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来源:刀刀网
总第150期 山 西 化 工 Total 150 2014年第2期 SHANXI CHEMICAL 1NDUSTRY No.2。2014 量 . : : { ≥i 臻瓣鞭 : :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王伟, 王海芳 (中北大学,山西 太原030051) 摘要:由于矿山生态保护与恢复治理涉及的范围广、要素多、联系复杂,因此在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 复治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中,指标的选取与量化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利用层次分析法理论 建立了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评价指标体系,经过专家打分,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各评价指标 的权重,从而定量分析了各指标对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影响的重要性。该研究可为矿山生态 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效果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矿山生态环境;层次分析法;指标;权重 中图分类号:x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050(2014)02.0055.04 引 言 1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评价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是指采取必要的预防和保护 指标体系的构建 措施,避免或减轻矿产资源勘探和采选造成的生态 破坏和环境污染。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是指对矿产资 1.1构建指标体系的原则 源勘探和采选过程中的各类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采 1)科学性原则 取人工促进措施,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 全面客观地反映矿产资源开发对各种环境要素 自组织能力,逐步恢复与重建其生态功fil ̄E 。由于 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和 矿山在挖掘开采和运输储存过程中涉及的影响范围 恢复治理后达标的矿区生态环境,各项指标含义明 广、要素多、联系复杂等,且在近几年国家文件 确,计算方法规范,功能相对。 的要求下通过编制《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2)整体性原则 方案》指导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取得的效 矿山生态环境破坏反应的是整个矿区生态系统 果尚未形成系统的评价,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 的状态,因此,建立保护与恢复治理评价指标体系要 治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尚无先例,因此,在其构建 考虑该系统的完整性,既要选取各个子系统中特有 过程中指标的选取与量化具有较大的模糊性和不确 的指标,又要选择能够反映整个生态系统状况的 定性。为此,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原理与模型,从生 指标。 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两个方面,力求构建矿区生 3)可比性原则 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了评 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区域可比,即指标体系能综 价指标的权重 ]。 合反映全国或同一区域矿区生态环境质量特征;二 是不同矿山类型可比,即各指标能够反映不同矿种、 不同开采方式生态环境评价的共性;三是指标之间 收稿日期:2014一O1—09 作者简介:王伟,男,1990年出生,中北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 的可比,即通过归一化处理,使不同量级的评价指标 从事水污染控制及废水处理、膜分离技术及应用、生态与资源等方面 处于规定数值范围内。 的研究以及水处理工程设计工作。 ・ 56 ・ 山 西化 工 sxhxgy @163.corn 第34卷 4)代表性原则 指标体系中的指标要有代表性,不宜过多,也不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O 宜过少。指标选择得过多,会增加指标体系结构的 复杂程度和评价难度,掩盖了关键要素;指标选得过 少,则使指标体系不完整,难以全面反映整个系统的 客观状况。 5)可操作性原则 指标体系中的指标,一定要具有可测性和可比 生态环境1 保护A。l 矿 区 矿 矿 矿 区 区 区 . I . l生态恢复治理』4 I I生态监控能力 I 建设A, 监l1控I I污染j物排l 1 l地表 变形 废 水 处 理 B. 烟 水 绿 气 资 化 扬 源 措 尘 保 施 处 护 B5 理 曰3 设『l施l l放在I线监l lJ沉陷 裂缝 配l l测l I监测 备l  lB11 l I曰 2 Bl0l一一 较性。评价指标尽量简化,减少一些对评价结果影 响甚微的指标,所设计指标数据方便采集,容易获取 和整理。评价方法应尽可能选择简单、实用、经过实 践检验可行的方法。 1.2指标体系的构建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评价研究是涉及 人类社会、经济及自然生态的复杂系统,在这个大系 统内影响因素繁多,应选取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指 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为此,本文以阳 固体废弃物处理西. 泉市燕龛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程庄煤矿为例,探讨其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阳泉市燕龛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程庄煤矿矿 区的具体情况及特点,建立如图1所示的层次框架 潞 殴 理瓯陷缝生恢治  评价模型。