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北海市生态养殖现状分析

北海市生态养殖现状分析

来源:刀刀网
Ecological Animal Husbandry

生态畜牧

北海市生态养殖现状分析

徐家芳

(北海市畜牧站)

环境保护是当今时代的主旋律,全方位保护环境刻不容缓。养殖污染作为农业面源污染的最大来源,对水体、土壤、大气等造成很大的影响。养殖污染问题亟需解决。

1 养殖现状

北海市作为海滨旅游城市,畜禽养殖规模相对较小,主要集中在合浦县,合浦县是生猪调出大县。据统计,2018年合浦县生猪出栏65.19万头,占北海市生猪出栏的72.03%;家禽出栏2354.25万羽,占北海市家禽出栏的81.18%。北海市的养殖污染主要集中在合浦县。

有效治理。目前,北海市的生态养殖模式主要有几种。

2 粪污产生情况

2018年全市畜禽粪污产生量为263.47万t,利用量为198.27万t,利用率为75.25%。其中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产生量为39.41万t,占全市畜禽粪污产生量的14.96%,利用率为96.55%;规模以下养殖场户畜禽粪污产生量为224.05万t,占全市畜禽粪污产生量的85.04%,利用率为71.51%。

3.1 “微生物+高架床+水果”模式

以合浦县源锋养殖场为例。猪舍采用高架床全漏缝结构,固液分离机将收集的猪粪分离为粪水和粪渣,粪水流入沼气池,粪渣加入微生物发酵成有机肥。沼气用于发电,沼液、沼渣和有机肥则供给沃柑基地和周边农民使用。实现粪污全量还田利用,形成种养结合的健康循环模式。

3 生态养殖现状

截至2018年底,全市畜禽养殖场(户)粪污综合利用率为75.25%;完成配套建设废弃物处理利用设施的规模养殖场有124家,配套率为83.22%;通过自治区生态养殖认证的畜禽规模养殖场有124家,认证率为83.22%。北海市生态养殖发展体系逐步完善,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明显提高,畜禽养殖业呈现持续健康发展态势,养殖污染得到了

3.2 “干清粪+微生物+饲草料”模式

以广西东园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奶水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为例。利用斜面地板进行粪尿分离,固体粪便进入有机肥加工厂发酵成为微生物有机肥,用于牧草种植或外销;液体粪污进入沼气池,沼气用于发电或作为燃料,沼渣、沼液用于牧草种植。牧草经过发酵后喂牛。有机肥增加经

2019.10畜牧业环境

49

Ecological Animal Husbandry

生态畜牧

济效益,饲草料降低养殖成本,粪污零排放。3.3 “机械自动刮粪+微生物”模式

以广西凤翔集体股份有限公司为例。机械自动刮粪机将鸡粪刮到粪池,鸡粪打包送到有机肥加工厂发酵成为有机肥,外销用于种植桉树、发财树、果树、蔬菜等。

4 存在问题

4.1 养殖场选址不合理

北海市规模以下畜禽养殖场户占比重,这些养殖场户大多建在村边、屋前房后、河流或水源附件,人畜混居现象普遍存在,污染问题对周围居民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4.2养殖户环保意识薄弱

生产实际中,养殖场户往往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和生态效益,缺乏足够的环保意识、长远眼光和社会责任感,不愿或不舍得环保投入,给养殖污染防治带来了困难。

4.3 畜禽养殖场治污设施薄弱

北海市畜禽养殖场户多属于规模以下,规模以下养殖场户畜禽粪污产生量占全市畜禽粪污产生量的85.04%。这种小养殖场户多为农民自主建设,养殖场建设不规范、治污设施简陋,产生的废物难收集、难处理,导致未经处理达标的畜禽粪污排放,给区域环境容量带来一定的压力。

4.4 养殖污染防治经费不足

畜禽业环境污染防治是一项工作难度大、资金投入多的工作,而畜禽养殖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盈利水平较低。养殖业主有心无力,只能建设一些面积小的沼气池、化粪池等处理设施,污水简单处理后就直接排到外面,对环境造成污染。

5 思考与建议

养殖污染制约畜禽养殖业的发展,如何处理好养殖过

50畜牧业环境

2019.10

程中产生的大量粪污是畜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为此,作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5.1 加强对养殖场户的环保监管

对新建、改建、扩建的规模养殖场要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严格执行生产与环保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交付验收的制度。加强对养殖场户环保设施运行的监督指导,对没有完善环保设施建设的要限期整改。

5.2 加强环保宣传力度 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各级部门要提高对环境保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大宣传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的相关和法律法规,营造环保氛围。通过媒体、下乡指导等方式方法宣传提高养殖场户的环保意识。

5.3 加强生态养殖技术指导 推广生态养殖 模式

通过科技人员入户指导,开展畜禽生态养殖和动物疫病防控技术培训等方式,大力推广“微生物+高架网床”、“微生物+饲草料”、“微生物+养殖粪污”等生态养殖模式,通过合作社和企业规模化经营带动农户,全面推广应用微生物生态养殖模式,加快种养融合,发展循环经济,减少环境污染,增加农民收入。

5.4多方筹资 加大对畜牧业的投入

要整合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等资金,充分调动社会各界、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力量,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一是通过项目引资、乡亲引资、产业引资等多种形式,吸引外来资本投入畜牧业;二是多渠道与金融部门沟通,采取联户担保、与担保公司合作等方式给予养殖业主一定数额的贷款扶持,并选择一批优质规模养殖场(户)加大支农小额发放的倾斜,增加贷款数量或延缓偿还期限;三是组织、指导县区部门加快2019年农业生产发展专项资金申报工作,帮助畜禽养殖大户、畜产品加工厂申请贷款贴息补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