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四年级语文上学期阅读与理解摸底习题及答案湘教版

四年级语文上学期阅读与理解摸底习题及答案湘教版

来源:刀刀网


四年级语文上学期阅读与理解摸底习题及答案湘教版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一、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猎人海力布

从前有一个猎人,名叫海力布。他热心帮助别人,每次打猎回来,总是把猎物分给大....家,自己只留下很少的一份,大家都非常敬爱他。 ..有一天,海力布在深山里打猎,从一只老鹰嘴里救了一条小白蛇。原来这条小白蛇是龙王的女儿,龙王为了报答海力布,把嘴里含着的一颗宝石送给了海力布,并告诉他只要嘴里含着那颗宝石,就能听懂深山里各种动物说的话。海力布想,珍宝我倒不在乎,但能听懂动物的话,对猎人来说,可太有用了。临别前。龙王告诫他不要将鸟兽的话告诉别人,否则他就会变成石头。.

就这样过了几年,一天,海力布又像平常一样去深山打猎。从一群鸟的谈话中得知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这里的村庄。海力布听到这个消息后,就急忙去催大家搬走。可无论海力布怎样劝说,但乡亲们不明原因,仍不肯搬走,他急得掉下了眼泪。

海力布知道着急是没有用的,不把为什么要搬家说清楚,大家是不会相信的,再一迟延,灾难就要夺去乡亲们的生命。要救乡亲们,只有牺牲自己,海力布为了救乡亲们,违背了龙王的忠告,把这件事的原委全告诉了乡亲们,海力布刚一说完,就变成了石头。乡

1 / 37

亲们见海力布变成了石头,都非常后悔,含着泪水往很远的地方走去。他们走在路上,忽然听见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大山崩塌了,洪水淹没了村庄。

人们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据说现在还能找到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呢。

1.阅读故事,说说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起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仔细阅读第1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从加点的三个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哪里让你很感动,请用“ ”画出来。

4.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海力布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抓住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用自己的话简要复述这个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37

二、 课外阅读。

炊烟

①在我看来,走进乡村最触动 人心的 莫过于那随处可见的炊烟。我钟爱炊烟,一如我钟爱这朴实的乡村生活。

②我是一个习惯于早起的人,可是乡村的炊烟比我更早醒来,温柔地升起在这宁静而祥和的村庄上。

③乡村的生活是极有规律的,就如这炊烟,一天便能三次见它升起。

④早晨,天色往往最清淡,这时的炊烟在我看来是最彻底的。在清淡的天空下,伴着清凉的晨风,你会看见炊烟婀娜的身姿,看见它缓缓地升起,然后渐渐地淡去。我想,这样的炊烟是最惬意的。

⑤一到中午,阳光逐渐变得霸道。这个时候你若想看见炊烟,非得仔细才行。乡村里的炊烟不比城里的那么张扬,它总是丝丝缕缕,却让人打心眼儿里喜欢。这时的炊烟应该是最随意的。

⑥而到了黄昏,炊烟的升起总会让人有很多的感慨。如果你出门在外,或是外出劳作了一整天,看见乡间四起的炊烟,心中涌起的应该是一种温暖的感觉,抑或是一种归心似箭的急切。傍晚的炊烟,总是被人们赋予了很多很多。暮色四起的时候,乡间昏黄的灯光从不同的窗户里透出,伴着徐徐升起的炊烟,的确是有一种独特的韵味。我想,这时的炊烟才是最纯粹的吧。

3 / 37

1.本文是按照________顺序来描写炊烟的。清晨的炊烟是________的,中午的炊烟是________的,黄昏的炊烟是________的。

2.短文的第⑤自然段采用的写作手法是( )。

A.夸张 B.照应 C.对比

3.“乡村的炊烟比我更早醒来,温柔地升起在这宁静而祥和的村庄上。”这句话中的“________”一词,写出了乡村的炊烟不张扬的特点。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写出了作者对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热爱之情。

4.说说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课外阅读。

“失败”的导演

她是知名的导演,生活很简朴。她没有名车,没有豪宅,影迷常常看到她拎着大袋子挤地铁,剪着利落的冬菇头,穿着帆布鞋,衣服也很随意,站在人堆里,就是一个普通的人物。偶尔被影迷认出来,要找她签字合影,她总是摆摆手,逃一样地离开,根本不愿被众星捧月。

