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1.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教案

1.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教案

来源:刀刀网


2011年秋学期高一年级地理教案

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

第2课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

【教学目标】

1.认识地球自转的概念、方向、周期和速度的变化规律。 2.分析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的成因和周期以及晨昏线的判读。 3.了解地转偏向力对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影响。

4.通过合作学习、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并通过认识地球运动,树立科学的宇宙观。

【重点、难点】

1.地球自转的一般特征。

2.昼夜交替的成因和晨昏线的判断等值线图的判读与分析。 3.地转偏向力的运用。

【学习内容】

一、课堂自主学习检查

1.地球自转和昼夜交替的周期是( A )

A.23时56分4秒和24小时 B.23时56分4秒和12小时

C.24小时和23时56分4秒 D.12小时和24小时

2.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A )

①地球自身不发光也不透明 ②地球是宇宙中唯一有生命生存的天体 ③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 ④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公转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二、构建知识框架,剖析典型概念

一、地球的自转:

概念 轨道面 额地轴的空间位置 方向 周期 速度 角速度 线速度 自西向东 地球的自转特征 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 赤道平面 是假想的,倾斜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旋转 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旋转 1恒星日:23时56分4秒 南北两极为0,其它各地都相等,约为15°/小时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为0 1

规律归纳:

1、从自转的线速度看,60°纬度处是赤道的一半,也就是说60°纬线的长度是赤道的一半。在赤道上每经度约等于111千米,那么在60°纬线上的每经度则是55千米;

2、经线圈与赤道等长,则经线上纬度相隔一度的实际长度也为111千米; 3、同一纬线上各点线速度、角速度都相等;同一条经线上,除两极外,其他各点的角速度都相等,但线速度不一定相等;两极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都为0;

(补充)

1.恒星日即天空某一恒星连续两次经过上中天的时间间隔,时间为23时56分4秒。

2.地球自转的线速度除受纬度因素的影响,还受海拔高低的影响。同纬度地区海拔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大。 二、地球自转的意义: (一)产生昼夜交替:

实验演示:用一手电筒表示太阳,照射地球仪,演示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说明其原因。

1、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 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太阳在同一时间里只能照亮半个地球。面向太阳、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昼半球;反之为夜半球。 2、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

在昼夜现象产生的基础上,地球又不停的自转,因此昼夜不断交替。 3、晨昏线:

(1)概念: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由晨线和昏线组成。

特征:晨昏线和太阳光线始终是垂直的。晨昏圈过地心,平分赤道,平分地球。

画法:在正视图上,过地心画太阳光线的垂线。

(2)晨线和昏线的判断:

a、自转法:顺地球自转方向,昼半球→夜半球:昏线;夜半球→昼半球:晨线。

b、时间法: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是6时,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是18时。 c、昼夜半球法:昼半球东为昏线,西为晨线;夜半球东为晨线,西为昏线。 4、昼夜交替的周期:约24小时,1太阳日。 (二)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

1、原因:由于地球自转而产生使物体水平运动不断发生偏转的力——地转偏向力。

知识扩展:地转偏向力因法国科学家科里奥利首先发现,也称科氏力。公

2

式为:D=2vωsinα(v为物体运动的速度,ω是地球自转角速度,α为运动物体所在的纬度)。从公式中可看出,当物体静止时,地转偏向力等于零,地转偏向力的大小与纬度的正弦成正比,纬度越高,地转偏向力越大,南北两极点最大,赤道为零。

2、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偏转规律:

北半球向其运动方向的右侧偏转;南半球向其运动方向的左侧偏转;沿赤道运动的物体不偏转。

3、判断方法:

可运用手势辅助判断:伸开手掌(南半球用左手,北半球用右手),掌心向上,四指指向物体水平运动的初始方向,拇指的指向就是物体偏转的方向。

4、应用举例:

