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模板

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模板

来源:刀刀网
辛兴镇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科下册

课 题 有余数的除法 信息窗1—分食品 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 学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 习余数除法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通重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 数除法的过程,理解有余 目过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平均分有剩余的过点数除法的意义。 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合作交流能力。 难 点 教 具 准 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盒 教 学 过 程 通 用 教 案 创 新 教 案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春游吗?这一群小朋友春游时正在吃 午餐,他们都带了什么好吃的?是怎样分的?(出示挂图) 二、引导学生看图,并提出、解决问题。 1、引导看图,提出问题。 请学生认真观察画面,你看到什么了?你能提出什么数 学问题? (学生根据画面可能提出:9个面包平均分给4个人, 怎样分呢?) 2、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1)师:你能解决我们刚才提出的问题吗?先自己试试看。 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商量后再交流。 2)同学们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中进行交流吗? 3)交流: (1个1个地分;2个2个地分;9个面包平均分给4个人,每 人分2个,还余1个) 师:你喜欢用哪种方法来分?(锻炼学生的思维) 4)师:用算式怎样表示?(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9÷4=2(个)……1(个)读作:9除以4商2余1 引 导学生互相读算式 5)师:其他的食品怎样分呢?(学生思考后再小组讨论然后交流) 10碗方便面平均分给4人,每人2碗,还余2碗;11瓶备课人: 管春芳

师:同位互相说说算式,独自观察,发现了什么?(有余数的除法 真多) 仔细观察图画,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18块巧克力可以平均分给几人?) 三、巩固练习。 1、出示第1题。 学生先动手用学具摆一摆,说一说,再填空 (学生完成后,再集体评议。) 2、出示第3题 练习时,引导学生先仔细读题, 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口算。(适当进行补充) 四、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表现的非常出色,老师很高兴,你们高兴吗?说出来听一听。 作业设计: 认识有余数除法,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把学到的知识说给爸爸妈妈听,说说生活中遇到的有余数的除法。 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 9÷4=2(个)……1(个) 读作:9除以4商2余1 课 堂32÷8= 14÷6= 45-5= 检 测 教 后 感

辛兴镇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科下册

课 题 有余数的除法 信息窗2——搭帐篷 学使学生经历试商的过程,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掌重 握试商的过程,掌握有余 习理,掌握试商的过程,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竖式 目计算方法;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能运用有点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标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难 用意识。 点 教 具 准 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盒 教 学 过 程 通 用 教 案 创 新 教 案 一、谈话导课。 同学们来到野外可高兴了,有的扎帐篷,有的采野果, 有的采蘑菇……你们想去看看吗? 二、探索新知。 1、出示信息图,引导学生观察。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 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师生共同解决:每人分4条,22条鱼可以分给多少 人? 要解决这个问题,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2÷4=5(人)……2(条) 3、教学竖式的写法。 教师板竖式,并讲解每一部分的名称。 注意数位一定要对齐。 4、小组内解决:48个野果平均分给9个同学,每人分 几个? 说一说你们是怎样试商的? 观察一下上面两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5、解决:需要搭多少顶帐篷? 备课人: 管春芳

三、练习巩固。 1、自主练习1()里最大能填几? 这是一道试商练习,学生先思考,再集体评议。 (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试商方法。) 2、学生做自主练习2。(把竖式写完整)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数位要对齐。(特别注意商的位置) 3、出示自主练习5 25÷6=( )……( ) 44÷( )=( )……8 做一件风衣用2米布,11米布最多可做( )件 鼓励学生说一说已知什么,要求什么,然后再进行计算。 4、补充练习。 先摆一摆,再计算 (1)9根小棒,每2根一份,分了( )份,还剩( )根 9÷2= ()……() (2)把11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有( )根,还剩( )根 11÷4=() ……() 四、教师小结:做有余数的除法题时应注意什么? 作业设计: 在生活中找一找哪些问题可以用我们今天学过的方法来解决。 ) 课 堂14÷4=3……2 检 8÷5=1……3 测 16÷3=5……1 10÷4=2……2 教 后 感

辛兴镇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科下册

课 题 智慧广场 学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况,探索并经历自主探索、合作 习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重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 目解决简单的问题。 点数数、计算等解决问题的 标2、过程与方法: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难不同策略。 流的过程,体会画图、数数、计算等解决问题点 的不同策略。 教 具 准 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盒 教 学 过 程 通 用 教 案 创 新 教 案 一、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咱们一起来学习今天我们来学习智慧广场。 请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板书课题:智慧广场) 二、出示学习目标: 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 列规律,能根据规律解决简单的问题。(课件出示,师指名学生 读出) 师:今天的学习目标,同学们有信心完成吗?(有),要想 真正的完成学习目标,离不开同学们的认真看书自学,接下来, 我们要进行男、女生比赛,看看是男生表现好,还是女生表现好。 三、自学指导(教师边口述、学生边自学) 1、探索周期现象 学生举例生活中的周期现象。 老师总结: 我们把这种周而复始、不断循环出现的现象叫周期现象 2、发现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 先学(看一看) 师:(结合彩旗实物)观察这些彩旗的颜色,“红黄绿”3 个一组,第一个是什么颜色?第2个呢?第3个呢? 师:不看彩旗,请你回答,第2组第1面旗是什么颜色?第3面呢?第4组第2面呢?,你是怎么做到的呢? 备课人: 管春芳

3、 探究第17面旗是什么颜色 (1) 学生探索 (2) 学生汇报交流 (3) a、画一画。 (4) B、数一数。 (5) C、算一算 17 ÷ 3 = 5(组)……2 (面) 学生交流为什么要除以3?商是5表示什么?余数是2说明了什么?为什么第17面试黄色? 师重点明确:每3个为一组,17面小旗里面一共有完整的5组,余数是2说明第17面彩旗是第6组的第2面。因为每组的第2面都是黄色的,所以第17面彩旗一定是黄色的。 后教(做一做) 师:你能根据他们的排列规律,按要求作出判断么?(课件出示习题)四、当堂训练: 课本11页第1题,12页第2题。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并能根据规律解决简单的问题。 六、作业布置: 课本第12页自主练习3题、4题、5题。 课 堂 检 测 教 后 感

辛兴镇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科下册

课 题 信息窗1—游览北京 ——千以内数的认识 学1、能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会计算简单的整十数的 习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能认、读、写千以内的重点口算加减法。 目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 标组成的。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难 数字的意义;会计算简单的整十数的口算加减点 法。 教 具 准 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盒 教 学 过 程 通 用 教 案 创 新 教 案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谈话:同学们,上个星期天,我们的手拉手学校的同学来到了青 岛,你们看看,他们都参观了咱们城市的哪些地方?(学生回答)。 请学生找出信息,并读出信息. (学生可能有些数读不出来) 师适时小结:看来这里有很多新的数,我们还不能很准确地读出 来,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认识和学习“千以内的数”(板书课 题) 二、主动探究、建立数感。 1、初步感知。 (1) 出示一小堆方块(10块) 谈话:你能估计一下这里有多少个方块吗?请你数一数。 (学生进行初步地数数体验) 提问:我们是怎样数的?(学生可能回答:一个一个地数)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适时板书:[一] 继续提问:我们还可以怎么数?(学生可能回答:2个2个地数、 5个5个地数) 教师对学生多种数的方法都要给予肯定。 备课人: 管春芳

(2) 出示一堆方块(100) 谈话:你能估计这堆方块有多少块吗? (学生进行估计,可能回答50块或80块) 课件演示:一排10个方块,共10排。 提问:现在你知道有多少个方块吗?你为什么能一下子说出是100块呢? 引导学生理解以10作单位清楚、方便,并板书[十] 请学生随着课件一十一十的数一数:10、20、30……90、100 (3) 出示更大一堆方块(1000块) 谈话:你现在还能估计这堆方块有多少个吗? (学生再次进行估计)。 课件演示:一板100个方块,共10板。 提问:现在知道有多少个方块吗?你为什么也能一下子说出是1000个方块呢? 引导学生理解在这里以100作单位,能更方便地数数。板书[百] 请学生随着课件一百一百的数一数:100、200、300……900、1000 (4)进一步感知1000这个数 请学生回忆并提问:刚才我们在 900以后数的数是多少?我们刚才是怎么数出1000的呢? (学生根据数的过程回答: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1000。) 引导学生开火车数数 课(1) [出示一本笔记本] 堂谈话:请同学们看,这本笔记本有100张纸,1000张纸有这样的几本? 检请学生想象一下做做手势,比划一下1000张纸的厚度。 测(2)[出示一袋牙签] 提问:这袋牙签有200根,多少袋牙签是1000根呢? 教 后 感

