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皆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节选自《史记·屈原列传》)
注释:醨,清淡的酒; 汶汶,污浊的样子; 温蠖,尘垢 9.解释下面各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①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 .②被发行吟泽畔 .
③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 ④是以见放 .
10.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②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11.文中对于做人处事的态度,渔父的态度可用“_______”这个成语概括;屈原的态度可用“_______”这个成语概括。 12.请结合屈原与渔父的对话谈谈这段文字的语言特色。
【答案】
9. ①发语词,后面跟议论部分;②同“披”;③怀抱着;④因 10. ①脸色憔悴,形体和容貌都像干枯的树木一样 ②为什么要保持美玉般的节操,自取被逐呢? 11. 随波逐流 洁身自好
12. 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分别把各自的处事态度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阐述,容易让人理解与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