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题目: 矿井瓦斯爆炸事故树分析
学 院 ××××学院 专业班级 安全工程101班 学 号 ××××× 学生姓名 ××× 指导教师 ××× 设计时间 2014-2015学年上学期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
目录
前言……………………………………………………………………...…. 4
第一编 煤矿瓦斯介绍
一 、矿井瓦斯及其来源………………………………...…………………5 二
、
矿
井
瓦
斯
的
性
质
及
其
爆
炸
条
件...........................................................5
(
一
)
矿
井
瓦
斯
的
性
质.............................................................................5
(
二
)
瓦
斯
浓
度...........................................................................................6
(
三
)
爆
炸
条
件
的
分
析 .............................................................................6
三
、
矿
井
瓦
斯
燃
烧
和
爆
炸
规
律.....................................................................7
第二编 事故树分析
一
、
事
故
树
分
析
法
简
介.................................................................................7
(
一
)
事
故
树
分
析
法
简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
介.............................................................................7
(
二
)
事
故
树
分
析
法
的
特
点.........................................................................8
(
三
)
事
故
树
基
本
程
序.................................................................................8
二、矿井瓦斯爆炸事故树定性及定量分析.................................................9
(
一
)
最
小
割
集
及
径
集
分
析.........................................................................9
(
二
)
顶
事
件
概
率.........................................................................................11
(
三
)
各
基
本
事
件
的
结
构
重
要
度.................................................................11
(
四
)
各
基
本
事
件
的
概
率
重
要
度.................................................................11
(
五
)
各
基
本
事
件
的
临
界
重
要
度...............................................................12
第三编 原因、后果及预防措施
一
、
煤
矿
发
生
瓦
斯
爆
炸
的
原
因.....................................................................12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
二、煤矿瓦斯爆炸的危害后
果.....................................................................14
三
、
煤
矿
瓦
斯
爆
炸
的
预
防
措
施.....................................................................14
(
一
)
瓦
斯
积
聚
的
防
止
措
