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公共物品理论下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研究

公共物品理论下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研究

来源:刀刀网
管理研究

手段,也有足够的方案屏蔽某个个体于高等教育之外,譬如分数、家庭出身、民族、宗教、性别、国籍等。我们不排除未来社会教育发展变化的可能,但从人类已有历史看,高等教育具有足够的排他性。

二、现阶段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

1、现行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我国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模式是由集中统一的资源配置模式向多元化的资源配置模式转变。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加快了投入渠道的拓展,但同时高等教育经费多渠道筹措机制的运行和发展也遇到了阻力。多渠道经费筹措机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逐渐演变成为以国家拨款、高校自筹和个人缴费上学为主导的三元化格局。

2、现行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存在问题及其影响现行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存在不少问题。具体地讲现行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对高校不利影响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现阶段国家仍然是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主体。目前我国高校经费拨款实行的是“综合定额+专项补助”的分配方式,这种拨款最大的不足是综合定额的不科学和不能够较大程度地把拨给高校的资金同高校的资金使用效益和按社会需要办学挂钩起来,难以发挥通过财政拨款调节教育供求关系的能力,在资金的使用效率上更难以作为。

第二,高等教育产业化趋势加强。高等学校不再是完全保护下事业单位,高校的自主地位日益加强,产业化的运作模式逐渐引入高等教育领域,大量的民间资金介入到高等教育教育领域,资金的进入最终目的为“盈利”,同时大学经营日益成为高校领导的关注问题,此时争取最少投入获得最多收益成为高校资金利用的准则,不利于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第三,各大高校在新的资源分配方式下,学费额度偏高,致使高校贫困生群体加大,教育公平问题凸现出来。高额的学费加大了居民的负担,特别是农村家庭不堪重负,关注贫困大学生和教育公平问题日益凸现出来。

三、改革和完善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

通过以上分析高等教育的属性及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我们从中可以得出几点认识。在我国现阶段,在选择资金配置模式时不应绝对地采用一种而摒弃其他种,而应该通过“渐进式”的改良来使我国目前的模式更加科学和完善。新形势下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问题不少,应该在探索中进行制度创新将使我国的资源配置方式更加完善。

1、改革高等教育的财政拨款在高等教育中引入竞争机制,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改变高等教育的拨款机制。目前我国高校经费拨款实行的是“综合定额+专项补助”的分配方式,这种拨款最大的不足是综合定额的不科学和不能够较大程度地把拨给高校的资金同高校的资金使用效益和按社会需要办学挂钩起来,难以发挥通过财政拨款调节教育供求关系的能力,在资金的使用效率上更难以作为。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经验,采用多重目标合理组合的拨款方式,具体包括公平拨

款、效率拨款、声誉拨款和拨款等内容。通过拨款制度

的改革,在给予各个高等院校一个平等资源条件的基础上,展开竞争发展,办得越好获得国家经费支持越多,同样获得社会投入也越多,相反,将会遭到淘汰,形成我国高校之间良性竞争的局面,激发起高等教育应有的活力和效率。

2、进一步实现高等教育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要逐步建立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收取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校办产业收入、社会捐资投资和设立教育基金等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高等教育是准公品,再加之投资周期长,投资风险大,社会或个人对教育投入积极性不足。如果完全以国家作为高等教育投资的主体,那么这种准公品就会失去价格的约束,从而导致产品的过度消费与绝对供给不足并存,这种模式下,资金的无偿使用必然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如果完全由市场来提供,虽然消费者个人的净收益达到了最大化,但从整个社会来看却受到了损失,导致资源配置相对不足,同时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对于高等教育这种准公品,单纯的市场提供或公共提供都不能使资源的配置达到最优,因此应该考虑采用市场提供和提供相结合的方式。在多渠道筹资方面,一是要在推行并完善缴费上学制度的同时完善各种资助配套制度,争取高等教育成本得到合理的分担与补偿,实现最大程度的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二是要立足于各地的实际,发动社会投资高等教育,鼓励和支持民办高等教育;三是继续利用高等教育自身优势,努力实现产学结合,通过咨询服务和兴办产业来壮大校园经济,增强自身造血功能。

3、通过高等教育立法,规范高等教育投资行为通过高等教育立法,推行高等教育投资行为的规范化,要促使高等教育投资决策科学化。引入竞争机制,强化监督机制,规范投资行为。另外还要建立科学的高等教育成本核算和经济效益评估制度,使投资导向和由单一的资源约束转变为需求、成本、效益多元约束,由单纯导向过渡到以成本、效益导向为主,由单纯的无偿分配方式转变为无偿有偿双元分配方式,有效地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效果,最终提高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结语

为切实解决高等教育投入不足、办学经费紧张问题,促进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实现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我们应当进一步改革和完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制定切实可行的、有效的资源配置是为高等教育的发展以致整个社会的发展基础,因此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和实际国情制定积极的、切实可行的资源配置是社会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工作。

参考文献:

[1]朱柏铭.公共经济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2]覃玉荣.公共经济视野下的高等教育产品[J].煤炭高等教育,2009,(2).[3]付八军.高等教育属性论[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

[4]李建发.大众化高等教育财政及改革[J].教育与经济,2004,(4).[5]曹忠正.建国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比较分析[J].天中学刊,2010,(3).

(责任编辑/宋伯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