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电磁场对骨组织和成骨细胞的作用

电磁场对骨组织和成骨细胞的作用

来源:刀刀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 2002年第25卷第4期 ・169・ [1 6]Schena M.Shalon D,Quantitative monitoring of gene expression patterns with a complementary DNA mi— gest,2000,531’532. Paul S,Richard G,Eugene A,Fully multiplexed CMOS [19] croarray[J].Science,1995,270:467—470. [17]Welford SM,Gregg J,Chem E,et a1.Detection of dif. 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in primary tumor tissues using representational difference analysis coupled tO biochip for DNA analysis[J].Sensors and Actuators. B:Chemical,2000,22—30. [2O] 马立人.生物芯片[J].现代科学仪器,1999,3:3-8. Belgrader P,Benett W[21] ,Hadley D,et a1.Ifectious dis. microarray hydridization[J].Nucleic Acids Reseach, 1998,26(12):3059—3065. eas:PCR detection of bacteria in seven minutes[J]. Clinical Chemistry,1998,44:2191-2194. [18]Gourley PL,McDonald AE,Hendricks JK.Detecting cancer quickly and accurately,Pacific Rim Conference [22] Kricka LJ,Ji X,Nozaki S,et a1.Sperm testing with mi— crofabricated glasscapped sillicon microchannels[J]. Clinical Chemistry,1994,41:1211—1214. on Lasers and Electro—Optics.CLE0.Technical Di. 电磁场对骨组织和成骨细胞的作用 赵云山,张西正,郭勇 (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天津 300161) 摘要:电学环境是骨组织所处的重要微环境之~,外加电磁场对骨组织和成骨细胞有重要作用。临床上电磁场已被用于 治疗骨折、骨不连、骨质疏松等骨科病症,并已取得满意的效果。本文综述了电磁场对骨组织和成骨细胞的影响及机理, 并对电磁场对骨组织工程化培养的意义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电磁场;骨组织工程;成骨细胞 中图分类号:Q68;Q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1110(2002)04—0169.05 Electromagnetic fields and bone tissue engineering ZHAO Yun—shan,ZHANG Xi—zheng,GUO Yong (Institute of Military Medical Equipment,Academy of Military Medical Sciences,Tianjin 300161,China) Abstract:The electrical environment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icro—environment in which bone tissue exists.The oute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have an important effect on bone tissue and osteoblasts.In clinical application,electromag netic fields have been used tO treat bone fracture,bone nonunion,osteoporosis and other bone diseases,and the satisfying results have been achieved.The effect of electromagnetic fields on bone tissue and osteoblasts and the mechanism are re.. viewed.The significance of electromagnetic fields tO bone tissue engineered culture has been put forward. Key words:electromagnetic fields;bone tissue engineering;osteoblast 1 引言 目前,骨组织工程已取得较大的发展,但由于人 程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成骨细胞结构和功能受温度、pH、化学、生物、 应力等多种因素影响。