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心得体会
篇一:化工原理学习心得
化工原理学习感想
在本次的化工原理学习中,虽然是短短的半个学期,却让我了解了到了许多平时会接触到,但又不明白为什么的生产原理及仪器构造原理。这门课程主要包括了流体力学基础,流体输送,非均相分离,传热,蒸馏,气体吸收与干燥。
在学习这门课程的时候,我们收获到在学习的这些知识中,用这些知识可以解释生活生产中说用的各种器械,现象,还有处理方法等等。在流体输送机,换热器,蒸馏塔方面,我们懂得了这些器械的运用以及工作原理,懂得对对这些机械减小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损失,从而使效率最大化的方法。在流体的流动力学、密度、摩擦等各种因素中,热传导方面,蒸馏,干燥这些知识点,我们学到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
化学工程原理,对于我们食品科学与工程的学生来说,对我们以后不管是在食品的研究,以及食品分析仪器的运用方面,都可以很好的去理解器械或者是材料成型的原理以及构造,而不是处于陌生的态度去面对这些,这也就是我们所学的要在实际中的用途。如家里的太阳能热水器就是简单的运用了传热的原理:在太阳的照射之下,真空管集热并最大限度的实现光和热的转换,然后通过微循环把热水送至保温水箱,再经过控制系统到用户。这就是替代了传统加热所需要的煤炭,节约资源,环保高效。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便利。
虽然接触这门课的时候还是有些困难,但是每一个所学的知识点还是挺清晰明确的,但初次接触,难免有些内容还是理解的不是很好,在一些公式以及原理的运用上不能很好的去
第 1 页 / 共 8 页
联想到实际中,但是我们相信,所学的总会用到的,通过我们的复习以及设计,我们又进一步的对这门课的知识理解了更多。
感谢老师来带我们这门课程,让我们在这门课的学习中能更好的更深层次的去理解。在下半个学期的化工原理实验中,将会用到这门课程所学习到的知识。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巩固和重新学习的机会。希望我可以更好的掌握化工原理这门课程,这对以后的实验仪器的构造原理的了解会有很大的帮助。
篇二: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心得体会和图表
通过本次认识实习?对我们以后《化工原理》课程的学习有很好的感性认识?有利于理论和实际更好的结合和理解。认识实习是我们专业教学计划中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为学生由学校到工厂?由理论到实践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通过生产工艺及设备的参观实习使学生了解化工生产实际?增加感性认识?从而加强工程观点?为学习《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等专业课程打下基础。认识实习是教学计划主要部分,它是培养学生的实践等解决实际问题的第二课堂,它是专业知识培养的摇篮,也是对工业生产流水线的直接认识与认知。实习中应该深入实际,认真观察,获取直接经验知识,巩固所学基本理论,保质保量的完成指导老师所布置任务。学习工人师傅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勤劳刻苦的优秀品质和敬业奉献的良好作风,培养我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开拓我们的视野,培养生产实际中研究、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实习是我们工科学生的一门必修课,通过认知实习,我们要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建立感性认识,并进一步了解本专业的学习实践环节。通过接触实际生产过程,一方面,达到对所学专业的性质、内容及其在工程技术领域中的地位有一定的认识,为了解和巩固专业思想创造条件,在实践中了解专业、熟悉专业、热爱专业。另一方面,巩固和加深理解在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让自己的理论知识更加扎实,专业技能更加过硬,更
第 2 页 / 共 8 页
加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再有,通过到工厂去参观各种工艺流程,为进一步学习技术基础和
.
篇三:化工原理实验总结与心得
摘要
一年的化工原理实验课程即将结束,在这一年的化工原理实验课程中,我不仅对化工原理理论课上的一些原理、现象与结论通过实验的形式有了直观的理解,掌握了一些计算机软件数据处理的方法,学习了撰写科学实验报告的方法和格式,更在实验指导老师XXX老师身上学到了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使我受益匪浅。本文就将从几个方面对一整年的化工原理实验课程进行总结以及我在课程中的心得体会。
关键词:化工原理实验,课程总结,心得体会
0引言
