,伏特计的读数为140V,两侧温度分别为280℃和100℃,试计算该材料的热导率。

第 39 页

解 根据已知做图

热传导的热量 QIV2.8140392W

Qb3920.02 A(t1t2)0.02(280100)习题4-3

【4-4】燃烧炉的平壁由下列三层材料构成:耐火砖层,热导率

λ=1.05W/(m·℃),厚度b230mm;绝热砖层,热导率λ=0.151W/(m·℃);

普通砖层,热导率λ=0.93W/(m·℃)。

耐火砖层内侧壁面温度为1000℃,绝热砖的耐热温度为940℃,普通砖的耐热温度为130℃。

(1) 根据砖的耐热温度确定砖与砖接触面的温度,然后计算绝热砖层厚度。若每块绝热砖厚度为230mm,试确定绝热砖层的厚度。

(2) 若普通砖层厚度为240mm,试计算普通砖层外表面温度。 解 (1)确定绝热层的厚度b2

温度分布如习题4-4附图所示。通过耐火砖层的热传导计算热流密度q。

绝热砖层厚度b2的计算

每块绝热砖的厚度为0.23m,取两块绝热砖的厚度为b20.2320.46m。

(2) 计算普通砖层的外侧壁温t4

先核算绝热砖层与普通砖层接触面处的温度t3

t3小于

习题4-4附图

130℃,符合要求。

通过普通砖层的热传导,计算普通砖层的外侧壁温t4。

【4-5】有直径为38mm2mm的黄铜冷却管,假如管内生成厚度为1mm

第 40 页

的水垢,水垢的热导率λ=1.163W/(m·℃)。试计算水垢的热阻是黄铜管热阻的多少倍[黄铜的热导率λ=110W/(m·℃)]。

解 因的热阻为 水垢的热阻为

0.001

1.1630.033L382,因算术平均半径计算导热面积。管长用32L表示。黄铜管

0.001R垢1.1630.03351.6倍

0.002R铜1100.036习题4-5附

【4-6】某工厂用170mm5mm的无缝钢管输送水

蒸气。为了减少沿途的热损失,在管外包两层绝热材料,第一层为厚30mm的矿渣棉,其热导率为0.065W/(mK);第二层为厚30mm的石棉灰,其热导率为0.21W/(mK)。管内壁温度为300℃,保温层外表面温度为40℃。管路长50m。试求该管路的散热量。

【4-7】水蒸气管路外径为108mm,其表面包一层超细玻璃棉毡温,其热导率随温度t/℃的变化关系水蒸气管路0.0330.00023tW/(mK)。

表面温度为150℃,希望保温层外

保为外表

面温度不超过50℃,且每米管路的热量损失不超过160W/m。试确定所需保温层厚度。

解 保温层厚度以b表示

第 41 页

已知t1150℃,t250℃, q160W/m 解得保温层厚度为

保温层厚度应不小于13.3mm

对流传热

【4-8】冷却水在19mm2mm,长为2m的钢管中以1m/s的流速通过。水温由15℃升至25℃。求管壁对水的对流传热系数。

解 d0.015m, l2m, u1m/s, t115℃, t225℃ 水的平均温度 tmt1t2152520℃ 22查得20℃时水的密度998.2kg/m3,黏度1.004103Pas,热导率

lλ=59.9×10-2 W/(m·℃),普朗特数Pr7.02。 d213360 0.015.2雷诺数 Redu0.01519981.49104 湍流 31.00410对流传热系数的计算,水被加热,Pr的指数n0.4 =4367 W/(m2·℃)

【4-9】空气以4m/s的流速通过75.5mm3.75mm的钢管,管长5m。空气入口温度为32℃,出口温度为68℃。(1)试计算空气与管壁间的对流传热系数。(2)如空气流速增加一倍,其他条件均不变,对流传热系数又为多少?(3)若空气从管壁得到的热量为578W,钢管内壁的平均温度为多少。