辛兴镇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科下册

课 题 信息窗1:来到城市(第二课时 通过用数来描述现象,感 学通过用数来描述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 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重 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习 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点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 目难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 标点学生的数感。 教 具 准 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盒 教 学 过 程 通 用 教 案 创 新 教 案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谈话:同学们,手拉手学校的同学今天来到了数学王国,他们想 邀请你们和他们一起闯关,去探寻数学的奥秘,你们想去吗? 学生充满快乐地开始学习活动。 二、闯关练习,巩固知识: 1、拨珠数数游戏: 谈话:请你先拨出178,然后在个位上再拨上1颗珠子,用计数 器边拨珠边数数,读出“179”,接着照样子继续边拨珠边一个一 个地数下去。 让学生先自己数一遍,再在小组进行交流,重点交流从179数到 180的过程,一直数到191。 请学生照着这样的样子,再多举几个例子,边拨珠边数数。 2、拨珠写数游戏:(自主练习3) 谈话:刚才大家都能够正确地拨珠数数,那么写数呢?请你自己 试着写写拨出的数,看看每个数中“4”表示的意义,和你的小 伙伴交流一下。 在小组里多加一些相应练习,多拨珠写数。 教师要加强这种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相同数字在不同数位 上表示的意义不同。 3、看图填数游戏: 出示情境图(自主练习2) 先让学生地观察图写出数,再组织学生交流自己是怎样写出备课人: 管春芳

先让学生地观察图写出数,再组织学生交流自己是怎样写出 的,并让学生说一说每个数各个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4、蝴蝶采蜜:(自主练习4) 谈话:这些蝴蝶都到哪朵花上采蜜?请你连一连。 挑选267说一说每个数位上的数都表示什么? 5、我当口算小能手:(自主练习5) 请学生快速计算出这些口算题,再在小组中进行批阅和交流,请计算错误的学生找出错误的原因,全班进行点评。 6、你说我写:(自主练习6) 活动时,可以2人一组,一人说数,另一人写数;也可以3人一组,一人说数,两人写数;还可以变化形式,一人说数,一人说组成,其它人写数,加强熟练程度。 7、我来考考你 “聪明小屋”是一道智力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教师可激发学生想出多种答案。这道题的答案有: 380、508、586、5、598、600、660、690、900、960、990。 三、总结提升: 谈话:愉快的旅程就要结束了,看来今天大家都有了很多的收获,你都来说说吗?其实,还有很多数比1000还要大,下节课让我们和手拉手学校的同学继续我们的数学旅程吧,相信你会更有收获的。 课 堂自主练习 检 测 教 后 感

辛兴镇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科下册

课 题 信息窗2 万以内数的认识 学1、使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发展;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 习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万”,能说出个位、十位、重难点是中间有0的数的 目百位、千位、万位的数位顺序。 点难读法。 标2、初步理解万以内数的实际含义,了解万以 内数的组成,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 点 教 具 准 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盒 教 学 过 程 通 用 教 案 创 新 教 案 一、感受身边的数据。 1、师:我们以前认识过哪些数?你还记得哪些有关数的知识? 能大声的说给同学们听吗? 其实在我们身边还有更多,更大这样的数,你瞧:(多媒体出示 信息窗2的情境图。) 这是老师收集到的数据,你呢?(请学生汇报收集到的数据并展 示。) 二、认识计数单位“万” 1、故事竞猜:课件出示故事画面 森林里小猪、小熊、小猴比赛数数,大象当裁判。它们 从9开始数,比比谁先数到5000。 小熊是这样数的:9、990、991、992、993…… 小猪是这样数的:9、990、1000、1010、1020、1030、 1040…… 小猴是这样数的:9、990、1000、2000、3000…… (1)小朋友你猜猜谁先数到5000?为什么?数数都可以怎样 数? (2)你能像小猴这样继续数下去吗?试试看。 (3)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师生一起边数边拨,当拨到9000时,问:再拨1000是多少?怎样拨珠? 小结:10个1000是10000,这就用到一个新的计数单位“万”(板书:万),他所在的位置是什么?你能联系前面的知识说说备课人: 管春芳

2、感知“一万”。 问:你们在平时的生活当中用过“万”这个计数单位吗?你们觉得万这个计数单位大不大呢?你知道“一万”究竟有多少吗?我们来看看吧。 A、 在刚刚结束的第二十八届雅典奥运会上,我国女子长跑运动员邢慧娜获得了女子10000米跑的冠军。你知道她围着体育场的跑道跑了多少圈吗?(25圈)(课件二) B、 我们学校有多少人?(1036)想象一下,一万约有多少?(10个我们学校这么多人。)(课件三) C、 一张纸非常薄,10张纸叠起来大约厚1毫米。一万张纸叠起来有多厚呢?(1米)(课件四) D、 如果每秒数一个数,连续不停的数,数到一万,大约需要多长时间?(3小时,就是同学们从上早自习起到第三节课下课那么长的时间。)(课件五) 3、认、读、写万以内的数。 刚才听你们读起这些数时都那么流利,真不错。那你们是怎么读的呢? (1)认、读、写几千几百几十几 教师一次在计数器上拨出3个百、6个十和5个一。问:这个数是多少?试着读一读。再问:你是怎样读的?再在千位上拨上2个千。问:这个数是多少?试着读一读。再问:你是怎样读的?(千位上的“2”读作“二千”,百上的“3读作“三百”,十位上的“6”读作“六十”,个位上的“5”读作“五”。 课1202,6078,2002,6008,2260)学生齐读一遍。,2200,2000。读一读 堂 检 测 教 后 感

辛兴镇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科下册

课 题 信息窗三------比较大小和求近似数 学1. 掌握数位不同的数的比较大小方1. 掌握数位不同 习法; 重的数的比较大小方法; 目2. 掌握位数相同的数的大小比较,并点2. 掌握位数相同 标认识近似数。 难的数的大小比较,并认识 点 近似数。 教 具 准 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盒 教 学 过 程 通 用 教 案 创 新 教 案 活动一 农村的小朋友非常好客,今天他们邀请城市的小朋友去参加手拉 手活动,让我们一起跟着他们到农村去看一看,好吗?(出示教 学插图) 1、你看到了什么?(学生仔细观察画面提出问题,进行交流。) 左边有950棵桃树,右边有1200棵梨树。 鹌鹑有5只,鸽子有806只。 动物彩蛋530个,脸谱彩蛋495个。 2、找到这么多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交流。 学生提出的问题很多,这节课主要解决比较多少) 可能有的学生会说果树真多,左边有950棵桃树,右边有1200 棵梨树。哪种树多? 鹌鹑有5只,鸽子有806只,鸽子和鹌鹑谁的只数多? …… 3、引导解决哪种果树多。(不同数位的数比较大小) 学生思考,要知道哪种果树多,需要比较1200和950的大小。 (1)怎样比较1200和950的大小? 学生分小组交流思考,然后全班交流比较方法。 (2)方法一: 学生根据数位的多少来比较,得出四位数比三位数大,1200 > 950 。 备课人: 管春芳

