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y,产品供不应求,厂商会扩大生产,y会增加。ad=y,社会生产既不缩小,也不扩大,国民收入处于均衡状态
存货变动机制:
存货投资包括意愿存货投资和非意愿存货投资
存货包括企业库存原材料、待销售的产成品和半成品或在产品。
产成品方面的存货投资,厂商不能完全控制,由市场需求来决定。
市场需求减少,产品供大于求,实际的产成品存货投资大于意愿的产成品存货投资,厂商会减少产量,产出减少,并最终趋于均衡产出。反之,厂商会增加产量,产出增加,并最终趋于均衡产出。
2.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
消费函数:c=c0+cy。c0是一个大于零的常数为自发消费或自主消费,c为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的收人所引致的消费变动量,为边际消费倾向用公式表示即为:
边际消费倾向具有递减的趋势。因此,消费曲线实际上是一条抛物线。
平均消费倾向(apc):是消费与国民收入的比率,即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自发消费增加可以使消费曲线向上平移,反之则向下平移;当边际消费倾向提高时,消费曲线的斜率会变大,即消费曲线会变得更加陡峭,反之,消费曲线的斜率会变小,即消费曲线会变得更加平坦。
储蓄函数:s=s0+sy。s0为自发消费,是一个负值。s为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的收入所引致的储蓄的变动量,称为边际储蓄倾向,它是一个大于零小于l的参数,公式为:
平均储蓄倾向(aps):是储蓄与收入的比率。即
储蓄倾向和消费倾向的关系:mpc+mps=1, apc+aps=1
3.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均衡收入公式表明:均衡国民收入与自发消费和投资需求成正比,与边际储蓄倾向成反比,与边际消费倾向成正比。
4.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或
均衡收入公式表明: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具有注入效应的变量支出的增加会导致国民收入增加,而具有漏出效应的变量税收的增加则会减少国民收入;反之亦然。因此,当一个经济社会的实际产出不能实现充分就业时,要增加国民收入,刺激经济增长,就可以通过增加支出的方法或减少税收的方法增加总产出;反之,当经济出现过热,通货膨胀严重时,则可以采取减少支出和增加税收的方法抑制过快的经济增长速度,进而抑制通货膨胀。
5.乘数
乘数包括自发消费乘数、投资乘数、支出乘数(含购买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和净出口乘数。
(1)投资乘数k,即变动一个单位的投资所导致的国民收入变动的倍数;
投资乘数的高低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或边际储蓄倾向的高低,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边际消费倾向越低,或边际储蓄倾向越高,投资乘数就越小,相反,边际消费倾向越高,或边际储蓄倾向越低,投资乘数就越大。
(2)购买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和税收乘数
当税收是比例税时,对应乘数公式为、和
(3)平衡预算乘数:假设支出与税收变动的数量相同。即△g=△t,则平衡预算乘数(mb)就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考点二.货币市场的均衡和利率的决定
1.货币:
四种功能:货币作为交易媒介的功能、作为财富储藏手段的功能、作为核算单位的功能和作为延期支付手段的功能
定义:货币是被定义为在银行体系外流通的通货(包括纸币和硬币)以及在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支票帐户存款),通常用m1来表示
2.货币需求和货币需求函数
货币需求也被称为流动偏好,是指人们出于某些动机所持有的货币数量
持有货币的三种动机,即交易动机、谨慎动机和投机动机,与此相联系,存在着三种货币需求,即对货币的交易性需求、预防性需求和投机性需求。
货币需求函数: l=ky-hi
在利率水平极低时,货币需求会趋向无穷大。这被称为流动性陷阱或流动偏好陷阱,也称凯恩斯陷阱。之所以会出现流动性陷阱,是因为当利率水平极低时,人们会认为利率水平不会再下降,从而有价证券的价格不大可能再升高而只会跌落。在此情况下,人们为避免经济损失,会卖出所有的有价证券而持有货币,从而使货币需求趋向无穷大,这时,货币需求曲线就变成一条平行于横轴的水平线,出现流动性陷阱。
3.货币供给和货币供给量函数
货币供给有名义货币供给(m)和实际货币供给(m/p)之分,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是否进行了价格指数的调整
在一个经济社会中,名义货币供给决定于货币当局或银行的货币,与利率水平无关,因此是一个外生变量。在一个纵轴表示利率,横轴表示货币存量的坐标中,货币供给曲线是一条垂至于横轴的直线
如果货币当局实行扩张性的货币,即增加了货币供给,货币供给曲线就会向右平移,货币存量增加;反之,如果货币当局实行紧缩性的货币,即减少了货币供给,货币供给曲线会向左平移,货币存量减少
货币供给过程与货币供给函数:货币供给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基础货币,二是货币乘数。货币供给函数m =m·b