解 已知u4m/s, d0.068m, l5m, t132℃, t268℃ (1)对流传热系数计算 空气的平均温度 tm326850℃ 2查得空气在50℃时的物性数据1.093kg/m3,

Pr0.698,空气被加热,Pr

的指数n0.4

第 42 页

雷诺数

Redu0.06841.0931.52104 51.9610湍流

4对流传热系数  0.023Re0.8Pr0.d(2)空气流速增加一倍,对流传热系数'为

(3)若空气从管壁得到的热量为578W,计算钢管内壁平均温度 用式QA计算钢管内壁的平均温度tw。 (twtm)已知空气进出口平均温度 tm50℃

在第(1)项中已计算出对流传热系数 18.4W/(m2℃) 钢管内表面积为 Adl0.06851.07m2 钢管内壁平均温度 twtwQ5785079.4℃ A18.41.07【4-10】温度为10℃、压力为101.3kPa的空气,以10m/s的流速在列管式换热器管间沿管长方向流动,空气出口温度为30℃。列管式换热器的外壳内径为190mm,其中装有37根的19mm2mm钢管,钢管长度为2m。试求钢管外表面对空气的对流传热系数。

解 已知空气压力101.3kPa,温度t110℃, t230℃, 空气的平均温度 tm103020℃ 2查得空气在20℃的物性数据为:密度1.128kg/m3,比热容

cp1.005103J/(kg℃),热导率2.76102W/(m℃),黏度1.91105Pas,普朗特

数Pr0.699,空气被加热,Pr的指数n0.4

空气流动的截面积

0.1942370.0192

湿润周边 (0.19370.019)

当量直径

4de4(0.19370.019)(0.192370.0192)0.0255

第 43 页

已知空气的流速 u10m/s 雷诺数 Redeu0.0255101.128==1.51104 湍流 51.9110对流传热系数

【4-11】有一套管式换热器,内管为38mm2.5mm,外管为57mm3mm的钢管,内管的传热管长为2m。质量流量为2530kg/h的甲苯在环隙中流动,进口温度为72℃,出口温度为38℃。试求甲苯对内管外表面的对流传热系数。

甲苯的温度 T172℃, T238℃,平均温度TmT1T2723855℃ 22甲苯在55℃的物性数据有:密度830kg/m3,比热容cp1.83103J/(kg℃),热导率λ=0.128W/(m·℃),黏度4.3104Pas

甲苯的质量流量 qm12530 kg/h

体积流量 qv1qm1/2530/8303.05 m3/h 甲苯在环隙中的流速u计算

套管的内管外径d10.038m,外管内径d20.051m, 流速 u 36003.0540.933 m/s

22(0.0510.038)甲苯对内管外表面的对流传热系数计算 套管环隙的当量直径

Redeuded2d10.0510.0380.013m

0.0130.9338302.34104 44.310湍流

甲苯被冷却 n0.3

【4-12】 甲苯在一蛇管冷却器中由70℃冷却到30℃,蛇管由

45mm2.5mm的钢管

3根并联而成,蛇管的圈径为0.6m。若甲苯的体积流量

为3m3/h,试求甲苯对钢管内表面的对流传热系数。

第 44 页

解 甲苯的温度T170℃, T2=30℃ 平均温度 Tm703050℃ 2甲苯在50℃时的物性数据为:密度836kg/m3,黏度4.4104Pas,热导率0.129W/(m℃),比热容cp1.77103J/(kg℃)

甲苯在3根并联蛇管中的流速u计算 体积流量 qv3m3/h,蛇管内径d0.04m, 流速 雷诺数 普朗特数

uqV4d233/36000.221m/s

0.785(0.04)23Redu0.040.221836=1.68104 湍流 44.4101.771034.4104 Pr6.04

0.129cpd弯管效应校正系数 R11.77R11.770.041.24 0.3对流传热系数计算 甲苯被冷却 n0.3

0.02320.1290.3(1.68104)0.86.041.24379 W/(m·℃) 0.04【4-13】质量流量为1650kg/h的,在管径为80mm2.5mm、长为3m的水平管中流过。管外为300kPa(绝对压力)的饱和水蒸气冷凝,使得到3.8104W的热量。试求水蒸气在水平管外冷凝时的对流传热系数。

解 在计算水蒸气在水平管外冷凝的对流传热系数时,需要知道管外表面温度tw。

如何假设tw?