方法二: 学生根据数的组成,里面有几个百,进行比较,得出1200 > 950 。 方法三: 学生借助标准数1000来比较,得出1200 > 950 。 (3)鼓励、肯定:同学们用各自的方法,均得出1200 > 950,这说明什么树多?什么树少? 活动二 1、我们再来解决鹌鹑和鸽子谁多的问题吧。(相同数位的数比较大小) 养殖场有鹌鹑5只,鸽子806只,怎样知道谁多、谁少呢? 这就需要比较5和806的大小。 2、学生充分讨论,全班交流: 介绍一下你比较的方法和结果好吗? (1)数位相同,从高位比起。 5和806百位相同比十位,相同数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所以5 > 806 。 (2)借助标准数(即近似数)的方法进行比较。 0接近900,806接近800,因为900比800大,所以5 > 806。(如果学生没有说出此法教师可以作为参与者介绍自己的这种方法)。 (3)谁还能举例说说谁是谁的近似数。可多安排学生举例说明。 活动三 1、其余的问题你能自己解决吗? 动物彩蛋和脸谱彩蛋哪个多?课 ……堂1001○999 123○96 765○769 2、学生自主解决补充出示的其它有关比较的问题。检 3、介绍一下,你解决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问题的方法。测 如:不同数位……相同数位……学生交流。 教 后 感

辛兴镇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科下册

课 题 信息窗4 整千整百整十加减法 学1、让学生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明确整重让学生经历探索计算方 习百数加减整百数、整千数加减整千数的口算算点法的过程,明确整百数加 目理,掌握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 难减整百数、整千数加减整 标通过学生对口算的不同角度思考,体验算 法多样化,并能选择优化的算法进行口算。 点千数的口算算理,掌握方 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 具 准 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盒 教 学 过 程 通 用 教 案 创 新 教 案 一、复习铺垫 1、口答 20个十是多少? 36个百是多少? 5个千是多 少? 80里面有( )个十 130里面有( )十 500里面有( ) 个百 4000里面有( )个千 2、口算 70+20= 90-50= 80+5= 47-40= 38-8= 4+50= 30 +70= 80-20=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数的组成和百以内数的加减法口算,加强知 识间的联系,为知识的迁移类推作好铺垫。 二、探索新知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城乡小学生们的“手拉手活动”结束了,但城乡 小学生们常常回忆起他们在活动中的所见所闻,这节课我们先看 看城里的小学生回忆起哪些乡村情境? 教师引导学生看信息窗右侧一幅图,发现有用信息。 谈话:从这些情境中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①、一共放养了多少尾鱼? ②、鲤鱼比鲢鱼少多少尾? ③、山坡上一共有多少只羊? 备课人: 管春芳

④、黑羊比白羊多多少只? 谈话:今天我们只解决前三个问题,问题d我们放到下节课解决好吗? (二)解决问题,探究算法 1、讨论交流解决问题① 谈话:如何列式解答问题①? 学生列式:300+400= 谈话:口算这道题可以怎么想? 学生先思考,然后小组讨论交流想法。 全班进行交流。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想法: L、借助计数器拨一拨 2、300是3个百,400是4个百,3个百加4个百是7个百,7个百是700 3、因为3+4等于7,所以在7后面加两个0就是300+400=700 4、个位0+0=0,十位0+0=0,百位3+4=7,所以是700(对这种相同单位上的个数相加的办法给予特别关注与引导,为后面几千几百加减几百作铺垫) l 用笔算方法 2、算法迁移,解决问题② 谈话:对解决问题②,如何列式? 课 堂1200+400= 00+500= 8500-300= 00-600= 检9900-900= 4800-700= 7600-7000= 6300-300= 测 教 后 感

辛兴镇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科下册

课 题 信息窗5 估计 学1、能结合具体的情境进行估计,体会估计的学会估计的策略与方法。 习重要性,初步学会估计的策略与方法。 重 目2、经历估计事物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点 标估计意识和能力。3、通过估计,感受数学与难 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点 性。 教 具 准 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盒 教 学 过 程 通 用 教 案 创 新 教 案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体会估计的重要性。 1、情境激趣、提出问题。 (1) 师生交流对农村的感受和印象。 问:小朋友们,谁去过农村呀?说说你对农村的印象和感受吗? 请有过对农村亲身感受的孩子说一说对农村的亲身感 受。 教师引导:是啊,美丽的新农村,农民的生活也在发生着翻天覆 地的变化。今天老师继续带同学们走进新农村,和农村的小伙伴 手拉手,体验一下农村生活,好吗? (2) 课件展示走进农村的场景画面。 场景一:手拉手希望小学操场。 场景二:白菜园。 场景三:小树林。 边展示边让学生说一说看到了什么? (3)提出问题。 课件定格三个场景,问:看着这三幅画面,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 ·有多少个同学在做操? ·种了多少棵大白菜? ·有多少棵小树苗? 备课人: 管春芳

教师有顺序的将这些问题板贴。 2、数一数,初步体会估计的重要性。 (1)数一数。 问:数一数,你能很快地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吗?” 给学生时间一定时间,让学生数数看。 (2)谈体会: 问:你得出结果了吗?遇到了什么问题?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1)因为数量太多,一时数不过来、也数不清楚。 (2)有些白菜被挡住了,看不着,没法数。 (3)我数出了每行有6个人,有16行,想用乘法,16X6我不会算。 …… (3)教师引导: 遇到数量较多的物品,我们一下子数不过来,就可以运用一定的方法和策略先估计一下大体数量,今天我就来学习数量的“估计”。板书:估计。 补充板书:大约 ·大约有多少个同学在做操? ·大约种了多少棵大白菜? ·大约有多少棵小树苗? 课 堂两横排大约是30人,用笔把两横排圈出来,六横排圈了3个圈,大约是90多人; 检两竖行大约是10人,把两竖行圈成一圈,16竖行可以圈成8圈,大约是80多 测人。 数出每竖行有6人,10竖行是60人,再加上6竖行36人,一共是96人。 教 后 感

辛兴镇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科下册

课 题 我学会了吗? 进一步体会计数单位 学1、进一步体会计数单位“个”“十”“百”“千” 习“万”的意义,理解万以内数的组成。 重“个”“十”“百”“千”“万”的意义,理解万以 目2、借助资料复习万以内数的读写、大小比较、点内数的组成。 标估计,正确地口算整百、整千的加减及几千几难 百加减几百等知识点,感受大数的意义,建构点 起本单元的知识结构体系。 教 具 准 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盒 教 学 过 程 通 用 教 案 创 新 教 案 一、谈话导入课题 这节课我们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首先我们回忆一 下,在这一单元你都学习了哪些知识?(学生自由交流) 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一起去了解我们的家乡山东,看看同学们是 否真正学会了这些知识。 【设计意图】:明确复习内容,总体回顾有关知识点,起到提纲 挈领的作用。 二、创设情境,建构知识体系 (一)出示材料:《蓬勃发展的“孔孟之乡” 》,从计数原理入 手复习。 1、学生阅读思考:在这段话中你能找到哪些已经学到的计数单 位? 学生可能答:个、十、百、千、万。 2、这些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可能答:十个一是一十,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 十个一千是一万。 3、共同小结:10个小单位合成一个大单位,我们学过的单位按 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从右到左)万千百十个,任何一个数都 是由若干个计数单位组成的。(板书:计数单位) 备课人: 管春芳

(二)针对万以内数的读写、大小比较等知识进行复习巩固。 1、你能发现我们“孔孟之乡”中的数字吗?(学生读数) 2、你能把横线上的数字写出来吗?(学生写数) 投影展示学生写的数:2077、4393、510 3、你知道这三个数有多大吗? 学生可能答:2077是由2个千,7个十和7个一组成;4393是由4个千,3个百,9个十和3个一组成;510是由5个百和1个十组成。 4、你能将这些数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吗? 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1、4393>2077>510 2、510<2077<4393 5、同学们在比较数的大小时有什么好方法吗?(板书:比较数的大小) (学生回顾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从位数多少、数的组成和近似数等方面考虑。) 6、你能从文中再发现几组数进行比较吗?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索学习,汇报结果并说出理由) 7、小结:同学们想到了很多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这个数大,位数少的这个数小;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开始比较,最高位大的数大,最高位小的数小。 课 堂 检 测 教 后 感

