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象山_打造海洋经济先行区

象山_打造海洋经济先行区

来源:刀刀网
NINGBO ECONOMY决策者在线2010.04

象山:打造海洋经济先行区■ 李关定

近年来,象山县依托海洋区位、海洋资源、海洋基础设施等得天独厚的条件,扎实实施海洋开发战略,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不断营造区域竞争优势。2009年,海洋经济产值超过260亿元,增长10%以上。随着象山港大桥的全面建设,象山县李关定指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迎来了新一轮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正进入桥海新时代。为此,象山将深入实施桥海兴县战略,统筹开发海陆资源,着力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坚定不移地走以海陆一体化为核心的差异化、特色化发展路子,全力打造海洋经济先行区。波大都市。强化中心城区集聚功能,按照“突出主轴、沿线推进、区块开发、功能提升”的思路,精心打造天安路、象山港路两条主轴和城市主干道,推进中心城区、滨海休闲新区、老城区、城东新区、东陈新区五大区块开发,提升公共服务、商贸商务、金融保险、行政办公、休闲度假、文化娱乐、生态人

规划,引导促进临港产业集群发展,打造浙江省重要的临港先进制造业基地。着力构建象山东部海洋产业发展带,建设以海洋装备、船舶制造、新型能源等为主的沿象山港区域和以船舶制造、水产品加工、海洋渔业等为主的环石浦港区域两大海洋产业发展中心,形成以贤庠为中心的县域北部海洋装备制造、以

西周为中心的县域西部新型能源、以石浦为中心的县域南部现代渔业三大临港产业集聚区,优化“一带两中心三区”发展格局。一方面,以项目建设为载体,推进实施中油重工、乐惠新能源装备制造、乌沙山电厂二期、檀头山风力发电、海水淡化等等临港项目,全面开发象山港、环石浦港和高塘岛船舶配套基地,完善临港大项目的产业链;以象山经济

居、现代产业功能,塑造现代滨海新城特色。加快建设石浦卫星城市,推进港城联动发展,使之成为县域南部和环三门湾重要的区域发展中心。结合农房“两改”,协调推动西周、鹤浦、贤庠、定塘等中心镇和其它小城镇建设,加速建设农民集中居住区,增强城镇集聚功能。

开发区和象山产业区为主阵地,加快建设滨海工业园、城东工业园、临港产业园、石浦科技园,探索“一区多园”发展模式,构建临港产业集聚区;以“两港两区两城”为平台,实施定点定向招商,重点瞄准国企、央企、上市公司和世界500强企业,尽快促进中船修造船、中集集装箱制造、三一重工等项目落户建设。另一方面,按照配套宁波港—舟山港的要求,抓住象山港、石浦港列入宁波港港口的时机,提升发展港口物流业和海洋运输业,完善港口集疏运网络,实施石浦港疏浚工程,规划建设以象山港、石浦港、中心城区物流交易、仓储区及配套码头为重点的现代物流园区,全力建设“港航强县”。

以大桥建设为契机,着力打造宁波都市滨海新区

象山港大桥是象山的“一号工程”,

大桥的建成将大大缩短象山与宁波大都市的空间距离,实现半岛县域向都市新区的转变。为更好发挥大桥效应,坚持把象山港大桥作为海陆开发的“联结器”,把海洋产业作为海陆联动的 “发动机”,把改革创新作为区域发展的“助力剂”,扎实实施“大桥对接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推进区域规划、产业发展、城乡建设、环境保障等方面的提升和对接。其中的一个重点就是部署开展“城镇建设年”活动和“中心城区三年建设计划”,加大城乡投入,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城市魅力,打造宁波的花园半岛、都市新区。围绕新型城镇化目标,进一步优化“一心一带二组团”县域城镇空间布局,全方位接轨宁20│宁波经济│2010.04以港口岸线为依托,着力打造浙江省重要的现代临港产业基地

港口岸线是象山发展海洋产业的重要基础,主要集中在象山港、石浦港。围绕实施宁波市海洋功能区划、象山港区域保护和利用规划纲要等规划,研究制订海洋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和各类专项

NINGBO ECONOMY决策者在线2010.04

以生态海洋为特色,着力打造长三角最佳滨海休闲目的地

象山森林覆盖率高达58.5%,空气质量常年保持优良,良好的人居环境为象山滨海休闲旅游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丰裕的海洋旅游资源为建设滨海休闲目的地奠定了坚实基础。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统筹“休闲象山”与“生态象山”建设,以休闲、度假、养生为主题,丰富旅游内涵,提升休闲品位,积极打造“生态半岛、人居福地、休闲中心、富人天堂”,真正成为生态资源丰富、海洋旅游个性明显、海陆特色交相呼应的长三角最佳滨海休闲目的地。按照“建设大项目、打造大基地、开拓大市场、发展大产业、做强大旅游”的思路,高起点定位、高水平策划、高品位建设,加快推进东海铭城、半边山旅游度假区、太阳岛户外休闲体育运动项目、白沙湾度假村等重点旅游项目开发,创建松兰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石浦渔文化旅游区市级休闲旅游基地和象山影视城国家AAAA级景区,构建“一带四区五大基地”(“一带”指百里黄金海岸休闲旅游带;“四区”指松兰山休闲旅游度假区、石浦渔文化休闲旅游区、大塘港生态休闲影视旅游区、环象山港休闲旅游居住区;“五大基地”指国际海钓基地、国家级影视基地、自驾车露营基地、高尔夫休闲基地、游艇休闲基地)。积极发展海洋旅游,着重开发“一港四岛”(石浦港和檀头山岛、花岙岛、韭山列岛、渔山列岛),加快培育海上游、海岛游、海钓、游艇等项目,促进“渔民上海、游客下海”。