水蒸气冷凝的值一般为5000~15000W/(m℃)

按题意,饱和水蒸气冷凝传给的热量为Q3.8104W 取1000W/(m℃),估算壁温度tw

第 45 页

300kPa(绝对压力)时,水蒸气的饱和温度ts133.3℃。 用式QA(tstw)估算壁温度tw 先假设tw128℃

t定性温度为膜温 tstw133.3128131℃ 22冷凝水膜的物性参数 934 kg/m3 ℃时水的比汽化热 r2168103 J/kg ts133.3℃水蒸气在水平管外冷凝的值计算 用式QA(tstw)计算Q值

此Q值大于吸收的热量,说明假设的tw偏小。 重新用11558W/(m2℃)估算tw。 假设tw129℃

膜温

ttstw133.3129131℃ 22与前面计算的膜温基本一样,故冷凝水膜的物性数据也一样,只是计算式中的ttstw133.31294.3不同。

值计算

用11216W/(m2℃)验算壁温 与前面假设的相同。

【4-14】水在大容器内沸腾,如果绝对压力保持在温度保持130℃,试计算加热面上的热流密度q。

p200kPa, ts120.2℃, tw130℃

p200kPa,加热面

水沸腾的对流传热系数计算 加热面上的热流密度q

第 46 页

两流体间传热过程的计算

【4-15】载热体的流量为1500kg/h,试计算下列各过程中载热体放出或吸收的热量。(1) 100℃的饱和水蒸气冷凝成100℃的水;(2)苯胺由383K降温至283K;(3)比热容为3.77kJ/(kgK)的NaOH水溶液从290K加热到370K; (4)常压下20℃的空气加热到150℃;(5)绝对压力为250kPa的饱和水蒸气,冷凝冷却成40℃的水。

解 qm1500kg/s 3600(1) 水蒸气冷凝 比汽化热r2258kJ/kg 放热量 Qqmr15002258941 kW 3600383283333K 2(2) 苯胺 平均温度 Tm比热容

cp2.19kJ/(kgK)

15002.1938328391.3 kW 3600放热量 QqmcpT1T2=(3) NaOH水溶液 比热容cp3.77kJ/kgK 吸热量 QqmcpT1T215003.77370290126 kW 36002015085℃ 2(4) 空气加热平均温度tm比热容 cp1.009 kJ/kg℃ 吸热量 Qqmcpt2t1=(5) 饱和水蒸气

15001.0091502054.7kW 3600p250kPa,饱和温度ts127.2℃,比汽化热r2185kJ/kg,

127.24083.6℃ 2冷凝水从ts127.2℃降至t240℃℃,平均温度 tm比热容 cp4.196 kJ/kg℃

Qqm[rc(] 放热量 ptst2)【4-16】用冷却水使流量为2000kg/h的硝基苯从355K冷却到300K,冷

第 47 页

却水由15℃升到35℃,试求冷却水用量。若将冷却水的流量增加到3.5m3/h,试求冷却水的出口温度。

解 硝基苯流量qm12000kg/h,平均温度Tmcp11.58kJ/kgK

T1T2 355300=327.5K,比热容22硝基苯的放热量 Qqm1cp1T1T2 (1) 冷却水用量计算 平均温度tm t1t21535=25℃ 22比热容cp24.179kJ/kg℃,密度997kg/m3 (2) 用水量qv23.5m3/h时,求t2?