施 ........................................................................15
(
二
)
引
爆
火
源
的
防
止
措
施..........................................................................15
(三)加强职工安全的教育、宣传和培训 ................................................16
四
、
瓦
斯
爆
炸
前
的
预
兆
及
采
取
的
措
施..........................................................16
五
、
其
他
防
止
瓦
斯
爆
炸
事
故
的
措
施..............................................................16
(
一
)
煤
矿
瓦
斯
抽
放
技
术..............................................................................16
(
二
)
矿
井
瓦
斯
浓
度
及
火
源
监
测
技
术..........................................................17 结束语..............................................................................................................17
参考文献...................................................................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
.......................................18
矿井瓦斯爆炸事故树分析
摘 要:瓦斯灾害是煤矿中最严重的灾害之一,而瓦斯爆炸在瓦斯灾害中占很大比例,不仅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而且还会严重摧毁井巷设施,中断生产,有时还会引起煤尘爆炸、矿井火灾、井巷垮塌等二次灾害。煤矿瓦斯爆炸事故,不仅会给职工生命和国家财产带来巨大损失, 而且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本文分析了煤矿瓦斯的来源及爆炸的条件,并用事故树分析法分析了瓦斯爆炸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进而可以指导人们有效地预防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瓦斯爆炸 事故树分析 防治措施 引 言 :
矿井瓦斯是指煤矿井下空气以甲烷(CH4) 为主的有毒有害气体的总称。瓦斯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爆炸,爆炸时产生的高温(可达 1850 ℃-2650℃)不仅会烧伤职工、烧坏设备,还可能点燃木支架和煤壁,引起瓦斯连续多次爆炸、煤尘爆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
炸和井下火灾,从而加重灾害程度,扩大灾害面积;爆炸产生的高压可破坏巷道和设备;爆炸后产生的有害气体(如CO达2%-4%),氧气大量减少(仅为6%-10%),井下人员将因中毒、窒息而死亡。瓦斯事故发生的概率虽然比较小,但它一次所造成的危害程度却是十分严重的。
我国是世界上煤炭生产和消费大国, 煤炭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是主要能源。由于井下自然环境的特点, 作业空间有限, 煤矿井下生产中, 时刻面临着水、火、瓦斯、粉尘、顶板的威胁, 加之当前安全装备水平不高、工人技术素质低、抗灾能力差等原因, 生产中还存在着重生产轻安全的状况, 煤矿事故时有发生。如果能够正确的认识, 掌握事故规律, 了解事故发生前的预兆, 及时采取正确预防和避灾方法, 对保证煤炭工业可持续性发展是极为有益的。而一旦井下发生灾害事故时, 能够做到不惊慌失措,采取正确的预防和避灾方法, 控制事故扩大和恶化,尽量减少因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和损失。
第一编 煤矿瓦斯介绍
一 、矿井瓦斯及其来源