她又很谦虚低调。别人都卖力(炫耀 夸奖)自己的电影,希望多拉拢一些观众,

4 / 37

她对于自己那些好评如潮的影视剧,总是找出缺点,觉得这部“拍得很粗”,那部“同时代脱节”,这部“无精打(采 彩),有气无力”,那部“不理想,很失败”,仿佛她就是当下最失败的导演,拍出的好像全是烂剧。

她对自己要求很严格。(稍 梢)微出名点的导演,都喜欢大制作,似乎钱越多,拍出的东西就越好。她却常常叫穷,不是假装,是真穷,因为她从来不肯拍赚钱的商业片,很很多时候,她靠到港大授课或者拍广告片维生。她想要吸收资金,当然很容易,可是她却从来不这么做,她就是要让自己穷,让自己处在一个特别失败,特别难堪的境地。她说:“太舒服的生活要小心,不能沉迷。”

由此,她的特行终于有了一个合理的解释:只是因为她想让自己永远处在失败里。只有处在失败的境地,才会有欲望努力向上,才会认真地选片,认真地拍片,力图让每一个画面,每一句台词完美。只有处在失败的境地,才能虚心接受一切建议,不骄傲,不张狂,始终有一颗虔诚之心。

她就是著名导演许鞍华。

1.用“ ”画出文中括号里正确的字词。

2.用“仿佛”造两个不同的句子。

(1)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非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 37

3.作者在短文前三个自然段中对人物的介绍,可以用文中的一个四字词语来概括,这个词语是________。

4.短文第一自然段描写许鞍华的穿着和外貌有什么作用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文中人物的事迹,你想到了哪句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许鞍华让自己永远处在失败里,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小麻雀学飞

麻雀妈妈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飞行(xíng háng)家,到处(chǔ chù)打听哪里有..好老师。听说雄鹰老师飞得高,飞得远,麻雀妈妈就把小麻雀送进了“雄鹰学校”。

小麻雀学习不专心,上课老说话,鹰老师说什么,它根本没听进去。练习飞行时,小麻雀东瞧瞧,西看看,小鹰们飞上了天空,小麻雀还在草丛里玩。

6 / 37

期末考试,小鹰们都(dū dōu)飞得很高,小麻雀却只能飞到矮墙上。 .

麻雀妈妈问燕子:“大家都说雄鹰老师教(jiào jiāo)得好,我的孩子怎么飞不高.呢?”燕子说:“如果学生不肯勤学苦练,老师教得好,又有什么用呢?”

1.从括号内选一个正确的音节划上横线。

2.从文中找出小麻雀学习不专心的句子画上“____”。

3.麻雀妈妈把小麻雀送进“雄鹰学校”的原因是什么?目的又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的孩子怎么飞不高?”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有趣的短文后,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第一次真好

7 / 37

路过人家的墙边,偶一抬头,看见一棵结实累累的柚子树,一颗颗硕大的黄绿色的柚子,沉甸甸垂吊在枝头。这景色不见得很美,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

我是个生长在都市,从来不曾享受过田园生活的俗子。除了木瓜树以外,所有结实累累的果树,都只能够在图画、照片和电视里看到。今天第一次看到这棵果实如此丰硕的柚子树,霎时间,心头充满了喜悦与新奇。

第一次真好,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细细回想:在你的生命中,有多少“第一次”值得你低回口味?有多少“第一次”使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几年前,家中第一次养了一笼十姊妹。当母鸟第一次生下了几个玲珑剔透、比小指头还小的鸟蛋以后,我和孩子们眼巴巴地等候小鸟孵出来。有一天,我们正在吃午饭,孩子忽然大叫:“小鸟孵出来了!”我惊喜地走到鸟笼边一看,在鸟巢里而的所谓小鸟,只是两团小小的粉红色肉球,仅仅具有鸟的雏形身上只有稀疏的几根毛,两只黑黑的眼睛却奇大。第一次看妻刚孵出来的雏鸟,但觉它们的样子很难看,竟因此而吃不下饭。可是,等到它们渐渐长大,羽毛渐丰,一切都具体而微以后,我喜爱它们又甚于那此老鸟。