海水养殖由滩涂向海域拓展,推行健康生态养殖模式,大力发展黄鱼、梭子蟹、紫菜和南美白对虾等龙型产业,创建中国东部(渔山)海洋牧场。推进海洋捕捞由近海向外海深海拓展,稳步调整海洋捕捞作业结构,做大做强远洋渔业。推进水产加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综合利用方向拓展,发展海洋食品、海洋生物医药等海洋新兴产业,打响中国水产食品加工基地品牌。推进纯渔业向渔业功能多样化方向拓展,因地制宜发展休闲渔业,规范提升海鲜餐饮业,扩大“中国海鲜之都”影响力。推进渔业贸易由内需市场为主向内外市场并举拓展,积极使用推介象山水产国家地理证明商标,促进水产品出口创汇和国内市场连锁专卖,把中国水产城打造成为“亚洲第一水产交易市场”。二是健全现代渔业保障体系。完善渔业生产设施,加快网箱养殖改良和池塘改造,推进渔船信息化和养殖基地标准化建设,建成鹤浦国家一级渔港。加强渔业安全生产管理和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实施“数字海洋”工程,提高现代渔业安全发展水平。三是建设海洋渔业生态体系。强化重点海岸带和渔业资源保护,全面落实休渔禁渔制度和海域有偿使用制度,实行海洋生态修复和补偿机制。加强海洋综合管理,开展人工鱼礁建设、增殖放流,推进韭山、渔山列岛及檀头山岛、花岙岛等海洋生态保护区建设管理。

园、徐福文化公园和东门妈祖文化园,提升“中国渔文化之乡”品牌。积极发展海洋旅游文化和海洋民俗文化产业,建设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创新举办中国开渔节、“三月三民俗节”、象山海鲜节等节庆,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双赢”。着力培育海洋生态文化,广泛开展“蓝色保护志愿者”行动,提高全民海洋环保意识。精心办好中国海洋论坛等活动,加强与海洋领域高校院所合作,大力引进和培养各类专业人才,集聚各方智力资源,不断增强海洋开发的软实力。

以优化环境为保障,着力打造全国海陆统筹先行示范区

始终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保障,扎实开展“创新突破竞赛活动”,力争在“百亿投资会战攻坚”中实现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突破,力争在创新区域发展的机制方面取得突破,努力打造全国海陆统筹先行示范区。主要突出两个重点:一是加快推进全县基础建设,构建布局合理、城乡共享、海陆一体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积极实施大桥对接工程,争取尽快动建浙江沿海高速戴港至宁海段,推进环象山港公路象山段、盛宁线改造等项目,建成林善岙、大金山隧道及高架岭隧道复线,构建快速便捷、高速通达的大交通体系。加速实施区域联网供水工程,推进城市水体循环系统、饮水安全工程和标准海塘建设,形成海陆统筹的水利支撑体系。优化县域电网布局,规划建设500KV象山变,加快实施一批220KV和110KV输变电工程,提高电力保障水平。抓好后备海洋资源开发,完成花岙二期、大长涂围涂造地,全面启动道人山围涂工程。二是深化改革创新,增强区域发展新优势。抓好石浦镇发展卫星城市试点工作,深入推进行政管理综合配套改革和扩权强镇建城改革,加快职能转变。创新行政服务、产业转型、投融资、重点工程建设等机制,推进以农房“两改”、土地流转等为重点的农村综合改革,探索建立“一体化”审批服务模式,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

2010.04│宁波经济│21

以文化创新为支撑,着力打造海洋文化大县

延绵六千余年的海洋文化是象山文化的根之所在,也是象山海洋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大力弘扬实践“海纳百川、勇立潮头”的象山精神,通过文化创新转变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开拓人们的精神境界,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引领社会文明新风尚。围绕创建国家海洋渔文化(象山)生态实验保护区,推进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和海洋文化精品名品创作,深入挖掘渔文化、塔山文化、徐福文化和海防文化、海商文化、民间艺术文化,建设塔山遗址公

以转变方式为主线,着力打造现代渔业强县

海洋渔业是象山基础性产业。2009年,全县渔业产值46.3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70.8 %;水产品产量57.4万吨,居全省首位。我们将围绕转变发展方式主线,着力推动渔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渔业强县。一是构建现代渔业产业体系。推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