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小学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我们的衣食之源-美好生活的保证.doc

小学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我们的衣食之源-美好生活的保证.doc

来源:刀刀网


课题: 7.我们的衣食之源-美好生活的保证 科目:道德与法治 提供者: 翟小乔 教学对象: 四年级 单位:金坛区罗村小学 课时:1课时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美好的生活哪里来》之第7课《我们的衣食之源》。“白白的大米哪里来”是通过了解大米的种植、收获、脱粒的过程,让学生体验劳动人民的辛苦,从而尊重农民和他们的劳动成果,养成节约粮食的习惯;“美好生活的保证”引导学生认识农业,探究农业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知道农业农业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物质生产部门,也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它不仅是衣食之源、生存之本,而且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由此可见,农业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农业是我们衣食住行的主要来源,理解我们的生活与农业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热爱农业的感情。 二、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 知识与技能:通过探究衣食住行与农业的关系,知道农业是我们衣食住行的主要来源,理解我们的生活与农业息息相关。 过程与方法: 通过资料的收集,提高学生观察生活并进行初步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进行初步的社会调查,观察社会事物,获取社会信息。感悟农业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知农、敬农、尊重农民的情感。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最好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 通过观察我发现学生在校用餐浪费现象严重,四年级的孩子处在向青少年过渡的儿童期的后期阶段,大脑发育正好处在内部结构和功能迅速发展和完善的关键期,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情感能力快速发展,是培养学习能力和情感能力的重要时期。四年级还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改变不良习惯的最后关键时机。 当今物质生活的相对富足,让孩子不知道劳动的艰辛,不知道生活的艰难,怕吃苦,不喜欢参加劳动,生活中攀比、浪费现象屡见不鲜。作为教师的我深感责任重大。针对这些现象,课前,我有意识的让学生开展调查活动,让他们走进田间去劳动,去调查国家对农民的优惠,搜集一些相关的资料等,为学习本节课作好情感的铺垫。力求通过《我们的衣食之源》这课的学习,让孩子们认识到农业的重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激发他们热爱农民、农业的情感。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 1

“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是接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这有利于教学过程中儿童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所以设计本节课时,我从学生最熟悉的自己家的餐桌开始,由近及远,再把视角投向生活的各个方面,带领学生回到他们熟悉的生活中,回顾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学生的生活中提取教学素材,从而感受农业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使学生了解衣食之源的知识,知道农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以此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懂得勤俭节约的道理,自觉珍惜劳动成果,并培养学生热爱农村、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 设计时,我紧紧围绕新课标,依据教材,巧妙整合。从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超市”入手,引导学生认识到农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采用活动化、游戏化教学,注意引导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和特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学生生活经验进行有效的提升。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1.知道农业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等 。 2.懂得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的道理,认识到农业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教学中力求做到教为学服务,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学难点:在教学中力求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并结合利用视频和课件引领学生更进一步了解农业与我们的生活的关系,激发孩子们知农、敬农并爱惜粮食的情感。 六、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在这一部分,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2

课前活动:让学生从“衣食住行”中自主组队选择去超市、家里……调查,生活中的哪些产品与农业有关,并且找找相关的图片、视频、实物等。 活动一 回顾导入 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餐桌上的大米饭是怎么来的吗?(请一生说)2、【是的,你的记忆力真好】(出示图片:餐桌上的大米饭是通过育秧——插秧——田间管理——课前老师布置任务,明确分收割——碾米而来)你看,首先由农工,学生提前参与社会实践,走民精心培育和护理秧苗,再由种田人进商场、超市,参与“我当小小把这些秧苗移栽到宽广的水田里,为售货员”的活动。 了让秧苗茁壮成长,种田人在田间进行施肥、喷药、排水等管理,待稻子成熟,农民忙着收割,用收割机将稻子脱粒成稻谷,再将稻谷送进碾米机,出来白花花的大米。最后,通过烹煮成为餐桌上的大米饭。 3、这让我们懂得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4、今天这节课老师带领大家继续走进生活,学做生活的小主人。 活动二 猜一猜:食物从哪里来 1.【丰盛的饭菜】这是我家的美食,你想吃吗?那你家餐桌上有什么美食呢? 2.同学们,你们餐桌上的食物可真丰富,知道餐桌上的食物来自于哪里吗? 3.是呀,这些美食来自于不同的地方,让我们一起去找找找他们的家吧。 4.【农作物的图片】你知道这些食物的家在哪儿吗?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农民种菜的情景、养鸡情景。 1. 学生介绍自己家餐桌上的美食。 2. 白菜的家在田地里 …… 从学生最熟悉的自家餐桌入手,帮助学生形成食物来自农业的基本概念。 生活性、活动性、综合性、开放性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基本特征。课程学习本身是儿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真实体验生活、主动参与生活、创造生活的过程。所以我设计学生喜爱的方式来融入参与课堂,培养学生体验生活、乐于探究的能力。 3