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第一次去露营,第一次自己动手做饭,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坐喷气式飞机,第一次看见雪,第一次看到自己的作品用铅字印出来……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但却新鲜刺激,使人回味无穷。

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愿你珍重第一次。

8 / 37

1.作者写自己的一些“第一次”经历,详细叙写的是哪两次?请各用一个短语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1自然段中,作者既然说柚子树“不见得很美”,又说“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语意是否矛盾?为什么?其中包含作者什么样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3自然段画线的两个反问句,在语言表达上的作用是________;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哪次具体经历照应了“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这一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哪句话对“第一次真好”作具体的阐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真的,它现在要开花了!”这个母亲慢慢开始相信,她的孩子会好起来。她记起最近这孩子讲话时,要比以前愉快得多,而且最近几天她也能自己爬起来,直直地坐在床..........

9 / 37

上,用兴奋的眼光望着这一粒豌豆所形成的小花园。一星期以后,小女孩第一次能够坐一整个钟头。她快乐地坐在温暖的太阳光里。窗子打开了,她面前是一朵盛开的、粉红色的豌豆花。小姑娘低下头来,轻轻地吻了一下它柔嫩的叶子。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

1.选文的作者是______(国家)的__________。

2.“它现在要开花了”,这让母亲慢慢开始相信_________句子中的“它”指的是__________。

3.作者列举了三个事例说明了小女孩慢慢地好起来,请用简洁的语句概括这三个事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画“ ”的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什么?( )

A.小女孩从前很不喜欢运动。

B.小女孩不喜欢讲话,也不喜欢笑。

C.小豌豆让小女孩变得健康和快乐起来。

10 / 37

5.为什么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 )

A.节日里有许多鲜花,豌豆花开了,所以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

B.节日总是让人感到快乐,小女孩这一天很高兴,所以“简直像一个节日”。

C.小女孩受到小豌豆生命力的鼓舞,终于能坐起来,并快乐地生活,所以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

6.请针对选段内容提出一个自己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 阅读中学习方法

快妈妈

我的妈妈有个特点,就是不管干什么事都很快。我管妈妈叫“快妈妈”。

妈妈不是会织毛衣吗?她不知道一年中给大伙织过多少毛衣毛裤。一次,我家的邻居给别人加工毛衣的前身,结果期限快到了,还剩下十多件毛衣前身没织出来,正在发愁,这事恰巧被妈妈知道了,她便去拿了五件。

回到家里,我对妈妈说:“你拿这么多毛线回来干啥呀?”妈妈微微一笑说:“这几天邻居张阿姨家活紧,我闲着也没事,帮她织毛衣。”我极不情愿地小声嘟哝:“家里的活就够你忙的了,自找麻烦。”“看你说的,咱有难处时,邻居们不是都很照顾吗?人帮

11 / 37

人图个啥?还不是图个心里踏实吗?你前些天不是还给我讲你们老师告诉你,能给别人做事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吗?怎么这么快就忘了?”我不好意思了。晚饭后,妈妈就不停地织起来。当我一觉醒来时,妈妈还在“飞针走线”,蒙眬中,我看见妈妈的手在飞快地抖动,却辨不出何时“飞针”,何时“走线”,只见线团在变“瘦”,毛衣在“长”长。 不过一天一夜的工夫,妈妈就织了三件,五件活两天的时间就织完了。你说这不是“快妈妈”吗?

妈妈不但织毛衣快,干家务活更快。

一天晚上,邻居张阿姨家里有客,包饺子忙不过来,便叫妈妈帮忙。这回她算请对人了。妈妈去了不到一个钟头,饺子就包完了,乐得张阿姨眉开眼笑。

你说,我妈妈够得上是“快妈妈”吧!

1.本文是按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构方式来写的。

2.用“ ”画出文中的过渡句。

3.本文记叙了“快妈妈”的两件事。

第一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第(____)件事是作者重点记叙的。

12 / 37

4.文中的“妈妈”有什么特点?从所记叙的两件事中,可以看出“妈妈”这个人物具有怎样的思想品质?

