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外国名画安格尔:《泉》 内容摘要:
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 (Jean Auguste Dominique Ingres 1780-1867年)一生追求和表现理想美,十分迷恋于描绘女性人体,在他的笔下,每个人体都画得圆润细腻,健康柔美。他严谨的素描功力充分发挥了线条的表现作用,把人物的形体动态刻画得极其准确、简洁而概括。安格尔反复探索完美的艺术形式,视拉斐尔为典范,以温文典雅为理想,迷醉于希腊雕刻。在他的美学主张中强调以永恒美和自然为基础,他心目中的自然是理性的、理想的、非现实的、无内容的纯形式美。他创造的理想美典范就是在中国流传最广的完美少女人体之境界——《泉》。 关键词:绘画技巧,古典艺术美,女性美 一.作者及创作背景介绍
十九世纪,法国作为资产阶级民主的摇篮,在意识形态上的各种表现,显得十分活跃。艺术流派和艺术思潮此起彼伏,和政治风云变幻相辅相成,构成了上世纪欧洲最亮丽的风景线,也深深地影响了世界。法国古典主义美术由达维特和他的弟子安格尔一起,推向了最后的高峰。
作为19世纪新古典主义的代表,安格尔并不是生硬地照搬古代大师的样式,他善于把握古典艺术的造型美,把这种古典美融化在自然之中。他从古典美中得到一种简炼而单纯的风格,始终以温克尔曼的“静穆的伟大,崇高的单纯”作为自己的原则。在具体技巧上,“务求线条干净和造型平整”(文社里语,见《西欧近代画家》一书)。因而差不多每一幅画都力求做到构图严谨、色彩单纯、形象典雅,这些特点尤其突出地体现在他的一系列表现人体美的绘画作品中,如《泉》、《大宫女》、《瓦平松的浴女》、《土耳其浴室》等。
如果说达维特的古典主义是的古典主义,安格尔的古典主义就是唯美的古典主义。和他的老师不同,安格尔不过问政治,一心闭门造车,保守、执拗。常常招至别人的攻击。以“为艺术而艺术的”姿态坚持保守的学院派古典主义,反对以德拉克罗瓦为首的的浪漫主义艺术。
安格尔的题材并不多,甚至反反复复画同一题材、使用同一造型等。1856年象征“清高绝俗和庄严肃穆的美”的最杰出的作品《泉》的诞生,标志着安格尔艺术达到光辉的顶峰。 二.作品介绍
安格尔这位古典主义绘画的末代风流画家,吸收文艺复兴时期前辈大师的求实的技巧,使自己的素描技巧发挥到炉火纯青的境地。而安格尔在裸女上所寄予的理想,则是“永恒的美”这一抽象概念。
在这幅《泉》中,安格尔把他心中长期积淀的古典美与写实的现实美完美地结合了起来。《泉》中少女的体形姿态遵循古希腊普拉特西克列斯发现创造的S形曲线美,左边以高举手臂的转折处为顶点,身躯的轮廓是一根略有变化的倾斜线,它宛若一缕缓缓飘落的轻纱;右边则复杂多了,不仅水罐与抬起的手臂组成圆和三角的几何结构,胸部和腹部的转折起落也形成波浪式的曲线,这正好与左边的单纯与宁静形成对比。 画家在这幅画中表现了人体姿态从不平衡向平衡的变化,抓住了人体内部力的微妙关系,即左倾斜的双肩和向右倾斜的胯部、向上的用力和向下倾倒的水罐,前趋的右膝和后绷的左腿都体现了力而打破了平衡。在她身体的这种曲线运动中,展示出一种类似水波的曲线,这种身体的曲线使得那从水罐里流出来的直线形水柱相形见拙,通过这些形式,使这位恬静的少女比那股流出来的水柱更加具有活力。
画家严格遵守比例、对称的原则,寻求以线条、形体、色调相谐和的女性美的表现力,用精细的造型手段创造一种抽象的古典美,把心中长期积聚的抽象出来的古典美与具体的写实少女的美结合起来。
从画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少女清纯的双目,虽然身体袒露,却让人觉得她如清泉般圣洁。她不像古典画家笔下的女神有着雍容的姿态、怡然的神情,却在健美的身躯下透着青春的气息;毫无表情的面部,更是加强了少女“无邪”的神态。
这幅画的奥秘在于画家表现了人体姿态从不平衡向平衡的变化,抓住了人体内部力的微妙关系,即左倾斜的双肩和向右倾斜的胯部、向上的用力和向下倾倒的水罐,前趋的右膝和后绷的左腿都体现了力而打破了平衡。在她身体的这种曲线运动中,展示出一种类似水波的曲线,这种身体的曲线使得那从水罐里流出来的直线形水柱相形见拙,通过这些形式,使这位恬静的少女比那股流出来的水柱更加具有活力。这幅看似简单的画,实际上充满了变化,它从单纯中见丰富,寓杂多于统一,带给人无穷的艺术魅力。
有人认为水罐的形状含有性意识。身体的动势表现出开放与禁锢的双重意义。安格尔的裸体画很少揭示人物内在精神,只注重形式和技巧,他善于把古典美和现实美融合在一起,这使他塑造的人体洋溢着自然的生气。画家自己曾说过:“要把美藏在真实之中,古希腊罗马的艺术大师决不是创造什么,不是制作什么,应该说,他们是看见了什么,并且探悉什么。”(艺术中国网www_ARTcn_cn) 三.作品思想内容
安格尔一生中在裸体素描上下过精深的功夫,而且只有当他面对裸体模特儿时,他的现实主义真知灼见才特殊地显现出来。他曾说:“标准的美——这是对美的模特儿不间断观察的产物”,还认为:“一幅画的表现力取决于作者的丰富的素描知识;撇开绝对的准确性,就不可能有生动的表现。掌握大概的准确,就等于失去准确。那样,
无异于在创造一种本来他们就毫无感受的虚构人物和虚伪的感情。”安格尔画了这一幅《泉》,反映了画家对美的一种全新观念。
《泉》是安格尔一生追求的美神,也是他一贯倡导的“要拜倒在美前去研究美”的典范。他在《泉》这幅画上展示了可以得到人类普遍赞美的美的恬静、抒情和纯洁性。有一位评论家参观了《泉》后说:“这位少女是画家衰年艺术的产儿,她的美姿已超出了所有女性,她集中了她们各自的美于一身,形象更富生气也更理想化了。”(艺术中国网www_ARTcn_cn)的确像画中如此完美的女性在现实生活中是没有的。 《泉》是安格尔象征“清高绝俗和庄严肃穆的美”的最杰出的作品。实现了安格尔对人体美与古典美完美结合的形式追求。在这里,他展示了人类普遍赞美的恬静美、抒情美和纯洁美。西方一位评论家说:“这位少女是画家衰老的产儿,她的美姿却超过了所有女子,她集中了她们各自的美于一身,形象富有生气和更理想化了。”的确像画中如此完美的女子在现实生活中是没有的。
《泉》,有庄严肃穆之美有又有清新恬静之气,不愧为安格尔女子裸体画中的极品。 美术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7月第1版
《外国美术简史》(修订版),高等美术出版社,1998年5月第2版。 ③《安格尔论艺术》,作者安格尔,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出版。 ④《安格尔与德拉克洛瓦》,作者杨孝鸿,山东美术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 ⑤http://baike.baidu.com/view/17159.htm(安格尔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