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大纲........................................................................ 2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验教学大纲...................................................................... 11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考试大纲...................................................................... 14
1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20100810
课程名称:计算机组装与维护/Computer Installation And Maintenance 课程总学时:200
一、教学目的和任务
1、目的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一门应用性较强的选修课程。通过对微机软硬件的初步学习,使学生对计算机的各个部件有感性的认识并理性理解各个部件的功能和特点,学习微机出现故障时解决和处理的方法,为今后使用计算机提供必要的微机硬件知识,以便能够得心应手地使用好和维护好计算机,更好地使计算机发挥作用。
2、任务
本课程通过阐述计算机维护与维修的基本知识和维修方法,让学生掌握微型计算机组成、基本原理、部件选型、维护和维修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为所学人员奠定计算机硬件的理论知识,培养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分析计算机软硬件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经验。
二、教学基本要求
1、本课程总课时数为180课时,讲课和实验课时比例约为2.2:1;
2、本课程的重点是计算机的硬件组成部分、各部件的基本参数、整机的维护技术及计算机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3、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选择、购买并组装一台适合于不同应用的计算机及其配件,并能完成常见的系统故障的处理;
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十分重要,本课程既要求学生了解计算机各部件的基本工作原理,又要求学生能实际动手操作,进行硬件的组装、维修,具有一定难度;
5、由于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都在飞速发展,掌握维护与维修的方法、原则,然后在这些方法与原则指导下进行自学,并能迅速接受新硬件的安装、调试、维护等任务是本课程的难点;所以,积累非富的经验显得十分重要。
2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1章 计算机概述(10学时) (1)授课内容
①第一台计算机的产生及其意义;
②计算机的三种分类方法:按功能、按用途、按处理对象;
③几种常见的计算机:台式机,笔记本,服务器,工作站,及其异同;
④冯·诺依曼(Von Neumann)体系结构计算机的两个特点及基于本体系结构的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图及其对应硬件;
⑤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部分。 (2)重点
熟练掌握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部分。 (3)难点
冯·诺依曼(Von Neumann)体系结构。 第2章 处理器(10学时) (1)授课内容
①CPU的概念、CPU的内部功能结构:控制单元、逻辑单元和存储单元;
② CPU的发展历程、目前的几种主流CPU:Intel的P4,C4,CD。AMD的Athlon XP,Athlon 等;
③CPU的性能指标:时钟和频率,主频、倍频和外频,前端总线频率,缓存,制造工艺,接口类型,封装技术等相关知识,能与相应的CPU搭配;
④超频的原理以及与CPU相关的一些新技术:超线程、流水线技术、超流水线、超标量、分支、分支预测等;
⑤几种常见的指令特殊扩展技术、IA-32、IA-、迅驰技术等; ⑥ CPU的选择、识别、安装与测试。 (2)重点
熟练掌握CPU的安装过程及安装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3)难点
CPU的常见故障表现及处理方法。 第3章 主板(15学时) (1)授课内容
①主板的基本组成部件:芯片组、I/O控制芯片、扩展槽、各种插座;
3
②芯片组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主要功能:北桥(MCH)和南桥(ICH);
③Intel目前常见几种芯片组,支持的CPU、内存类型,主要性能特点,参数等:810,815,820,845系列,848系列,865系列,875,91X系列等;
④主板上的几种总线及各种插槽;
⑤主板上的主要元器件及其主要功能:集成声卡,网卡,BIOS芯片,I/O控制芯片,等; ⑥主板的选择、安装、测试和维护。 (2)重点
熟练掌握主板的安装方法与步骤。 (3)难点
常见的主板故障及维修方法:目测法,测量法,测试卡测试法,代换法等。 第4章 半导体存储器(15学时) (1)授课内容