矿井瓦斯就是煤矿井下各种有害气体的总称。矿井瓦斯包括从煤层、岩层、采空区放出的各种有毒有害气体, 如沼气( CH4) 、二氧化碳( CO2) 、一氧化碳(CO) 、硫化氢( H2S) 、二氧化硫( SO2) 、乙烷( C2H6) 、乙烯( C2H4) 、氢气(H2) 等。在这些有毒有害气体中,沼气的含量占80%以上, 所以人们习惯上把沼气叫做瓦斯。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 矿井瓦斯的来源有四方面: (1) 从采落下来的煤炭中放出瓦斯; (2) 从采掘工作面煤壁中放出瓦斯; (3) 从煤巷、岩巷两帮及顶板放出瓦斯;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
(4) 从采空区内放出瓦斯。
一些矿井的测定表明,从采落下来的煤炭中放出的瓦斯约占瓦斯总量的20%~25%, 还有75%~80%的瓦斯是从其他三个来源向井下放出的。这说明,矿井即使临时停产不出煤, 瓦斯仍能大量、不断地放出。
二 、矿井瓦斯的性质及其爆炸条件
(一) 矿井瓦斯的性质
1. 矿井瓦斯是一种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 对空气的比重为0. 554, 比空气轻, 常聚集在巷道的顶部。瓦斯和空气混合在一起后, 既看不到、摸不着,也闻不出来, 这是非常危险的。要检查空气中是否含有瓦斯, 必须使用专用的瓦斯检测仪器才能测定出来。
2. 矿井瓦斯对人有窒息作用。矿井瓦斯虽然无毒, 但在空气中的浓度增大时, 能使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相对降低, 而使人窒息。当空气中的瓦斯含量达到40%以上时, 能使人立即死亡。
3. 矿井瓦斯具有燃烧性和爆炸性。矿井瓦斯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适当浓度时, 遇到引爆热源能引起燃烧和爆炸。 (二) 瓦斯浓度
瓦斯与空气(氧气) 均匀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 瓦斯浓度达到一定的范围时,遇到明火或一定的引爆能量立即发生爆炸,这个浓度范围称为瓦斯爆炸极限。其中,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的瓦斯最低浓度称为瓦斯爆炸下限, 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的瓦斯最高浓度称为瓦斯爆炸上限。能最易( 即在最小着火能量下) 激发着火( 爆炸), 并且爆炸中能释放出最大能量的瓦斯浓度称为瓦斯最佳爆炸浓度。瓦斯的爆炸极限为 5%-16%, 当瓦斯浓度低于 5%时,遇火不能发生爆炸,但能在火焰外围形成燃烧层;当瓦斯浓度为 9.5%时,其爆炸威力最大(氧气和瓦斯完全反应);瓦斯浓度在 16% 以上时,失去其爆炸性,但在空气中遇火仍会燃烧。 瓦斯爆炸界限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它还受到①其它可燃性气体的混入;②惰性气体的混入;③初始压力;④初始温度的影响。 (三) 爆炸条件的分析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
煤矿瓦斯爆炸必须同时( 同地) 具备3 个条件:①空气中瓦斯浓度在爆炸范围内(5%-16%);②高温热源存在时间长度大于瓦斯引火感应期;③瓦斯—空气混合气体中的氧浓度大于 12% 。具体分析如下:
(1) 瓦斯的浓度:在新鲜空气中, 瓦斯浓度达到5%~16%时, 就达到爆炸浓度, 也称爆炸界限。因矿井内涌出的可燃性气体, 不单纯是沼气, 还有一部分重碳氢化合物。重碳氢化合物分子量越重, 其爆炸下限越低。
(2) 具有引燃引爆瓦斯的高温热源:在新鲜空气中, 瓦斯的引燃温度为650℃~750℃。比如, 引燃的香烟头的温度都在千度以上, 所以明火、吸烟、电火 花、放炮产生的火焰以及摩擦火花, 都可以引起瓦斯爆炸。 煤矿井下引起瓦斯爆炸的点燃源主要有如下几类:
机械类: 包括机械运行中的摩擦、坚硬岩石及钢铁支架、设备之间的撞击。 电气类: 与输电线路、电气设备有关的电火花、电弧、电器失爆等。 火焰类: 有燃烧反应的点燃, 如吸烟、火灾、气体切割和焊接等。
炸药类: 与炸药爆破有关的, 如使用非许可炸药、钻孔充填不当引起爆破火焰等。
其它类: 上述不包含的点燃, 如闪电、压缩管路破裂气体喷出等。
(3) 氧气的浓度:氧气的作用是助燃, 空气中氧气的浓度在12%以上时, 就可使瓦斯爆炸。这是最容易获得的条件, 因为在正常通风风流中氧气的浓度通常大于20%, 而引起其浓度下降的原因有两个: 自身的消耗和其它气体涌入后的稀释。瓦斯爆炸和火灾都会消耗空气中的氧, 但由于风流的流动,对于开放的区域空气中的氧气可以迅速得到补充。
三、矿井瓦斯燃烧和爆炸规律
矿井瓦斯的燃烧和爆炸是有规律的。其规律主要决定于瓦斯在空气中的浓度。当瓦斯浓度在5%以下时,遇到火源能燃烧,不能爆炸,其火焰呈蓝色;当瓦斯浓度大于16%时, 在混合气体内遇到火源不能燃烧, 也不能爆炸, 如有新鲜空气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