(1)妈妈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的思想品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快妈妈”让我想到了奔跑很快的________(填动物名称)。

八、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云彩带来的信息

云是天气的脸面,它为我们带来了天气变化的信息。晴空万里,朵朵馒(má mán).头云挂在天边,时消时长,这是淡积(jī jí)云,是晴天的象征;像高山挺立,直插蓝天,.头披白发,口鸣雷声,腰围闪电,这是积雨云,预示着急风暴雨即将到来;遥望天际,座座城堡,点点炮台,这是堡状云,预示未来几天将有风雨;日落西山,彩云片片,或红或紫,渐散渐消,这是层积云,表示明天仍然是晴天:千丝万缕,拖尾带钩,这叫钩卷云,民间有“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的谚语。

其实,对天气更有指示意义且最有用的,还是云的“副产品”,如彩虹高挂,霞光万道。它们不仅为天空增添了奇妙的景色,而且告诉人们未来天气的变化趋势。

虹,是太阳光照射在云中水滴上产生的光线折(shé zhé)射和反射现象,它总是出.现在太阳的对面。因为“虹云”水汽含量充沛(pèi)且水滴直径较大,所以有“东

13 / 37

虹日出西虹雨”之说。

晕(yūn yùn),是由日光或月光穿过云层的冰晶时经折射而形成的光圈。它的出.

现,表示不久天将变坏,或风或雨。因此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谚语。但并不是日晕只出雨,月晕只出风,在时间上也不一定正好如此。

华,是太阳光或月光透过有间隙的云块,其周围出现的比晕小的光环,这是一种

光线的衍射现象。民间有“大华兆(zhào)睛,小华兆雨”的说法。

霞,是日出或日落前后天空及云层出现的光彩。由接近地平线的阳光经大气中灰尘、水分和气体分子散射后的剩余色光形成。“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是大家热悉的一条谚语。之所以说早霞有雨晚霞睛,是因为早霞时,水汽充沛的云在西方,将向本地移来,相反水汽充沛的云在东方,将远离本地。

此外,在民间还流传着许多看云识天气的谚语,它们都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了解它们,会对你的生活有所帮助。

1.用“ ”在文中括号里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不同形状的云预示着不同的天气,请根据短文内容连一连。

淡积云 堡状云 钩卷云 层积云

晴天 有风雨 有雨

14 / 37

3.文中提到了云的______种“副产品”,依次是__________。

4.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谚语,并任选一句,结合上下文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民间还有谚语说“云往东,一场风;云往西,水汲汲;云往南,水飘船;云往北,晒棉被。”假如你出门前看到云往西飘,你应该做哪些准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 课外阅读。

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位神通广大的女神,名叫女娲。有一天,女娲行走在这片莽(mǎnɡ)莽榛(zhēn)榛的原野上,看着周围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独。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儿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

添一点儿什么呢?

走啊走啊,她走得有些疲倦了,偶然在一个水池旁边蹲下来。澄澈的池水照出了她的面容和身影:她笑,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笑;她假装生气,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生气。她忽然灵机一动,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一样的生物加入到世间呢? 想着想着,她就顺手从池边掘起一团黄泥,掺和了水,在手里揉着,捏着,捏成了一个娃娃模样的小东西。

15 / 37

她把这个小东西放到地面上。说也奇怪,这个泥捏的小家伙,刚一接触地面,就活了起来,并且开口就喊:“妈妈!”接着一阵兴高采烈的跳跃和欢呼,表达他获得生命的快乐。

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又听见“妈妈”的喊声,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她给她心爱的孩子取了一个名字,叫做“人”。

1.给下面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答案。

掺和(huo he) 和好(huó hé)和面(huó hé) ...