货币乘数:货币乘数由现金漏损率、法定存款准备率、定期存款准备
率、定期存款比以及超额准备率等行为参数共同决定。
货币供给的理论模型为:=
4.货币市场均衡的条件是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即l=m。
均衡利率不是一定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的变化而变化。
考点三.利率、投资和国民收入的关系
1.投资函数i=i0-bi 投资曲线是一条斜率为负的曲线,即利率水平越低,投资需求越大
利率的变动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利率水平越低,投资需求越大,总需求就越大,由于国民收入决定于总需求,因此,总需求的增加必然导致国民收入越多;反之,利率水平越高,由于投资需求越小,因而总需求和国民收入也就越少。
2.is-lm模型: lm曲线上的每一点都表示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相一致,并且同既定的利率和收入水平相一致。is曲线上的每一点都表示储蓄等于投资,并且同既定的利率和收入水平相一致。国民收入y的均衡水平是由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决定的,即消费函
数、投资函数、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共同决定国民收入的均衡水平。在is-lm模型中,通过利率把货币市场和产品市场联系起来。
[单选题]
在一个经济体中,影响家庭消费支出的最重要因素是( )。
a.可支配收入 b.利率水平
c.价格水平 d.节俭程度
答案:a
解析:在影响消费需求的诸多因素中,收入水平始终是影响消费需求的最重要因素。
[单选题]
记消费为c,投资为i,购买为g,税收为t,转移支付为tr,则三部门国民收入的均衡公式为( )。
a.y=c+i b.y=c+i+g+t+tr
c.y=c+i+g d.y=c+i+g-t+tr
答案:c
解析:三部门要素市场的货币流动y=c+(t-tr)+s ,产品市场的货币流动d=c+i+g. 宏观经济均衡的条件是消费、投资与支出之和必须等于消费、储蓄与税收之和。用公式可以表示为:c+(t-tr)+s=y=g=c+i+g,符合条件的是c
[单选题]
利率是影响国民收入的一个重要杠杆。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利率水平的提高会使国民收入( )。
a.降低 b.提高
c.不变 d.不确定
答案:a
解析: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利率水平越低,投资需求越大,总需求就越大,由于国民收入决定于总需求,因此,总需求的增加必然导致国民收入越多;反之,利率水平越高,由于投资需求越小,因而总需求和国民收入也就越少。
[单选题]
在家庭和企业的两部门经济社会中,自发消费为5000亿元,投资为3000亿元,边际消费倾向为0.8,则均衡产出为( )。
a.y=5000 ×(1+0.8)+3000=12000亿元
b.y=5000 ÷(1-0.8)+3000=28000亿元
c.y=(5000+3000)×(1+0.8)=14400亿元
d.y=(5000+3000)÷(1-0.8)=40000亿元
答案:d
解析:
[单选题]
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a.两者乘积为1 b.两者乘积为100
c.两者之和为1 d.两者之和为100
答案:c
解析: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1
[多选题]
在经济活动中,存在着对货币的( )。
。)
a.交易性需求 b.预防性需求
c.鉴赏性需求 d.收藏性需求e.投机性需求
答案:abe
解析:货币的三大动机交易动机、谨慎动机和投机动机对应的三大需求是:交易性需求、预防性需求和投机性需求
[多选题]
货币有狭义货币(m1)与广义货币(m2)之分,下列各项中属于m1的有( )。
a.纸币 b.活期存款
c.定期存款 d.货币市场存款e.法定准备金
答案:ab
解析:m1=m0+活期存款。
[多选题]
如果出现流动性陷阱,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增加的货币供应量不会再引起利率的下降
b.整个宏观经济处于经济过热之中
c.消费者对未来持悲观态度
d.货币需求利率弹性趋向 0
e.利率刺激投资的杠杆作用失效
答案:ace
[多选题]
下列关于乘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谓乘数,是指在一定时期中,一单位国民收入的变动所导致的数倍总需求的变动
b.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边际储蓄倾向越低,投资乘数就越小
c.购买的乘数是正值
d.税收的乘数是负值
e.在比例税的情形下,平衡预算乘数恒等于 1
答案:cd
解析:乘数是指在一定时期中,一单位总需求的变动所导致的数倍国民收入的变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边际消费倾向越低,投资乘数就越小在比例税的情形下,平衡预算乘数等于 1,必须满足许多特殊条件,一般来说,它小于1.
[判断题]
如果银行将再贴现率从8%提高到10%,其他条件不变,则货币乘数扩大,从而商业银行创造出更多的派生货币,即货币供应量增加。
答案:×
解析:再贴现率从8%提高到10%,货币供应量是减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