电学微环境也是成骨细胞所 处的重要微环境之一。研究证实,干骨具有压电电 工组织在体外培养时,培养的环境与体内有较大的 差别,成骨细胞的许多特性发生了改变,因此,模拟 在体骨组织中成骨细胞所处的生理环境对骨组织工 收稿日期:2001—11—21 位,而湿骨是具有流动电位和压电电位的,骨重建假 说之一认为,骨电在骨重建中具有重要作用。在临床 上,人们已将电磁场用于治疗骨折、骨不连和骨质疏 松等骨科病症,并已取得满意的效果,表明,电磁场 可促进骨的再生;电磁场对骨细胞和骨组织的作用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0172093);全军医药 卫生“十五”科研基金课题资助项目(01MA088); 军事医学科学院创新基金资助项目。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70・ 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2002年第25卷第4期 研究也表明,电磁场可促进细胞的增殖、增加生长因 子的分泌、促进细胞外基质的合成等。因此,模拟骨 电环境对骨组织工程化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场刺激鼠颅骨细胞促进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 (IGF一Ⅱ)转录物的增加。4.8和7.0两种转录物在 电场刺激后显著增加,4.8kb转录物增加了4.6倍, 这一水平维持24h;7.0转录物缓慢增加,3h时达最 大值,24h降到对照组水平[6]。电磁场刺激还促进了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从细胞释放到培养基中。Ryaby 2 电磁场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的影响 2.1 电磁场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 电磁场可促进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的增殖。 等[8 用复合磁场作用于TE一85细胞、HBCs和培养 的鼠颅骨,Fitzsimmons等用复合磁场作用于TE一85 细胞[g],电场作用于鼠颅骨细胞[6],都得出IGF一Ⅱ释 Lorich等[】]用20mV/cm的电容耦合电场作用于小 鼠颅骨细胞或鼠MC3T3一E 成骨样细胞系,DNA合 成显著增加。Zhuang等[2 将同样的电场作用于 MC3T3一E 细胞系,Wang等L3]用直流电作用于新生 鼠颅骨细胞,细胞增殖显著加快。另有实验将低振幅 电容耦合电场作用于胎鸡胫骨细胞,电场作用于成 骨样MC3T3一E 细胞系,也都得出促进细胞增殖的 结论 。 电磁场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具有许多的特点。 大量实验表明,低能量、低频率的电磁场对骨细胞才 有作用(电场强度一般在1O~100mA/m。,频率小于 lkHz);而且这种作用并非是一种线性关系,存在着 场强、频率等的依赖性,即所谓的“窗口”效应。鼠成 骨样细胞系(MC3T3一E )在受到10Hz的脉冲电磁 场刺激过程中,强度为O~2.03kV/m时,DNA合成 没有变化,3.19kV/m时显著的刺激DNA合成[4]。 低振幅、低频率电容耦合电场作用于胚鸡颅骨细胞, 16Hz频率附近的电磁场具有最大的刺激细胞增殖 的效应[5]。同样的电场作用于骨瘤TE一85细胞,细胞 增殖也具有频率的依赖性,最大刺激细胞增殖的频 率在14Hz附近[6]。电磁场刺激骨细胞增殖具有时间 效应。不同种类的细胞刺激其增殖所需的最低暴露 时间不同。用75Hz、2.3mT脉冲电磁场刺激人类骨 瘤细胞株TE一85和MG一63及人类正常成骨细胞 (NHOC)的增殖,结果表明,刺激骨瘤细胞株TE一85 和MG一63增殖增加最低暴露时间是30min,且在有 无血清培养时相同;而刺激人类正常细胞增殖所需 的最低暴露时间同体内刺激骨形成增加所需时间相 似,在所使用的4种成骨细胞系谱中有3种最低暴 露时间需9h,一种需要6h,且需有1O%的胎牛血清 存在。作者认为,造成二者最低暴露时间差别的原因 在于电磁场刺激它们增殖的机制不同[7]。电磁场刺 激骨细胞增殖还具有时间的持续性,DNA合成的增 加量随着刺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l4]。 2.2 电磁场促进成骨细胞生长因子的合成和分泌 电磁场促进多种骨生长因子的合成和分泌。电 放到培养基中量显著增加的结论。用脉冲电磁场刺 激小鼠成骨细胞,可使骨形成蛋白(BMP)2和 4mRNA上调转录[】。。。 转化生长因子(TGF一既)在 电磁场的刺激下释放到培养基中的量显著增 加[2 ¨,这种增加是由TGF一 ̄mRNA的增加所 致[2]。