用水量增大,水出口温度t2应降低。先假设水的比热容及密度不变。从上面的计算式可知qv2与t2t1成反比,故

假设t226.9℃

水的平均温度 tmt2t126.91521℃ 22查得水的比热容cp4.182 kJ/kg℃,密度998kg/m3 计算t2 t2t1与假设相符。

【4-17】在一换热器中,用水使苯从80℃冷却到50℃,水从15℃升到35℃。试分别计 算并流操作及逆流操作时的平均温度差。

解 (1)并流操作 苯 T180℃T250℃ 水 t115℃t235℃ (2) 逆流操作 苯

T180℃T250℃

Δt逆Δt1Δt24535 40℃22QQ cp2qm2cp2qv2Δt并Δt1Δt2651534.1℃ Δt165lnln15Δt2

第 48 页

t1/t245/352

t235℃t115℃ 水

【4-18】 在1壳程2管程列管式换热器中用水冷却油,冷却水走管内,进口温度为20℃,出口温度为50℃。油进口温度为120℃,出口温度为60℃。试计算两种流体的传热平均温度差。

解 属于折流

查得温差校正系数 0.91

【4-19】用绝对压力为300kPa的饱和水蒸气将体积流量为80m3/h的苯胺从80℃加热到100℃。苯胺在平均温度下的密度为955kg/m3,比热容为试计算:(1)水蒸气用量(kg/h);(2)当总传热系数为800W/(m2℃)2.31kJ/( kg℃)。时所需传热面积。

解 (1)水的比汽化热r2168kJ/kg,苯胺体积流量qv280m3/h, 苯胺吸收的热量为

Q3.53106水蒸气用量 qm11628kg/h

r2168(2) 计算传热面积

p300kPa, t133.3℃。

A 已知

K800W/(m2℃),水蒸气的

水蒸气 133.3℃ 133.3℃ 苯胺

80℃100℃  t153.3℃t233.3℃【4-20】有一套管式换热器,内管为180mm10mm的钢管,内管中有质量流量为3000kg/h的热水,从90℃冷却到60℃。环隙中冷却水从20℃升到50℃。总传热系数K2000W/(m2℃)。试求:(1)冷却水用量;(2)并流流动时的平均温度差及所需传热面积;(3)逆流流动时的平均温度差及所需传热面积。

第 49 页

解 (1)冷却水用量qm2计算 热水平均温度 Tm冷水平均温度 tm热量衡算 (2) 并流

热水 T190℃T260℃ 冷水

传热面积 (3) 逆流

热水

T190℃T260℃

T1T2906075℃, cp14.191 kJ/(kg℃) 22t1t2205035℃, cp24.174 kJ/(kg℃) 22t220℃t50℃ 1t170℃t210℃Q3.77108/3600A1.7 m2

Ktm200030.8Q3.77108/3600传热面积 A1.31 m2

Ktm200040【4-21】 有1壳程2管程列管式换热器,用293K的冷水30t/h使流量为20t/h的乙二醇从353K冷却到313K,设总传热系数为1200W/(m2K),试计算所需传热面积。

乙二醇的平均温度Tm353313333K2,

比热容cp12.6103J/kgK

乙二醇放出热量 Qqm1cp( 1T1T2)习题4-21附

从水的物理性质数据表上可知,水在30~50℃范围内,比热容

cp4174J/(kgK)。假设cp24174J/(kgK),计算冷水出口温度t2。

冷水的平均温度 tmtm接近

t1t2293309.6=301.3K 2230℃,所假设的cp2可以。

第 50 页

逆流平均温度差tm逆计算 折流的平均温度差tm计算 传热面积

Q5.78105A19.2 m2

KΔtm120025.1【4-22】 有一外径为l00mm的水蒸气管,水蒸气温度为160℃。为了减少热量损失,在管外包覆厚度各为25mm的A、B两层绝热材料保温层,A与B的热导率分别为

(mK)。试计算哪一种材料放在内层0.15与0.05W/好。周围空气温度为20℃,保温层外表面对周围空气的对流(包括热辐射)传热系数

15W/(m2℃)。保温层内表面温度在两种情况下

都等于水蒸气温度。

(1) A在内层,B在外层。以保温层外表面积为基准的总传热系数为

K1

b1d3b2d311dm12dm2热量损失 QKA(t1t2)Kd3L(t1t2)

q单位长度的热损失为 QKd3t1t2 L习题4-22附

(2) B在内层,A在外层,总传热系数为

计算结果表明,热导率小的绝热材料放在内层,热损失小。

【4-23】测定套管式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数据如下:甲苯在内管中流动,质量流量为5000kg/h,进口温度为80℃,出口温度为50℃。水在环隙流动,进口温度为15℃,出口温度为30℃。水与甲苯逆流流动,传热面积为2.5m2。问所测得的总传热系数为多大?