模样(mó mú) 模仿(mó mú) 劳模(mó mú) ...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澄澈

兴高采烈:

灵机一动:

3.照样子写词语。

16 / 37

跳跃(两个字都是近义词)

各种各样(ABAC样式的词语)

4.文段中画“ ”的句子写得十分生动,这里运用了 描写方法写出了女娲的性格,文句写池水的作用是 ,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 。

5.“兴高采烈”“眉开眼笑”这些词语渲染了 ___________的气氛,表现的思想感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女娲造人前后,其心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试从文中找出两个体现其心情变化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又听见‘妈妈’的喊声,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通过这个句子可看出女娲具有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 课内阅读练习。

我打猎回来,走在林荫路上。猎狗跑在我的前面。

突然,我的猎狗放慢脚步,悄悄地向前走,好像嗅到了前面有什么野物。风猛烈地摇撼着路旁的白桦树。我顺着林荫路望去,看见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

17 / 37

打着小翅膀。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是刚出生不久,从巢里掉下来的。

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挖掌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准备着一场搏斗。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猎狗愣住了,它可能没料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

我急忙唤回我的猎狗,带着它走开了。

1.这篇课文的题目是______,作者是___国的________,我还知道他的其他作品有_______________。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摘抄描写小麻雀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种强大的力量”使老麻雀飞了下来,这是什么力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 37

5.“我”为什么急忙唤回猎狗,带着它走开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读完这篇文章后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 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早在19世纪,英国学者赫胥黎就注意到恐龙和鸟类在骨骼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在研究了大量恐龙和鸟类化石之后,科学家们提出,鸟类不仅和恐龙有亲缘关系,而且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根据这一假说,一些与鸟类亲缘关系较近的恐龙应该长有羽毛,但相关化石一直没有被找到。20世纪末期,我国科学家们在辽宁西部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的恐龙化石,顿时使全世界的研究者们欣喜若狂。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

1.读画“ ”的句子,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

(1)“这一假说”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一假说”是科学家们做了大量研究之后的推测,句中的“________”一词也说明科学家们在没有找到证据前无法得出完全肯定的结论。

2.“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指的是( )

19 / 37

A.古生物学家们绘制的恐龙的画像。

B.古生物学家们百年的漫长研究历程与取得的成果。

3.“点睛之笔”在文中指( )

A.为古生物学家们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强有力证据的辽宁西部发现的有羽毛的恐龙化石。

B.最重要、最关键的内容。

C.文章或绘画传神的精妙之处。

4.用一句话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 课外阅读。

《莫干山的蝉鸣》

①到莫干山避(bì pì)暑,这儿的蝉鸣声引起了我的注意。

②晚饭以后,夜幕降临,一片寂静,只听见凉风吹过满山竹林,哗哗作响。突然,不知怎么回事,满山的蝉儿“吱啦”一下呜叫起来,整齐得仿佛有谁挥了一下指挥棒似的。于是,夜空中就只充盈(yíng réng)着这“吱啦啦、吱啦啦”的合唱曲了。粗听,一成

20 / 37

不变,平淡乏(fá fán)味;细品,却也五花八门,饶有兴趣。有些,“叽哩喳、叽哩喳”;一会儿,这边山头的蝉儿嗓门提高了三度,似(sì shì)乎有心要形成二部和声;一会儿,那边山头不知哪只蝉儿在伙伴们的烘托下突然领唱起来,颇有争当一流男高音的气概。如此这般此起彼伏,倒也让人生出一番仿佛置身于音乐大厅的陶醉来。

③突然——又一个突然,停了。漫山遍野的蝉儿一齐闭了嘴,又像是有谁指挥了一下指挥棒似的。

④真奇怪……

1.给文中括号内选择正确的读音。

2.找出第2自然段中的两对反义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是什么现象引起了“我”对莫干山蝉鸣声的注意?用横线划出描写这一特点的句子。

4.短文怎样描写蝉鸣声的“五花八门”?用波浪线划出有关句子。

5.把第3自然段划横线的那个长句,缩写成“谁干什么”的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三、 课外阅读。

21 / 37

大自然的色彩是迷人的。红的花,绿的叶,湛蓝的天空,蔚蓝的海洋,都是一幅幅美妙的图画。你是否想过,大自然的色彩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天空是蓝的,树是绿的?而当夜幕降临后,不管是远山还是近树都成了黑色?