①内存在计算机中的重要地位、内存的分类、DRAM的分类及其应用范围; ②内存的技术规格:时钟频率、存取时间、延迟、带宽等参数; ③内存的几种封装方式:ZIP(SIMM)、DIP(DIMM); ④ECC内存及其应用;
⑤常见内存芯片标识的识别方法:三星、现代等; ⑥内存的选择、安装测试与维护。 (2)重点
掌握内存安装步骤、安装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可能出现的故障处理方法。 (3)难点
常见的内在故障表现,处理方法:鸣叫、容量不对、内存出错、系统非法、内存混插等等。
第5章 显示设备(10学时) (1)授课内容
①CRT显示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
②CRT显示器的分类与各类的特点:彩色和黑白;
③按显像管的类型进行分类:球面,柱面,平面直角,纯平; ④液晶显示器的液晶显示器的发展、特点及类型; ⑤显示子系统的组成部分:显示卡和显示设备; ⑥显示系统的安装、使用与维护。
4
(2)重点
掌握显示卡的输出接口和总线接口、显示系统的安装与维护。 (3)难点
常见显示子系统的故障和处理方法; 第6章 打印机(30学时) (1)授课内容
①打印机的分类和各类的主要应用与特点:针式,喷墨,激光; ②针式打印机的基本知识及选择标准:打印针数,打印宽度,品牌; ③打印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及激光打印机的规格:PPM,DPI,纸张尺寸;
④喷墨打印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及打印机的规格:打印速度,喷墨头,墨水盒,纸张大小,分辨率;
⑤打印机的安装步骤; ⑥打印机的基本维护方法。 (2)重点
熟练掌握打印机的安装与维护方法。 (3)难点
打印机的常见故障表现及处理方法。 第7章 磁存储系统(10学时) (1)授课内容
①软盘存储系统的组成部分、规格、记录格式、磁盘存取原理;
②磁盘表面的读/写操作及磁盘驱动器的相关技术:初始化,寻道操作,写操作,读操作;
③硬盘的构成、盘片组织、硬盘驱动器的类型:5.24,3.5,2.5,1.8;ATA,SATA,SCSI,USB,IEEE1394;
④硬盘与主机之间的传输模式、硬盘的性能参数、接口类型及各类型的特点、; ⑤硬盘的选择、安装和测试方法与标准:大小,接口,容量,转速,功能,缓存,品牌; ⑥磁盘阵列的基本知识:RAID0,RAID1,RAID3,RAID0+1; ⑦移动存储器的相关知识、ZIP驱动器的相关知识; ⑧闪存的相关知识;
⑨磁带存储系统的相关知识。 (2)重点
5
熟练掌握各种存储系统的安装过程及安装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3)难点
常见的硬盘故障处理方法; CPU的常见故障表现及处理方法。 第8章 光存储系统(10学时) (1)授课内容
①CD-ROM和CD-RW存储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②CDROM的技术规格相关新技术
③DVD存储系统的特点、数据组织形式、激光头的工作原理;
④DVD驱动器的类型和各类的特点:DVD-R,DVD-RAM,DVD-Audio,DVD-Video; ⑤DVD及其驱动器的选择与安装技术。 (2)重点
熟练掌握光存储系统的安装过程。 (3)难点
光存储系统的特点、数据组织形式、激光头的工作原理。 第9章 其他设备(20学时) (1)授课内容
①机箱与电源的基本知识及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②UPS的功能和作用;
③键盘与鼠标的基本知识及维护与维修方法; ④ 语音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安装步骤与方法; ⑤ 扫描仪的性能指标
⑥数码相机、摄像头的基本工作原理与使用方法。 (2)重点
熟练掌握计算机各部件的安装过程。 (3)难点
各种设备的常见故障表现及处理方法。 第10章 系统安装(20学时) (1)授课内容
①PC的选择,软、硬件的安装与测试 ②MS-DOS安装与启动
③硬盘分区的方法与步骤:Fdisk,Diskman,PQ,DM等软件的使用;
6
④Windows XP中文版的安装方法与步骤及常见问题; ⑤FAT和NTFS等文件系统的相关知识;
⑥常用操作系统的安装与设置方法:Linux,Unix,等。 (2)重点
熟练掌握各类操作系统的安装过程。 (3)难点
硬盘分区的方法与步骤。
第11章 BIOS/CMOS解析(10学时) (1)授课内容
①BIOS的基本功能:自检,初始化,系统自举; ②BIOS有种类及各类的特点:Award,AMI,Phoenix; ③BIOS和CMOS的差异和联系; ④CMOS的常用设置方法; ⑤BIOS的升级方法。 (2)重点
熟练掌握CMOS的常用设置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 (3)难点
BIOS的升级方法。
第12章 Windows注册表解析与维护(10学时) (1)授课内容 ①注册表的基本知识; ②注册表的修改与编辑方法; ③常见注册表故障的修复方法 (2)重点
熟练掌握注册表的修改与编辑方法;。 (3)难点
各类注册表故障的处理方法。 第13章 计算机网络系统(10学时) (1)授课内容
①计算机LAN的基本组成部分;
7
②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③常用的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 ④常用的网络传输介质及相关特性; ⑤网卡和网络协议的安装与设置方法; (2)重点
常用操作系统下,拨号,LAN,ADSL等相应技术的设置与维护方法。 (3)难点
各类网络故障的处理技巧与方法。
第14章 实用维护技术(10学时) (1)授课内容
