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DS化学品安全说明书
液压油
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液压油MSDS 化学品安全说明书
化学品名称:液压油
基础油在成品液压油为70%~99%,基础油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润滑油的质量,并在液压油品种的升级换代中起着十分重的作用。
表1 API和ATIEL的润滑油基础油分类
液压油 饱和烃1)/% 硫含量2)/% 粘度指数3)
Ⅰ类 <90 和/或 >0.03 和 80≤IV<120 Ⅱ类 ≥90 和 <0.03 和 80≤IV<120 Ⅲ类 ≥90 和 <0.03 和 ≥120 Ⅳ类 聚a-烯烃(PAO)
Ⅴ类 除I、II、III、IV类以外的其他基础油
表2 粘度为4mm2/s的四类基础油性质和组成比较 类别 I类 II类 III类 IV类 油别 粘度(100℃)/mm2·s-1 溶剂精制SN100 HC-11) HC-22) HC-33) HC-44) 聚a-烯烃 4 100 4 105 18 -15 30 35 34 0.5 4 125 14 -18 55 24 20 0.3 4 130 13 -20 75 15 10 0.1 4 140 12 -20 100 0 0 0 0 4 125 12 -65 96 4 粘度指数 23 挥发度(Noack法)/% 倾点/℃ n和I-烷烃/% 单环烷烃/% 多环烷烃/% 芳烃/% 噻吩/% 注:1)加氢裂化的减压瓦斯油(VGO);2)苛刻加氢裂化的VGO;3)以石油蜡为原料的加氢裂化油;4)以费托合成蜡为原料的加氢裂化油。
-15 25 20 30 24 0.5 液压油理化特性
易燃易爆性:可燃 毒性:有毒 LD50:无资料 LC50:无资料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健康危害:
急性吸入,可出现乏力、头晕、头痛、恶心,严重者可引起油脂性肺炎。慢接触者,暴露部位可发生油性痤疮和接触性皮炎。可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呼吸道和眼刺激症状及慢性油脂性肺炎。有资料报道,接触石油润滑油类的工人,有致癌的病例报告。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个体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油手套。 操作处理方法: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运输注意事项:
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车船必须彻底清洗、消毒,否则不得装运其它物品。船运时,配装位置应远离卧室、厨房,并与机舱、电源、火源等部位隔离。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
存储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泄露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灭火措施: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