电磁场促进骨细胞生长因子合成和分泌具有 时间、密度和频率的依赖性。磁场刺激IGF一Ⅱ水平 的增加具有频率的依赖性[5]和密度的依赖性[g]。脉 冲电磁场处理的小鼠颅骨成骨细胞骨形成蛋白mR— NA的上调转录具有时间的持续性,BMP一4mRNA 表达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30min时达最大值, 60min又有所下降;BMP一2一直持续增加,到60min 时达最大水平。此外,BMP一2和BMP一4用电磁场持 续刺激30min要比在30min接种中只刺激 15minmRNA增加量更大u。。。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 骨痂对复合电磁场刺激释放IGF一Ⅱ的敏感性不 同L8]。处理的肥大型骨不连细胞和萎缩型骨不连细 胞TGF— 量增加,前者需要2天,后者要4天L】 。 2.3 电磁场促进成骨细胞细胞外基质合成和分泌 极低频的电磁场可增加培养的骨细胞中I型胶 原的mRNA的表达量,来自健康人的成骨细胞增加 了3.7倍。来自患有骨化性肌炎病人的成骨细胞增 加了5.4倍,用TGF—B和IGF—I处理也得到相似 的结果,表明电磁场刺激效应同细胞因子的作用相 当。骨化性肌炎病人的骨细胞还产生出成骨样细胞 特征的细胞外基质,包括I型胶原、碱性磷酸酶和骨 钙以及3型胶原、TP一1、TP一2,两种成骨细胞分化标 记的抗原决定族。低频电磁场通过I型胶原、mRNA 表达的加强介导广泛的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引。低频 电容耦合电场刺激体外培养的胎鸡胫骨可增加其胶 原量,对新生鼠颅骨的体外培养也得出同样的结论。 胎鸡胫骨暴露电场的时间方式对其胶原量的产生有 很大的影响。有限的暴露(30min/天,连续3天)要比 3天连续暴露显著增加胶原量。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 2002年第25卷第4期 ・171・ 也大大增加;钙离子的摄入必须超过一定的阈值才 3电磁场对在体骨组织的影响 电磁场对在体骨组织的影响表现为电磁场在治 疗骨科病症方面的效应。早期的医学研究显示,低频 电磁场能加速骨折愈合,但其治疗作用还有争议。自 从干骨的压电效应发现以后,人们开始重视骨与电 的关系。后来又发现正常有生命的骨骼有特定的生 物电,并提出应用电磁刺激治疗骨不连,将其用于临 床,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之后,电磁场已被广泛地用 能刺激DNA的合成。钙离子通道A23187刺激钙离 子的摄入,同时也增加了DNA的合成L4]。而在细胞 培养中加入verapamil(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和w一7 (抑制活性钙调蛋白的增加)抑制了细胞的增 殖I-卜 。这些结果表明,钙离子必然包含在电磁场刺 激的骨细胞增殖中。电场刺激的TGF一&mRNA的 增加可能也是通过Calcium/Calmodation通路进行 的 。 于治疗骨折、骨不连、骨质疏松、骨关节炎、先天性骨 缺损、关节固定失败、骨坏死、骨移植等骨科病症。 Bassett提出应用电磁刺激治疗骨不连,并将其用于 临床,效果显著i-¨]。Brighton等L1I]比较了各种因素 对用直流电、电容耦合电场治疗胫骨骨不连的影响, 表明肥大型骨不连的存在使得电容耦合电场的治愈 率下降。在治疗骨质疏松方面,Brighton等I- ]将电 容耦合电场用于治疗小鼠脊椎骨骨质疏松发现可逆 转骨质疏松,恢复骨量。SharrardE ]用脉冲电磁场治 疗胫骨延迟愈合的双盲实验显示出治疗意义。脉冲 电磁场、脉冲电场对治疗骨关节炎的双盲实验也表 明电磁场对治疗骨关节炎有显著疗效L1 。 刘文军等L1 9]用超低频脉冲电磁场治疗兔颌骨 骨折,结果表明,可促进颌骨愈合。x线照片观察,电 磁场能促进骨痂生长;组织学观察表明,电磁场使成 骨活动加强,软骨内化速度加速。脉冲电磁场作用于 胎鸡颅骨可刺激颅骨骨生成蛋白2和4的mRNA 的表达1-203。 4电磁场对骨矿质的影响 研究发现,静态磁场可阻止体内骨矿质密度的 降低I-z13。电磁场可加速体内骨痂的钙化r 。体内颌 骨愈合实验发现,电磁场可加速骨痂钙化,促进钙盐 的沉积。电刺激可加速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的钙 化Ⅲ。脉冲电磁场对骨不连细胞钙化量没有影响Ⅱ1]。 5电磁场对骨组织影响的作用机制 电磁场对骨组织的广泛影响已为大量的实验所 证实,然而电磁场通过什么机制作用于骨组织,目前 还没有一致的看法。较多的实验事实证实电磁场对 骨组织作用的机制与钙离子有关。 研究表明,电磁场诱导的骨细胞增殖可能由钙 离子所介导。用电场刺激鼠成骨样细胞系MC3T3一 E1,DNA合成显著增加,同时掺入细胞中的钙离子 关于细胞内钙离子的来源,有实验证实部分源 于细胞外钙离子的跨膜运输,部分源于细胞内钙库 的释放。电磁场通过影响两个途径实现的:(1)胞内 钙库的膜系统,促进钙离子释放;(2)增加细胞膜的 通透性,使细胞外钙离子涌入细胞内E233。电磁场刺 激的细胞内的钙离子的升高不是由刺激电流直接所 诱导,而是由电极处的电化学产物,如OH。,导致跨 膜电位去极化,启动钙离子通道r ]。电极刺激钙离 子浓度升高具有频率的依赖性r 。 