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水暖安装操作规程

水暖安装操作规程

来源:刀刀网


一、施工准备

1、 在建筑物的基础上预留给水、排水、采暖进户管线孔洞时,应根据设计图确定的位置和标高按表预留。

2、 在现浇混凝土楼板及梁上预留孔洞时,所用的木盒和套管应事先预制,在土建绑扎钢筋的同时,应按图纸要求的规格、位置、标高在模板上画出孔洞的中心线,将木盒和套管绑扎固定。在浇注混凝土时,应检查木盒和套管有无移动和错位。

3、 在砖墙上预留空洞和立管沟槽时,应根据施工图要求的位置和标高,向土建有关人员交待清楚,由瓦工预留。

二、室内采暖系统安装

(一)、管道安装

1、布置在地沟、吊棚内和非采暖房间里的采暖干管,必须采取保暖措施。 2、管道支、吊、托架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⑴管道支、吊、托架位置正确,埋设应平整牢固,

⑵管道支、吊架不得设在焊缝处,距焊缝应不小于50mm~10mm., ⑶固定支架与管道接触应紧密,固定应牢靠。

3、 室内地沟按采暖管道,应方便运行和维修,管道尽量靠边布置。但管道保温层外表面距地沟壁不宜小于100mm,距地沟盖板下表面不小于200 mm,距地沟沟底不小于150 mm,管道保温层外表面净距不应小于100 mm。

4、 弯制钢管,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 热弯:应不小于管道外径的3.5倍。 ⑵冷弯:应不小于管道外径4倍。

⑶ 焊接弯头:应不小于管道外径的1.5倍。 ⑷冲压弯头:应不小于管道外径。

5、 采暖立管安装,与墙面净距应为35 mm,立管外表面距离门、窗口不得小于150 mm。

6、立管安装时每层应安装立管管卡,当建筑物层高h ≤5 m时,每层设一个立管管卡,管卡距地面1.5~108 m。散热器支管长度大于1.5 m时,应在支管中部安装一管卡。

7、散热器支管的安装坡度应为1%,在同一组散热器中,上面的支管坡向散热器,下面的支管坡向立管。

(二)、散热器组成及安装 1、铸铁散热器的组对与安装:

⑴、常用的铸铁散热器有柱型和辐射对流型散热器。铸铁散热器宜选用内控无砂

产品。

⑵、清除散热器内的赃物、污垢及对口处的附锈。

⑶、散热器组对应采用成品耐热橡胶垫,严禁使用普通橡胶垫组对散热器,组对

后垫片外露不应大于1 mm。

⑷、散热器组对后,应进行水压试验。实验压力应为工作压力的1.5倍,但不小于

1.6Mpa,稳压3 min~4 min,压力不下降,各接口、散热器片不渗不漏为合格。

⑸散热器支、托架安装,位置应正确,埋设平整、牢固。

2、同一房间内的散热器安装高度应一致,散热器底部距地面宜为150 mm,当散热器下部有管道通过时,散热器底部距离地面高度提高到250 mm,但顶部距离台板下缘应不小于50 mm。

(三)、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系统安装

1、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系统必须按设计图纸安装。 2、地面下敷设的盘管埋地部分不应有接头。 3、盘管在隐蔽前必须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倍,但不小于0.6 Mpa。在试验压力不稳压1h,压力降不大于0.05 Mpa。,且不渗不漏。

4、盘管弯曲部分不得出现硬折弯现象,曲率半径应符合下列要求: 塑料管:不应小于管道外径的8倍。

5分、集水器规格、承压能力及安装位置、高度等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注明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 与分(集)水器连接的主供、回水管上,各分支管的始末端,均应设置专用阀门。 ⑵、 分水器前的供水管道上必须装设过滤管。 ⑶、 分(集)水器应设置手动或自动排气阀。 ⑷、 分(集)水器安装必须平直、牢固,宜安装在较隐蔽处。 ⑸、 分(集)水器安装后,其阀门开关高度应高出施工后地面300 mm~500 mm。 6、 盘管间距宜为100 mm~300 mm,间距偏差不大于±10 mm。

7、 盘管的固定应使用固定管卡,在直线管段上应每隔1 m设置一个,在弯曲部位应设置两个。

8、 对采暖面积较大的房间,宜每10 m长的细石混凝土层及以上各层设伸缩缝,其宽度为5 mm~8 mm,宜填充膨胀膏;加热盘管穿过伸缩缝处,应设长度不小于100 mm的柔性套管。