活动三 探一探:认识农业 (一)了解农业 1.他们这样就是在从事农业活动。(板书:农业) 2.了解农业包括哪些种类。 3.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也许你们还不知道农业是个大家庭,包括的种类很多。说说你了解的农业种类。 4.同学们,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刚才书上了解到的是别人介绍的。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农业王国去看一看好吗。【播放农业风光】 5.农业王国之旅结束了,现在请你用一个词来说说你的感受。 (二)探究农业 1. 你们知道吗,这些农产品还会在工厂里进行大变脸后出现在我们面前。【酒、皮鞋、本子、油图片】猜一猜他们的主要原料,属于哪一种农业。 2. 农产品的用途还真广。这些农产品离开了它们的家,走进超市、走进市场、走进了我们的生活。课前大家自主选择了“衣、食、住、行”其中一个去调查,现在我们来交流。 衣 食 住 行 学生自主学习,对农业有一个1. 学生自主学习教材2. 学生交流自己学习到的内容。 3.学生欣赏农业风光,并交流感受。 整体的初步认识。54-56的内容,了解农业的种类。 学生欣赏农业,进一步感受农业是个大家族,品种繁多,激发学生对农业的喜爱之情,在孩子们的心中播下农业的种子。 以学生的生活的活动为裁体,让学生自主学习,欣1. 学生猜一猜他们的主要原料是什么,并说一说,这些主要原料。原材料分别源于农业的哪一个种类。 2. 小组讨论:组长组织大家积极讨论,记录员将说到的农产品进行记载。 赏,搜集资料,谈一谈等活动。学生自己生成问题,解决问题,用事实说话,用真实的镜头说话,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去说话,从而认识农业。感受农业,知道他是我们的衣食之源,将知识内化于道德认知。 生活产品 农业 4

3.全班交流要求:发言的小组声3. 吃:与农业有关的吃的有音要洪亮,其他小组的同学仔细听,鸡蛋、米饭、牛奶、饼干、白糖…… 看他们说的对不对。首先请“吃”这比如饼干:从食物标签的成分中一小组上台。 4.看来农产品走进了我们的生看到的与农业有关。 4.穿的有皮鞋、胶鞋、帽子、活,有些保持着原貌,有些已经改变衣服……我们每个人一年四季都了模样,我们只能从包装袋上的成分需要衣服。夏天要穿棉质的、蚕表中找到它们的身影了。只要是与吃丝的衣服就比较透气,一到春秋有关的物品,都与农业有关。 我们就穿上了羊毛衫,到了冬天,5.下面请“穿”这一小组上台。 我们会穿棉袄、羽绒服……,其6.农产品和我们的生活联系这么实这些衣服的材质都来自于我们密切。 7.“住”的小组介绍 的农业。 5.学生交流:教室里的桌子、 请大家就在教室里找一找,看看椅子、讲台、教室里的窗帘、黑我们教室里或我们身上哪些是农产品板,用的铅笔、橡皮、脚上的牛或与农产品有关? 8.“行”的小组介绍 9.同学们,通过刚才小组的学习,皮鞋,身上穿的衣服、裤子都和农业有关。 …… 大家的交流,你们一定有很多感受,1. 建房子用的木材视频 如果没有了农业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2. 汽车的配件 说给大家听听吧! 源。) (三)思考农业 1.许许多多的商品都与农业有关,农业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人们生活不开农业。 学生思考:如果没有种植业,2.那如果没有农业,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生活会怎样?如果没有畜牧业,我们的生活会怎样?如果又会怎样呢? 3.师小结:的确,我们生活的吃、没有零夜与夜,我们的生活会怎穿、用、行等等各方面都和我们的农样? 业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关系。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 用几项活动让学生了解到,生活处处皆农业,感受到农业的重要。他们是我们的遗失支援,让农业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 6.生总结:农业真是太重要农业。 (教师板书课题:我们的衣食之啦;我们的生活哪一样也离不开 5