第 51 页

解 甲苯qm15000kg/h, T180℃,T250℃, 热负荷 Q50001.861038050=77.5103W 3600【4-24】在一套管换热器中,内管中流体的对流传热系数

1200W/(m2K),内管外侧流体的对流传热系数2350W/(m2K)。已知两种流

体均在湍流条件下进行换热。试回答下列两个问题:(1)假设内管中流体流速增加一倍;(2)假设内管外侧流体流速增加两倍。其他条件不变,试问总传热系数增加多少?以百分数表示。管壁热阻及污垢热阻可不计。

解 已知1200W/(m2K), 2350W/(m2K) (1) 内管中流体流速增加一倍,u'12u1

K'K1741270.37 增加K12737%

u'(2) u'23u2, '222u20.835030.8843 W/m2K

K'K162127 0.276 增加K12727. 6%

增大小者,对增大K有利。

【4-25】 有一套管式换热器,内管为57mm3mm,外管为114mm4mm。内管中有流量为4000kg/h的苯被加热,进口温度为50℃,出口温度为80℃。套管的环隙中有绝对压力为200kPa的饱和水蒸气冷凝放热,冷凝的对流传热系数为104W/(m2K)。已知内管的内表面污垢热阻为0.0004m2K/W,管壁热阻及管外侧污垢热阻均不计。试计算:(1)加热水蒸气用量;(2)管壁对苯的对流传热系数;(3)完成上述处理量所需套管的有效长度;(4)由于某种原因,加热水蒸气的绝对压力降至140kPa。这时,苯出口温度有何变化?应为多少度(设苯的对流传热系数值不变,平均温度差可用算术平均值计算)。

第 52 页

解 苯

qm24000kg/h

t150℃, t280℃, 平均温度

tm508065℃, cp21840J/(kgK)2,

Qqm2cp2(t2t1)热负荷 40001840(8050)61330 W 3600(1) 水蒸气用量qm1 (2) 苯的对流传热系数

Redu0.0510.6548327.3104 30.3810 湍流

苯被加热 n0.4 (3)管长 l

以管内表面积A1为基准 (4) 水蒸气绝对压力

p140kPa时,苯的出口温度t2。

p140kPa时,T109.2℃

【4-26】在一套管换热器中,用绝对压力为200kPa的饱和水蒸气使流量为5000kg/h的氯化苯从30℃加热到70℃,氯化苯在内管中流动。因某种原因,氯化苯的流量减小到2500kg/h,但进、出口温度欲保持不变。为此,想把水蒸气压力降低一些,试问水蒸气的绝对压力应降到多少(两种情况下,管内氯化苯均为湍流流动,并且其对流传热系数比水蒸气冷凝的对流传热系数小很多。因此,水蒸气冷凝的热阻及管壁热阻均可忽略不计)?

解 水蒸气绝对压力

p200kPa, T120.2℃

氯化苯的流量 qm5000kg/h 热负荷Q与qm成正比,Q5000

氯化苯的对流传热系数与qm的关系为50000.8 氯化苯的流量减小到q'm2500kg/h, 总传热系数 K,K''

第 53 页

水蒸气温度 T'111℃ 压力

p143.3kPa

p101.325kPa,T273.15K)

【4-27】欲将体积流量为3000m3/h(标准状况

的常压空气,用绝对压力为200kPa的饱和水蒸气加热,空气从10℃加热到90℃。现有一列管式换热器,其规格如下:钢管直径25mm2.5mm,管长1.6m,管数271根。如用此换热器,使空气在管内流动,水蒸气在管外冷凝,试验算此换热器面积是否够用?水蒸气冷凝时的对流传热系数可取为

