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城 海 门
晨曦的霞光里,一群飞鸽从城市的上空掠过。这是江城海门新的一天的开始。 长江紧倚着这座城市的南沿日夜不停地流淌。千百年来,一路奔流的江水,以它神奇的力量造就了入海口附近的大片陆地,海门,就位于入海口北侧的绵延绿洲上。
今天,这片1149平方千米的年轻土地上,生活着101万居民,万里长江就在他们的身边奔流入海。
长江孕育了这片土地,也滋养着这座城市。
在已经过去的漫长岁月里,这里的人们过着富庶安逸的生活,城市显得静谧而优雅,浪漫而和谐。
2008年的春天,一条跨江巨龙的贯通,打破了海门城市的宁静。苏通长江大桥把海门和苏南以及国际大都市上海连在了一起。
大桥,为海门带去的是不绝的车流和喧嚣的人流,它改造了这座城市,也改变了海门人传统的生活方式。
海门是一个以移民文化为主要特征的城市,海门山歌是她的一个重要文化符号。
清悠的水面上,荡漾着的是海门山歌的曲调,它穿越时空,把人带回了梦幻般的久远岁月,有人说:这是海门最美的姿色。
发达的基础教育,是近代海门文化的另一个重要品牌。一个世纪以来,这里的基础教育不仅领跑着全国,更重要的是,它影响着世代海门人对待生活的态度。而在这一切的背后,维系着的是一个让海门人永远铭记的历史人物——张謇。 14年,考中状元的张謇,为了构筑他的民族复兴之梦,在家乡大办教育和实业,使20世纪初期的海门大地上出现了中国最早的一批工商企业和近代学校。
良好的教育,塑造了海门人优雅的个性和不屈的性格,也成就了海门这座城市的过去和今天。
拥有百年历史的海门轻纺业,今天依然保留着它的历史传承。
现在,全世界的人们都在使用这些来自“中国制造”的家纺产品,在醒目的“中国制造”下面,是中国·海门·叠石桥,而它的背后是一个规模庞大的产业和销售基地。每年近300亿元的销售额,为海门积累了财富,也赢得了一张享誉世界的名片。
人们相信,海门的种种禀性和表情都源于周围的江河大海,它柔美宽容又极具韧性。鲜明的城市特点加上丰富的人文内涵,为海门平添了几分亲和力和感染力。
今天,世界各地的人们纷纷踏进了海门,他们亲近着这座城市,更寄予着海门的明天和未来。
这里是海门经济开发区,是紧靠长江的一个新兴工业园。今天,它已吸引了全球23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家企业进驻这里。生产线上流动着销往世界各地的高科技产品。现在,苏通长江大桥的建成通车,又把海门经济开发区推向了长三角经济中心的最前沿。
经济的开放,让今天的海门融入了世界,而世界也为开放的海门提供了演绎传奇的舞台。
现在,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海门人走出国门,足迹已遍布世界五大洲的每个角落。他们用勤劳与智慧创造着快乐与幸福,在与世界的较量中丰富着自己的人生财富。
曾蜚声国内的海门建筑业,今天已把传奇写进了世界建筑的历史。近十年来,在国际建筑舞台上,已参与了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重大项目竞争,为海门赢得了世界的喝彩。
海门是个江海交汇的地方,她同时拥有着长江和大海。但在今天的海门,这一地域特点已延伸为一个时代的符号:江海联动的时代。
这里是黄海之滨的东灶港,奇特的自然景观蛎岈山,使这个昔日的小渔村,曾经声名远扬。今天,这一片海域正在告别亿万年的历史沉寂,引来世人聚焦的目光。海门人正在这里编织着海港之梦。
2008年9月,来自国家权威部门的专家,实地考察了这里的建港条件,他们确认,拥有3.6千米深水岸线的东灶港,可以先期启动10个5万吨级的大型码头群建设。
现在,陆地上的建设序幕已经拉开,一座新兴的现代港城正迈着急促的脚步走向未来。
海门港是长江北岸离入海口最近的天然良港,长达8千米的深水岸线,可供建造3万吨级以上的深水泊位。绵延纵深的腹地,为港口的配套产业提供了资源条件。它与建设中的东灶港遥相呼应,共同把海门引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长江和大海的交合,造就了海门这座城市,今天,这条生生不息的生命之河仍在延续着海门的历史。
依照新的海门城市规划,海门的城市中心将加速南移,未来的海门新城将和长江相伴而生。
城市守望着长江东流入海,而长江则以它奔放的豪情为海门演绎新的大江东去的篇章。
晴朗的天空下,是气势恢宏的苏通长江大桥,高耸的桥塔昂首云天,俯视着海门和他的遥远世界。
如今,在海门沿江的东西两侧,规划中的崇海长江大桥和沪通铁路大桥也将开工兴建,加上正在建设的崇启长江大桥,未来的海门,将有4座大桥横跨大江两岸。
万里长江从亿万年的沧海桑田流到了今天,而今天的海门人又以生命的力量改造着自然,改变着他们生活的家园。 日月的轮回里,城市在不断地生长。 霞光褪尽时,霓虹开始点亮。
对于这座饱含生长能量的城市而言,那舞动的光影仿佛正在告诉人们:海门正在迎接一个新的明天的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