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电表内阻的几种测量方法

电表内阻的几种测量方法

来源:刀刀网


电表内阻的几种测量方法

电表内阻的几种测量方法

一、电流表内阻测量的方法

灵敏电流表是用来测定电路中电流强度且灵敏度很高的仪表。它有三个参数:满偏电流I、

g满偏时电流表两端的电压U和内阻r。一般灵敏

gg电流表的I为几十微安到几毫安,r为几十到几

gg百欧姆,UgIgrg也很小。将电流表改装为其他电

表时要测定它的内阻,根据提供的器材不同,可以设计出不同的测量方案。练习用多种方法测定电流表的内阻,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创造性、实验设计能力和综合实验技能。本节课拟谈几种测定电流表内阻的方法。 1、利用两个电流表法测电流表的内阻 两个电流表法是利用两块电流表测电阻的一种方法,这一方法的创新思维是运用电流表测电压(或算电压),此方法适用于电压表不能用或没有电压表等情形。设计电路时除考虑电流表的量程外,还要考虑滑动变阻器分压与限流的连接方式。

【例1】从下列器材中选出适当的实验器材,设计一个电路来测量电流表A的内阻r,要求方法

11简捷,有尽可能高的精确度,并测量多组数据。

(1)画出实验电路图:标明所用器材的代号。 (2)若选取测量中的一组数据来计算r,则所

1用的表达式r ,式中各符号的意义

1是: 。器材(代号)与规格如下: 电流表A,量程10mA,内阻待测(约40);

1电流表A,量程500A,内阻r227502;

电压表V,量程10V,内阻r电阻R,阻值约为100;

110k滑动变阻器R,总阻值约50;

2电池E,电动势1.5V,内阻很小; 电键K,导线若干。

分析与解:大多数考生看到此题,第一感觉考虑的就是伏安法,由于没有考虑电表的量程,当然做不正确。少数考生想到要满足“有尽可能高的精确度”的条件,认为电压U的测定,不能选量程是10V的电压表。因为电流表两端允许施加的最大电压约为0.4V,因而电压表不能准确测出电流表的两端的电压,但由于缺乏创新精

神,想不出其他方法,也做不正确。只有极少数有“安安”法新思路的考生才能做正确。 答案:将电流表A并联在电流表A的两端,利

21用电流表测量电压;要满足“多测几组数据”,滑动变阻器R采用分压接法;实验电路如图所

2示,其表达式

1r1I2r2I12,式中I、I、r、r分别表示

1212通过电流表A、A的电流和它们的内阻。

2、利用“加R”法测电流表的内阻

“加R”法又叫“加保护电阻”法。在运用伏安法测电阻时,由于电压表或电流表的量程太小或太大,为了满足安全、精确的原则,加保护电阻的方法就应运而生,设计电路时不仅要考虑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还要考虑滑动变阻器分压与限流的连接方式。

【例2】某电流表的内阻在0.10.2之间,现要测

量其内阻,可选用的器材如下: A. 待测的电流表A(量程0.6A);

1B. 电压表V(量程3V,内阻约2k);

1C. 滑动变阻器R(最大电阻10);

1D. 定值电阻R(阻值5);

2E. 电源E(电动势4V) F. 电键S及导线若干。

(1)画出实验电路图;(2)如测得电压表的读数为U,电流表的读数为I,则电流表A内阻

1的表达式为:R 。

A分析与解:许多考生读完此题,就知道实验原理是伏安法,由于设计电路时没有考虑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当然做不正确。少数考生想到电流表的内阻在0.10.2之间,量程为0.6A,电流表上的最大电压为0.12V,因而电压表不能并联在电流表的两端,由于缺乏创新意识,也做不正确。只有极少数有“加R”法新理念的考生才能做正确,因为本题必须将一个阻值为5的定值电阻R2

与电流表串联,再与电压表并联,才满足要求;再者量程为3V的电压表其量程虽然小于电源电动势(4V),但可在电路中接入滑动变阻器进行保护;滑动变阻器在本实验中分压与限流的连接方式均符合要求,但考虑限流的连接方式节能些,因而滑动变阻器采用限流的连接方式。故本题设计电路图如图所示;电流表A内阻的表达式

1为:

RAUR2I。

3、半偏法

这种方法教材中已做介绍。中学物理实验中常测定J0415型电流表的内阻。此型号电流表的量程为0200A,内阻约为500,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操作要点:按图1连好电路,S断开,S闭合,