10000W/(m2K)。

解 空气的平均温度tmt1t2109050℃ 22空气的物性参数 1.093kg/m3,19.6106Pas 空气流量 qm3000293884 kg/h

22.4热负荷 Qqmcpt2t1水蒸气

38841.00510390一108.67104 W 3600p200kPa,T120.2℃

t1Tt1120.210110.2℃

dn2平均温度差 空气流速 uqv3600355436004411.6 m/s

2(0.02)271Redu0.0211.61.0931.29104 619.610 湍流

已有换热器的传热面积为

A'dln0.021.627127.2m2 够用

【4-28】有一钢制套管式换热器,质量流量为2000kg/h的苯在内管中,从80℃冷却到50℃。冷却水在环隙中从15℃升到35℃。已知苯对管壁的

(m2K),对流传热系数为600W/管壁对水的对流传热系数为1000W/(m2K)。计算

总传热系数时,忽略管壁热阻,按平壁计算。试回答下列问题:(1)计算冷

第 54 页

却水消耗量;(2)计算并流流动时所需传热面积;(3)如改变为逆流流动,其他条件相同,所需传热面积将有何变化?

解 总传热系数K的计算

已知1600W/m2 K, 21000W/m2 K 苯

T180℃, T2=50℃, Tm805065℃ 2热负荷 Qqm1cp1T1T2 (1) 冷却水消耗量qm2 (2) 并流的传热面积A (3) 逆流时的传热面积A

逆流与并流比较,由于逆流的温度差较大,所以传热面积小了一些。 【4-29】 在一传热面积为20m2的列管式换热器中,壳程用110℃的饱和水蒸汽冷凝以加热管程中的某溶液。溶液的处理量为2.54kJ/(kg

104kg/h,比热容为

K)。换热器初始使用时可将溶液由20℃加热至80℃。(1)该换热器

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溶液结垢,其出口温度只能达到75℃,试求污垢热阻值;(2)若要使溶液出口温度仍维持在80℃,在不变动设备的条件下可采取何种措施?做定量计算。 解:原工况条件下的对数平均温差:Δtmt2t1802054.6℃ Tt111020lnln11080Tt2此操作条件下的总传热系数:

Kqctt2500040008020/36002Qm2p2211526W/ (mAΔtmAΔtm2054.6K)

(1)

使用一年后,溶液出口温度下降至75℃,此时的对数平均温差为

qct't2500040007520/36002Q'm2p2211313 W/(mAΔt'mAΔt'm2058.2总传热系数 K'污垢热阻

K)

第 55 页

Rd211111.063104 mK'K13131526K/W

(2)

在不变动设备的条件下,可通过提高加热蒸汽的温度使溶液出口温度仍

然维持在80℃。 此时传热温差为 即 Δt\"mt2t1802063.5 T't1T'20lnlnT'80T't2由此解得 T\"118.2℃

【4-30】有一单管程的列管式换热器,其规格如下:管径为25mm2.5mm,管长为3m,管数为37根。今拟采用此换热器冷凝并冷却CS2的饱和蒸气,自饱和温度46℃冷却到10℃。CS2在管外冷凝,其流量为300kg/h,比汽化热为350kJ/kg。冷却水在管内,进口温度为5℃,出口温度为32℃。逆流流动。已知

