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函数
一、复合函数定义:设y=f(u)的定义域为A,u=g(x)的值域为B,若A B,则y关于x函数的y=f[g(x)]叫做函数f与g的复合函数,u叫中间量.
二、复合函数定义域问题:设函数f(x)的定义域为D,即xD,所以f的作用范围为D,又f对g(x)作用,作用范围不变,所以g(x)D,解得xE,E为fg(x)的定义域。 例1、⑴若函数⑵若⑶已知
的定义域是[0,1],求
的定义域; 的定义域; 定义域.
的定义域是[-1,1],求函数定义域是
,求
点评:解决复合函数问题,一般先将复合函数分解,即它是哪个内函数和哪个外函数复合而成的. 解答: 解:⑴ 函数复合而成的函数. 函数
的定义域是[0,1],
的值域为[0,1].
是由A到B上的函数
与B到C上的函数
∴B=[0,1],即函数∴
,
∴,即,
∴函数⑵ 函数而成的函数.
的定义域[0,].
与B到C上的函数
复合
是由A到B上的函数
的定义域是[-1,1],
∴A=[-1,1],即-1∴
,
的值域是[-3,1],
1
,即
∴
的定义域是[-3,1].
的定义域为
,则
的定义域就是不等式,则
的定义域就是函数
点评:若已知
的的集合;若已知
的值域。
⑶ 函数成的函数.
的定义域为
是由A到B上的函数与B到C上的函数复合而
的定义域是[-4,5),
∴A=[-4,5)即∴又的函数,而∴∴
即是由
到,从而
,
的值域B=[-1,8) 上的函数
的值域
与B到C上的函数
复合而成
∴
∴的定义域是[1,).
的定义域.
例2.已知函数定义域是(a,b),求
解:由题,,,
当,即时,不表示函数;
2
当
,即
时,
表示函数,
其定义域为说明: ① 已知
已知变量的
.
的定义域为(a,b),求的定义域为的取值范围,即
求得
的范围,即为
,求
的定义域的方法:
的定义域。实际上是已知中间
,
的定义域。 的定义域的方法:
的定义域。实际上是已知直接变
求得
的范围,则。通过解不等式
② 已知若已知
的定义域为(a,b),求的定义域为
,求。先利用
量的取值范围,即的范围即是
的定义域。
三、复合函数的解析式问题: 例1.①已知
②已知
求
; ,求
.
例2.①已知 ,求;
②已知点评:
已知即可。
已知
配凑法就是在式,再直接把
,求.
求复合函数的解析式,直接把中的换成
求的常用方法有:配凑法和换元法。 中把关于变量
的表达式先凑成
整体的表达
换成而得。
3
换元法就是先设的式子)直接代入即得
。
是一次函数,满足
,求
;
,从中解出(即用表示中消去
得到
,最后把
),再把(关于中的直接换成
例6.①已知
②已知,求.
点评:
⑴ 当已知函数的类型求函数的解析式时,一般用待定系数法。
⑵ 若已知抽象的函数表达式,则常用解方程组、消参的思想方法求函数的解析式。已知
满足某个等式,这个等式除
是未知量外,还出现其他未知
量,如、等,必须根据已知等式再构造出其他等式组成方程组,。
通过解方程组求出
四、复合函数单调性问题: (1)引理证明:
已知函数yf(g(x)).若ug(x)在区间(a,b )上是减函数,其值域为(c,d),又函数yf(u)在区间(c,d)上是减函数,那么,原复合函数yf(g(x))在区间(a,b )上是增函数.
(2).复合函数单调性的判断:
复合函数的单调性是由两个函数共同决定。为了记忆方便,我们把它们总结成一个图表:
yf(u) ug(x) yf(g(x)) 增 ↗ 增 ↗ 增 ↗ 减 ↘ 减 ↘ 增 ↗ 减 ↘ 减 ↘ 减 ↘ 增 ↗ 以上规律还可总结为:“同向得增,异向得减”或“同增异减”. (3)、复合函数yf(g(x))的单调性判断步骤: 1、确定函数的定义域;
4
2、将复合函数分解成两个简单函数:yf(u)与ug(x)。 3、分别确定分解成的两个函数的单调性;
4、 若两个函数在对应的区间上的单调性相同(即都是增函数,或都是减函数),则复合后的函数yf(g(x))为增函数; 若两个函数在对应的区间上的单调性相异(即一个是增函数,而另一个是减函数),则复合后的函数yf(g(x))为减函数。
例1求函数ylog0.5(x22x3)的单调区间和值域
解 :令ux22x3,由u0可知原函数的定义域为1,3.原函数是由
ux22x3与ylog0.5u复合而成.内层函数ux22x3(x1)24在
区间1,1上是增函数,在区间1,3上是减函数,而外层函数ylog0.5u在
u0,上是减函数,依据复合函数单调性的判断规律,原函数的单调增区间是
1,3,单调减区间是1,1.接下来求值域:u(x1)244,且根据对数的意
义u0,0u4,而函数ylog0.5u在区间0,4上是减函数,log0.5ulog0.542原函数的值域是2,.