辛兴镇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科下册

课 题 信息窗1:金箍棒的变化 分米、毫米的认识 学1、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 习分米、毫米的含义,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重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分米、毫米的含义,初步 目的长度观念。 点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 标2、知道1千米=1000米,1分米=10厘米,能难度观念。 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点 教 具 准 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盒 教 学 过 程 通 用 教 案 创 新 教 案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引入:同学们,大家喜欢孙悟空吗?谁能介绍一下孙悟 空的本领?有一个小朋友叫甜甜,他也很喜欢孙悟空,晚上在梦 中还和孙悟空比本领呢!我们一起看看他们都在比什么?(出示 情境图) 2、搜集信息:动画片放完了,你看到了什么? 3、提出问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根据学生的提问,板书有 价值的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富有童趣的童话素材,有利于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 趣,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去搜集信息、提出问题。]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认识1毫米。 (1)猜测。 谈话:孙悟空把金箍棒变成5毫米长,请猜一猜,5毫米有多长? 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猜测的长度。 (2)验证。 谈话:5毫米到底有多长呢?请同学们拿出直尺仔细观察,把你 的想法在组内说一说。 (3)班内交流,认识1毫米。 谈话:那个组愿意把你们的想法向大家交流一下?(引导学生说出一小格是1毫米,5小格就是5毫米 ) (4)巩固对1毫米的认识。 谈话:同学们想一想或观察一下周围的物体,哪些物体的长度备课人: 管春芳

(5)小结。 谈话:刚才,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思考一下毫米与前面我们认识的长度单位厘米有什么关系呢?(板书:1厘米=10毫米) 2、认识1分米。 (1)、猜测。 谈话:后来,孙悟空又把金箍棒变长了,变到10厘米长了,你认为现在的金箍棒有多长?把它在练习纸画下来。 (2)验证。 谈话:拿出直尺,验证一下,你刚才猜的怎么样?同桌互相说说。 (3)班内交流,认识1分米。 谈话:谁愿意说说10厘米到底有多长?(引导学生在尺子上找出10厘米,认识10厘米就是1分米。板书: 1分米=10厘米 ) (4)巩固对1分米的认识。 谈话:同学们想一想或观察一下周围的物体,哪些物体的长度(厚、高、宽)约是1分米呢?(学生交流)请同学们学用手比划1分米有多长。 3、认识1千米。 4、小结。 谈话: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都是计量物体长度的单位,叫做长度单位。 课自主练习,应用拓展 堂 检 测 教 后 感

辛兴镇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科下册

课 题 信息窗2 比本领——千米的认识 通过活动,加深对长度单 学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千米, 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重 位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动习 米。 点手能力。并通过实际的测 目量,锻炼学生在实践中运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学习长度单位的过难 标用知识、创新发展的能 程,进一步加深千米的感触。 点 力。 教 具 准 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盒 教 学 过 程 通 用 教 案 创 新 教 案 一、板书课题,出示目标 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本40页的信息窗2《千米的认 识》(师板书课题)看一下我们今天的学习目标,指名学生读出, 目标明确的学生举手,有信心完成的学生把手放下。 二、谈话导入 1、还记得我们以前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吗?(分米、毫米) 2、1千米有多长呢? (小资料)世界上最窄的河流位于内蒙的耗来河,全长17千 米,水流平缓,清澈见底,平均水深50厘米左右,一般在二三 分米左右,河水一般只有十几厘米宽,最窄处只有几厘米,放一 本书便可当桥,所以又叫书河桥。 有一种虫叫吹沫虫,平均长度约6毫米,但它能跳7米高, 相当于它身高的100倍。 小朋友,你们想知道它们究竟有多长吗? 三、自学指导(看一看) 看课本40页的信息窗和问题,并解决以下问题。 1千米有多长? 1千米就是( )米,千米又叫( ),用( )表 示。 我们学校楼长约100米,10座这样的教学楼的长约是1( )。我家离学校大约1( )。 2千米是多少米? 2千米是2个( )米,也就是2000米,2千米=( )备课人: 管春芳

四、做一做 1、1千米(公里)=( )米 2、2千米是2个( )米,也就是2000米,2千米=( )米。 3、( )、厘米、( )、米、( )(公里)都是计量物体长度的单位,叫作( )。 4、你能给它们排排队吗?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指名两名后进生到讲台板演,学生自己做在答题纸上,找学生纠正错误,教师讲解,同桌互相指正。 五、当堂训练: 2分米=( )厘米 6000米=( )千米 1米=( )毫米 3千米=( )米 7厘米=( )毫米 80毫米=( )厘米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七、作业布置: 课 堂2分米=( )厘米 6000米=( )千米 检1米=( )毫米 3千米=( )米 测7厘米=( )毫米 80毫米=( )厘米 教 后 感

辛兴镇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科下册

课 题 实践活动 奇妙的动物世界 学1、知识与技能:在调查动物有关知识的重加深对万以内数的认识, 习过程中,加深对万以内数的认识,体会长度单体会长度单位在现实生 目位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点难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 标切联系。 生活的密切联系。 2、过程与方法:经历用不同方式获取信点 息的过程,获得一些初步的实践活动经验。 教 具 准 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盒 教 学 过 程 通 用 教 案 创 新 教 案 一、制定调查计划 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带领大家去探索奇妙 的动物世界,你们愿意吗? 1.确定调查对象 (1)谈话:你最想了解哪种动物? (生可能想了解:①小狗、小兔②鲸鱼③小鸟、蝴蝶……) 师小结:大家是想了解陆地上的、水里的和天上飞的动物。 (2)谈话:你想了解关于这种动物的哪方面知识? (生可能想了解:①速度②身高③体重④寿命……) 师小结:你们是想从数学的角度了解动物的有关知识。今天 这节课我们就用数学的眼光进行调查。 (板书:调查对 象) 2.确定调查方式 谈话:你想用什么方式得到这些动物的有关知识? (生可能:①去查阅关于动物方面的书。②上网查找关于动 物的资料。③去问动物园的叔叔阿姨……) 师小结:这些都是很好的调查方式!这节课咱们就采用同学 们喜欢的这些方式进行调查!(板书:调查方式) 3.确定调查地点及小组 谈话:大家认为我们该去哪些地方进行调查? 备课人: 管春芳

(生可能:①去图书室②去微机室③去动物园) 师小结:同学们想的很好!我们就按调查方式划分成三个小组进行调查。不过今天想去动物园的同学就不用外出了!老师为你们请来了动物园的科技员,你们去顾问室咨询就可以了。 (板书:调查地点) 4.确定调查任务 你们小组想调查哪类动物的知识? 5.指导记录方法 谈话:调查时还需要做什么准备?现在咱们就分头行动,把你们调查到的数据整理在老师发的题纸上。调查活动为20分钟,小组长负责掌握时间,20分钟后准时回教室。 奇妙的动物世界 调查方式---- 调查地点------ 调查人------ ---年--月--日 动物身高 身长 体重 寿命 速度 睡眠其他 名称 时间 课 堂活动小结: 检谈话:对刚才的调查活动、调查结果以及你和同学的表现,你想不想说点什么? 测 教 后 感

辛兴镇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科下册

课 题 信息窗1 蜜蜂王国--—两位数加减法的口算 学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 。 2、过程与方法: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解决重 习 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点 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难 标 培养勤于思考的学习品质及合作意识。 点 教 具 准 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盒 教 学 过 程 通 用 教 案 创 新 教 案 一、 板题、示标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师板书课 题)并指生来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投影出示) 师:要达到学习目标,离不开同学们认真看书自学,同学们 有信心达到学习目标吗?(有) 二、 口述自学指导(教师边口述,学生边自学) 师:把书翻到46页,看图、看问题。 1、侍从和卫兵一共有多少只?怎样列式计算? 2、卫兵比侍从多多少只?怎样列式计算? (5分钟后比谁能正确解决问题) 三、先学(看一看) 1、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看书自学。师巡视,确保每一位同学都 能认真看书自学。 2、做一做 师:同学们看完的举手,看会的举手。下面老师来考一考同 学们,看谁能做对与例题类似的题目。(投影出示) +25= 28+37= 48+52= 43+26= 58-26= 72-49= 50-24= 97-18= (1)2生板演,其他学生做在练习纸上。 (2)师巡视,发现其他同学的错误。 备课人: 管春芳