CS2的冷凝和冷却时的总传热系数分别为

K1291W/(m2K)和

。试问此换热器是否合适? K2174W/(m2K)(以内表面积为基准)解 CS2质量流量qm1300kg/h, 冷凝段

r350103J/kg

T146℃,

CS2的比汽化热

冷凝段热负荷

T146℃, T210℃,Tm冷却段 461028℃ 2习题4-30附图

冷却段热负荷 Q2qm1cp1T1T2冷却水 t15℃,t232℃,tm冷却水用量 qm230099746102990 W 360053218.5℃ 2 Q1Q2 2920029900.285 kg/s

cp2(t2t1)4.19103(325)水在两段之间的温度t,用冷却段热负荷Q2计算。

第 56 页

冷凝段平均温度差为 Δtm1冷却段平均温度差为 Δtm2冷凝段传热面积为 A1=冷却段传热面积为 A2=4632467.546321n467.524.2℃

467.5105467.51n10516.4℃

Q1292004.15m2 K1tm129124.2Q229901.05m2 K2tm217416.4总传热面积 AA1A24.151.055.20m2

现有换热器的传热面积按传热管内表面积计算

Adln0.023376.97m2

传热面积够用。

【4-31】在一套管式换热器中,用120℃的饱和水蒸气在环隙中冷凝放热,使内管中湍流流动的流量为3000kg/h的苯从20℃加热到80℃。当流量增加到4500kg/h时只能从20℃加热到76℃。试计算换热器的传热面积和流量为4500kg/h时的总传热系数K。[计算时,水蒸气冷凝的值取用

8000W/(m2K)。可忽略管壁热阻及污垢热阻,并可当平壁处理。两种情况下苯

的比热容认为相同]。

解 苯的流量 qm3000kg/h时 水蒸气 T=120℃ T=120℃ 苯

t120℃

t1100℃

t280℃ tm1004065.5℃

100t240℃1n40苯的流量q'm=4500kg/h时

水蒸气 T=120℃ T=120℃ 苯

t120℃

t1100℃

t'276℃ Δt'm1004468.2℃

100t244℃1n44传热速率方程

第 57 页

苯的流速与流量的关系

'u'qm45001.5 uqm3000苯的对流传热系数与流速u的关系

总传热系数K与传热管内外两侧的对流传热系数1与2的关系为 解得 1656 W/m2K 故 K'1111.383121111.3836568000815 W/m2K

'''qmcpt2t1求传热面积 由QK'Atm用平均温度tm207648℃,查得苯的比热容cp1.78103J/kgK 2也可以由QKAtmqmcpt2t1求传热面积

热辐射

【4-32】外径为50mm、长为10m的氧化钢管敷设在截面为200mm×200mm的红砖砌的通道内,钢管外表面温度为250℃,通道壁面温度为20℃。试计算辐射热损失。

解 钢管被红砖通道包围,角系数1 辐射传热面积AA1dl0.05101.57m2 红砖通道的表面积A24宽长40.2108m2

查得氧化钢材表面的黑度10.8,红砖的黑度20.93。 总辐射系数 C12Cb5.674.48 11.5711A111180.931A220.8辐射热损失为

【4-33】 冷藏瓶由真空玻璃夹层构成,夹层中双壁表面上镀银,镀银壁面黑度0.02。外壁内表面温度为35℃,内壁外表面温度为0℃。试计算由于辐射传热每单位面积容器壁的散热量。

第 58 页

解 内壁外表面温度

t10℃,外壁内表面温度t235℃,两表面镀银

1=2=0.02,两表面积A1A2。1,

总辐射系数 C12Cb5.675.67 1129911120.02每单位面积的辐射散热量

q为负值,表明热量从外壁向内壁传递。

【4-34】 水蒸气管路横穿室内,其保温层外径为70mm,外表面温度为55℃,室温为25℃,墙壁温度为20℃。试计算每米管路的辐射散热损失及对流散热损失。保温层外表面黑度0.9。

解 (1) 辐射散热损失

管路被大房间包围,角系数1,辐射传热面积为管路表面积Adl 总辐射系数C121Cb 辐射传热速率计算式为 每米管路的辐射散热损失为 (2) 对流散热损失

按大空间自然对流传热计算管路外表面温度55℃与室温25℃的平均温度

每米管路的对流散热损失为

计算结果表明辐射散热损失大于对流散热损失。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3条:

1、积金遗于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于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此乃万世传家之宝训也。

2、积德为产业,强胜于美宅良田。

第 59 页

3、能付出爱心就是福,能消除烦恼就是慧。

第 60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