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北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考前模拟(纯文字完整复制版)

北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考前模拟(纯文字完整复制版)

来源:刀刀网
考前练兵-试题详解

一、单选题(24)

(1)中国人对长辈、上级不能直呼其名的情况体现了语言哪个方面的文化因素?( ) A语构 B语义 C语用 D语音 正确答案:C

(2)发展“专用语言”教学的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是( )。 A历史比较语言学 B结构主义语言学 C转换生成语言学 D社会语言学 正确答案:D

(3)对第二语言学习者在习得过程中出现的偏误进行系统分析的理论是( )。 A对比分析 B偏误分析 C中介语理论 D文化适应假说 正确答案:B

(4)HSK是下列哪种测试类型?( ) A水平测试 B成绩测试 C诊断测试 D潜能测试 正确答案:A

(5)被称做“现代语法翻译法”的教学法是( )。 A视听法 B认知法 C阅读法

D自觉实践法 正确答案:B

(6)两种语言没有对应词的情况表现出的是语言哪个方面的文化因素?( ) A语构 B语义 C语用 D语音 正确答案:B

(7)偏误分析的心理学理论基础是( )。 A行为主义 B认知心理学 C迁移理论 D普遍语法 正确答案:B

(8)在第二语言教学四大环节中起着纽带作用的环节是( )。 A总体设计 B教材

C课堂教学 D成绩测试 正确答案:B

(9)一直处于第二语言教学中心地位的是( )。 A语音教学 B词汇教学 C语法教学 D汉字教学 正确答案:C

(10)平时进行的小测验是下列哪种测试类型?( ) A水平测试 B成绩测试 C诊断测试 D潜能测试 正确答案:C

(11)“他想结婚她。”这样的偏误主要是由下列哪个原因造成的?(A母语负迁移

B目的语知识负迁移 C文化因素负迁移

D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影响 正确答案:A

(12)本族语和非本族语是按照( )来区分的。 A获得语言的先后顺序 B国家的界限 C言语社团

D有无语言学习环境 正确答案:C

(13)教材编写的直接依据是( )。 A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 B语言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 C目的语语言学和目的语文化 D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正确答案:D

(14)形式主义语言学注重研究语言的( )。 A语法 B形式结构 C语音 D词汇 正确答案:B

(15)按国家的界限区分出的是( )。

) A母语和外语

B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 C本族语和非本族语 D第二语言和外语 正确答案:A

(16)多项选择从命题方法来看,属于下列哪种类型?( ) A分立式测试 B综合性测试 C交际性测试 D标准化测试 正确答案:A

(17)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个需要专门研究的学科而被提出来的时间是( )。 A80年代初 B80年代中 C80年代末 D70年代末 正确答案:B

(18)研究第二语言学习者特有语言系统的理论是( )。 A对比分析 B偏误分析 C中介语理论 D文化适应假说 正确答案:C

(19)国内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属于( )。 A母语教学 B外语教学

C第二语言教学 D对外汉语教学 正确答案:C

(20)偏误分析的理论基础是( )。 A对比分析 B中介语理论

C结构主义语言学 D心理语言学 正确答案:B

(21)世界汉语教学学会的会刊是( )。 A《汉语学习》 B《世界汉语教学》 C《语言教学与研究》 D《学汉语》 正确答案:B

(22)第二语言教学的重点是语言要素的教学和语言技能的训练 , 其中语言要素指的是 A听、说、读、写

B听、说、读、写、译 C语素、词汇、句子 D语音、词汇、语法 正确答案:D

(23)“听、说、读、写”既是课堂语言教学的手段也是第二语言教学的( )之一。 A方法 B目的 C技巧 D内容 正确答案:D

(24)最早为对外汉语教学构建语法体系的教材是( )。 A《初级汉语课本》 B《基础汉语》 C《汉语教科书》 D《实用汉语课本》 正确答案:C

二、多选题(24)

(1)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难点在词汇方面有( )。 A虚词

B近义词、同义词难理解 C熟语、成语难运用 D词与句法成分关系 正确答案:ABC

(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难点在语音方面有( )。 A难音

B声调、送气与否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C多数词是一、两个音节 D同音字、同音词较多 正确答案:ABD