四、后教(议一议) 1、学生更正 师:和黑板上做的不一样的来黑板上改正。(提示:把错误的或不同的答案用红粉笔圈起来,在旁边改正) 2、讨论(议一议) (1)认为xxx写的正确的举手。 (2)错的则问:错在哪里? 3、评议板书,正确率。 4、同桌对改并更正错误。 五、当堂训练 师:刚才同学们做的都很好,下面我们接着做题,小组比赛,看哪个组得的红星最多。练习:自主练习第1、3、5、7、8题。 1、 学生完成写在书上。 2、 写完检查。 3、 全班集体对改。 4、 生更正错题。 活动方式:小组比赛、开火车。 六、全课小结 课 堂课本第48页4题、49页9、10题。 检 测 教 后 感

辛兴镇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科下册

课 题 信息2 整装待发——三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 学1、知识与技能:理解千以内的不进位加和不理解千以内的不进位加重 和不进位减的算理,探索习进位减的算理,探索并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点并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 目法,并能正确的计算。 难法,并能正确的计算。 标2、过程与方法:能结合具体情景,提出 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点 教 具 准 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盒 教 学 过 程 通 用 教 案 创 新 教 案 一、 板题、示标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三位数加减两位数的不进位笔算。(师 板书课题)并指生来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投影出示) 师:要达到学习目标,离不开同学们认真看书自学,同学们 有信心达到学习目标吗?(有) 二、 口述自学指导(教师边口述,学生边自学) 师:把书翻到50页,看图、看问题。 1、一队和二队一共有多少只?怎样列算式?用竖式怎么算? 列竖式要注意什么?并将课本上的补充完整。 2、二队比一队少多少只?怎样列式计算? 3、二队和三队一共有多少只?怎样列式计算?有竖式和计数 器分别怎么算? 4、三、四队大约有多少只?怎样来估算?改怎样来列算式? 86接近( ),103接近( ),100+100=200 86+103( )200,≈叫( ), 读作:( )。 (5分钟后比谁能正确解决问题) 三、先学(看一看) 1、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看书自学。师巡视,确保每一位同学都能认真看书自学。 2、做一做 师:同学们看完的举手,看会的举手。下面老师来考一考同学们,看谁能做对与例题类似的题目。(投影出示) 备课人: 管春芳

2+250= 285+371= 148+520= 450+266= 588-263= 726-490= 507-247= 974-181 (1)2生板演,其他学生做在练习纸上。 (2)师巡视,发现其他同学的错误。 四、后教(议一议) 1、学生更正 师:和黑板上做的不一样的来黑板上改正。(提示:把错误的或不同的答案用红粉笔圈起来,在旁边改正) 2、讨论(议一议) (1)认为xxx写的正确的举手。 (2)错的则问:错在哪里? 3、评议板书,正确率。 4、同桌对改并更正错误。 五、当堂训练 师:刚才同学们做的都很好,下面我们接着做题,小组比赛,看哪个组得的红星最多。练习:自主练习第2、3、4、5题。 5、 学生完成写在书上。 6、 写完检查。 7、 全班集体对改。 8、 生更正错题。 活动方式:小组比赛。 六、全课小结 1、今天这节课你学了什么知识?课 2、评比本节课比赛情况,获胜的表扬,失败的鼓励。 堂2+250= 285+371= 148+520= 450 +266= 检588-263= 726-490= 507-247= 974-181 测 教 后 感

辛兴镇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科下册

课 题 信息窗3 勤劳工作——三位数加减法(不连续进、退位)笔算 学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 习解加法的意义和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重点流,学会三位数加减三位 目少几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数(不连续进位、退位) 标2、过程与方法:经历三位数加三位数(不难的笔算方法。 连续进位)和三位数减三位数(不连续退位)点 的笔算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 教 具 准 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盒 教 学 过 程 通 用 教 案 创 新 教 案 一、 板题、示标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三位数加减法(不连续进、退位)笔算。 (师板书课题)并指生来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投影出示) 师:要达到学习目标,离不开同学们认真看书自学,同学们 有信心达到学习目标吗?(有) 二、 口述自学指导(教师边口述,学生边自学) 师:把书翻到54页,看图、看问题。 1、果园到花园一共有多少米?怎样列算式?小女孩怎样估算 的?用竖式怎么算?列竖式要注意什么?并将课本上的补充完 整。 用竖式计算。(让生边说边板演,教师引导学生重点弄清十位 满10,向百位进一的道理) 5 9 2 + 3 8 4 ——————— ( ) ( ) 6 思考:十位上9加8得17,该怎样写? 2、第二队比第一队少多少只?怎样列式计算?列竖式时思考十位上1减2不够减怎么办? 3、从家到果园比从家到花园远多少米?怎样列式计算? (5分钟后比谁能正确解决问题) 三、先学(看一看) 1、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看书自学。师巡视,确保每一位同学都备课人: 管春芳

四、后教(议一议) 1、学生更正 师:和黑板上做的不一样的来黑板上改正。(提示:把错误的或不同的答案用红粉笔圈起来,在旁边改正) 2、讨论(议一议) (1)认为xxx写的正确的举手。 (2)错的则问:错在哪里? 3、评议板书,正确率。 4、同桌对改并更正错误。 五、当堂训练 师:刚才同学们做的都很好,下面我们接着做题,小组比赛,看哪个组得的红星最多。练习:自主练习第1、2、3、4、5题。 1、 学生完成写在书上。 2、 写完检查。 3、 全班集体对改。 4、 生更正错题。 活动方式:小组比赛。 六、全课小结 1、今天这节课你学了什么知识? 2、评比本节课比赛情况,获胜的表扬,失败的鼓励。 七、布置作业 课 堂634+275= 856-37= 29+543 = 检 157+482= 738-674= 847-428= 测 教 后 感

辛兴镇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科下册

课 题 信息窗4 国王查账——三位数加减法的验算 学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巩固三位数的加减法。 学会验算,掌握验 习2、过程与方法:学会加减法的验算方法,重算方法。 目并掌握加减法的验算方法。 点难 标 点 教 具 准 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盒 教 学 过 程 通 用 教 案 创 新 教 案 一、 板题、示标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三位数加减法的验算。(师板书课题) 并指生来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投影出示) 师:要达到学习目标,离不开同学们认真看书自学,同学们 有信心达到学习目标吗?(有) 二、 口述自学指导(教师边口述,学生边自学) 师:把书翻到58页,看图、看问题。 1、为了验证一下算得对不对,国王应该怎么办?(引入验算) 即: 5 7 3 + 3 1 8 ——————— 8 9 1 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该怎样验算,和减其中的一个加数怎么 验算? 2、 8 9 1 — 2 6 4 ——————— 6 2 7 差加减数怎样验算,被减数减差?(5分钟后比谁能正确解决问题) 三、先学(看一看) 1、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看书自学。师巡视,确保每一位同学都备课人: 管春芳

2、做一做 师:同学们看完的举手,看会的举手。下面老师来考一考同学们,看谁能做对与例题类似的题目。(投影出示) 173 + 375 = 419 + 236 = 731 + 229 = 780 — 527 = 912 — 406 = 573 — 458 = (1)2生板演,其他学生做在练习纸上。 (2)师巡视,发现其他同学的错误。 四、后教(议一议) 1、学生更正 师:和黑板上做的不一样的来黑板上改正。(提示:把错误的或不同的答案用红粉笔圈起来,在旁边改正) 2、讨论(议一议) (1)认为xxx写的正确的举手。 (2)错的则问:错在哪里? 3、评议板书,正确率。 4、同桌对改并更正错误。 五、当堂训练 师:刚才同学们做的都很好,下面我们接着做题,小组比赛,看哪个组得的红星最多。练习:自主练习第1、2、3、4题。 六、全课小结 1、今天这节课你学了什么知识? 2、评比本节课比赛情况,获胜的表扬,失败的鼓励。 课173 + 375 = 419 + 236 = 731 + 229 = 堂780 — 527 = 912 — 406 = 573 — 458 = 检 测 教 后 感