供给, 在混合气体与新鲜空气的接触面上, 遇火就会燃烧;其浓度在5%~16%时, 遇火源就会爆炸,瓦斯浓度在7%~8%时,最容易爆炸,在9.5%时,爆炸威力最强。煤矿井下的瓦斯爆炸属于可燃气体爆燃现象,该过程通常是处于爆炸限内的瓦斯空气混合气体首先在点火源处被引燃,形成厚度仅有0.01~0.1mm的火焰峰面。该火焰峰面向未燃的混合气体中传播,传播的速度称为燃烧速度。瓦斯燃烧产生的热使燃烧峰面前方的气体受到压缩,产生一个超前于燃烧峰面的压力波,该压力波以当地音速向前传播,行进在燃烧峰面前,称为前驱冲击波。压力波作用于未燃气体使其温度升高,从而使火焰的燃烧速度进一步增大,这样就产生压力更高的压力波,从而获得更高的火焰传播速度。层层产生的压力波相互追赶并叠加, 形成具有强烈破坏作用的冲击波,这就是爆炸。
第二编 事故树分析
一、事故树分析法简介
(一)事故树分析法简介
事故树分析(Fault Tree Analysis,缩写为FTA)是一种表示与导致灾害事故有关的各种因素之间因果关系和逻辑关系的分析法。FTA就是对某一种失效状态在一定条件下进行逻辑推理和图形演绎,通过层层深入对可能造成系统事故或导致灾害后果的各种因素(包括硬件、软件、环境、人等)的分析,根据工艺流程、先后次序和因果关系,把所有的失效原因、失效模式用逻辑和或逻辑积的关系绘制成的一个树形结构。再通过事故树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判明灾害或功能故障的发生途经和导致灾害、功能故障的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系统故障发生概率及其他定量指标(如结构重要度、概率重要度、临界重要度),并据此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对事故树的分析可以找出系统的薄弱环节,从而可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改善,提高系统本质安全。 (二)事故树分析法的特点
a.采用演绎方法分析事故的因果关系,能详细找出系统各种固有的潜在的危险因素,为安全设计、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管理要点提供依据。
b.能简洁、形象地表示出事故和各种原因之间的因果关系及逻辑关系。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
c.在事故树分析中,顶上事件可以是已经发生的事故,也可以是预想的事故,通过分析找出原因,从而起到预测、预防事故的作用。
d.可用于定性分析,求出危险因素对事故影响的大小;也可用于定量分析,由各危险因素的概率计算出事故发生的概率,从数量上说明是否能满足预定目标值的要求,从而采取对策措施的重点和轻重缓急顺序。
e.可选择最感兴趣的事故作为顶上事件进行分析。
f.分析人员必须非常熟悉对象系统,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准确和熟练应用分析方法。常会出现不同分析人员编制的事故树和分析结果不同的现象。
g.复杂系统的事故树往往很庞大,分析计算的工作量大。
h.进行定量分析时,必须知道事故树中各事件的故障数据,若数据不准确,定量分析就不能进行。 (三)事故树基本程序
事故树的分析程序,常因分析对象、分析目的、粗细程度的不同而不同,但主要的内容包括:熟悉系统、事故调查、确定顶上事故、原因时间调查、建造事故树、修改和简化事故树、定性和定量分析、制定安全措施。
事故树分析法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a.编制事故树模型。根据以往发生火灾或爆炸的原因和积累的经验利用教学方法构思出一种树形事故过程模型。
b.化简事故树。
(1)求最小割集。最小割集是引起顶上事件发生的最起码的基本事件的集合。 (2)求最小径集。最小径集是使顶上事件不发生所必须的最低限度的径集。 (3)利用最小割集或最小径集排出结构重要度。
(4)求出事件的结构重要度,概率重要度,临界重要度对事件进行定量分析。 (5)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预防和改进措施。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
二、矿井瓦斯爆炸事故树定性及定量分析
(一)最小割集及径集分析
建立事故树,为了分析矿井瓦斯爆炸事故发生的原因,根据事故树分析法,,综合考虑有可能引发火灾爆炸事故的各个基本因素,建立事故树。事故树中的顶事件、中间事件和各基本事件的说明如下表所示
