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完整版)高三物理力学综合测试题

(完整版)高三物理力学综合测试题

来源:刀刀网
 实验高中高三物理力学综合测试题

(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7、8、9、10题为多选。)

1.一辆汽车以10m/s的速度沿平直公路匀速运动,司机发现前方有障碍物立即减速,以0.2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减速后一分钟内汽车的位移是( )

A.240m B。250m C。260m D。90m

2.某人在平静的湖面上竖直上抛一小铁球,小铁球上升到最高点后自由下落,穿过湖水并陷入湖底的淤泥中一段深度。不计空气阻力,取向上为正方向,在下面的图象中,最能反映小铁球运动过程的v-t图象是( )

v10-10t 3. 我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经过无数人的协

作和努力,终于在2007年10月24日晚6点05分发射升空。如图所示,“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在由地球飞向月球时,沿曲线从M点向N点飞行的过程中,速度逐渐减小。在此过程中探月卫星所受合力的方向可能的是( )

4.设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速度为v、位移为s。现有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图象如图所示,假设物体在t=0时的速度均为零,则其中表示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

5.如图所示,A、B两小球分别连在弹簧两端,B端用细线固定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若不计弹簧质量,在线被剪断瞬间,A、B两球的加速度分别为

A.都等于C.

6.如图1所示,带箭头的直线是某一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在这条线上有A、B两点,用EA、EB表示A、B两处的场强,则( )

  A.A、B两处的场强方向相同

S2A B C DMAMBg和0

MB24v0vv Ahll tv6t10-12t0t0ting4s in t61t0-1heair b24atein6ABC1

0123456t-1g aDreg 2B.

g和02 goD.0和

MAMBg

MB2odr fo somenthi   B.因为A、B在一条电场上,且电场线是直线,所以EA=EB  C.电场线从A指向B,所以EA>EB

  D.不知A、B附近电场线的分布情况,EA、EB的大小不能确定

7.图2所示的匀强电场场强为103N/C,ab=dc=4cm,ac=bd=3cm.则下述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 )

反)

  A.ab之间的电势差为40V.  B.ac之间的电势差为50V.

  C.将q=-5×10-3C的点电荷沿矩形路径abcd移动一周,电场力做功为零.

  D.将q=-5×10-3C的点电荷沿abc或adc从a移动到c,电场力做功都是-0.25J.8.如图所示,三个木块A、B、C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靠在竖直墙上,且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与墙的接触面可能是光滑的

B.B受到A作用的摩擦力,方向可能竖直向下

C.B受到A作用的静摩擦力,方向与C作用的静摩擦力方向一定相

D.当力F增大时,A受到墙作用的静摩擦力一定不增

9.质量为m的物体,由静止开始下落,由于空气阻力,下落的加速度为

落h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0.一物体悬挂在细绳下端,由静止开始沿竖直方向向下运动,

运动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与位移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其中0~s1过程的图象为曲线,s1~s2过程的图象为直线,根据该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三、实验题(共2小题,共16分。)

e aA.物体动能增加了C.物体克服阻力所做的功为

A. 0~s1过程中物体所受拉力一定是变力,且不断减小B. s1~s2过程中物体可能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C. s1~s2过程中物体可能在做变加速直线运动D. 0~s2过程中物体的动能可能在不断增大

nd Ahll t4mgh51mgh 5ings in the4g,在物体下5(

ir bB.物体的机械能减少了D.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了mghein4mgh5g are goodr fo somenthi 11. (6分)为了探求弹簧弹力F和弹簧伸长量x的关系,某同学选了A、B两根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出如图所示的图象,从图象上看,该同学没能完全按实验要求做,使图象上端成为曲线,图象上端成为曲线的原因是 。 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若要制作一个精确度较高的弹簧秤,应选弹簧 (填A或B)。

o12. (10分) (1)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该装置中的错误有:

① ② ③ 。

(2)纠正装置错误后,为消除摩擦力的影响,实验前必须进行平衡摩擦力.某同学平衡摩擦力时是这样操作的:将小车水平静止地放在长木板上,把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慢慢垫高,如图12(乙),直到小车由静止开始沿木板向下缓慢滑动为止.如果像这位同学这样操作,然后不断改变对小车的拉力F ,他得到的M(小车质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的a—F图线是图中的 (将选项代号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3)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f =50Hz.图示是某同学在正确操作下获得的一条纸带,其中A、B、C、D、E每两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标出.写出用s1、s2、s3、s4以及f来表示小车加速度的计算式:a = (用英文字母表示).根据纸带所提供的数据,算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三、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6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最后答案的不给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如图1-74所示,一个人用与水平方向成θ=30°角的斜向下的推力F推一个重

G=200N的箱子匀速前进,箱子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40(g=10m/s2).求

e andFA

Ahll taoingB

s iaaFaFD

BAC1.211.832.41s1s2s3n tFoDhe3.03s4C

oir bEein单位:cmg are goodr fo somenthi 图1-74

 (1)推力F的大小.