一节课,让农业在学生的心里生根发芽,长叶,开(四)热爱农业 正是农业如此重要中国还有“中国农民丰收节” 学生阅读57了解。 花,结果。我们要让孩子明白,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我们小星星农业为农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活动四 做一做—养成勤俭节约好习惯 1.的确,我们生活的吃、穿、用、行等等各方面都和我们的农业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关系。看看我们的教室,我们手中的教科书,学习用的桌椅,还有我们身上的衣服,农产品在我们生活中是无处不在,因此在我国的国徽上有——(学生说:谷穗)让我们尊重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们,感谢他们用艰辛的劳动为我们创造了美好的生活!那作为我们小学生在生活中你想对农业劳动者说些什么?该怎样去做呢? 2.除了节约粮食还可以怎样做? 3.看看我们的教室,我们手中的教科书,学习用的桌椅,还有我们身上的衣服,农产品在我们生活中是无处不在,所以我们要从我做起,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4.格言警句: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通过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自己想对农业劳动者说些什么?在生活中应该怎么做才是敬农、爱农 ? 读、记有关节约的格言警句。 去寻找身边浪费粮食的事例,让他们在生活中去发现,去反思,明白粮食来之不易,我们要节约、爱惜它。 七、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 6

1.观察 通过对孩子行为的观察并记录儿童在活动中的行为、情绪情感、操作等各种表现,以此对儿童进行综合评价。 2.通过对孩子小组活动成果的分析,了解孩子活动过程和发展状况。 3.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或者学习结果进行自我评价,主要是学习过程、态度及结果。 4.学生互评。通过在小组探究学习中的表现,孩子之间进行互评。 评价总分=课堂学习成果评价表得分(50)+小组协作互助表得分(30)+学习感受得分(20) 小组协作评价表: 衣 食 住 行 小组分工(10分) 准备内容(10分) 汇报情况(10分) 八、板书设计(本节课的主板书) 我们的衣食之源 种植业 畜牧业 副业 林业 渔业 各行各业是美好生活的保证 敬农 爱农 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7

九.教学反思 可以从如下角度进行反思(不少于200字): 本节课的教学我坚持以学生的天性为依据,尊重学生的个体发展,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自主的能够将自己身边熟悉的事物引进课堂,使教育更具有实效性,使他们获得了更为真实的情感体验。 (一)营造了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 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可以使每个学生的心情能处于轻松状态,能使大脑积极的思维活动,从而对学生产生兴趣,对知识感到新鲜,对教师充满希望,对自己充满信心。课堂上,我充分利用自己亲切的教风,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不摆架子、不居高临下,要对学生和颜悦色、平等相待,使每个学生都有回答问题和提问的机会,逐步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因为是比赛课,是外校学生),这样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兴趣盎然。 (二)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对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精心设计,语句尽量通俗易懂,如“这些美食来自不同的地方。让我们一起去找找它们的家吧!”。如果问得过于复杂或是专业化,就会使学生产生畏惧感,对问题的解决就会失去兴趣,更不知从何思考了。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自己能够解决问题,效果很好。 (三)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新课改要求课堂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整节课,我把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自己的活动上,建立在积极提出问题上,建立在自己探索的基础上,用轻松、愉快、活跃的课堂气氛,为每个学生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主动地探索知识,用他们自己的眼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能与同学、老师一起讨论,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我对学生的发言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 总之,我将整节课的立脚点定位为点燃学生心灵上的兴趣之火,以达到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