细胞质内钙离子浓度的提高启动了一系列生化 通道,介导了细胞增殖及其他的一系列细胞反应。 Lorich等L1]在下列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介导骨细胞 对电容耦合电场反应的生化通路:verapamil、W一7、 indocin(前列腺素合成抑制剂)、bromophenocyl bromide(一种磷酸酶A2的抑制剂)处于不影响细 胞增殖的浓度却抑制了电容耦合电场刺激的细胞增 殖,而neomycin(一种肌醇磷酸酶强联抑制剂)不抑 制电场刺激的细胞增殖。indocin阻止电场刺激的前 列腺素E2的增加,verapamil显著降低前列腺素的 合成,完全阻止前列腺素E2的增加。电容耦合电场 的刺激增殖反应包括:通过电压门钙离子通路的跨 膜钙运输,磷酸酶A2的激活,前列腺素E2的随后 增加。 电磁场刺激的生长因子增加可能是电场刺激了 钙通量或生化通路或两者兼有,这又导致IGF一Ⅱ受 体的转运或蛋白的释放。 关于电磁场对骨细胞的作用机制还有其他的一 些观点。正常组织再生及细胞增殖时GJIC(细胞缝 隙连接通讯)是抑制的。电磁场作用抑制了GJIC的 功能,从而促进细胞的增殖[24]。电磁场作用于细胞 膜受体,引起细胞内cAMP水平的改变,继而触发 一系列磷酸化生物信号放大反应而细胞增殖; 但又有实验证实,电磁场单独作用并不引起cAMP 增加,同PTH共同作用时可促进其作用 t-。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72・ 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2002年第25卷第4期 以上机制都要求有膜的存在,而有实验表明,电 磁场可使无细胞体系的转录物增加,提示电磁场可 不通过细胞膜起作用口引。 统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体外培养的成骨细 胞的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和分泌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和改变 从而影响细胞的增殖、分化。对培养的成骨 细胞加电磁场促进其I型胶原的合成,而I型胶原 的合成又介导了广泛的细胞外基质的合成,从而对 细胞分化产生影响,而且电磁场的这种作用同生长 因子的作用相当。 电磁场对骨组织工程的意义还有待于进一步的 研究。相信随着这种研究的深入,必将促进骨组织工 6 电磁场对骨组织工程化培养研究的意义 骨组织工程就是利用组织工程学进行骨组织缺 损的修复和重建,在这一过程中模拟在体的微环境 是组织工程发展的方向。外加应力对骨组织工程化 培养的影响已有较多的研究;电磁场对这一方面研 究的意义未见有报道。电磁场对体外培养的成骨细 胞具有促进其增殖,增加生长因子的合成和分泌,增 加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和分泌等作用;电磁场在治疗 骨科病症方面的效果提示,电磁场可启动骨的重建, 加速骨的发育。这些结果表明,电磁场所创造的微环 境对骨的发育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将电磁场运用于 骨组织工程具有重要意义。 (1)促进种子细胞的增殖:组织工程在获得理想 细胞以前需用自体细胞与材料复合构建组织工程的 初级产品。在这一过程中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细胞 增殖缓慢。目前解决这一问题有两条途径,即具有分 化潜能的细胞的诱导和促生长因子的应用。这两种 方法在应用中都有其缺陷。利用外加电场或磁场促 进培养的成骨细胞增殖可能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又 一方法。 (2)增加骨生长因子的合成和分泌,实现生长因 子对骨生长的有效:骨生长因子在骨愈合和改 建过程中通过调节细胞活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骨的发育受多种生长因子的。目前确定与骨修 复有关的生长因子包括BMP、TGF—B、PDGF、IGF一 1、IGF一2、FGF等。BMP能诱导干细胞分化成软骨 或成骨细胞,促进成骨作用;TGF— 具有促细胞增 殖、调节细胞分化、促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和调节机体 免疫的作用;IGF一2具有促细胞增殖,刺激成骨细胞 合成I型胶原。多种生长因子已被用于骨组织工程 化培养。利用外加电磁场不仅可促进多种生长因子 的合成和分泌,而且方法简单。 (3)促进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和分泌,实现成骨细 胞的定向分化:目前的研究显示,功能性组织的发育 需要可溶性生长因子和非可溶性的细胞外基质分 子,其中细胞外基质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决定了局 部可溶性刺激因子作用下的单个细胞是否增殖、分 化或死亡。I型胶原为骨组织中的主要成分,是成骨 细胞表型和基质钙化的基础,I型胶原及其受体系 程目前所面临的许多问题的解决。 