①磁盘维护技术:ScanDisk的使用方法、磁盘碎片整理的方法; ②磁盘的分区技术:PQ,Diskman等软件的使用;
③文件维护技术:掌握添加/删除程序的使用方法、常用的数据备份技术:数据压缩,直接备份,硬盘Ghost,分区备份,增量备份,光盘备份,等等相关技术与软件;
④PcAnywhere远程维护技术;
⑤Ghost,Nero,CloneCD,Sandra,等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方法;
⑥电焊及相关技术,掌握常见可修性较高的设备的二级维修:显示器,键盘,鼠标,电源,光驱,主板小故障等;
⑦掌握一台电脑从选购,到硬件、软件安装,测试,使用与维护的全套工序。 (2)重点
熟练掌握常用的数据备份技术。 (3)难点
远程维护技术等现代维护技术的掌握。
第15章 计算机病毒与黑客防范(10学时) (1)授课内容
①计算机病毒的来源和分类:木马,蠕虫,等
②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和特征:程序性,传染性,欺骗性,危害性,隐蔽性,潜伏性,精巧性;
③计算机病毒的分类及各类特点:引导型,文件型,网络型;
8
④计算机病毒的规律和现象,处理方法与技巧:杀毒软件,使用习惯等; ⑤黑客入侵的机制与相关知识; ⑥防火墙技术; ⑦网络安全技术。 (2)重点
熟练掌握计算机病毒的处理方法与技巧。 (3)难点
网络安全技术的使用。
四、教学方法及手段
课堂教学方面:使用多媒体教室,PowerPoint幻灯片讲授、演示,辅以黑板板书。 教学互动方面:每章开始前提出问题,本章讲授结束时,点名学生回答问题。 教育技术应用方面:利用幻灯片教学时的绘图笔起到强调的作用,补充必要的图片、示例或SWF动画和视频。
实验教学方面:要求学生先观看与实验项目内容相关的视频,然后进入组装与维护实验室实际操作。
五、实验或上机内容
实验一:微机硬件系统组成及各种外设的识别、故障的处理(2学时) 实验二:微机操作系统的安装与升级(2学时)
实验三:注册表的使用、CMOS设置与BIOS升级(2学时) 实验四:各种外设的维护与维修(2学时) 实验五:网络连接故障处理(2学时) *实验六:常用维修工具软件的使用(2学时) *实验七:整机常见故障实例分析与处理(3学时) 注:带*的的为选做实验项目
六、先修课程、后续课程
先修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
后续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9
七、考核方式
1.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2. 成绩核定办法:采取闭卷理论考试与平时考查、上机实验相结合的方法评定成绩。其中:理论考试70%;平时30%(包括实验,作业,平时课堂考勤等)。
10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C08047
课程名称:计算机组装与维护/Computer Installation And Maintenance 课程总学时/学分:32/2 (其中理论22学时,实验10学时)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软件工程、网络工程及相关专业
一、实验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1、目的
本课程是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一门应用性较强的选修课程。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计算机维护与检修在实际中经常使用,已成为信息类专业学生应该熟悉的一门技术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了解计算机的组成、计算机功能和计算机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能对计算机进行日常维护和对常见故障进行检测。 2、任务
通过学习计算机维护与维修的基本知识和维修方法,让学生掌握微型计算机组成、基本原理、部件选型、维护和维修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突出技能操作,注重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二、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
1、由指导教师讲清实验的基本原理、要求,实验目的及注意事项。 2、学生观看相关教学视频并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 3、实验小组人数为2人,两人共同完成实验。
4、教学实践除巩固课程理论外,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和调试的能力。 5、要求学生填写实验报告,记录实验经过、实验结果。实验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 (1)实验目的和内容; (2)实验的简单过程; (3)实验的结果。
三、实验课程内容(项目)及学时分配
11
序 号 实验项目名称 内容提要 熟悉主板的构成、内存和CPU技术实验 学时 实验类型 开出要求 1 微机硬件系统组成及各种外设的识别、故障的处理 参数;熟悉硬盘、软驱、光驱的构成;熟悉键盘、鼠标、打印机、显示器的构成 2 验证型 必做 2 微机操作系统的安装与升级 注册表的使用、CMOS设置与BIOS升级 熟悉计算机结构,各个组成部件;组装一台计算机,并安装操作系统 掌握计算机BIOS系统设置方法及注册表的使用 掌握各种计算机部件维修基本方法 2 综合型 3 2 验证型 4 各种外设的维护与维修 2 综合型 5 网络连接故障处理 制作网线、组建小型局域网、并学会处理常见的网络故障 2 验证型 6 7 常用维修工具软件的使用 了解使用维护常用的软、硬件工具 整机常见故障实例分析与处理 常见故障实例分析与处理 2 2 验证型 综合型 选做 选做
