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惩罚教育从尊重开始

惩罚教育从尊重开始

来源:刀刀网
惩罚教育从尊重开始

作者:徐丽萍

来源:《现代职业教育.高职本科》 2018年第4期

[摘 要]卢梭说过“天底下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产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协助他们发挥了潜能”。试着从尊重、宽容的角度来探讨惩罚教育如何尊重学生的兴趣、心理,抓住学生的特长,发挥其教育作用。

[关键词]惩罚教育;尊重;宽容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18)10-0237-01

卢梭在《爱弥儿》中写道:“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产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协助他们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一个好教师应该既有精湛的专业知识又有高尚的品德;好的教师应该既能传道、授业、解惑,又能育人感人,他们善于跟学生沟通,是学生心灵的牧者。此外,好的教师应该有宽广的胸怀,用宽容的心包容每个孩子,尤其是犯错的学生或后进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触动比惩罚更强烈。”

回顾自己7年多的班主任经历以及11年的教学生涯,似乎自己更多的是说教,面对在学习和生活中犯错的学生,用得最多的就是批评、批评再批评,所用方法也较为单一,如学生破坏课堂、宿舍纪律,我往往会采取让学生抄《学生守则》相关条款的方式来处理,但教育效果欠佳,究其原因,还是没有触及学生的心灵深处,没有去进一步探究学生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该采用何种方式让学生心悦诚服的接受“惩罚”同时又能起到潜移默化教育学生的作用?卢梭的《爱弥儿》让我茅塞顿开:惩罚教育应该从尊重、宽容开始!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罗宾逊说过,“人类在不损及自身尊严的情景下,都愿意改过从善,然而有人当众责备他的行为不对时,为了维护体面,他会将错就错,不肯回头”。平时,我不正是在扮演那个“当众指责”的角色吗?!要把尊重化为各种各样的教育行为,用我们教育的行为让学生低开高走,教育因尊重而和谐高效,要懂得尊重学生的兴趣、心理、抓住学生的特长。

在一次培训外出期间,我所带的班级里有一个宿舍的学生因晚上熄灯后大声讲话破坏纪律,以往碰到这种情况,我采取的措施往往是把破坏纪律的学生批评一通,让他们每人写一份检讨书或者罚他们搞一个星期的卫生,之后几天,宿舍的纪律会“太平”几天,但往往几天之后,同样或类似的破坏纪律情况又会层出不穷。这次,我换了一种处理方式,我让该宿舍全体成员写一份不少于500字的“说明书”,说明书主要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三个方面来写,同时,我让善于网购的宿舍成员之一小包同学给我在网上挑选、采购部分布置教室用的材料;让个子较高的小吴同学给我张贴一些字画;让擅于书法的小陆同学回家写两份书法作品,参加学校的书法作品评比活动;让心思细腻的小肖和小吴同学参加学校的手抄报大赛;几天后,待我培训完回到学校,我看到我的办公桌上整整齐齐的放着6份“说明书”,教室环境布置得井井有条,学校组织的书法作品和手抄报评比活动也顺利完成!我用写“说明书”代替了以往的“检讨书”,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启发了学生对自己行为的思考,根据学生不同兴趣特长量身定做不同的处理方法让学生欣然接受并且认真高质量完成。惩罚的目的是启发学生认识错误,激发责任感。为学生私人订制个性化的处理方案,源于对学生的了解,

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制定感兴趣的任务,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增强学生的获得感。

社会上一些人会认为,学生成绩的好坏与学生的智商有关,成绩好是因为智商高。但国内外一些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实验研究证明,学生成绩的好坏与学生的一些“非智力因素”密切相关,如学习习惯、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水平,以及学习环境等。此外,老师的观念对学生的作用也不容小觑。假如一位教师对学生一直抱有积极的态度,那么在他的影响下,这个学生的成绩会越来越好;如果这位教师对学生总是满满负面情绪,那么在这种情绪影响下,这个学生整体都会走下坡路。

因此,当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的时候,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是由于个体差异造成的,每个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而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教育方式。承认差异是不难的,而正确地看待、处理差异需要教育者有宽广的胸怀。因此,教育学生要从个体差异实际出发,要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让他们在感悟中慢慢成长。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启发学生学会思考、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因为老师传授的知识可能会被忘记,但老师的为人处世,面对生活的态度,以及老师的人格魅力会无形地吹进学生的心里,产生一种永恒的影响,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叶圣陶先生说过“学是为了终身受用,教是为了不教”,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育人”,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教育就是播种,下什么样的种,结什么样的果;让师性多一点理

解和善意,收获的是阳光温暖,不能用恶意的惩罚代替教育,要用善意的拥抱彰显教育的魅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