(3)学习者个体因素包括( )。 A认知因素 B心理因素 C情感因素 D生理因素 正确答案:ACD

(4)语言教学的目的是( )。 A语言讲授 B传授知识

C培养语言能力 D发展智力 正确答案:BCD (5)联想分( )。 A类似联想

B对比联想 C接近联想 D关联联想 正确答案:ABCD

(6)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三个学派是( )。 A布拉格功能语言学派 B哥本哈根符号学派 C美国描写语言学派 D转换生成语法学派 正确答案:ABC

(7)以下属于综合型教材的是( )。 A《汉语教科书》 B《初级汉语课本》 C《基础汉语课本》 D《实用汉语课本》 正确答案:ACD

(8)以下是按语言要素制订的大纲有( )。 A语法大纲 B句型大纲 C功能大纲 D词汇大纲 正确答案:ABD

(9)进行语言要素教学时以哪两级语言单位为重点? ( ) A语素 B词 C句子 D话语

正确答案:CD

(10)下列哪些方面可以表现出习得与学习的不同?( )。 A出发点 B环境

C注意力的分布 D方法

正确答案:ABCD

(11)测试的信度和效度的关系( )。 A效度不高,信度高也没有意义 B效度是信度的前提 C信度高,效度一定高 D信度是效度的前提 正确答案:AD

(12)对比分析的心理学理论基础是( )。 A行为主义 B认知心理学

C迁移理论 D普遍语法 正确答案:AC

(13)下列属于重现过程的是( )。 A阅读

B多项选择题 C作文 D复述

正确答案:CD

(14)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动机有( )。 A掌握工具 B升学 C深造 D研究

正确答案:ABCD

(15)下列哪些方面体现了教材的科学性?( )。 A规范的语言

B内容的编排符合教学规律 C反应学科理论研究的新水平 D题材多样化 正确答案:ABC

(16)下列属于交际策略的有( )。 A推理 B简化 C重复

D语言转换 正确答案:BCD

(17)下列选项中有哪几项属于跨文化交际中必须经历的阶段?(A蜜月阶段 B挫折阶段 C调整阶段 D适应阶段 正确答案:ABCD

(18)记忆按保持的状态和时间分为( )。 A感觉记忆 B短时记忆 C逻辑记忆 D长时记忆 正确答案:ABD

(19)文化揭示或文化教学的方法主要有( )。 A通过注释直接阐述文化知识 B文化内容融会到课文中去 C通过语言实践培养交际能力 D要把文化知识转化为交际能力

) 正确答案:ABC

(20)下列属于学习策略的有( )。 A求解 B简化 C重复 D记忆

正确答案:AD

(21)与对外汉语教学相关的文化教学有以下哪三个层次?( )。 A语言的文化因素

B基本国情和文化背景知识 C专门性文化知识 D精神文化 正确答案:ABC

(22)教学过程有代表性的教学模式有( )。 A传授式 B活动式 C发现式 D发展式

正确答案:ABCD

(23)构成教学过程的基本因素是( )。 A教师 B教室 C学生 D教材

正确答案:ACD

(24)下列属于“大文化”范畴的是( )。 A经济 B政治

C人际关系 D文学艺术 正确答案:ABD

三、判断题(29)

(1)从70年代末开始,美国语言教育家克拉申对第二语言习得提出了一系列的假说。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2)对外汉语教育学是语言教育学的分支学科。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3)语义文化是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的主要内容,是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因素教学的重点之一。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4)学习动机是激励人们学习的内在动力,属于学习者的情感因素。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5)非本族语有可能是外语。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6)文化休克是发生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调整阶段。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7)汉语的听说读写能力属于言语交际技能。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8)认知心理学代表人物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美国心理学家奈塞尔。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9)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顿悟学习可以避免盲目的试误学习。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10)对外汉语教学应以理论为主,重视技能培养,也注意基本知识与规律的讲授。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11)第一语言教学是研究教授和学习语言规律的科学。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12)偏误分析的理论基础是认知理论、普遍语法理论。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13)完形说是最早的认知学习理论。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14)以语言结构为纲编写的教材强调理解与掌握语法规则,同时培养听说读写技能。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15)现有的大纲分测量汉语水平的等级大纲和以教学为主要目的的实用型教学大纲。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16)《汉语课本》集中了以往各套教材的长处,成为以结构为纲的教材的集大成者。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17)作为一项处理教与学关系的教学原则,对外汉语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18)1978年吕必松首次提出“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专门的学科”。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19)从教学性质上看,对外汉语教学既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又是一种外语教学。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20)刘珣认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应分四个层面:本体论、认识论、方和工具论。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21)认知法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卡鲁尔和布鲁纳。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22)对外汉语教育学科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对外汉语教学。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23)《汉语课本》以句型教学代替以往的范句教学。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24)1962年6月26日成立了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25)教学技巧是指任课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教学的技巧。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26)加拿大语言教育理论专家斯特恩提出第二语言教育的理论模式。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27)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构文化的教学内容一般可以紧密结合语法教学进行。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28)对外汉语教学中应该以老师为中心。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29)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认为人类先天具有一种习得语言的能力,他把这种能力称为语言习得机制 (LAD)。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四、论述题(9)