四、考核方式
1、实验后,学生将按要求写成实验报告文档,符合实验教学的要求并得到指导教师的认可。
2、指导教师对实验报告进行批改、评分。
3、采用操作考试考核方式。操作考试内容为电脑硬件组装或者系统安装或故障检修。 4、由于该门实验课程依附于理论课,课程总成绩应为实验与理论的综合,其中实验课程成绩计入总成绩,占30%,理论课成绩占70%。
五、实验课程教材或参考书
教材:
1 翁正科. 计算机维护技术(第4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
12
参考资料:
1 刘瑞新等.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程(第二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1月 2 扶树刚、石爱军等.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 3 白风娥. 计算机维护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年1月 4 程煜余等. 计算机维护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
执笔人:刘强
审核人:朱艳辉
批准人:朱文球
2007年8月20日 2007年8月22日 2007年8月23日 13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编号:C08047
课程名称:计算机组装与维护/Computer Installation And Maintenance 课程总学时/学分:32/2 (其中理论22学时,实验10学时)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软件工程、网络工程及相关专业
一、考试对象
修完该课程所规定内容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软件工程、网络工程及相关专业本科学生。
二、考试目的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考试旨在考察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阶段性考察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考察学生对计算机的各个部件感性的认识,是否理解各个部件的功能和特点,考察学生对微机出现故障时解决和处理的方法,属水平测试。
三、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命题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考查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主要知识点学习、理解和掌握的情况。
命题的原则是:题型尽可能多样化,题目数量多、份量小,范围广,最基本的知识一般要占60%左右,稍微灵活一点的题目要占20%左右,较难的题目要占20%左右。其中绝大多数是中小题目,即使大题目也不应占分太多,应适当压缩大题目在总的考分中所占的比例。客观性的题目应占比较重的份量。
四、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第1章 计算机概述
①了解计算机的三种分类方法:按功能、按用途、按处理对象;
②了解几种常见的计算机:台式机,笔记本,服务器,工作站,及其异同;
③掌握冯·诺依曼(Von Neumann)体系结构计算机的两个特点及基于本体系结构的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图及其对应硬件;
④熟练掌握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部分。 第2章 处理器
①了解CPU的概念、CPU的内部功能结构:控制单元、逻辑单元和存储单元;
14
②了解CPU的发展历程、目前的几种主流CPU:Intel的P4,C4,CD。AMD的Athlon XP,Athlon 等;
③了解CPU的性能指标:时钟和频率,主频、倍频和外频,前端总线频率,缓存,制造工艺,接口类型,封装技术等相关知识,能与相应的CPU搭配;
④了解超频的原理以及与CPU相关的一些新技术:超线程、流水线技术、超流水线、超标量、分支、分支预测等;
⑤掌握CPU的选择、识别、安装与测试;。
⑥熟练掌握CPU的安装过程及安装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⑦掌握CPU的常见故障表现及处理方法。 第3章 主板
①了解主板的基本组成部件:芯片组、I/O控制芯片、扩展槽、各种插座; ②了解芯片组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主要功能:北桥(MCH)和南桥(ICH);
③了解Intel目前常见几种芯片组,支持的CPU、内存类型,主要性能特点,参数等:810,815,820,845系列,848系列,865系列,875,91X系列等;
④掌握主板上的几种总线及各种插槽;
⑤掌握主板上的主要元器件及其主要功能:集成声卡,网卡,BIOS芯片,I/O控制芯片等;
⑥熟练掌握主板的选择、安装、测试和维护。
⑦掌握常见的主板故障及维修方法:目测法,测量法,测试卡测试法,代换法等。 第4章 半导体存储器