例2已知函数y2x2ax1在区间,3上是增函数,求a的范围.
解:令ux2ax1,则原函数是由 ux2ax1与y2u复合而成.原函数在区间,3上是增函数,而外层函数y2u始终是增函数,则易知内层函数ux2ax1在区间,3上也是增函数.而实质上原函数的最大单调增区
aaa间是,,由,3,得3,即a6.
222例3求函数y4解:f(x)4和yx12x1232x5的单调区间和值域.
1x1(23)2,令u2x0,则原函数是由u2x02232x511(u3)2复合而成.外层函数yf(u)在u0,3上是减函数,在22 5
u3,上是增函数,而
u2x,即
2x0,3x,log23,2x3,xlog23,且内层函数u2x在区间
,log23和区间log23,上是增函数,所以原函数在区间,log23上是减
函数,在区间log23,上是增函数.下面求值域: 令u2x0,则y1u3211(当且仅当2x3即xlog23时ymax1),所
22221以,原函数的值域是,.
2例4求函数y1log0.5(x2x3)2的单调区间
解:令ux22x3,vlog0.5u,则原函数是由内层函数
ux22x3,中层函数vlog0.5u和外层函数y1v复合而成.由
0x22x3log0.5(x2x3)00x2x31215x1或3x2x3122x15,得原函数的定义域为15,13,15.显然内层函数
ux22x3(x1)22在区间15,1上是减函数,在区间3,15上是增函数.而vlog0.5u在u0,1(ux22x3,在求定义域中x满足0x22x31)上始终是减函数,y1在区间0,上也是减函数,根据两两复合,遵循\"同增异v减\"的原则,原函数的单调减区间是15,1,单调增区间是3,15.
五、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
(1)熟练掌握各基本初等函数的求导公式以及和、差、积、商的求导法则,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 (2)对于一个复合函数,一定要理清中间的复合关系,弄清各分解函数中应对哪个变量求导 3.求复合函数的导数,一般按以下三个步骤进行: (1)适当选定中间变量,正确分解复合关系;
(2)分步求导(弄清每一步求导是哪个变量对哪个变量求导);
6
(3)把中间变量代回原自变量(一般是x)的函数 也就是说,首先,选定中间变量,分解复合关系,说明函数关系y=f(μ),
μ=f(x);然后将已知函数对中间变量求导(y'),中间变量对自变量求导('x);最后求y''x,并将中间变量代回为自变量的函数整个过程可简记为分解——求导——回代熟练以后,可以省略中间过程若遇多重复合,可以相应地多次用中间变量 题型讲解
例1 求下列函数的导数:
(1)y(12x2)8, (2)y3x3x 解:(1)令u(12x2)8,yu8,
y827xyuux(u)(12x)8u4x32x(12x2)7.
11(2)令uxx3,yu3,
211 y(u)12113x3(xx3)333u(11x233)3xx1213x3. 例2 求下列函数的导数: (1)ycos2(axb), (2)y1sin2x1sin2x
解:(1)yu2,ucosv,vaxb,
yxyuuyvx(u2)(cosv)(axb)2u(sinv)a 2asinvcovsasin2vasin2(axb). 1(2)令yu2,u1v1v,vsint,t2x, 1yxyuuvvttx(u2)(1v1v)(sint)(2x) 11(1v)(12u2v)(1v)2cost2 112cos2x22cos2x21sin2x(1sin2x)2cos2x(1sin2x) 1sin2x
7
例3 求下列函数的导数:
sin2x1(1)yln (x1) (2)y2x
x11解:(1)yln yx11ln(x1)ln(x1), x1211111lnx(1)lnx(1)()2. 22x1x1x1sin21x(2)y(2)2sin21xsin21xsin2111ln2(sin)2xln22sin(sin)
xxx211 2ln221111sin2x2sin(cos)()22ln2sin
xxxxx例4 求下列函数的导数: (1) yesinxlnx , (2)ylnx4x12
11解:(1)yesinxlnx(cosxlnxsinx)(elnx)sinx(cosxlnxsinx)
3x1x) xsinx(cosxlnxsinx(说明:注意公式elnxx的运用) 解法1:yln(x4x12)x21x4() 42xx1 x21x44x3x2112xx42x21
x214x3(x21)x54x xx21x4(x21)1解法2:y4lnxln(x21)
24114x2x2 y2
x2x1xx1点评:由(2)的解答过程可以看出,在求导时,若能利用对数性质先化简,再求导,运算较简便,对求导问题尝试一题多解,对我们是有帮助的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