21

调节变阻器R,使待测电流表G的指针满偏。再将S也闭合,保持变阻器R接在电路中的电阻

2不变,调节电阻箱R使电流表G的指针半偏。读出电阻箱的示值R,则可认为rgR。

实验原理与误差分析:认为S闭合后电路中的

2总电流近似不变,则通过电阻箱的电流近似为

IG2。所以电流表内阻与电阻箱的示值近似相等。

2实际上S闭合后电路中的总电流要变大,所以通过电阻箱的电流要大于,电阻箱的示值要小于电流表的内阻值。为了减小这种系统误差,要保证变阻器接在电路中的阻值R100R,从而使S闭合前后电路中的总电流基本不变。R越大,系统误差越小,但所要求的电源电动势越大。实验中所用电源电动势为8——12V,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60k左右。 4、电流监控法

实验中若不具备上述条件,可在电路中加装一监控电流表G,可用与被测电流表相同型号的电

IG2

流表。电源可用1.5V干电池,R用阻值为10k的滑动变阻器,如图所示。

实验中,先将S断开,S接通,调节变阻器R

21的值,使被测电流表G指针满偏,记下监控表G的示值I。再接通S,反复调节变阻器R和电阻

G2箱R,使G的指针恰好半偏,而G的示值不变。这时电阻箱R的示值即可认为等于G的内阻r。

g这样即可避免前法造成的系统误差。

用图所示电路测量电流表G的内阻,也可不用半偏法。将开关S、S均接通,读出被测电流

12表G的示值I、监控表G的示值I、电阻箱的示

GG值R,则可根据

rg(IGIG)RIG计算出电流表G的内阻。

5、代替法

按图所示连接电路,G为待测电流表,G为监测表,S为单刀单掷开关,S为单刀双掷开关。

12

先将S拨至与触点1接通,闭合S,调节变阻

21器R,使监测表G指针指某一电流值(指针偏转角度大些为好),记下这一示值。再将单刀双掷开关S拨至与触点2接通,保持变阻器R的滑片

2位置不变,调节电阻箱R,使监测表G恢复原来的示值,则可认为被测电流表G的内阻等于电阻箱的示值。

用这种方法,要求监测表的示值要适当大一些,这样灵敏度较高,测量误差较小。

6、电压表法

原则上得知电流表两端的电压U和通过它的电流I,就可以利用

rgUI计算出它的内阻。但若

测量J0415型电流表的内阻,满偏时它的电压才是0.1V,用J0408型电压表的3V量程测量,指针才偏转一个分度。这样因读数会引起很大的偶然误差。所以不宜用一般电压表直接测量电流表两端的电压。

可用如图所示电路,将待测电流表G与电阻

箱串联后再与电压表并联。闭合开关S,调节变阻器和电阻箱,使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指针均有较大的偏转,读出电压表的示数U、电流表的示值I和电阻箱的示值R,则据内阻。

rgUIRI得出电流表的

电源要用2节干电池,电压表用3V量程,用最大阻值为1k左右的变阻器。

7、用内阻、量程已知的电流表代替电压表 按图连接电路,G为待测内阻的电流表,G为内阻、量程已知的标准电流表,E为1.5V的干电池一节,R为阻值为几十欧姆的滑动变阻器。

调节变阻器R,使两电流表的指针均有较大的偏转。读出电流表G的示值I,设其内阻r;读出

Gg被测电流表G的示值I,则据

GrgIGrgIG可得出电流

表G的内阻值。

二、电压表内阻测量的几种方法

电压表内阻的测量是近年来高考的热点和亮点,其实电压表内阻的测量和一般电阻的测量一样,所不同的就是电压表可提供自身两端的电压值作为已知条件。因此,在测量电压表内阻的实验中,要灵活运用所学过的实验方法,依据实验原理和实验仪器,按照题设要求和条件进行合理的测量。

1. 利用伏安法测量

电压表是测定电路两端电压的仪器,理想电压表的内阻可视为无限大,但实际使用的电压表内阻并不是无限大。为了测量某一电压表的内阻,给出的器材有:A. 待测电压表(03V,内阻在

3.54.5k之间);B. 电流表(01mA);C. 滑动变

UI阻器(050);D. 电源(1.5V的干电池两节);E. 开关和若干导线。利用伏安法

R,测量电压表示

数U和电流表示数I即可,由于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远小于被测内阻值,为了满足多测几组数据,利用作图法求电压表的内阻,应选用滑动变阻器分压式电路,电路如图所示。

2、利用“伏伏”法测电压表的内阻

“伏伏”法是利用两块电压表测电阻的一种方法,这一方法的创新思维是运用电压表测电流(或算电流),此方法适用于电流表不能用或没有电流表等情形。设计电路时不仅要考虑电压表的量程,还要考虑滑动变阻器分压与限流的连接方式。

【例3】为了测量量程为3V的电压表V的内阻(内阻约2000),实验室可以提供的器材有: 电流表A,量程为0.6A,内阻约0.1;

