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国民族钢琴曲发展研究
作者:林智伟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3年第03期
摘 要:钢琴属于西方古典乐器,在欧洲的音乐发展历程当中,钢琴艺术的发展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二十世纪初期钢琴音乐开始引入中国,中国音乐界也开始了进行民族音乐的钢琴创作,并且在世界钢琴音乐当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特征,个人从发展历程和演奏风格两个方面来探讨中国民族钢琴曲的发展。 关键词:钢琴;民族;风格;发展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9-0154-01 一、中国民族钢琴曲的创作及改编历程 (一)二十世纪初期
二十世纪初期的中国正处在新民主主义斗争的特殊历史时期,大批的有识青年广泛接受西方教育理念和艺术熏陶的文艺工作者创作了大量的具有风格特色的钢琴作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赵元任的《和平进行曲》。主旋律采用了西方典型的大小调,简单的加上一些和弦,曲子的构成比较简单,曲目短小,能够看出中国音乐创作者在尝试利用钢琴进行作曲过程中的技巧生疏和模仿借鉴的痕迹。 (二)中国钢琴曲的发展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钢琴曲创作开始得到发展,尤其是在很多欧洲钢琴名家到中国进行演出和交流之后,中国呈现出大量的钢琴作品,例如《牧童短笛》、《摇篮曲》等等,这些曲子在充分吸收中国民族音乐风格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创作,音乐带有中国古典乐曲的婉约和清丽,与西方钢琴音乐当中的情绪表达强烈,以及华丽的和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三)中国钢琴音乐发展的高潮期
中国民族钢琴音乐创作的高潮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刚刚成立,中国人民正处在生活热情和国家建设热情高涨的时期,钢琴创作的方向较为集中,主要是对中国传统乐曲的改编,在原来的音乐基础上,利用钢琴演奏出不同的音乐感受,让观赏者耳目一新的同时,实现了对中国民族音乐作品的二度创作。 1、音乐创作更加细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这一时期的钢琴音乐创作不再追求在西形式上的简单创作,而是深入整个音乐作品当中对于人物和情感,利用钢琴音乐特色进行丰富而细致的描绘。 2、钢琴对于民族乐器的发声借鉴
因为改编音乐的风格,这一时期的钢琴演奏技巧大量的仿照中国古典乐器的发音方式,例如《红色娘子军》当中有对板胡的模仿,在装饰音当中有对管音的模仿,不仅音乐弹奏技巧丰富,而且装饰音的使用较多,用钢琴来诠释民族乐器当中当中清越和圆滑的感觉。 3、多元化的音色表达
这一时期的钢琴创作注重音色的丰富性,来展示整个音乐场面的宏观以及情感表达的起承转合,例如在钢琴曲《百鸟朝凤》当中为了更好的展示出百鸟图景,创作者采用了琶音、颤音、泛音等多种音色用来模仿自然界的鸟叫和虫鸣的声音。 二、中国民族钢琴乐曲的独特演奏风格 (一)器乐钢琴曲音色表现上的独特性
中国乐曲的音色在世界音乐历史上备受瞩目,中国人在音乐创作过程中讲求天上之音的创作灵感来源,对于音色的要求是个性化而不拘泥于某些特定的传承标准,而且不同的乐器在音乐表现上也有所不同,钢琴在对传统乐曲进行表现过程中,则需要考虑采用不同的装饰音,寻找到合适的弹奏力度以及演奏方式,以求能够更加接近于传统器乐的声音,在钢琴的基础上更好的融合其他器乐的演奏特点,并且丰富对于传统音乐的表现力。 (二)雅俗共赏的音乐类型
中国的民族音乐创作者在钢琴创作过程中没有过分拘泥于追求音乐的高雅,而是在表现现实主义的基础上实现了音乐的雅俗共赏,其中钢琴曲《阳关三叠》是一首典型的古典高雅音乐,第一部分是在低音区,演奏节奏缓慢,用来渲染整个场面以及主人公的离愁别绪,而第二部分节奏开始上升,音乐的情绪表达更加强烈,两人在分别过程中的互动过程表现的更加清晰,而乐曲的最后一部分是好友离开之后作者思绪翻涌的场面,整个钢琴乐曲实现了从低到高的渐进式发展。
三、中国民族钢琴乐曲发展前景
在雄厚的民族文化传统基础上,中国民族钢琴音乐已经走入了稳定发展,当代中国钢琴作品呈现出了风格多变以及发展方式多元化的特征,但是钢琴演奏家基本上都是在向世界传达一种东方式的情感表达方式,含蓄、内敛而细腻,同时也融合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观念,在这些元素的综合之下中国的民族钢琴音乐已经形成了一条明确发发展道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四、结论
中国的钢琴乐曲从产生到发展仅有百年时间,而现代的中国钢琴作品已经可以媲美世界经典,其主要原因在于在音乐创作指出,中国的音乐家就积极的将钢琴演奏根植于民族文化之中,寻找到了西方音乐与中国古典音乐的契合点,在吸收二者优势特征的基础上,创作出了备受人们喜爱的钢琴作品。 参考文献:
[1]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