①了解内存在计算机中的重要地位、内存的分类、DRAM的分类及其应用范围; ②了解内存的技术规格:时钟频率、存取时间、延迟、带宽等参数; ③了解内存的几种封装方式:ZIP(SIMM)、DIP(DIMM); ④了解内存的选择、安装测试与维护。
⑤ 掌握内存安装步骤、安装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可能出现的故障处理方法。 第5章 显示设备
①了解CRT显示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 ②了解显示子系统的组成部分:显示卡和显示设备; ③掌握显示系统的安装、使用与维护。 第6章 打印机
①了解打印机的分类和各类的主要应用与特点:针式,喷墨,激光;
15
②了解针式打印机的基本知识及选择标准:打印针数,打印宽度,品牌; ③了解打印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及激光打印机的规格:PPM,DPI,纸张尺寸;
④了解喷墨打印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及打印机的规格:打印速度,喷墨头,墨水盒,纸张大小,分辨率;
⑤掌握打印机的安装步骤; ⑥掌握打印机的基本维护方法。 第7章 磁存储系统
①了解软盘存储系统的组成部分、规格、记录格式、磁盘存取原理;
②了解磁盘表面的读/写操作及磁盘驱动器的相关技术:初始化,寻道操作,写操作,读操作;
③了解硬盘的构成、盘片组织、硬盘驱动器的类型:5.25,3.5,2.5,1.8;ATA,SATA,SCSI,USB,IEEE1394;
④了解硬盘与主机之间的传输模式、硬盘的性能参数、接口类型及各类型的特点、; ⑤了解硬盘的选择、安装和测试方法与标准:大小,接口,容量,转速,功能,缓存,品牌;
⑥了解闪存的相关知识;
⑦熟练掌握各种存储系统的安装过程及安装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⑧掌握常见的硬盘故障处理方法; CPU的常见故障表现及处理方法。 第8章 光存储系统
①了解CD-ROM和CD-RW存储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②了解CDROM的技术规格相关新技术
③了解DVD存储系统的特点、数据组织形式、激光头的工作原理;
④了解DVD驱动器的类型和各类的特点:DVD-R,DVD-RAM,DVD-Audio,DVD-Video; ⑤了解DVD及其驱动器的选择与安装技术。 第9章 其他设备
①了解机箱与电源的基本知识及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②了解UPS的功能和作用;
③了解键盘与鼠标的基本知识及维护与维修方法; ④掌握语音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安装步骤与方法; ⑤了解扫描仪的性能指标
⑥了解数码相机、摄像头的基本工作原理与使用方法。
16
第10章 系统安装
①掌握PC的选择,软、硬件的安装与测试 ②了解MS-DOS安装与启动
③熟练掌握硬盘分区的方法与步骤:Fdisk,Diskman,PQ,DM等软件的使用; ④熟练掌握Windows XP中文版的安装方法与步骤及常见问题; ⑤掌握FAT和NTFS等文件系统的相关知识;
⑥了解常用操作系统的安装与设置方法:Linux,Unix,等。 第11章 BIOS/CMOS解析
①了解BIOS的基本功能:自检,初始化,系统自举; ②了解BIOS有种类及各类的特点:Award,AMI,Phoenix; ③掌握BIOS和CMOS的差异和联系; ④熟练掌握CMOS的常用设置方法; 第12章 Windows注册表解析与维护 ①了解注册表的基本知识; ②掌握注册表的修改与编辑方法; ③熟练掌握常见注册表故障的修复方法 第13章 计算机网络系统
①了解计算机LAN的基本组成部分; ②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③了解常用的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 ④了解常用的网络传输介质及相关特性; ⑤熟练掌握网卡和网络协议的安装与设置方法; 第14章 实用维护技术
①了解磁盘维护技术:ScanDisk的使用方法、磁盘碎片整理的方法; ②掌握磁盘的分区技术:PQ,Diskman等软件的使用;
③掌握文件维护技术:掌握添加/删除程序的使用方法、常用的数据备份技术:数据压缩,直接备份,硬盘Ghost,分区备份,增量备份,光盘备份,等等相关技术与软件;
④了解PcAnywhere远程维护技术;
⑤掌握一台电脑从选购,到硬件、软件安装,测试,使用与维护的全套工序。 第15章 计算机病毒与黑客防范
①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来源和分类:木马,蠕虫,等
17
②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和特征:程序性,传染性,欺骗性,危害性,隐蔽性,潜伏性,精巧性;
③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分类及各类特点:引导型,文件型,网络型;
④熟练掌握计算机病毒的规律和现象,处理方法与技巧:杀毒软件,使用习惯等; ⑤了解防火墙技术; ⑥掌握网络安全技术。
五、题目类型
1、单选题 30% 2、判断题 10% 3、填空题 20% 4、名词解释题15% 5、问答题 25%
六、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
1、考试方法:闭卷
2、记分方式:百分制,满分为100分 3、考试时间:100分钟
1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