基本事件 瓦斯爆炸事故 瓦斯积聚 引爆火源 风量不足 聚集的瓦斯处理不力 无风 瓦斯漏检 明火 其他火源 电气起火 电气短路 含氧量适中 达到爆炸浓度 代号 T A1 A2 A3 A4 A5 A6 A7 A8 A9 A10 X1 X2 基本事件 风筒管口距工作面远 接头不严 人为将风流短路 挂坏风筒 未及时发现 未及时处理 局部通风设备损坏 违章停局部通风机 全矿井停电 检测时间不合理 警报断电仪失灵 警报断电仪位置不当 静电火花 代号 X3 X4 X5 X6 X7 X8 X9 X10 X11 X12 X13 X14 X15 基本事件 放炮起火 吸烟 矿灯使用 摩擦撞击产生火花 火区火源 带电检修 电缆破坏 漏电 设备失爆 代号 X16 X17 X18 X19 X20 X21 X22 X23 X24 电压高绝缘击穿短路 X25 电气接工不合要求 变压器电机、开关内短路 X26 X27 根据所做的事故树可得: T=X1X2A1A2
= X1X2(A3+A4+A5+A6)( A7+X19+ X20+A8+A9)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
=X1X2(X3+X4+X5+X6+X7+X8+X9+X10+X11+X12+X13+X14)(X15+X16+X17+X18+X19 X22+X23+X24+X25+X26+X27)
根据布尔代数法进行逻辑运算和化简求得最小割集12*13=156个 最小割集如下:
K1-13= X1X2X3(X15+X16+…+X26+X27) K14-26= X1X2X4(X15+X16+…+X26+X27) K27-39= X1X2X5(X15+X16+…+X26+X27) K40-52= X1X2X6(X15+X16+…+X26+X27) K53-65= X1X2X7(X15+X16+…+X26+X27) K66-78= X1X2X8(X15+X16+…+X26+X27) K79-91= X1X2X9(X15+X16+…+X26+X27) K92-104= X1X2X10(X15+X16+…+X26+X27) K105-117= X1X2X11(X15+X16+…+X26+X27) K118-130= X1X2X12(X15+X16+…+X26+X27) K131-143= X1X2X13(X15+X16+…+X26+X27) K144-156= X1X2X14(X15+X16+…+X26+X27)
+X20+X21+
由此可知矿井瓦斯爆炸事故的可能途径有156种之多,证实了矿井瓦斯发生爆炸的危险性大, 因此需要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预防和管理。
求最小径集: T’=X’1+X’2+A’1+A’2
=X’1+X’2+A’3A’4A’5A’6+A’7X’19 X’20A’8A’9
=X’1+X’2+X’3X’4X’5X’6X’7X’8X’9X’10X’11X’12X’13X’14+X’15X’16X’17X’18X’19 X’20X’21 X’22X’23X’24X’25X’26X’27 由此可知最小径集只有四个。最小径集如下: P1={ X1} P2={ X2}
P3={X3X4X5X6X7X8X9X10X11X12X13X14} P4={X15X16X17X18X19X20X21X22X23X24X25X26X27}
由此可知有四种避免顶事件发生的可能途径,只要保证任何一组最小径集中基本事件的集合都不发生\"顶上事件便不会发生。 (二)顶事件概率
各基本事件的概率均假设为0.02
T=X1X2(X3+X4+X5+X6+X7+X8+X9+X10+X11+X12+X13+X14)(X15+X16+X17+X18+X19 X22+X23+X24+X25+X26+X27)
+X20+X21+
∴P(T)=P(X1)P(X2)(P(X3)+P(X4)+…+P(X13)+P(X14))(P(X15)+P(X16)+…+P(X26)P(X27))
=0.02*0.02(0.02+0.02+…+0.02+0.02)(0.02+0.02+…0.02+0.02) =2.496×10-5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
(三)各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
结构重要度分析,是从事故树结构上分析各基本事件的重要程度,即在不考虑各基本事件的发生概率,或者说假定各基本事件的发生概率都相等的情况下,分析各基本事件的发生对顶事件发生所产生的影响程度,一般用Iφ(i)表示。基本事件结构重要度越大,它对顶事件的影响程度就越大,反之亦然。
通过分析最小径集及最小割集可得到各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排序如下: Iφ(1)=Iφ(2)>Iφ(3)=Iφ(4)=Iφ(5)=Iφ(6)=Iφ(7)=Iφ(8)=Iφ(9)=Iφ(10)=Iφ
(11)=Iφ(12)=Iφ(13)=Iφ(14)>Iφ(15)=Iφ(16)=Iφ(17)=Iφ(18)=Iφ(19)=Iφ(20)=I
φ