参考文献: [1]Lorich DG,Brighten CT,Gupta R,et a1.Biochemical pathway mediating the response of bone cells to capac— itive coupling[J].Clinical Orthop Rel Res,1998,350: 246—256. [2]Zhuang HM,Fang W,Seldes RM,et a1.Electrical stim— ulation induces the level of TGF—Bl,mRNA in os— teoblastic cells by a mechanism involving Calcium/ Calmodulin pathway[J].Biochem Biophys Res Corn— mun,1997,237:225—229. [3]Wang Q,Zhong SZ,Ouyang J,et a1.Osteogenesis of el— ectrically stimulated bong cells mediated in part by cal— cium ions[J].Clinical Orthop Rel Res,1998,348:259— 268. [4]Ozawa H,Abe E,Shibasaki Y,et a1.Electic fields stim— ulate DNA synthesis of mouse osteoblast—like cells (MC3T3一E1)by a mechanism involving calcium ions [j].J Cell Ph'ysiol,1989,138:477—483. [5]Fitzsmmons RJ,Farley JR,Adey WR,et a1.Frequency dependence of increased cell proliferation,low-frequen— cy electric field:evidence on increased mitogen activiey released into culture medium[J].J Cell Physiol,1989, 139:586—591. [6]Fitzsmmons RJ,Strong DD,Mohan S,et a1.Lou—ampli— tude low・・frequence electric field—-stimulated bone pro—- liferation may in part be mediated by increased IGF—Ir release[J].J Cell Physiol,1992,150:84—89. [7]Mattei MD,Caruso A,Traina GC,et a1.Correlation be— tween pulsed electromagnetic fields exposure time and cell proliferation increase inhuman osteosarcoma cell lines and human normal osteoblast cells in vitro[J]. Bio—electromagnetics,1999,20:177—182. [8]Ryaby JT,Fitzsmmons RJ,Khin NA,et a1.The role of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Ⅱin magnetic field regula— tion of bone formation[J].BiochemBioenerg,1994,35: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2002年第25卷第4期 87—91. [9]Fitzsmmons RJ,Ryaby JT,Mohan S,et a1.Combined magnetic fields increase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一Ⅱ in TE-85 human osteosarcoma bone cell[J].En— docrinology,1995,136(7):3100—3106. [1O]Bodamyali T,Bhatt B,Hughes FJ,et a1.Pulsed electro— magnetic fields simultaneously induce osteogenesis and upregulate transcription of bone morphogenetic pro— reins 2 and 4 in rat osteoblasts in vitro[J].