9、 盘管穿出地面处,应加防护套管。

10、 混凝土填充必须在管道水压试验合格后进行,混凝土初凝后可渗压,填充混凝土时,应防止盘管移动。

11、 地面辐射采暖系统应进行两次水压试验,第一次在管道安装后浇注混凝土前进行,第二次在工程竣工前进行。

12、 地面辐射采暖系统初次运行时,供水温度不得超过32摄氏度,循环48 h后,再缓慢升至设计温度。

三、室内给水及热水供应系统安装

(一)、塑料给水管道安装

1、塑料给水管材与管件的外观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管材内外壁应光滑,不许有气泡、裂口和明显划痕、凹陷、色差及分解变色。 ⑵、管材轴向不得有异向弯曲,其曲线度偏差应小于1%;管材端口必须平整,并

垂直于轴线。

⑶、管件应完整,无缺损、变形,合模缝、浇口应平整,无开裂。

2、塑料管道与金属管配件连接的塑料转换接头所承受的强度试验压力不应低于管道的试验压力,其所能承受的水密性试验压力不应低于管道系统工作压力的1.1倍。

3、粘接塑料给水管道使用的胶粘剂应符合以下要求:

⑴、胶粘剂性能应符合有关技术标准,产品包装上应标有生产厂名称、出厂日期、

有效使用期限等,还应具有出厂合格证、卫生部门的检验合格报告和使用说明。

⑵、胶粘剂应呈自由流动状态,在未搅拌的情况下,不得有分层现象和析出物出

现;胶粘剂内不得有团块、不溶颗粒和其它杂志;胶粘剂不宜稀释。

⑶、胶粘剂和清洁集应存放于危险品仓库中。现场存放处应阴凉干燥,安全可靠,

严禁明火。

4、 塑料给水管道安装时应检查冷、热水管道强度等级和管道种类是否与设计相

符。不同种类的塑料给水管道不得混合安装。

5、 熔接连接的塑料给水管道宜暗敷;粘接连接的塑料给水管道宜明敷,但在管道可能受到碰撞的场所,宜暗敷或采取保护措施。

6、 塑料给水管道应远离热源,立管距热水器或灶边净距不得小于400 mm。当条件不具备时,应加隔热防护措施,但最小净距不得小于200 mm。塑料给水立管与供暖管道的净距不应小于200 mm。

7、 塑料给水管道安装时,管道标记应面向外侧,处于醒目位置。

8、 管道安装时,不得有轴向扭曲,穿墙或穿楼板时,不宜强制校正。给水塑料管与其它金属管道平行敷设时应有一定的保护距离,净距离不宜小于100 mm,且塑料给水管道宜在金属管道的内侧。

9、 室内明装塑料给水管道,宜在土建粉饰完毕后进行,安装前应配合土建工程正确预留孔洞或预埋套管。

10、管道穿越楼板时,应设置钢套管,套管高出面100 mm,底部与楼板平齐。套管与管道见的间隙应填塞非易燃物,上部注玻璃胶。套管外壁和楼板间应有可靠的防水措施。

11、管道安装时必须按不同管径和要求设置管卡或吊架,位置应准确,埋设要牢固、平整,管卡与管道接触应紧密,但不得损伤管道表面。

12、不设固定支架的直线管道最大长度,不得超过3 m。

13、支吊架管卡的最小尺寸应按管径确定。外径小于或等于63mm时,最小管卡宽度为16mm;外径为75mm-90mm时,最小管卡宽度为20mm;外径为110mm时,最小管卡宽度为22mm.