(21)=Iφ(22)=Iφ(23)=Iφ(24)=Iφ(25)=Iφ(26)=Iφ(27) (四) 各基本事件的概率重要度
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分析只是按事故树的结构分析各基本事件对顶事件
的影响程度,所以,还应考虑各基本事件发生概率对顶事件发生概率的影响,即对事故树进行概率重要度分析。
事故树的概率重要度分析是依靠各基本事件的概率重要度系数大小进行定量分析。所谓概率重要度分析,它表示第i个基本事件发生的概率的变化引起顶事件发生概率变化的程度。
Ig(1)=
P(T)
=P(X2)(P(X3)+P(X4)+…+P(X13)+P(X14))(P(X15)+P(X16)+… q1
+P(X26)P(X27))=0.001248
同理可得:
Ig(2)=0.001248
Ig(3)=Ig(4)=…=Ig(13)=Ig(14)=0.000104 Ig(15)=Ig(16)=…=Ig(26)=Ig(27)=0.000096
(五) 各基本事件的临界重要度
根据一般当各qi不等时,改变qi大的Xi较容易,但概率重要度系数并未反映qi变化,考虑从本质上反映Xi在FT中的重要程度。
临界重要度分析,它表示第i个基本事件发生概率的变化率引起顶事件概率的变化率;相比概率重要度关键重要度,更合理更具有实际意义。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
Ic(1)= Ig(1)×P(T) =0.001248×2.496×10
同理可得:
q10.02
-5
=1
Ic(2)=1
Ic(3)=Ic(4)=…=Ic(13)=Ic(14)=0.083333 Ic(15)=Ic(16)=…=Ic(26)=Ic(27)=0.076923
第三编 原因、后果及预防措施
一、煤矿发生瓦斯爆炸的原因
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但总的来说分为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两种。主观原因就是瓦斯积聚和引爆火源的存在;客观原因与自然条件、安全技术手段、安全装备水平、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等有关,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往往就是以上原因相互作用所导致的。
⑴瓦斯积聚的存在
煤矿井下造成瓦斯积聚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有通风系统不合理和局部通风管理不善是瓦斯积聚的主要原因。如2005年34起特大瓦斯爆炸事故中,有22起主要是因通风系统不合理,存在风流短路、多次串联和循环风,造成供风地点风量不足而引起瓦斯积聚;有9起主要是因局部通风机安装位置不当,风筒未延伸到供风点或脱落引起供风点有效风量不足而造成瓦斯积聚;有2起事故主要是因停电停风而引起瓦斯积聚;有1起是盲巷积聚的瓦斯被引爆。
⑵引爆火源的存在
煤矿井下引爆瓦斯的火源有爆破火花、电气火花、摩擦撞击火花、静电火花、煤炭自燃等。但放炮和电器设备产生的火花是瓦斯爆炸事故的主要火源。如2005年34起特大瓦斯爆炸事故中,有16起是由放炮产生的火花引爆的;有15起事故是由电器设备及电源线电火花引爆的。
⑶煤矿开采条件差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
我国煤矿井下开采条件普遍较差,特别是南方煤矿。据统计,2000年全国国有重点煤矿共有580处矿井进行了瓦斯等级鉴定,其中高瓦斯矿井160处,低瓦斯矿井298处,煤与瓦斯突出矿井122处,有自然发火矿井372处,占%,有煤尘爆炸危险矿井427处,占73.6% 。
⑷装备不足、管理不落实
矿井安全装备配置不足,“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方针未得到完全落实。如2005年发生的41起特大瓦斯事故中,有的矿井没有安装瓦斯监控系统或运行不正常,有的矿井虽安装了瓦斯监控系统,但因传感器数量不足、安装位置不对、线路存在故障、显示器不显示数据等问题,不能有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此外乡镇煤矿发生的特大瓦斯事故都没有装备瓦斯抽放系统或抽放系统不能有效运行,监控系统也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如内蒙古乌海市乌达区巴音赛煤焦有限责任公司某矿井虽安装了瓦斯监控系统,但在其实际开采区域却并没有瓦斯传感器,造成了特大瓦斯事故的发生,死亡16人。
⑸管理水平低
