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苏教版2016年秋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表格式

苏教版2016年秋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表格式

来源:刀刀网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2016-2017学年度五年级数学上册单元计划(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 认识负数 本单元教学的是过去小学数学里没有的内容。在小学数学里教学负数的知识(只涉及负整数的初步认识)出于两点考虑:第一,负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还是比较多的,学生经常有机会在生活中看到负数。让他们学习一些负数的知识,有助于他们理解生活中遇到的负数的具体含义,从而拓宽数学视野。第二,适量知道一些负数的知识,扩展对整数的认识范围,能更好地理解自然数的意义。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分两部分编排:第一部分是结合现实情境教学负数的意义,让学生初步认识负数,初步能认、读、写负数;第二部分是负数的实际应用,引导学生应用正数和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进一步体会负数的意义。 1.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掌握正负数表达方法,感受运用负数的必要和方便。 2.能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使学生在盈与亏、收与支、升与降、增与减以及朝两个相反方向运动等现实的情境中应用负数,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应用数学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数感,结合相关数据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教材 简析 教学 目标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在现实情景中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应用正数和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 难点: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现象,体会两种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 1. 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和联系实际的素材来渗透负数的概念。 教学 措施 2. 要通过实际感知,动脑感悟,小组讨论理解,逐步培养数感,促进认识和理解。 3.教学中应注意加强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 1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单元 认识负数

科 目 课 题 数学 年 级 认识负数 本五 1-2页 教 者 课 时 黎超宇 第1课时 1、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 掌握正负数表达方法。 教学目标 2、能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如温度、收支、海拔高度 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 学 重点:在现实情景中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 重点、难点 难点: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现象。 教具准备 一张联系纸、一只信封、温度计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22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教 学 过 程 一、谈话导入: 通过复习,你知道这节课要学什么么?(板书:负数) 说我们以前认识过哪些数?(自然数、小数、分数) 分别举例。指出:最常见的是自然数,小数有个特殊的标记“小数点”,分数有个特殊标记是“分数线”,你知道负数有什么特殊标记么?(负号,类似于减法) 二、学习例1: 1、你知道今天的最高温度么?你能在温度计上找到这个温度么? 介绍温度计:(1)℃、℉,我们中国人用摄氏度为单位,即℃;℉是华士度,是欧美国家用的。(2)以0为界,0上面的温度表示零上,0下面的温度表示零下。(3)刻度。要注意一大格、一小格分别表示多少度? 在温度计上找到表示35℃的刻度。 你知道什么时候是0℃吗?(水和冰的混合物) 你知道太仓一年中的最低温度么?(零下5度左右)你能在温度计上找到它吗? 分别写出这三个温度:0℃,为了强调这个温度在零上,35℃还可以写成+35℃,而这个零下5度,应该写成—5℃。 读一读:正35,负5 分别说说在这3个不同的温度你的感受。 2、完成试一试: 写出下面温度计上显示的气温各是多少摄氏度,并读一读。 对零下几度,可能学生会不能正确地看,注意指导。 3、完成第3页第2题的看图写一写,再读一读。 简单介绍有关赤道、北极、南极的知识。 4、完成第6页第4题: 先指名说说这三条鱼分别所处的地方,再选择合适的温度。也可选择几个让学生说说选择的理由。 说一说 观察 找刻度 思考 写一写 说一说 完成练习 汇报交流 第一单元 认识负数

教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33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学 过 程 5、读第7页第5题。,让学生说说体会。 6、完成第6题,分别在温度计上表示4个季节的温度。加强指导与检查。 三、学习例2: 1、出示例2图片,介绍“海平面”“海拔”的基本知识。 让学生指一指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从哪里到哪里。补充:最新的测量,这个数据有所变化,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查一查。 再指一指吐鲁番盆地的海拔。 指出:这两个地方,一个是高于海平面的,可以用“+8848米”来表示,另一个是低于海平面的,可以用“-155米”表示。 用你自己的理解来说说这样记录有什么好处? 2、完成第6页第1题:用正数或负数表示下面的海拔高度。 读一读第2题的海拔高度,它们是高于海平面还是低于海平面。 四、认识正负数的意义: 1、像温度在零上和零下或是海拔是高于和低于海平面可以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 黑板上这些数,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怎样的数是正数?怎样的数是负数? 0呢?为什么? 2、完成第3页第1题,先读一读,再把这些数填入相应的圈内。 3、完成第6页第3题:分别写出5个正数和5个负数。 五、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完成练习 观察图片 说一说 完成练习 小组讨论 完成, 小组交流 认识负数—负数的概念 板书设计 像+20,+8844.4这样的数都是正数。 像-20,-155这样的数都是负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教 学 后 记 第一单元 认识负数