辛兴镇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科下册

课 题 信息窗----观察物体 学1、知识与技能:根据照片或直观图,能根据照片或直观图, 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重 习 点能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 目2、过程与方法:经历从不同角度观察物难到的简单物体。 标体形状的过程,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日 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教 具 准 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盒 教 学 过 程 通 用 教 案 创 新 教 案 一、板书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观察物体。 二、出示学习目标 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根据照片或直观图,能辨认从不同角度观 察到的简单物体。(课件出示,师指一名学生读) 师:要达到学习目标,离不开同学们认真看书自学,同学们有信 心达到学习目标吗?(有) 三、口述自学指导(教师边口述,学生边自学) 现在请把课本打开, 翻到第62页,手指62页信息窗,(表 扬××已经指好了)仔细观察信息窗中的图片和文字,你能提出 什么问题? 三、先学(看一看) (一)过渡:下面自学开始,比一比谁看书最认真,思考问题 最积极。4分钟后找同学回答。 (二)看一看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认真看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 学。(要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认真地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 可以复看。) 四、后教(议一议) 师:同学们看完了么?看完的请举手?好,下面来考考大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先探究他们看到的老虎的是什么样子的。 备课人: 管春芳

观察探究 (1)定位观察 师:请同学们在自己的位置上对小老虎进行仔细观察。说一说你看到了小老虎的哪一个面?是什么样子?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活动) 师:请看屏幕中的这3幅图(课件出示),哪一幅图和你刚才看到的是一样的?是小老虎的哪一面?是什么样子?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前面、侧面、后面。对于“侧面”,教师要进行解释:左面和右面都可以成为侧面) 追问:为什么我们观察的是同一只小老虎,结果却不一样呢? (2)换位观察 (3)小组观察 五、当堂训练 师:刚才同学们做的都很好,下面我们接着观察,小组比赛,看哪个组得的星星最多。练习:自主练习第1、2、3、4题。 1、学生完成写在书上。 2、写完检查。 3、全班集体对改。 4、生更正错题。 活动方式:小组比赛、开火车。 六、全课小结 1、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会了列竖式计算,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要注意什么? 2、评比本节课比赛情况,获胜的表扬,失败的鼓励。 课 堂课本63、页:自主练习必做题:5、6题 检 测 教 后 感

辛兴镇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科下册

课 题 第六单元信息窗1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 学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三位数连续进位加、 习体会加减法的意义,会计算连续进位、退位的重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目三位数的加减法。 点难 标2、过程与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探索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点 法,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 具 准 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盒 教 学 过 程 通 用 教 案 创 新 教 案 一、板书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退位减 法。 二、出示学习目标 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会正确地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 退位减法。(课件出示,师指一名学生读) 师:要达到学习目标,离不开同学们认真看书自学,同学们有信 心达到学习目标吗?(有) 三、口述自学指导(教师边口述,学生边自学)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七星瓢虫吗?它可是田园的小卫士呢, 想不想去看看他们的工作场面?(出示课件:信息窗情境图) ( 一学)1、先看一看:(1)一共有多少棵白菜?(想一想: 该怎样样列算式?你打算怎样算?怎样估算,1≈( )394≈ ( ),最后的结果≈( )你会用竖式计算吗?) (2)两块菜园一共有多少只瓢虫?(怎样列式计算呢?) (3)还有多少棵茄子没检查?(该怎样列算式呢?) ( 二学)手指课本第一个竖式,列竖式时什么位和什么位对齐, 现在个位相加,满10向十位进1,而十位相加又满十向百位进 ( ). 第一个笔算加法会做了,自己动手把课本56页还有多少棵茄子没检查?第二个竖式填上。 备课人: 管春芳

四、先学(看一看) 1、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看书自学。师巡视,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认真看书自学。 2、做一做。 师:同学们看完的举手,看会的举手?下面老师来考一考同学们,看谁能做对与例题类似的题。(投影出示) 245+196= 5-278= (1)2生板演,其他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2)师巡视,发现其他同学的错误。 五、(议一议) 1、学生更正。 师:发现错误的来黑板上更正。(提示:把错误的或不同的答案用红粉笔圈起来,在旁边改正。 3、讨论(议一议) 245+196= 5-278= 245 5 + 196 -278 ——— ——— ( ) ( ) (1)认为竖式正确的请举手。 (2)列竖式时应注意什么? 生回答,师板书。 (1)笔算加法算式时,从哪一位算起,从哪一位加起,个位满10向十位(),十位满10又向百位进( )。生回答,师板书。 认为第一个题做对的举手。 (2)笔算减法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 ),在本位上加( )再减,生回答,师板书。 课 堂 教126+385= 248+158= 478-199= 5-278= 检 后 测 感

辛兴镇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科下册

课 题 信息窗2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三位数(中间有0的和整百数减三位数) 学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会计算 习中间有0的三位数减法。 重会计算被减数中间 有0的、整百的连续退位 目2、过程与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点 难的三位数减三位数。 标探索整百数减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培养解决问 题的能力。 点 教 具 准 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盒 教 学 过 程 通 用 教 案 创 新 教 案 一、板书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三位数(中间有0的 和整百数减三位数)(师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会正确地笔算三位数减三位数(中间有0的 和整百数减三位数)(课件出示,师指一名学生读)。 师:要达到学习目标,离不开同学们认真看书自学,同学们有信 心达到学习目标吗?(有) 三、口述自学指导(教师边口述,学生边自学) 仔细观察猫头鹰一家捉鼠的情景图,你发现了什么?能提出什 么问题?(出示课件:信息窗情境图) 生1:猫头鹰妈妈比孩子多捉了多少只? 生2、猫头鹰爸爸比孩子多捉多少只? ( 一学)1、先看一看:(1)猫头鹰妈妈比孩子多捉了多少只?(想一想:该怎样列算式?怎样估算,你会用竖式计算吗?用计 数器拨一拨。) (2)猫头鹰爸爸比孩子多捉多少只?(怎样列式计算呢?) ( 二学)手指课本第一个竖式,你有什么发现?要从十位上退 1,十位上是0怎么办,借助计数器,个位上0减6不够减,只能向()位借,十位上是0,那么从哪一位借的1退到十位变成( )个十, 这时从从( )位借1退到个位,即连续退位。 手指第二个竖式,你有什么发现?学生们自己总结。 备课人: 管春芳

1、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看书自学。师巡视,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 认真看书自学。 2、做一做。 师:同学们看完的举手,看会的举手?下面老师来考一考同学们,看谁能做对与例题类似的题。(投影出示) 508-179= 600-235= (1)2生板演,其他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2)师巡视,发现其他同学的错误。 五、(议一议) 1、学生更正。 师:发现错误的来黑板上更正。(提示:把错误的或不同的答案用红粉笔圈起来,在旁边改正。 3、讨论(议一议) 508-179 = 600-235 = 508 600 -179 -235 ——— ——— ( ) ( ) (1)认为竖式正确的请举手。 (2)列竖式时应注意什么? 五、当堂训练 课 堂师:刚才同学们做的都很好,下面我们接着做题,小组比赛,看哪个组得的 检星星最多。练习:自主练习第1、2、3题。 测 教 后 感

辛兴镇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科下册

课 题 信息窗3用三位数加减三位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1、知识与技能:经历解决求比一个数多用纸条来帮助学生理解 习(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的过程,领悟基本的重数量关系 目解决问题的方法。 点 标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索解决问题的数学难 活动,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获得成功的体点 验,增强合作意识。 教 具 准 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盒 教 学 过 程 通 用 教 案 创 新 教 案 一、板书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用三位数加减三位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 题 (师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用三位数加减三位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 题(课件出示,师指一名学生读)。 师:要达到学习目标,离不开同学们认真看书自学,同学们有信 心达到学习目标吗?(有) 三、口述自学指导(教师边口述,学生边自学) 出示医生啄木鸟、喜鹊和黄鹂为树木捉害虫的情景图,仔细观 察这幅图,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出示课件:信 息窗情境图) 生1、喜鹊捉了多少只虫子? 生2、啄木鸟捉了多少只虫子? ( 一学)先看一看:喜鹊捉了多少只虫子?(1)(想一想:该 怎样列算式?你能用纸条来表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吗?说出自 己的想法。) ( 二学)手指课本63页第一个纸条图,看一看,喜鹊捉的虫子 的数量可以分为( )部分,一部分是和( )捉的虫子同样多,一步分是比( )多捉的。求喜鹊捉了多少只?就是把( )和( )合起来,所以应该列什么算式? 手指74页第二个纸条图,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要想求啄木鸟备课人: 管春芳