许多事故分析发现,违章操作或管理不当而造成了一些本可避免的事故,但未引起重视,最终酿成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因此,管理水平和职工的安全意识对于煤矿的长期安全生产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⑹企业技术管理薄弱
一些煤矿企业由于采煤方法落后,矿井采掘布置不合理,通风系统不完善,此外,作业规程编制不符合实际,针对性不强,给安全生产带来了严重隐患。
二、煤矿瓦斯爆炸的危害后果
(1)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瓦斯爆炸是一种激烈的化学反应。瓦斯爆炸后, 能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使空气中的氧含量大大降低,其中对人危害最大的为一氧化碳气体。瓦斯爆炸产生一氧化碳气体的浓度为1%~2%,严重时可达4%。如有煤尘参与爆炸, 产生一氧化碳气体的浓度会更大, 最高可达7%~8%, 而一氧化碳气体的浓度达到0.4%时, 人只要呼吸几口, 就可致命。
(2)产生高温火焰。瓦斯爆炸时,能产生大量的热量,形成火焰,温度可达1850~2650℃。这样的高温及火焰能使人员被烧伤,还会引起煤尘爆炸及矿井火灾。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
(3)瓦斯爆炸产生高压气体形成冲击波。瓦斯、煤尘爆炸时, 由于空气温度的骤然升高,使爆源附近气体压力急剧增大。一般爆炸后的气体压力是爆炸前气体压力的7~10倍, 因而形成强大的冲击波。这种直接冲击波, 使爆源附近的气体以每秒几百米甚至几千米的速度向外传播,从而造成井巷、设备破坏及人员伤亡。瓦斯、煤尘爆炸后,在爆源附近, 由于空气稀薄及温度的急剧下降, 形成了低压区, 因而又形成了爆炸波的反向冲击,对井巷、设备会形成更大的破坏, 对人员也形成更大的威胁。
三、煤矿瓦斯爆炸的预防措施
通过前文分析,156个最小割集, 说明引起瓦斯爆炸的因素繁多, 情况复杂,煤矿生产系统中发生瓦斯爆炸的危险性很大。4个最小径集,说明防治瓦斯爆炸事故应从4个方面入手,但在煤矿实际作业环境中,为了保证职工的正常工作, 必须向井下输送新鲜的空气,为此,井下空气中的含氧量(一般在30%左右)是充足的。因此,只有从控制瓦斯积聚和控制火源同时入手,才能有效控制或避免瓦斯爆炸事故。
(一)瓦斯积聚的防止措施
1 、建立合理、可靠、稳定的矿井通风系统 合理可靠稳定的通风的系统是防止瓦斯积聚和控制瓦斯事故扩大的重要的措施,应合理选择最佳通风系统,使井下风流保持连续、稳定、有效,有足够的风量、风速,保证煤矿生产安全运行。据有关资料表明:在瓦斯爆炸事故中,由通风系统不合理、不可靠引起的事故占55%,主要表现在:工作面风流短路、多次串联、形成循环风;局部通风机安装不符合要求;矿井巷道风流路太长,巷道有效断面不够,通风阻力太大,造成通风不畅;通风设施不可靠,风门、风障、风桥阀闭等设施不符合要求;矿井通风能力不够,矿井总风量不足;独眼井开采或回采工作面不能形成正常的全风压通风。通风系统不合理、不可靠、不稳定,引起工作区域微风或无风,煤体释放的瓦斯得不到有效、及时地释放,待瓦斯积聚到一定浓度,事故就不可避免。因此,在煤炭生产中,严格执行“以风定产,监测监控,先抽后采”的瓦斯防治方针。
2 、加强瓦斯检查制度建设 加强瓦斯检查,及时、准确掌握矿井瓦斯的浓度的变化,是防止瓦斯爆炸的基本措施。矿井必须建立瓦检制度,瓦检次数要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瓦斯检查工必须执行巡回检查制度,不准空班、漏班、假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
班;矿长和矿井技术负责人必须每日审阅瓦斯日报,及时发现处理问题。
3 、及时排放超限的瓦斯 瓦斯超限是形成瓦斯爆炸事故的根源。矿井生产过程中巷道出现瓦斯超限现象经常发生,并不可避免。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处理各地点的超限瓦斯,确保煤矿安全生产。 (二)引爆火源的防止措施
防止瓦斯引燃的原则是消除明火,控制热源。
(1)防止明火。严禁携带引火物下井,严禁吸烟和用电炉取暖,加强火区管理,严禁明火和明电照明。
(2)防止电火花引燃瓦斯。电器设备的防爆性能良好,完善井下设备的“三大保护”, 检修电器设备不准带电作业。
(3)防止放炮引燃瓦斯。使用合格的煤矿许用炸药和电雷管,按规定装药、放炮,禁止放线眼炮、糊炮,严禁明电放炮,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和“三人连锁”放炮制度。
(4)防止摩擦火花、撞击火花、静电等引燃瓦斯。 (三)加强职工安全的教育、宣传和培训