大自然的这些色彩都与太阳光有关。阳光是复色光,它的可见光部分由红、橙、黄、绿、青、蓝、紫这七种单色光组成。不透明的物体反射某一些光,而吸收另一些单色光,物体的颜色就是由它所反射的那些光决定的。譬如,红苹果只反射红光,看上去就是红的;雪对阳光是全反射,哪一种也不吸收,因此是白色。所谓黑色,其实是将七种光全部吸收。当这七种光既不被物体反射,也不被物体吸收,而是全部通过物体的时候,这个物体就是透明的。

天空所以呈现蓝色,道理也与此相类似。在七种单色光中,蓝色光的波长很短,极易被大气中的微粒反射。而蓝色能不断被这些微粒反射和折射,因此我们看见的天空是蓝的。

日落以后,物体没有阳光可反射,大自然也就沉睡在黑色的夜幕之中了。

1.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____的修辞手法,其作用是_____。

2.第2段画“ ”句子运用了____的说明方法。

3.天空呈现蓝色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本文选一个恰当的题目:( )。

22 / 37

A.大自然色彩的奥秘

B.天空为何呈现蓝色

C.太阳光的奥秘

D.大自然

十四、 课内阅读

这时候,阿妈喜欢牵着我,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着,走着……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我们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鲜花的地方。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有时,阿妈给我讲月亮的故事,讲古老的传说;有时,却什么也不讲,只是静静的走着,走着。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

23 / 37

地……啊,在我仰起脸看阿妈的时候,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

多么美妙的夜晚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1.“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留着月光。”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和阿妈走月亮”在文中出现了几次,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明明是“我和阿妈走月亮”,为什么作者写“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描写了月光下的哪些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 37

十五、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练习。

文段一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啊,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儿响动,又是多么尽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猫》节选

文段二

小花猫遇到什么东西都会很好奇。有一次,妈妈从菜市场买回一些龙虾,小花猫好像发现了敌情一样,它弓起脊背,翘起尾巴,全身的毛都竖了起来。然后它踮起脚尖,小心翼翼地向龙虾靠拢。等靠近时,它用爪子去拨弄龙虾,龙虾张开两只大钳子,也不甘示弱。就这样你来我往,小花猫和龙虾大战了起来。最后,龙虾乘小花猫不注意,张开大钳子在小花猫鼻子上狠狠地夹了一下,小花猫“喵”地叫了一声就跑开了,逗得我和妈妈大笑起来。

——《可爱的小猫》节选

1.“屏息凝视”中的“屏”在字典中的意思有:①除去,排除;②抑止(呼吸)。在这个词语中的意思是(_______)(填序号)。在文段一中,这个词语写出了猫的样子

25 / 37

________________。

2.文段一从猫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个方面,写出了猫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文段二则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件事,写出了小花猫的特点。

3.用“ ”在文段二中画出一处能让你感受到作者对小花猫喜爱的句子,并写出原因。

十六、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海啸

一个有九十多户人家的小村子,坐落在海滨。前面的海滩是孩子们戏耍的地方。

有位老爷爷和他的小孙子,住在山上,从那里可以俯视村子、庙宇和大海。一天,天气闷热,大地微颤,房屋轻摇,发生地震了。海水刹那间变成墨色,迅速从岸边退去。村民们未加注意,都跑到海滩上去了。老爷爷知道,一场灾难即将来临,必须立即向村民报警。他急忙叫孙子拿来火把,亲自点燃了自家即将收获的稻子。一片熊熊大火把天空映红了。孙子急得大声哭喊:“爷爷,你怎么能把自家的稻子给烧了呢?”可是,老爷爷没有时间解释,只想到拯救四百多村民的生命。庙里的和尚看见了山上的大火,忙把警钟敲响,海滩上的人们发现山上起火了,都蜂拥上山来灭火。第一批上山的青年要灭火,可是老爷爷制止了他们,说:“让它烧吧!全村人都应到这儿来,山下危险。”人们疑惑不

26 / 37

解,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孙子哭着说:“我爷爷发疯了,是他自己点燃了稻子。”老爷爷此时向四周望了望,问:“全村人都来了吧?”他指着大海说:“你们看!”人们朝大海望去,只见海水像一座高耸的峭壁,正向村子扑来。

一阵天崩地裂的吼声,海水以排山倒海之势,铺天盖地而来。大地在颤抖,人们不禁惊呼:“海啸来了!”海水咆哮着,席卷大地,经过几阵巨浪的冲刷,村子变成了一片汪洋。老爷爷低沉地说:“这就是我烧稻田的原因。”人们恍然大悟,流着泪,跪倒在老爷爷的面前……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老爷爷的功绩,在重建家园时,还修建了一座庙宇。据说,这座庙宇至今还屹立在海滨的山上。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拯救(zhěn zhěng) 闷热(mēn mèn) 即将(jì jí) ...

