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剪纸教学
剪纸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早在1500多年以前,吐鲁番地区就出现了最早的剪纸。各地都有极具特色的剪纸艺术作品,并且深受国内外友人的喜爱。如今的青少年在漫画、卡通的熏陶下成长,对于自己本民族的传统艺术却了解甚少。怎样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丰富艺术课堂,让学生认识并初步掌握剪纸艺术的技巧,是小学美术教学的一个崭新的课题。通过剪纸艺术课教学,可以丰富和扩大小学生对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认识,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创设环境,激发兴趣
一节好的美术课堂,首先要给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剪纸环境和氛围,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在剪纸艺术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发展。例如,教室里的墙面布置;平时经常带领学生参观一些我国知名剪纸艺人的作品,感受剪纸独特的艺术魅力。当老师在进行剪纸艺术教学时,要积极启发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并记录下来进行剪刻创意。通过他们对这些美好事物的剪刻,会使学生的思想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得到升华,更加热爱社会、热爱祖国、热爱本民族文化。这样,也能使他们的心灵得到陶冶,把这种情感渗入到自己的剪纸作品里,从而激发创作的热情。此外,自然界同样也是孕育学生丰富审美情感的源泉。通过让学生感受自然界奇妙的变化,在剪纸艺术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手中的笔、纸、剪等工具去表现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及感受,剪出他们心中的美丽景色,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智慧,唤起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怀。 整合资源,注重创新
任何一种教育方法都不是孤立的,都有其内在的联系。剪纸的图案千变万化,而最常用的变化方法,就是通过纸的折叠层次和方式变化。这里涉及到数学中的倍数概念,以及轴对称和中心对称知识。只要教师略作点拨,学生就会运用数学知识,在纸的折叠方法上去找变化规律,创造一种动态组合的折纸方法,几刀下去一幅精美的作品就会展示在眼前。又如命题创作,教师出一个“春”字题目,学生就要结合语文、气象、生物、生活等多方面知识,进行巧妙构思。当然,富有创意的样稿设计,还需要有较好的绘画功底。此外,老师还让学生对自己创作的剪纸作品进行口头表述,并写成一段话或一篇小文章,来实现学生内在真实情感的表达,从而使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也得到很好的培养。
教师的示范是美术课堂直观教学的一种最有效的手段,也是美术课必
不可少的教学方法之一。通过媒体展示不同形式丰富多彩的剪纸艺术作品为范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制作多媒体软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剪纸作品的特点,然后再对剪纸的特点、表现形式以及表现方法和步骤进行直观的讲解,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之后,学生按照方法和步骤进行剪刻。剪刻完毕,再对照范例进行检查。另外,示范的直观性亦可增加学生的理解力、记忆力和想象力。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示范,引导学生多观察、多动脑、多动手,启发学生去想象和创造。如剪喜字可用多种方法去剪:一是边对边进行折叠,然后画出一半的图案。这样剪出的喜字字形丰满,笔划端正;二是对角折叠,按图案折剪的方法,剪出喜字纹样,打开是圆盘喜字等。在学生掌握了最基本折剪方法之后,教师要启发学生进行充分联想与创新。在折剪的基础上去创造,还可把喜字变形,如方形、圆形;在喜字两边还可以添加吉祥图案纹样等。
剪纸教学活动是一种表现手段。就学生剪纸表现而言,它是学生一种内心状态的外部展示。学生的作品是其感知事物和理解事物后而留在作品上的痕迹,无论对涂鸦阶段的小朋友,还是象征阶段的小学生,都展示了学生对某一事物内容的思考和判断,是其能力的体现。所以,小学剪纸教学活动作为一种表现手段,不但反映了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还包含了他们对事物的理解、认识以及表现能力。 尊重差异,全面展示 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教学目标,在剪纸教学中,不仅要在形式上采用学生可亲的语言,内容上也要适合不同年龄学生使用,在具体安排上,采用单元教学的设计思路,每个单元呈由浅入深的递进关系,设置基础篇、提高篇和挑战篇以供选择。同时要考虑到因材施教的理念,将作品的表现程度从易到难、循序渐进,方便开展分层教学。每课中还设有学习建议、推荐网站、学习卡、小知识等供学生参阅,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多方面条件,使他们能够通过手中的作品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创意。剪纸欣赏的内容极为丰富多彩,短短在上课时能够做到和欣赏到的只是冰山一角,只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还要利用第二大课堂,课后多收集资料,走近剪纸艺术大师,积极参加各种剪纸艺术比赛和展览等,以取得的荣誉和成绩去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和创作热情。通过教学实践证明,只要立足于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根据本地本校的特色去创新,一定能开发好中小学剪纸艺术课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内容,以有趣生动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剪纸艺术的兴趣。突破了剪纸这一“点”,也就能带动美术教学的全面展开。
我校四年多的剪纸教学活动与实践,提高了全校同学徒手剪纸的能力,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判断能力,也促进了他们眼、脑、手的和谐、协调及均衡发展。特别是兴趣小组的同学,基本功较扎实。他们可以信手剪出许多让人满意的剪纸作品,各具特色。通过美的形象和个人愉悦的形式,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世界。为培养学生成为感觉灵敏、观察细致、记忆力强、思维灵活、判断准确、语言丰富、心灵手巧的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打下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