人既是事故的制造者又是事故的受害者,95%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原因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运用安全行为理论,借助教育与事故规律的曲线,通过对职工的行为进行修正,降低事故的隐患,减少事故的发生。从安全经济学的角度分析,1 分的事前投入等于 5 分的事后事故处理。所以,实现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安全生产方针是非常必要的。
四、瓦斯爆炸前的预兆及采取的措施
瓦斯爆炸就是瓦斯的剧烈燃烧, 一般在瓦斯爆炸前, 能感觉到附近空气有颤动的现象发生, 有时还发出咝咝的空气流动声, 这可能是爆炸前爆源要吸入大量氧气所致, 这就是瓦斯爆炸前的预兆。一旦遇到这种情况, 要沉着、冷静、采取措施进行自救。具体的方法是: 背向空气颤动的方向, 俯卧倒地, 面部贴在地面。闭住气暂停呼吸, 用毛巾捂住口鼻, 防止把火焰吸入肺部。最好用衣物盖住身体, 尽量减少肉体暴露面积, 以便减少烧伤。爆炸过后, 要迅速按规定佩带好自救器, 弄清方向, 沿着避灾路线, 赶快撤退到新鲜风流中。撤退中, 假如巷道破坏严重,不知撤退是否安全时, 可以到棚子较完整的地点躲避, 等待救护队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
来救护。
五、其他防止瓦斯爆炸事故的措施
(一)煤矿瓦斯抽放技术
①我国国有煤矿高瓦斯和瓦斯突出矿井占矿井总数的46%。瓦斯抽放是减少矿井瓦斯涌出量、防止瓦斯爆炸和突出的治本措施,同时也是开发利用瓦斯能源、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手段。如皖北煤电集团公司祁东煤矿利用抽放瓦斯进行发电,并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②为提高瓦斯抽放率,目前主要需解决长钻孔定向钻进技术,包括测斜、纠偏技术;提高单一低透气性煤层的抽放率;研制钻进能力更强的钻机具;完善和提高扩孔技术、排渣技术、造穴技术和封孔技术;开发新的瓦斯抽放技术及备。
③瓦斯抽放方法有本煤层抽放、邻近层抽放和采空区抽放等;抽放工艺有顺层长钻孔、大直径钻孔、地面钻孔、顶板岩石和巷道钻孔等。并研制出与之相配套的强力钻机及配套机具,如MK型长钻孔钻机和ZSM顺层强力钻机等。此外已研制出多种抽放泵及配套的监控系统和仪表等,大大提高了瓦斯抽放量和抽放率,使安全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④利用多分支羽状适用技术,解决低渗煤层瓦斯治理问题,以提高抽采率。 ⑤煤矿瓦斯治理也应该与煤层气产业化紧密结合起来。 (二)矿井瓦斯浓度及火源监测技术
矿井瓦斯浓度及火源的实时自动监测对于防止瓦斯爆炸非常重要,当发现瓦斯异常或有火源产生,立即采取措施可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我国目前开发了KJ90、KJ92、KJ94、KJ95、KJ73、KJ66等型号的矿井安全监控系统,以及各类检测传感器、报警仪和断电仪。已有多个矿井安装了矿井安全综合监控系统,并具有如下功能:①矿井环境和工况参数实时监控;②主要通风机在线监测;③巷道火灾实时监测;④矿井瓦斯抽放实时监测;⑤冲击地压实时监测;⑥煤与瓦斯突出实时监测;⑦煤层自然发火实时监测;⑧瓦斯爆炸或燃烧实时监测;⑨矿井电网监测等多种功能。监控系统的安装极大地提高了煤矿的安全管理自动化水平,防止了许多事故的发生。
结束语
本文介绍了瓦斯的性质, 瓦斯爆炸的条件及爆炸规律, 分析了瓦斯爆炸前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
出现的征兆及发现征兆后应采取的措施,从理论上分析了煤矿瓦斯爆炸的条件,并用事故树分析法分析了爆炸原因,只要始终做到防止瓦斯积聚、防止产生引爆火源、杜绝职工的不安全行为(违章作业), 就可以有效避免瓦斯爆炸事故,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 本文可以使大家对瓦斯爆炸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知道大家有效控制瓦斯爆炸的发生,从而使煤矿的安全工作向持续、稳定好转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苟 谨. 矿井瓦斯事故的事故树分析. 矿业论坛.2012年第十三期
[2] 彦 鹏. 煤矿瓦斯爆炸条件分析及其事故防治措施.
[3] 张国栋. 谈矿井瓦斯爆炸.煤炭技术. 第25卷第2期. 2006年2月 [4] 沈 波,佟瑞鹏,徐守波,温建力. 采煤工作面瓦斯爆炸事故树分析. 林业劳动安全. 第17卷 第3期. 2004年8月
[5] 邓明. 矿井采煤面瓦斯爆炸事故树分析. 工业安全与环保. 2OO2年第28卷第11期
文案大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