四、先学(看一看) 1、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看书自学。师巡视,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认真看书自学。 2、做一做。 师:同学们看完的举手,看会的举手?下面老师来考一考同学们,看谁能做对与例题类似的题。(投影出示) (1)小象举起了194千克的重量,小熊举的比小象重65千克,小熊举起了多少千克的重量? (2)青蛙跳了110厘米,蟋蟀比青蛙跳的近31厘米,蟋蟀跳了多少厘米? (1)2生板演,其他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2)师巡视,发现其他同学的错误。 五、(议一议) 1、学生更正。 师:发现错误的来黑板上更正。(提示:把错误的或不同的答案用红粉笔圈起来,在旁边改正。 2、讨论(议一议) 五、当堂训练 师:刚才同学们做的都很好,下面我们接着做题,小组比赛,看哪个组得的小红旗最多。练习:自主练习第1、2、4、5题。 1、学生完成写在书上。 2、写完检查。 3、全班集体对改。 课 堂自主练习第1、2、4、5题 检 测 教 后 感

辛兴镇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科下册

课 题 智慧广场--数字谜 学生在探索加减法算式 学1、知识与技能:在探索加减法算式中的重 中的“数字迷”问题的过习“数字谜”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用推理的方法点程中,学习用推理的方法 目解决问题,初步获得一些简单的推理经验。 难解决问题,初步获得一些 标2、过程与方法:经历简答的推理过程,点简单的推理经验。 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提高逻辑思 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代 教 具 准 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盒 教 学 过 程 通 用 教 案 创 新 教 案 一、板书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智慧广场-数字谜(师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请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课件出示,师指一名学生读)。 师:要达到学习目标,离不开同学们认真看书自学,同学们有信 心达到学习目标吗?(有) 三、口述自学指导(教师边口述,学生边自学) 仔细观察情景图中的加法竖式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飞加飞等于2.腾加腾等于9 (老师借助课件演示) ( 一学)猜一猜:猜猜看每个汉字代表的数是多少? 四、先学(看一看) 1、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看书自学。师巡视,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 认真看书自学。 ( 二学)算一算:动笔算一算,看看自己的猜想对不对? ( 三学)小组交流:每个汉字代表的数是多少? 验证:教师借助课件演示推理的过程。 2、做一做。 师:下面老师来考一考同学们,看谁能做对与例题类似的题。(投影出示) (1)2生板演,其他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2)师巡视,发现其他同学的错误。 备课人: 管春芳

1、学生更正。 师:发现错误的来黑板上更正。(提示:把错误的或不同的答案用红粉笔圈起来,在旁边改正。 2、讨论(议一议) (1)第一个同学做的,认为正确的请举手。 (2)第二个同学做的,认为正确地请举手。 生回答,师板书。 1、评议板书,正确率。 2、同桌对改并更正错误。 五、当堂训练 师:刚才同学们做的都很好,下面我们接着做题,小组比赛,看哪个组得的小红旗最多。练习:自主练习第1、2题。 1、学生完成写在书上。 2、写完检查。 六、全课小结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数字谜 2、评比本节课比赛情况,获胜的表扬,失败的鼓励。 七、布置作业 师:课下我们就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吧!比谁字体最端正,并能全做对!自主练习第3、4、5题 课 堂 检 测 教 后 感

辛兴镇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科下册

课 题 第七单元:爱心行动—— 图形与拼组信息窗1—— 制作保护牌 学1、使学生借助观察、操作,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使学生借助观察、操作, 习征,并能用语言进行描述;能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重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目和正方形。初步认识五边形、六边形。 点并能用语言进行描 述;能在方格纸上画出长 标2、让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过程,发展难方形和正方形。 空间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点 3、在具体情境中,培养学生爱护鸟类、保护环境等环 教 具 准 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盒 教 学 过 程 通 用 教 案 创 新 教 案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春天来了,大森林里,各种小鸟在林间飞来飞去, 高兴地唱着歌儿。瞧,她们在欢快地忙着做鸟巢呢!(出示情境 图) 谈话:你知道每个鸟巢是什么形状的吗?我们把这个长方体的面 画下来,(板书)你知道它叫什么图形吗?关于长方形你都知道 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提出关于长方形、正方形 特征的问题) [设计意图: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 学生的研究兴趣,从而引入对平面图形特征的认识。]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一)解决第一个红点问题,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1、认识长方形的特征。 (1)观察猜测。 谈话:仔细观察长方形的边和角,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根据学 生的交流,引导认识“对边” 并适时板书特征) (2)操作验证。 谈话:你能想法验证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吗? ①学生操作。 备课人: 管春芳

②班内交流,展示方法,认识长方形边的特征 ③小结特征,认识长、宽。 谈话:经过同学们自己猜测、验证,你发现长方形有什么特征?长方形的长边叫“长”,短边叫“宽”。 (3)找生活中的长方形。 谈话: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的?(学生找一找、指一指、说一说。)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猜想验证的过程中认识长方形的特征,有利于学生在观察、猜测—操作验证等数学活动中体会长方形的特征。] 2、认识正方形的特征 (1) 观察猜测。 谈话:仔细观察正方形的边和角,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2)操作验证。 谈话:你能想法验证正方形的四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吗? ①学生操作。 ②班内交流,展示方法,认识正方形边的特征 ③小结特征,认识边长。 (3)找生活中的正方形。 谈话: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的? 3、比较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异同: 谈话: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课自主练习,应用拓展 堂1、自主练习第1题。 检谈话: 测 刚才,我们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你能用钉子板围一个长方形或教正方形。 2、自主练习第3题。 后 感

辛兴镇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科下册

课 题 信息窗2 —欣赏主题壁画 学1. 复习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 习形和圆形等图形的特征,并能在方格纸上将它重能在方格纸上将它们规 目们规范地画出,拼出漂亮的图案。 点范地画出,拼出漂亮的图 标2. 经历拼组图形的过程,发展空间想象能力难 和创新意识。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点案。 教 具 准 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盒 教 学 过 程 通 用 教 案 创 新 教 案 一、运用“图形百宝箱”复习旧知。 1、引出“百宝箱”。 同学们,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我们通过“做鸟巢” 的活动又认识了许多的图形,这节课咱们就利用认识的图形来当 回设计师,好吗?瞧,每个小组都有一个“百宝箱”,里面有许 多我们认识的图形。 要求: 1、摸出图形。 2、说说特征。 2、小组讨论汇报。 在你的小组中与伙伴合作摸一摸,问一问,说一说。 (小组合作,在摸、问、答的过程中复习本单元图形的相关知识) 哪位同学愿意说说你都摸到并获得了哪些图片? (学生汇报结果,根据学生汇报的图形) 随机全班一起复习一下本单元的图形特征的知识,并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 通过“图片百宝箱”、当回“设计师”既引出课题, 又引出了有趣味的数学活动的序幕,学生在活动中既复习了本单元的知识,又激发了学习热情,激励着学生的创新想法。 二、 整体设计并布局图案,获得拼组图形的形象体验。 1、教师引领,出示图案。 备课人: 管春芳

2、学生探索注意事项。 将这个图案设计到方格设计纸上,应注意什么? 学生通过交流可能想法: 记住这个图案中所用图形的特征。要用尺子将线画直,画规范。 [设计意图] 这一教学环节,先让学生感知老师的示范图案,对自己的设计既是启发也是在放手让学生自主操作之前,对操作活动中应注意问题进行讨论。达到探索方法的目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参与拼组图形,体验图形的美。 1、学生自主布局设计。 刚才大家提的建议都很有价值。你也可以在方格设计纸上设计自己心中漂亮的图案,事先一定要想好图案的整体布局。先与小组同学交流一下你的想法,看看大家有什么好的办法。 学生可能的想法: (1) 我们在讨论中认为可以用自己摸出的图形摆一摆,照样子画到表格中。 (2) 我们在草稿纸上先画了一个草图…… 2、动手实践,教师指导。 拿出尺子,并翻开书本第80页,开始在方格设计纸上设计你心中的漂亮图案吧! 课 堂 检 测 教 后 感