该评价模型以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 性恢 治理为评价目标层(0);以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恢复 治理、生态监控能力建设为总目标评价准则层(A);土生恢治b~石生恢治 一耻驻 理旦 酾 掀 理旦   将矿区废水处理、固体废弃物处理、矿区烟气扬尘处 理、矿区水资源保护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4个代表 因素,将矿区绿化措施、沉陷裂缝区生态恢复治理、 废弃迹地生态恢复治理、矸石场生态恢复治理、取土 场生态恢复治理作为生态恢复治理的5个代表因 素,将监控设施配备、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测、地表变 形沉陷裂缝监测作为生态监控能力建设的3个代表 因素,构成评价指标体系的次准则层(B)。在构建 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评价框架后,选取 确定22个评价指标作为指标层,构建了矿山生态环 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评价的指标体系,见表1。 2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矿山生态环境保 护与恢复治理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2.1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 AHP)是美国著名运筹学家匹茨堡大学教授萨蒂 (T.L.Saaty)于2O世纪7O年代初提出的一种定性 与定量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口 。该方法的 图1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表1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评价指标体系 核心是利用1~9间的整数及其倒数作为标度来构 造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 ]。 2.2建立比较判断矩阵并求权重 通过参考有关文献和专家咨询,根据各层次因 素指标对应上一层指标影响程度的大小,建立判断 矩阵,并确定各影响因素的权重w。具体过程如下: ,I\ .Z 1一n 2014年第2期 王l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伟,等:l ∑ ・ 57 ・ 2 1)计算判断矩阵每一行元素的乘积,则有 ● 表5 A --B判断矩阵 一J=1 Ⅱ& ( 1,2,…,n)。 、, 0 2)计算M 的 次方根,则有w 一 ( =1, 3)对W 进行标准化,则有W 一一W,/∑一Wi 4)求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则有 …=== ∑a w J ( 1,2,…, )。 一 5)进行一致性检验 引,即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指 标CI(CI= )与同阶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 ,f 1 (见表2)之比CR是否具有一致性。当CR<0.1 时,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否则,需要进行修正。 根据上述步骤,最终建立的比较判断矩阵并确 定的各指标的权重见表3~表13。 由表3~表l1和第58页表12~表13可以看 出,CR均小于0.1,具有满意的一致性。第58页 表14为各评价指标权重的总排序,由此可以判断各 影响因素对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评价的影 响程度。 表2只』值表 A…一3.003 967,CI=o.oo1 848,R,一0.58, CR一0.031 87<0.1 A…=4.062 707,CI=o.020 902,Rj—o.90, CR—o.023 225<O.1 A3 B10 B11 Bl2 W …一3.018 295,CI=0.009 148,RJ一0.58, CR一0.015 772 ̄0.1 …=3.003 695,C,一0.001 847,R卜=0.58, CR一0.003 185<O.1 A…一3.003 696,CI=0.001 848,RJ一0.58, CR一0.003 186<0.1 …一3.018 325,CI一0.009 162,RJ一0.58, CR一0.015 797<0.1 ・ 58 ・ 山 西化 工 sxhxgy’@163.com 表12 B7--C判断矩阵 指标权重w第34卷 表14各评价指标权重的总排序 排序 指标 权重 排序 指标权重 排序 Cl 0.026 224 19 0.026 224 17 C1 7 0.046 677 13 0.026 224 18 C1o 0.026 224 16 Cl8 0.053 431 11 C3 0.308 996 4 C11 0.020 083 20 Cl9 0.549 946 3 Cd 0.109 452 7 C5 0.581 552 2 Cl 2 0.091 249 9 C20 0.198 172 6 C13 0.052 449 12 C21 0.099 086 8 .~一一~ ~一CB 0.012 451 22 C14 0.643 886 1 C22 0.240 210 5 C7 0.066 042 10 C1 5 0.012 930 21 0.035 125 15 CI6 0.038 789 14 此外,对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而言,矿山 3 结论 1)在对矿山生态系统特点进行分析与整理的 基础上,结合华北地区矿山特点,建立了矿山生态环 管理水平对其生态保护与恢复也具有重要影响,它 会直接或间接影响生活垃圾处置、监控设施配备、生 产固废综合处置和采区地表变形沉陷监测等多个方 面,因此也必须加以重视。 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AHP法 定量分析了各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经检验得到了 较为满意的一致性。 2)由评价结果可知,对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 参考文献: [1] Saaty T L.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M].New York:MC-Craw—Hill,1980. 恢复治理评价影响程度较大的因素是历史遗留沉陷 裂缝区生态恢复治理率、生活垃圾处置率、监控设施 配备率、生产固废综合处置率和采区地表变形沉陷 监测率。显然,历史遗留沉陷裂缝区生态恢复治 理是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首要条件。 E2] 肖辞源.工程模糊系统[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181-182. 一一一~E3-1赵全升.环境系统分析原理[M].北京:地质出版社, 2005:192—1 95. Construction of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of min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ANG Wei,WANG Hal-fang (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Taiyuan Shanxi 030051,China)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