大三学年我选修了《化工原理实验》这门课程,虽然这门课程是一门学科基础选修课,但是身为一名XXXX的本科生来说,《化工原理》对于学好后续的专业课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如何把《化工原理》这门课程中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将书本中抽象的概念和公式转化利用于实际的生产实际中,对过程的强化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化工原理实验》这门课程就针对以上问题起到了关键的纽带和桥梁作用。一个学年的实验课程,使我受益匪浅。
第 3 页 / 共 8 页
1实验简介
1.1流体流动阻力的测定
本实验利用由水箱、离心泵、光滑管、粗糙管、突然扩大管及自动测压、测流量装置等组成的装置,以水为工作流体,在常温常压下测定了光滑管、粗糙管的摩擦阻力系数λ和突然扩大管的局部阻力系数ξ,依据伯努利方程及blasius关系式等,探讨了直管的摩擦阻力系数λ随雷诺数Re的变化关系,验证了湍流区内摩擦阻力系数λ为雷诺数Re和相对粗糙度ε/d的函数,并由测得的一系列数据得到了直管的λ-Re关系曲线。
1.2离心泵性能实验
本实验采用由水箱、离心泵、压力表、真空表、孔板流量计等组成的装置,以水为工作流体,在常温常压下测定了离心泵在恒定转速(2900r/min)下的特性曲线,探讨了离心泵的扬程He、轴功率N与效率η随流量的变化关系,确定了泵的最佳工作范围。依据孔板流量计的测量原理测定了其孔流系数c0随雷诺数Re的变化关系,并根据图线确定了湍流状态下的c0值。
1.3传热膜系数测定实验
本实验采用由风机、孔板流量计、蒸汽发生器等组成的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装置,让空气走内管,蒸汽走环隙,用计算机在线采集与控制系统测量了孔板压降、进出口温度和两个壁温,计算了传热膜系数α,并通过作图确定了传热膜系数准数关系式中的系数A和指数m(n取0.4),得到了半经验关联式。
第 4 页 / 共 8 页
1.4精馏实验
本实验采用整套精馏装置,以乙醇-正丙醇体系为分离物系,利用人工智能仪表测定塔顶温度、塔釜温度、全塔压降等参数,通过阿贝折光仪测定了塔顶、塔釜及第三、四块塔板的折光率,得到了相应的液相组成,并作出了y~x图,得到了理论塔板数,进而算出了全回流操作条件下的全塔效率和单板效率。
1.5氧解吸实验
本实验采用由吸收塔、解吸塔、风机等组成的装置,首先通过测定不同气速下干塔和湿塔的压降,得到了填料层压降-空塔气速关系曲线,然后用吸收柱使水吸收纯氧形成富氧水(并流操作),送入解吸塔再用空气进行解吸,进而可计算出不同液量下的液相体积总传质系数Kxa。
1.6流化床干燥实验
本实验采用间歇操作的流化床干燥器,以湿小麦为干燥对象,利用人工智能仪表测定床层压降、孔板压降、床层温度等参数,作出了物料含水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和干燥速率曲线,并分析了所测出的干燥速率曲线与常规的干燥速率曲线偏差较大的原因。
2实验流程与仪器
2.1流体流动阻力的测定实验流程与仪器
图2-1流体阻力实验装置流程
第 5 页 / 共 8 页
1—水箱;2—离心泵;3—自动测压、测流量装置;4—上水阀;5—高位水槽;
6—层流管流量调节阀;7—阀门管线开关阀;8—球阀;9—截止阀;
10—光滑管开关阀;11—粗糙管开关阀;12—突然扩大管开关阀;13—流量调节阀
2.2离心泵性能实验流程与仪器
图2-2离心泵性能实验装置和流程
1—蓄水池;2—底阀;3—真空表;4—离心泵;5—灌泵阀;6—压力表;
7—流量调节阀;8—孔板流量计;9—活动接口;10—液位计;
11—计量水槽(495×495)mm;12—回流水槽;13—计量槽排水阀
2.3传热膜系数测定实验流
程与仪器
图2-3套管式换热实验装置和流程
1—风机;2—孔板流量计;3—空气流量调节阀;4—空气入口测温点;
5—空气出口测温点;6—水蒸气入口壁温;7—水蒸气出口壁温;8—不凝气体放空阀;9—冷凝水回流管;10—蒸气发生器;11—补水漏斗;12—补水阀;13—排水阀
第 6 页 / 共 8 页
2.4精馏实验流程与仪器
图2-4精馏装置和流程示意图
1—塔顶冷凝器;2—回流比分配器;3—塔身;4—转子流量计;5—视盅;6—塔釜;
7—塔釜加热器;8—控温加热器;9—支座;10—冷却器;11—原料液罐;
12—缓冲罐;13—进料泵;14—塔顶放气阀
2.5氧解吸实验流程与仪器
图2-5氧气吸收与解吸实验装置和流程图
1—氧气钢瓶;2—氧减压阀;3—氧压力表;4—氧缓冲罐;5—氧压力表;6—安全阀;
7—氧气流量调节阀;8—氧转子流量计;9—吸收塔;10—水流量调节阀;11—水转自流量计;12—富氧水取样阀;13—风机;14—空气缓冲罐;15—温度计;16—空气流量调节阀;17—空气转子流量计;18—解吸塔;19—液位平衡罐;20—贫氧水取样阀;21—温度计;22—压差计;23—流量计前表压计;24—防水倒灌阀
2.6流化床干燥实验流程与仪器
图2-6沸腾干燥实验装置和流程
1—风机;2—湿球温度水桶;3—湿球温度计;4—干球温度计;5—空气加热器;6
第 7 页 / 共 8 页
—空气流量调节阀;7—放净口;8—取样口;9—不锈钢桶体;10—玻璃桶体;11—气固分离段;12—加料口;13—旋风分离器;14—孔板流量计(d0=20mm)
3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在化工原理实验的数据处理中,主要运用了Excel和origin软件处理数据。
第 8 页 / 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