(1)简述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

正确答案:1.对外汉语教学是语言教学。 2.对外汉语教学是第二语言教学。 3.对外汉语教学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2)简要说明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目的。

正确答案:1.对外汉语教学是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教学,其性质是一种外语教学,也可以说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2.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外国汉语学习者用汉语进行社会交际的能力。简单地说,就是培养汉语交际能力。 (3)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可分为哪些? 正确答案:根据语言教学特征,大致可分:(1)强调自觉掌握的认知派,如语法—翻译法、自觉对比法、认知法等;(2)强调习惯养成的经验派,如直接法、情景法、听说法、视听法等;(3)强调情感因素的人本派,如团体语言学习法、默教法、暗示法等;(4)强调交际运用的功能派,如交际法等.

(4)对外汉语教学法的发展情况如何?

正确答案:1)50年代初到60年代初,以传授语言知识为主,运用“语法-翻译法”. (2)60年代初到70年代初,贯彻实践性教学原则,提出“精讲多练”的实践性教学原则. (3)70年代到80年代初,注重口语教学的实践性教学原则,引进国外的听说法. (4)80年代与90年代,结构与功能结合的交际性原则,引进功能---意念大纲和交际教学法 (5)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原则有哪些?

正确答案:(1)要为语言教学服务,与语言教学的阶段相适应;(2)要有针对性;(3)要有代表性;(4)要有发展变化的观点;(5)要把文化知识转化为交际能力。

(6)对外汉语教学有哪些目的? 正确答案(:1)掌握汉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基本技能,培养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2)增强学习汉语的兴趣和动力,发展智力,培养汉语的自学能力;(3)掌握汉语的文化因素,熟悉基本的中国国情和文化背景知识,提高文化素养。 (7)简述跨文化交际中对待不同文化的态度。 正确答案:(1)尊重不同的文化;(2)理解和适应目的语文化;(3)求同存异对待文化冲突;(4)外为我用,发展本国文化;(5)从跨文化交际的需要出发,选择文化依附 (8)请说出语音教学的原则。

正确答案:1)短期集中教学与长期严格要求相结合;(2)音素教学与语流教学相结合;(3)通过语音对比突出重点和难点;(4)声韵调结合教学,循序渐进;(5)听说结合,先听后说;(6)以模仿和练习为主、语音知识讲解为辅;(7)机械性练习与有意义练习相结合。 (9)简述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正确答案:(1)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与文化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二者不可分割。(2)语言是用于记录文化的符号体系,是文化的主要载体。(3)语言与文化相互依附、促进和制约。

五、名词解释(6) (1)习得

正确答案:“习得”指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言语交际活动,无意识的、不知不觉中获得了一种语言。 (2)教学大纲

正确答案: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形式制订的、对具体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进行规范的指导性文件。 (3)语法-翻译法

正确答案:用学生的母语,通过翻译和系统语法知识的讲授,使学生学习第二语言.盛行于18世纪末。

(4)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

正确答案: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这是按人们获得语言的先后顺序来区分的两个概念,也是语言教学理论中用得最多的术语。第一语言指人出生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第二语言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比如在中国,汉族的孩子出生以后,他的第一语言是汉语。入学以后还要学习英语或者日语等别的国家的语言,也可能学习蒙语、藏语等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这就是他的第二语言。当然有的人还会学习和使用第三语言、第四语言。由于学习这些语言的规律与学习第二语言有很多共同之处,所以一般不再细分而统称第二语言。我们这里所说的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完全是从学习者学习语言的时间先后来区分的。 (5)视听法

正确答案:视听法是50年代产生于法国的一种第二语言教学法。它强调在一定的情景中听觉感知与视觉感知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6)语言测试

正确答案:语言测试时根据一定的评估目的,以抽样方式通过有限试题来诱导出受试者的言语行为,然后借助于定量描述来推断受试者掌握的该语言的知识和能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