14、塑料给水管道系统的配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断管工具宜先用细齿锯、割刀或专用断管机具。 2)断管时,断口应平整,并垂直于管轴线。 3)应去掉断口处的毛刺和毛边,并倒角。

4)配管时,应对承插口的配合程度进行检验。将承插口进行试插,自然试插深度以

承口长度的1/2-2/3为宜,并作出标记。

15、室内给水管道和热水供应管道的水压试验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规定时,塑料管道系统试验压力应符合以下要求:

给水管道系统试验压力应为工作压力的1.5倍,但不得小于0.6MPa。 16、塑料管道水压试验应符合以下要求:

⑴、水压试验应在管道连接完成24h后进行。 ⑵、水压试验前,管道应固定,接头须明露。

⑶、管道注满水后,先排出管道内空气,进行水密性检查。 ⑷、对系统缓慢加压,升压时间不小于10min。

⑸、至规定试验压力,稳压1h,压力降不得超过0.05 MPa,然后在工作压力在1.15

倍状态下,稳压2 h,压力降不得超过0.03 MPa,同时检查各连接处不渗漏为合格。

(二)、铝(钢)塑复合管安装

1、铝(钢)塑复合管的连接管件,宜由管材生产厂配套供应。

2、外径不大于32mm的盘管,调直后截断断面应无明显的椭圆变形。

3、设计无规定时,连接管件宜采用铜质管件。同一管径管件的锁紧螺帽、紧箍环应

能互换。

4、铝(钢)塑复合管在室内敷设时,宜采用暗敷。

5、铝(钢)塑复合管管道上连接的阀门,应固定牢靠,不应将阀门自重和操作力矩

传递给管道。

6、外径不大于32mm的管道,安装时应先将管卷展开、调直。转弯时应尽量利用管

道自身直接弯曲,直接弯曲的弯曲半径,不得小于管外径的5倍。管道弯曲应一次成型,不得多次弯曲。

7、截断管道宜使用专用管剪或管子割刀。 8、管道的连接方式宜采用卡套式连接。

四、室内排水系统安装

(一)、管道安装

1、塑料排水管及其管件,内外壁应光滑、平整、不许有明显的痕纹、凹陷、气泡、

色泽不均。

2、通向室外的派出管,过墙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⑴、穿承重砖墙或砖砌基础处,预留洞的洞顶应与管道顶部的距离不小于150mm。 ⑵、穿过地下室外墙或地下构筑物的墙壁处,应采取防水措施。 3、在排水管道上设置检查口或清扫口,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在立管上应每隔一层设置一个检查口,但在最底层和有卫生器具的最高层必须设置。如为两层建筑时,可仅在底层设置立管检查口;如有乙字弯管时,则在该层乙字弯管的上部设置检查口。检查口中心高度距操作地面一般为1m,偏差±15mm;检查口的朝向应便于检修。暗装立管,在检查口处应安装检修门。

⑵、在转角小于135度的横干管上应设检查口或清扫口。

4、金属排水管支、吊架间距:横管不大于2m;立管不大于3m。楼层高度小于或等

于4m,立管可单装1个固定件。

5、塑料排水立管管件外侧与墙饰面的距离宜为20mm~50mm。

6、排水立管应设伸顶通风管,顶端应设通气帽。通气管不得与风道或烟道连接,不

得接纳污废水或雨水。

7、通气管高出屋面最低不得小于0.7m,在经常有人停留的平屋面上,通气管口应

伸出屋面不得小于2m。

8、塑料排水管道必须按设计要求装设伸缩节,如设计无要求时,伸缩节间距不得大

于4m;污水横支管、横干管、器具通气管、环形通气管和汇合通气管上无汇合管件的直线管段大于2m时,应设伸缩节。

(二)、卫生器具安装

1、卫生器具安装,位置应正确,横平竖直。

2、连接卫生器具的管道接口必须严密可靠,不渗不漏,安装稳固。接口处用腻子填

实抹平,或用待特制橡胶接头连接。

3、卫生器具的支、托架安装应平整、牢固,与器具接触应紧密、平稳。 (三)、灌水和通水试验

1、隐蔽或埋地的排水管道,在隐蔽前必须做灌水试验。灌水高度应不低于底层卫生

器具的上边缘或底层地面高度。

2、通水之前,必须将卫生器具内的污物清理干净,不得在通水时,把污物冲入排水

管道内。

3、灌水时,管道派出口用木塞或水泥沙浆砌砖抹灰,也可用胶皮球胆充气,将排出

口堵严。

4、管道灌满水后,停放15min,液面下降后,再灌满,观察5 min,液面不下降,

管道及接口无渗漏为合格。

5、雨水管道的灌水试验,灌水高度必须达到每根立管顶部的雨水漏斗。满水后持续

1h,不渗不漏为合格。

6、排水系统按立管分层进行通水试验。将给水系统的1/3配水点同时开放,各排水

点应排水畅通,接口处无渗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