北半球的河流右岸冲刷显著,南半球河流左岸冲刷显著; 洋流的流向也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台风是一个强低压中心,气流由四周向中心辐合,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北半球向右偏转形成一个逆时针方向的大漩涡。

三、自主研究问题

1. 完成下表,填写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

3

2. 比较北京、上海两地的角速度、线速度的大小

角速度相等,线速度上海较大。

3. 纬度60°的线速度与赤道处的线速度有无大致的比例关系? 1/2 4. 若只考虑地球运动速度对卫星发射的影响,酒泉、西昌哪个地点更有利于卫星发射? 西昌。 纬度较低,可获得较大的线速度 5. 为什么会有昼夜现象?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

地球是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太阳在同一时间里只能照亮半个地球。面向太阳、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昼半球。反之为夜半球。

在昼夜现象产生的基础上,地球又不停地自转,因此昼夜不断交替。 6. 南北半球、赤道上同时有一物体自西向东运动,最终运动方向是什么?

四、小组讨论质疑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经常注意避开地转偏向力产生的负面影响,或利用地转偏向力取得效益,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

1.为什么长江三角洲河口的河道向南偏移?长江大堤加固时,你认为应重点加固河流的左岸还是右岸,为什么?

右偏,右岸,地转偏向力存在,对右岸冲刷、侵蚀

2.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舰队攻打阿根廷的马尔维纳斯群岛战役时,舰上的炮手都打不中目标,恰巧舰长的朋友某位地理学家路过该地,给他们做了几分钟的讲话。此后他们的炮弹几乎百发百中。请你简略地说出地理学家对他们讲话的大致内容。

地理学家主要告知沿水平方向运行的物体都要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南半球向左偏。所以炮手瞄准时注意向目标右侧留一个矫正角度。 3.有人说在我国有条河流,它上游两岸的土质相同,但左岸比右岸陡,下游右侧沙滩中有丰富的沙金。你认为他的说法可信吗?

不可信。

4.单向行驶的火车铁轨右侧和小汽车右边的轮胎容易被磨损。 北半球

五、师生合作研讨

1.观察昼半球和夜半球的界线——晨昏线,说出晨昏线的特点:

① 晨昏线的形状组成,与赤道的关系

② 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的关系 ③ 如何判读晨昏线?

4

2.在下面两图中绘出晨昏线。

六、总结提升

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方向,南极反之

义地球自转的地理意

地球自转概况 周期:恒星日:23时56分4秒

速度: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角速度:除极点外,其余各地都相等,约为15°/小时

周期:24小时

产生昼夜交替

意义

成因:地球自身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地球自转 晨昏线:特征与判读

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转:南左北右,赤道不变

【教学反思】 【课后训练】

1.我国发射在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与赤道上的对应点相比( C )

A.运转方向相同,角速度不同 B.运转方向不同,角速度不同 C.运转方向相同,线速度不同 D.运转方向不同,线速度不同 2.关于地球昼夜和昼夜交替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C )

①地球上任何一点每24小时都昼夜更替一次②如果没有地球自转,就没有昼夜现象的产生③地球上昼夜交替是一种自然现象,有利于人类的休养生息 ④一天中昼半球和夜半球各占地球的一半

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3.下列关于地球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C )

A.地表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一样 B.在近日点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C.由于地球自转运动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D.地球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不一致

3.如果用a表示晨线,b表示昏线,则下列各图表示正确的是 ( C )

5

a b b a a b A B C D 4.下列关于晨昏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 B ) A.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

B.晨昏线在地球表面是固定不动的

C.站在晨昏线上看太阳,太阳总在地平线上

D.晨昏线是由晨线、昏线组成的圆

5.下列有关地球自转方向的图示,正确的是 ( A )

6. 下列图中,虚线表示物体水平运动的初始方向,实线表示物体受到地转偏向力后的偏离方向,其中表示正确的一组是 ( A )

0° 0° 0° 0° A B C D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