44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科 目 课 题 数学 年 级 认识负数 本五 3-4页 教 者 课 时 黎超宇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盈与亏、收与支、升与降、增与减以及朝两个相反方向运动等现实的情境中应用负数,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 2、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两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 学 重点:应用正数和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 重点、难点 难点:体会两种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 教具准备 直尺等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负数,请你用自己的话书说怎样的数是负数? 说一说 正和负是一对反义词,生活中也有很多正好相反的变化,它们也可以 分别用正负数来表示。 学生举例(可能有的情况): 1、收入和支出:如果老师上个月的10日拿到1500元工资,为了强调 “收入”,我可以这么记“+1500”,买衣服花了300元,可以怎么记? 为什么?吃饭花了500元,怎么记?…… 2、转入与转出:这个新学期,我们班转出1人,转进3人,怎么表示? 教 学 过 程 3、上车与下车:(第10题),依次写出每一站的情况,让学生说说每汇报 一站是什么意思?特别是“0”;还可以结合某一站,让学生说说“—3,+8”其实人数有什么变化?…… 4、上楼与下楼:…… 交流 补充楼层,第下室的表示方法等。补充:楼房有正的几楼,也有可能思考 会有负的几楼,会不会有0楼?为什么? 5、向东走、向右走:常见的方向有4个,东和西是相反的方向,南和 全体活动 被也是一对相反的方向。如果把想东走5米,记作+5米,那么向西走 10米,可以怎么记?你是怎么想的?+10米表示什么呢?为什么? 如果+10表示的是向南走10米,那么,—10米表示什么?你是怎么想说一说 的? 55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第一单元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 学 过 程 比较这个话题与前面话题的不同:前面的正负数一般都有增加或是减演示 少的意思,而这个正负数,只表示相反的意思。…… 画一画 小结:生活中很多具有相反的意思可以分别用正负数表示。 二、学生自学课本,把书上有关的练习完成,并可与同桌交流。 老师选巡视中发现问题较多的题全班交流。 完成练习 三、汇报交流 四、反思总结 交流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完成 板 书 设 计 认识负数—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在通常情况下,盈利用正数表示,亏损用负数表示。 如果把向东走2千米记作+2千米,那么,向西走2千米记作-2千米。 66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教 学 后 记 第一单元 认识负数 科 目 课 题 数学 年 级 本五 5-11页 教 者 课 时 黎超宇 第3课时 实践活动 面积是多少 教学目标 1、复习面积的意义、常用的面积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初步建立图形的等积变形思想。 2、让学生体会转化、估计等解决问题的策略,为教学平行四边形等图形的面积计算做比较充分的知识准备和思想准备。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练习和数学的实用价值。 教 学 重点:对图形进行分解与组合、分割与移拼的转化方法。 重点、难点 难点:对图形进行分解与组合、分割与移拼的转化方法。 教具准备 学生课前剪好图上的三个不规则图形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77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面积: 你知道这节课学什么么?我们以前学过哪几种图形的面积? 板书:长方形面积=长×宽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二、分一分、数一数: 1、取图1,问:它是长方形或正方形吗?像这样的图形,我们可以把它叫做不规则图形。 1小格表示1平方厘米,你知道它的面积是多少么? 方法一:数方格。一起数一数,数得74格 回忆回答 说一说 动手练习 方法二:分割法。指名折一折,并指出所折出的形状。注意有两种折 法。 折好之后,在每一块长方形上写出求面积的算式。最后再相加求得总面积。 比较两种方法求的结果。 用类似的方法求出图2的面积。学生完成后交流。 小结:复杂的图形,可以分割成几个长方形或正方形,分别求出面积后再求出总面积。 2、移一移,数一数: 取图3,交流数的方法:说说在数格子的时候你遇到了什么困难?是怎么解决的?最后结果是多少? 观察后说说你能把它变成长方形吗? 汇报不同的方法 比较 小组内讨论 第一单元 认识负数

教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88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学 过 程 剪一剪、拼一拼。你能算出这个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吗? 3、数一数,算一算: (1)、出示池塘图。观察该池塘边的特点,说说你想怎么求它的面积?有什么困难?有什么好办法吗? 方法:先数整格,可以按顺序标出数字;再把不满整格的当作半格数,最后再相加。 学生数,数完后交流结果。发现会有一定的误差。 指出:由曲线围成的图形,在求其面积的时候会出现一定的误差,这是很正常的。 (2)、观察树叶图,它有什么特点?你能利用它的特点来更方便地数面积吗? 学生数完后再校对答案。 4、估一估,算一算。 在第126页上的方格纸上,描画出自己的左手,然后再用刚才的方法估算出自己手掌的面积。 交流,得到:通常我们学生的手掌面积是80多到90多平方厘米。 三、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完成 展示 练习 画一画 交流分析 观察 动手 交流 板 书 设 计 实践活动 面积是多少 方法一:数方格。 方法二:分割法。 教 学 后 记 9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