2.照样子,写一写。

熊熊大火(AABC式)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铺天盖地(含反义词)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海啸是什么样子的?短文有多处对海啸的描述,用“____”画出两处。

4.老爷爷为什么要点燃自家即将收获的稻子?

27 / 3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 / 37

答案

1、

1. 海力布救了龙王的女儿,得到了宝石。 海力布劝乡亲们搬家。 海力布为了救乡亲,自己变成了石头。

2.体会到海力布对大家非常照顾,热心帮助大家。

3.要救乡亲们,只有牺牲自己,海力布为了救乡亲们,违背了龙王的忠告,把这件事的原委全告诉了乡亲们,海力布刚一说完,就变成了石头。

4.舍己为人,热心助人,不怕牺牲自己的人。

5.以前有一个猎人,名叫海力布,每次总把猎物分给村民,所以大家都很尊敬他。有一次回,他从老答鹰“手中”救出龙王的女儿——小白蛇。因此,龙王给了他一块儿能听懂动物说话的宝石。但听到的话,不要告诉别人,否则就会变成硬石。有一回,他无意中听到一群鸟的谈话,得知今晚要下雨,大山要崩塌,洪水淹没村庄。听到以后,海力布连忙回去告诉村民。可是村民不相信,在无奈之下,海力布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告诉了大家,最后村民得救了,可他变成了石头。人们世世代代都纪念着海力布。

2、

29 / 37

1. 时间 惬意 随意 纯粹

2.C

3. 温柔 拟人 炊烟和乡村 生活

4.表达了作者对炊烟和朴实的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3、

1.炫耀 采 稍

2. 老师仿佛是一盏灯,为我们照亮前方的路。 这里的景色很美,我仿佛在哪里见到过。

3.特行

4.为了突出她生活的简朴。

5.失败乃成功之母

6.只有处在失败的境地,才会有欲望努力向上,才会认真地选片,认真地拍片,力图让每一个画面,每一句台词完美。只有处在失败的境地,才能虚心接受一切建议,不骄傲,不张狂,始终有一颗虔诚之心。

4、

30 / 37

1.xíng chù dōu jiāo

2.小麻雀学习不专心,上课老说话,鹰老师说什么,它根本没听进去。练习飞行时,小麻雀东瞧瞧,西看看,小鹰们飞上了天空,小麻雀还在草丛里玩。

3.鹰老师教得好。麻雀妈妈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飞行家。结果小麻雀却只能飞到矮墙上。

4.小麻雀不肯勤学苦练。

5.要想学得好,飞得高,就要勤学苦练。

5、

1.①偶见柚子树②饲养十姊妹。

2.没有矛盾。因为是第一次看到果实丰硕的柚子树,心头充满了喜悦与新奇,所以,即使景色不见得很美,在作者看来也是一幅秋日风情画。

3. 加强语气 引起读者思索承上启下(或:过度)。

4.第一次看到刚孵出来的雏鸟,但觉它们的样子很难看,竟因此而吃不下饭。

5.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但却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

6、

31 / 37

1. 丹麦 安徒生

2. 她的孩子会好起来 豌豆

3. 小女孩讲话时要比以前愉快。 自己爬起来,坐在床上。 第一次能够坐一整个钟头。

4.C

5.C

6.母亲为什么慢慢开始相信她的孩子会好起来?

7、

1.总—分—总

2.妈妈不但织毛衣快,干家务活更快。

3. 织毛衣快 干家务活快 一

4. 心直口快,干活麻利 乐于助人

5.马

8、

32 / 37

1.mán jī zhé yùn

2.