1电压表V,量程为5V,内阻约3500;

2变阻箱R阻值范围为09999;

1变阻箱R阻值范围为099.9;

2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约为100,额定电流

31.5A;

电源E,电动势6V,内阻约0.5; 单刀单掷开关K,导线若干。

(1)请从上述器材中选择必要的器材,设计一个测量电压表V的内阻的实验电路,画出电

路原理图(图中的元件要用题中相应的英文字母标注),要求测量尽量准确。

(2)写出计算电压表V的内阻R的计算公式

V为R 。

V分析与解:多数考生解答此题,毫不犹豫地套用伏安法,由于没有考虑电表的量程,当然做不正确。少数考生想到待测电压表的量程为3V,内阻约2000,电压表中的最大电流为

I3A1.5mA0.0015A2000,认为电流表不能准确测量,

但由于创新能力差,也做不正确。只有极少数有“伏伏”法新理念的考生才能做正确。 答案:(1)测量电压表V的内阻的实验电路如图所示。(2)电压表V的示数U,电压表V的

2示数U,电阻箱R的读数r。根据欧姆定律,利用

211通过电压表的电流与通过电阻R的电流相等,算

1出电压表的电阻为

RVUr1U2U。

3、利用欧姆表测量

欧姆表是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制成的,已知欧姆表刻度盘上刻度值为“20”,现用欧姆表测量一个内阻约为几千欧的电压表,实验中应把欧姆表选择开关调至×100挡,若欧姆表的读数如图所示,则该电压表内阻阻值为2500。

4、利用半偏法测量

方法一:用如图所示电路测量量程为1V的电压表的内阻R(R在800900之间)。提供的器材

VV还有:A.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10;B. 电阻箱,最大阻值999.9,阻值最小改变量为0.1;C. 电池组:电动势约6 V,内阻可忽略不计;D. 导线和开关。实验方法和步骤是:① 断开开关S,按图3连接好电路;② 把滑动变阻器的触头P

滑到b端;③ 将电阻箱的阻值调到零;④ 闭合开关S;⑤ 调节滑动变阻器R的阻值,使电压表指针达到满偏;⑥ 调节电阻箱R的阻值,使

0电压表指针达到半偏,读出此时电阻箱R的阻

0值,即为电压表的内电阻R的测量值。

V

方法二:量程为3V的电压表V的内阻约为

3k,要求测出该电压表内阻的精确值,实验中

提供的器材有:A. 阻值范围为0.1到9999.9的电阻箱;B. 开路电压约为5V,内阻可忽略不计的电源E;C. 导线若干和开关。实验电路如图所示,由于电源的电动势没有准确给出,先调节电阻箱阻值,使电压表指针指在中间刻度线,记下电阻箱的阻值R,有

1RV1UE2RVR1①

再调节电阻箱阻值,使指针指在满偏刻度,记下电阻箱的阻值R由串联分压规律:

2URVERVR2②,

解①②式得RVR12R2

5、利用已知电动势的电源和电阻箱测量 量程为3V的电压表,其内阻约为3k,现要求测出该电压表内阻,实验器材有:电源,电动势

E6V,内阻不计;变阻器R,阻值范围0.19999.9,

额定电流0.2A;开关和导线若干,实验电路如图所示,由于电源的电动势准确给出,只需调节R记下阻值,读出对应的电压值U,由串联分配规律可得:

RVUREU。

6、 利用电流表和定值电阻测量

实验电路如图所示,图中E为电源(电动势为4V),R为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200),

R0为已知定值电阻(阻值为3.50k),A为电流表

(量程为2mA),V为一个有刻度但无刻度值的电压表(量程约3V,内阻约3k),现要测电压表V的内阻R。实验步骤如下:闭合开关S、S,

V12调节R的滑动触头使电压表V满偏,设满偏电压为U,读出电流表A示数为I,有

m

Um(I11Um)R0RV①

闭合S,断开S,调节R的滑动触头使电压表

12V满偏U,读出电流表A示数为I,有Um

2mI2RV②

联立①②式,可得电压表内阻

RVI1I2RI2

7、利用电压表和电阻箱测量

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A. 电池E:电动势约6V,内阻约1;B. 电压表V:量程3V,内阻r约

11为3k;C. 电压表V:量程2.5V,内阻r约为2.5k;

22D. 电阻箱R:最大阻值9999.9,阻值最小改变量

1为0.1;E. 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50;F. 开

2关和导线若干。

要求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定电压表V的内阻,

1当开关S闭合时,调节滑动变阻器R和电阻箱R。

21根据串联电路电压分配原理有:

RV1U1R1U2U1RV1R1U1U2U1,可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