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幼小衔接背景下的数学课堂学习习惯的衔接研究

幼小衔接背景下的数学课堂学习习惯的衔接研究

来源:刀刀网
幼小衔接背景下的数学课堂学习习惯的

衔接研究

摘要:现阶段,教育改革方兴未艾,我国教育领域愈发关注对幼小衔接教育方式的变革与完善。立足于学生身体、心理的发展角度进行分析,从幼儿园步入小学经历的时间正是学生身心成长与发育的过渡阶段,怎样促使学生在进入小学以后快速的适应数学学习,是家长与教育行业都务必要考量的问题。鉴于此,本文着重探究了如何在幼小衔接教育背景下对学生的数学课堂学习习惯进行培育,以期能为教师的实际工作提供助力。

关键词:幼小衔接;数学课堂;学习习惯;衔接方式 引言

当学生从学前教育阶段步入小学阶段所经历的时间,正是从学前时期向学龄时期获得成长、变化的,极为重要的过渡时间。其间,学生一般会在身体、心理等方面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变化,如果无法将此间的学生成长以及发展规律进行精准的掌握,便会产生诸多衔接不当的问题,对于学生后续阶段的成长与发展有着极为不良的影响。基于此,务必要将幼小衔接方面的教育研究工作重视起来,着重增强学生在幼儿阶段与小学阶段衔接的连贯性,为其之后的学习以及发展奠定优良基础。

一、着重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

(一)对倾听的具体要求进行明确

教师在针对幼小衔接时期的学生开展数学教学工作时,时常会有一些学生在他人发言的过程中任意插话或者打断他人,追根究底,是因为学生对倾听的规范标准缺乏认知,不懂得如何倾听他人讲话。由此,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要为学生制定详细、具体以及可行性较强的倾听规则,使得学生在听讲或者倾听

他人发言时能够在内心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衡量。教师主要是要从以下三点对学生进行要求:其一,是要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使其可以在他人发表意见时,可以秉持认真倾听的态度,不要随意打断他人讲话,或者任意插话。其二,是要求学生能够从他人的发言中抓住其中的主旨以及重点内容。其三,学生要谦虚的听取他人对自己提出的意见。

(二)采取多样化的策略对学生的倾听习惯进行培养

首先,教师要应用具备高度趣味性的培养方法。教师要充分考虑幼儿在心理方面的特征,对幼儿的认知特点有清晰、准确的认知,为幼儿创设与之相对应的教学情境,将数学课程内容渗透在情境游戏当中,确保幼儿能够认真的听教师讲解数学活动内容。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当中,将一部分数学活动重点教育内容与学生普遍关注与喜爱的趣味故事、童话等进行融合,以此来讲解数学知识,也可以将数学教学环节与一些有趣的游戏进行互相融合,保证学生可以一直受到教学气氛的影响与熏陶,获取优良的听讲效果,对其倾听习惯进行有效培养。

其次,教师要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将鼓励作为主要的教育方法。在幼小衔接数学活动上,如果教师发现学生在其中具备认真倾听的优良习惯,教师要对其进行表扬,以此来增强学生保持好习惯的意识。除此以外,教师在学生的内心是模范与榜样,因此,教师要在平日倾听学生发言时保持耐心的态度,充分发挥自身的榜样效应。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秉持耐心、细致的态度,对学生所表述的内容进行倾听,从神情、倾听行为以及姿势等方面着手,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学生的想法,对其倾听习惯进行高效培养。

最后,教师要组织学生参与多种形式的倾听习惯训练活动,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在数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倾听后复述”、“最优秀听众评比”等诸多数学倾听训练活动,以此来提升幼儿在倾听方面的专心程度以及耐心程度,对幼儿的倾听习惯进行充分培养。

二、着重培养学生的表述习惯

(一)对数学活动中的表述习惯要求进行明确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在幼儿园阶段,特别是大班阶段,老师和幼儿都应有正确的表述习惯。表述习惯基础规范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其一,幼儿在针对问题内容进行回答的过程中,身体要站直,保持精神抖擞,大方地表述自身的想法。其二,在回答问题时声音要清晰洪亮,引导幼儿回答问题话语要具备一定的完整性、条理性。其三,在幼儿在听懂问题内容以后,还可以针对幼儿能力引导幼儿对其进行详细的复述,并依照自身的想法对其进行合理的补充与修正。

(二)对幼小衔接阶段的表述习惯要求进行明确

在幼小衔接阶段对学生表述习惯的基础规范要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为幼小衔接阶段的学生在识字数量方面存在缺失,因此教师可以应用谈论、图示、操作的方法来向学生讲解数学活动内容中的重点内容。此间,教师主要需要要求幼儿对数字的组成划分、加上以及减掉、分类情况等进行清晰的表述。

(三)对学生的表述能力进行培养的具体策略

1.充分利用数学语言的主要特点

数学语言本身具备高度严谨性,即便只是相差一个字,最终表述的涵义也存在诸多差异,鉴于此,教师在数学活动当中需要使用正确的方法对数学语言进行叙述的原理内容、图文的主要含义进行表述。

2.利用小组合作教学方法

教师在针对小组合作教学方法进行规划与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将教材内容作为核心,使得学习能力处于不同层级的幼儿都能够在小组当中任意的表述自己的想法与意见。教师要组织幼儿在各个小组当中互相学习对方在表述习惯方面的优点,互相纠正对方在表述方面的错误习惯,在培养幼儿表述能力的同时,对幼儿的合作意识、思维能力进行训练。

三、对学生的数学书写习惯进行培养

(一)对幼小衔接阶段的表述习惯要求进行明确

在书写姿势方面,教师要对学生的眼笔、眼纸等距离进行要求,确保其能够在书写过程中始终保持正确的姿势。在幼儿的书写方面,幼儿能够书写的都是比较简单的数字,教师从幼儿书写的整洁程度、正确性等进行一定的要求,以此来提升幼儿书写的标准型与美观度。

(二)对幼儿数学书写习惯进行培养的具体策略

首先,教师要长久的关注并纠正学生在数学书写姿势方面存在的不良问题。其次,教师应当在进行数学活动时,要向幼儿传输关于正确、规范书写所具备的重要意义,帮助幼儿树立优良的书写态度,教师在活动中也应示范传授正确的书写办法,并要求幼儿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当中对数学任务进行完成。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育领域要将幼小衔接阶段的教育重视起来,在此期间合理的针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进行培养,为学生后续阶段的学习以及发展奠定优良的基础,幼小提升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能力与习惯,实现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合理化培育。

参考文献:

[1]曹馨月,许英.幼小衔接背景下的数学课堂学习习惯的衔接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8(14):146.

[2]王舒嘉.幼小衔接过程中数学教育的优化研究[J].新课程(上),2017(03):41.

[3]曹欢.谈幼小衔接的数学课堂教学[J].小学教学参考,2015(09):3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