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1998,250:458—461. [11]Guerkov HH,Lohmann CH,Liu Y,et a1.Pulsed elect— romagnetic fields increase growth factor release by nonunion cells[J].Clinical Orthop Rel Res,2001,384: 265—279. [12]Heermeier K,Spanner M,Trager J,et a1.Effects of ex— tremely low frequency electromagnetic field(EMF)on collagen type I mRNA expression and extracellular matrix synthesis of human osteoblastic cells[J].Bio— electromagnetics,1998,19(4):222—231. [13]Brighton CT,ShamanP,Heppenstall RB,et a1.Tibial nonunion treated with direct current,capactively COU— piing,or bone graft口].Clinical Orthop Rel Res,1995, 321:223-234. [14]Brighton CT,Luessenhop CP,Pollack SR,et a1.Treat— ment of castration-induced osteoporosis by a capaci— tively coupled electrical signal in rat vertebrae[J].J Bone Joint Surg,1989,71一A(2):228—236. [15]Sharrard wJw.Adouble—blind trial of pulsed electrom— agnetic fields for delayed union of tibial fractures[J].J oBne Joint Surg,1990,72-B:347-355. [16]Zizic TM,Hoffman KC,Holt PA,et a1.The treatment of osteoarthritis of the knee with pulsed electrical stimulation[J].J Rheumatol,1995,22:1757—1761. ・173・ [17]Trock DH,Bollet AJ,Markoll R.The effect of pulsed electromagnetic fields in the treatment of osteoarthritis of the knee and cervical spine.Report of randomized, double bilnd,placebo controlled trials[J].J Rheuma— tol,1994,21:1903—1911. [18]Trock DH,Bollet AJ,Dyed RH,et a1.A double—blind trial of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pulsed electromagnetic fields in osteoarthrisis口].J Rheumatol,1993,20:456— 460. [19]刘文军,李景竹,张树军,等.超低频脉冲电磁场促进颌 骨愈合的研究口].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1998,15(2): 91—92. [2O]Nagai M,Ota M.Pulsating electromagnetic fields stim— ulates mRNA expression of bone morphogenetic pro— tein一2 and一4口].J Dent Res,1994,73(1O):1601—1605. [21]Yan QC,Tomita N,Ikada Y.Effects of static magnetic field on bone formation of rat femurs[J].Medical En— gineering Physics,1998,20:397-402. [22]Hamanishi C,Kawabata T,Yoshii T,et a1.Bone miner— al density changes in distracted callus stimulated by pulsed direct electrical current口].Clinical Orthop Rel Res,1995,312:247—252. [23]黄春明,叶 晖,徐建华,等.极低频弱磁场对PC一12瘤 细胞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影响口].生物医学工程学 杂志,2000,17(1):63—65. [24]李昌敏,姜槐,付一提,等.脉冲磁场对细胞缝隙连接 通讯功能影响的研究口].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01,20(2):148—15l_ [25]Goodman EM,Greenebaum B,Marron MT.Altered protein synthesis in a cell—free system exposed to a si— nusoidal magnetic field[J].Biochim Biophys Acta, 1993,1202:107—1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