3. 四 虹、晕、华、霞

4.画出: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东虹日出西虹雨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大华兆晴,小华兆雨 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示例:“大华兆晴,小华兆雨”的意思是大华预兆着晴天,小华预兆着雨天。

5.应该准备雨伞或雨衣、防雨的鞋子等。

9、

1.huo hé huó mú mó mó

2.①清澈透明 ②兴致高,情绪热烈 ③临时很敏捷地想出

3.珍贵 教诲 明亮 无边无际 不声不响 自言自语

4.神态描写与环境 表现女娲第一次怎样看见自己有生气的面貌 交代女娲照自己的模样造人的原因

33 / 37

5. 热烈欢快 人类新生时的喜悦感

6.非常孤独 满心欢喜

7.充满生命力和母性

10、

1. 《麻雀》 俄 屠格涅夫 《父与子》

2.课文讲述了一只老麻雀不顾自身安危,毅然保护小麻雀免受猎狗伤害的故事,表现了老麻雀的英勇无畏和对小麻雀伟大的母爱。

3.我顺着林荫路望去,看见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是刚出生不久,从巢里掉下来的。

4.无私伟大的母爱。

5.“我”被老麻雀英勇无畏的伟大母爱深深感动了,所以带着猎狗离开了。

6.老麻雀舍身救幼鸟,它的勇气来自那博大无私而又神圣的母爱。是的,我们人类的母爱不同样伟大吗?其实,母爱,表现在平时的点点滴滴之中,从咿咿呀呀地学语、跌跌撞撞地走路,到我们上幼儿园……我们每一点细微的进步,都是母亲精心哺育的结果。

11、

34 / 37

1. 鸟类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 应该

2.B

3.A

4.文段介绍了鸟类可能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这假说被提出与证实的大致过程。

12、

1.bì yíng fá sì

2. 粗听 细品 一成不变 五花八门

3.粗听,一成不变,平淡乏(fá fán)味;细品,却也五花八门,饶有兴趣。

4.有些,“叽哩喳、叽哩喳”;一会儿,这边山头的蝉儿嗓门提高了三度,似(sì shì)乎有心要形成二部和声;一会儿,那边山头不知哪只蝉儿在伙伴们的烘托下突然领唱起来,颇有争当一流男高音的气概。

5.蝉儿闭了嘴。

13、

1. 设问 引出主题

35 / 37

2.举例子

3.在七种单色光中,蓝色光的波长很短,极易被大气中的微粒反射。而蓝色能不断被这些微粒反射和折射,因此我们看见的天空是蓝的。

4.A

14、

1.写月光映在水里,就像水塘里都有一个月亮

2.山草、 野花和月光映在小溪里,随着小溪流动,就像“留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留着月光”。

3.出现了4次。因为我和阿妈每到一个地方,都感觉到那里的景色太美了,都感觉到很愉快,所以反复的说,“我和阿妈走月亮”,这样使情感的表达更加充沛,文章更有感染力。

4.这里用了暗喻(暗中比喻)的手法,把阿妈比作美丽的月亮牵者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也就是我在天上走着,形象生动,写出阿妈对我的种种启示和引导。

5.水塘,溪水,鹅卵石。

15、

1. ② 聚精会神地等待老鼠出现

36 / 37

2. 老实 贪玩 尽职 性格古怪 花猫大战龙虾 对什么东西都很好奇

3.小花猫好像发现了敌情一样,它弓起脊背,翘起尾巴,全身的毛都竖了起来。然后它踮起脚尖,小心翼翼地向龙虾靠拢。原因:作者对小花猫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小花猫就像是一个战斗中的士兵。如果不是因为喜爱小花猫,作者就不会对小花猫进行如此细致的观察,也不会把它的神态、动作写得如此有趣。

16、

1.zhěng√ mēn√ jí√

2. 示例:彬彬有礼 津津有味 欢天喜地 声东击西

3.示例:人们朝大海望去,只见海水像一座高耸的峭壁,正向村子扑来。 一阵天崩地裂的吼声,海水以排山倒海之势,铺天盖地而来。

4.他想把村民都引到山上,使他们躲过海啸的袭击。

5.示例:我觉得文中的老爷爷那舍己为人、乐于助人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37 / 3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