 (2)若人不改变推力F的大小,只把力的方向变为水平去推这个静止的箱子,推力作用时间t=3.0s后撤去,箱子最远运动多长距离?m

M14.(15分)如图所示,一块质量为M、长为

l的匀质板放在很长的水平桌面上,板的左端l有一质量为m的物块,物块上连接一根很长v的细绳,细绳跨过位于桌面边缘的定滑轮并与

桌面平行,某人以恒定的速度v向下拉绳,物块最多只能到达板的中点,且此时板的右端距离桌边定滑轮足够远.求:

(1)若板与桌面间光滑,物块与板的动摩擦因数及物块刚到达板的中点时板的位移.(2)若板与桌面间有摩擦,为使物块能到达板右端,板与桌面的动摩擦因数的范围. 15.(13分) 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光滑半圆环轨道竖直固定在一水平光滑的桌面上,桌面距水平地面的高度也为R,在桌面上轻质弹簧被a、b两个小球挤压(小球与弹簧不拴接),处于静止状态。同时释放两个小球,小球a、b与弹簧在桌面上分离后,a球从B点滑上光滑半圆环轨道最高点A时速度为A,已知小球a质量为m,小球b质量为2m,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小球a在圆环轨道最高点对轨道的压力?

(2)释放后小球b离开弹簧时的速度

16.(12分) 如图所示,两轮在同一高度,两轮的半径均为R = 0.2m,且都以角速度ω = 8 rad/s绕过轮心的水平轴逆时针转动,两轮心间的距离s = 1m,有一块长为l (l > 2m)的均匀木板AB,水平无初速度地放在两轮上,且木板重心O恰好在右轮轮心正上方.木板与两轮边缘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 = 0.2.求:(1)木板刚开始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

(2)从木板刚开始运动到重心O移到左轮心正上方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3)小球b落地点距桌子右侧的水平距离?

v2gR vb的大小?

ing are goodr fo somenthi 题号

实验高中高三物理滚动训练六答案

姓名: 班级: 考号: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答案BCCCDADACCDACDBD二、实验题(共2小题,共16分)

11. (6分)超过了弹簧的弹性限度(2分); 100 N/m(2分); A(2分)12.(10分):(1)细线与木板不平行;小车太靠近定滑轮,打出的纸带不够长;打点计

时器应使用交流电源------(3分) (2)C--------(2分)

(3)a三、计算题(共4小题,共12+14+14+14=54分)

13.解:(1)用力斜向下推时,箱子匀速运动,则有 Fcosθ=f,f=μN,N=G+Fsinθ, 联立以上三式代数据,得 F=1.2×102N.

 (2)若水平用力推箱子时,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合=ma,则有 F-μN=ma,N=G,

 联立解得 a=2.0m/s2.

 v=at=2.0×3.0m/s=6.0m/s,

 s=(1/2)at2=(1/2)×2.0×3.02m/s=9.0m, 推力停止作用后 a′=f/m=4.0m/s2(方向向左), s′=v2/2a′=4.5m, 则 s总=s+s′=13.5m.

14.(1)板在摩擦力作用下向右做匀加速运动直至与物块速度相同,此时物块刚到达板的

中点,设木板加速度为a1,运动时间为t1,对木板有 μ1mg = Ma、v = a1t1

Mv∴t1 =μ1mg

物块与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1= mgl、板的位移s2 = 2.

(2)设板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物块在板上滑行的时间为t2,木板的加速度为

1

设在此过程中物块前进位移为s1,板前进位移为s2,则 s1 = vt1、s2 =2 t1

又因为s1 - s2 = 2,由以上几式可得

Mv2

2

3456710

l[(s3s4)(s1s2)]2f----(3分) 0.60--------(2分

100 l v a2,对板有 μ1mg — μ2(m + M) g = Ma2,且v = a2t2 解得t2 =

Mv

1mg2(mM)g2l 16.

v又设物块从板的左端运动到右端的时间为t3,则vt3 —2t3 = l,t3 = v为了使物块能到达板的右端,必须满足 t2 ≥ t3

Mv2Mv2l即 ,则μ2 ≥

2(mM)gl1mg2(mM)gv(3)设绳子的拉力为T,物块从板的左端到达右端的过程中物块的位移为s3,则有:

T —μ1mg = 0、s3 = vt3 = 2l

由功的计算公式得:WT = Ts3 = 2Mv2,所以绳的拉力做功为2Mv2.(或W = △E,W15.(13分)解:(1)设a球通过最高点时受轨道的弹力为N,由牛顿第二定律

2mvA(2分) 得 Nmg (1分)mgN R 由牛顿第三定律,a球对轨道的压力为mg,方向竖直向上。 (1分) (2)设小球a与弹簧分离时的速度大小为va,取桌面为零势面,由机械能守恒定律

小球a、b从释放到与弹簧分离过程中,总动量守恒 mva2mvb (2分) vb (3)b球从桌面飞出做平抛运动,设水平飞出的距离为x R xvbt 得 xN1 + N2 = mg、μ(N1 + N2) = ma,解得 a =μg = 2m/s2

(2)轮边缘的线速度为 v = ωR = 1.6 m/s

板从静止加速到速度为1.6m/s所用的时间和移动的距离分别为

v1

t1 = a=0.8s ;s1 = 2at12 = 0.m

板匀速移动的距离和时间分别为

Mv2所以为了使物块能到达板的右端,板与桌面间的摩擦因数μ2 ≥.

2(mM)gl1212mvamvAmg2R (2分) 得 va6gR 22(1)设木板对两轮的压力大小分别为N1和N2,木板刚放上时的加速度为a,则

12gt t2 1Mv21mgl2(Mm)gl2Mv2)2 2R (2分)g 6gR (1 分)23R (2分)

13、14、

s2

s2= s -s1 = 0.36m、t2 = v = 0.225s

故木板运动的总时间为t = t1 + t2 = 1.025s

题号

姓名: 班级: 考号: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答案

二、实验题(共2小题,共16分)

11. (6分) ; ; 12.(10分):(1) ; ;

(2)

(3)

三、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6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最后答案的不给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

2

实验高中高三物理滚动训练六答题卡

3456710

15、

1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