辛兴镇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科下册

课 题 第八单元:休闲假日 ——解决问题 信 息 窗 1——停车场 学1、知识与技能目标:在解决数学问题的重掌握分步解决两步 习过程中,掌握分步解决两步计算的乘加、乘减计算的乘加、乘减问题的 目问题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点难方法,正确计算。 标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用乘加,乘减分 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表达点 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和结果,掌握一些初步的 教 具 准 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盒 教 学 过 程 通 用 教 案 创 新 教 案 一、板书课题,揭示目标 师:同学们,咱们一起来学习分步解决两步计算的乘加、乘 减问题。请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板书课题:分步解 决两步计算的乘加、乘减问题)请看今天的学习目标:掌握万分 步解决两步计算的乘加、乘减问题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目标 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完成目标的请把手放下。这节课咱们要进 行男女生比赛,(板书:男女)比一比谁得的五角星最多。现在 进行第一场比赛:比一比看书时谁的坐姿最端正,谁思考问题最 积极。 二、口述自学指导(教师边口述,学生边自学) 现在请把课本打开, 翻到第91页,手指91页信息窗,(表 扬××已经指好了)仔细观察信息窗中的图片和文字从图中你能 找出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 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三、先学(看一看) (一)过渡:下面自学开始,比一比谁看书最认真,思考问题 最积极。 (二)看一看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认真看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 学。(要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认真地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复看。) (三)说一说 师:同学们看完了么?看完的请举手?好,下面来考考大家。备课人: 管春芳

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有: 9Χ4=36(人) 36+5=41(人) 问题2、小汽车比大汽车多多少辆? 7Χ3=21(辆) 21-9=12(辆) (四)做一做 师:下面老师请两名(最差的同学)来讲台上板演这2个算式的计算过程,其余同学做在练习本上。老师巡视,要找出学生中的错误,并板书。 讲述: 做完的同学,请认真看黑板上同学做的。(要求:学生认真看板演的同学做的是否有错误,还要检查检查自己做的是否正确。) 四、后教(议一议) 1、学生更正。 教师指导:发现错误的的请举手!点名让学生上台更正。提示:用红色粉笔改,那个数字错了,先划一下,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 2、讨论。 过渡:到底谁对、谁错呢?下面请大家讨论还要说出“为什么”。 ①师:哪个对呢?为什么?(手指一下不同的答案) 六、全课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么? 课1、自主练习第1题 堂2、自主练习第2题 检3、自主练习第5题 测 教 后 感

辛兴镇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科下册

课 题 第八单元:休闲假日 ——解决问题 信 息 窗 1——停车场 学1、知识与技能目标:在解决数学问题的重掌握分步解决两步 习过程中,掌握分步解决两步计算的乘加、乘减计算的乘加、乘减问题的 目问题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点难方法,正确计算。 标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用乘加,乘减分 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表达点 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和结果,掌握一些初步的 教 具 准 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盒 教 学 过 程 通 用 教 案 创 新 教 案 一、板书课题,揭示目标 师:同学们,咱们一起来学习分步解决两步计算的乘加、乘 减问题。请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板书课题:分步解 决两步计算的乘加、乘减问题)请看今天的学习目标:掌握万分 步解决两步计算的乘加、乘减问题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目标 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完成目标的请把手放下。这节课咱们要进 行男女生比赛,(板书:男女)比一比谁得的五角星最多。现在 进行第一场比赛:比一比看书时谁的坐姿最端正,谁思考问题最 积极。 二、口述自学指导(教师边口述,学生边自学) 现在请把课本打开, 翻到第91页,手指91页信息窗,(表 扬××已经指好了)仔细观察信息窗中的图片和文字从图中你能 找出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 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三、先学(看一看) (一)过渡:下面自学开始,比一比谁看书最认真,思考问题 最积极。 (二)看一看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认真看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 学。(要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认真地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复看。) (三)说一说 师:同学们看完了么?看完的请举手?好,下面来考考大家。备课人: 管春芳

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有: 9Χ4=36(人) 36+5=41(人) 问题2、小汽车比大汽车多多少辆? 7Χ3=21(辆) 21-9=12(辆) (四)做一做 师:下面老师请两名(最差的同学)来讲台上板演这2个算式的计算过程,其余同学做在练习本上。老师巡视,要找出学生中的错误,并板书。 讲述: 做完的同学,请认真看黑板上同学做的。(要求:学生认真看板演的同学做的是否有错误,还要检查检查自己做的是否正确。) 四、后教(议一议) 1、学生更正。 教师指导:发现错误的的请举手!点名让学生上台更正。提示:用红色粉笔改,那个数字错了,先划一下,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 2、讨论。 过渡:到底谁对、谁错呢?下面请大家讨论还要说出“为什么”。 ①师:哪个对呢?为什么?(手指一下不同的答案) 六、全课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么? 课1、自主练习第1题 堂2、自主练习第2题 检3、自主练习第5题 测 教 后 感

辛兴镇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科下册

课 题 第八单元:休闲假日 ——解决问题 信 息 窗 1——停车场 学1、知识与技能目标:在解决数学问题的重掌握分步解决两步 习过程中,掌握分步解决两步计算的乘加、乘减计算的乘加、乘减问题的 目问题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点难方法,正确计算。 标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用乘加,乘减分 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表达点 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和结果,掌握一些初步的 教 具 准 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盒 教 学 过 程 通 用 教 案 创 新 教 案 一、板书课题,揭示目标 师:同学们,咱们一起来学习分步解决两步计算的乘加、乘 减问题。请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板书课题:分步解 决两步计算的乘加、乘减问题)请看今天的学习目标:掌握万分 步解决两步计算的乘加、乘减问题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目标 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完成目标的请把手放下。这节课咱们要进 行男女生比赛,(板书:男女)比一比谁得的五角星最多。现在 进行第一场比赛:比一比看书时谁的坐姿最端正,谁思考问题最 积极。 二、口述自学指导(教师边口述,学生边自学) 现在请把课本打开, 翻到第91页,手指91页信息窗,(表 扬××已经指好了)仔细观察信息窗中的图片和文字从图中你能 找出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 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三、先学(看一看) (一)过渡:下面自学开始,比一比谁看书最认真,思考问题 最积极。 (二)看一看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认真看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 学。(要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认真地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复看。) (三)说一说 师:同学们看完了么?看完的请举手?好,下面来考考大家。备课人: 管春芳

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有: 9Χ4=36(人) 36+5=41(人) 问题2、小汽车比大汽车多多少辆? 7Χ3=21(辆) 21-9=12(辆) (四)做一做 师:下面老师请两名(最差的同学)来讲台上板演这2个算式的计算过程,其余同学做在练习本上。老师巡视,要找出学生中的错误,并板书。 讲述: 做完的同学,请认真看黑板上同学做的。(要求:学生认真看板演的同学做的是否有错误,还要检查检查自己做的是否正确。) 四、后教(议一议) 1、学生更正。 教师指导:发现错误的的请举手!点名让学生上台更正。提示:用红色粉笔改,那个数字错了,先划一下,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 2、讨论。 过渡:到底谁对、谁错呢?下面请大家讨论还要说出“为什么”。 ①师:哪个对呢?为什么?(手指一下不同的答案) 六、全课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么? 课1、自主练习第1题 堂2、自主练习第2题 检3、自主练习第5题 测 教 后 感

辛兴镇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科下册

课 题 第八单元:休闲假日 ——解决问题 信 息 窗 1——停车场 学1、知识与技能目标:在解决数学问题的重掌握分步解决两步 习过程中,掌握分步解决两步计算的乘加、乘减计算的乘加、乘减问题的 目问题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点难方法,正确计算。 标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用乘加,乘减分 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表达点 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和结果,掌握一些初步的 教 具 准 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盒 教 学 过 程 通 用 教 案 创 新 教 案 一、板书课题,揭示目标 师:同学们,咱们一起来学习分步解决两步计算的乘加、乘 减问题。请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板书课题:分步解 决两步计算的乘加、乘减问题)请看今天的学习目标:掌握万分 步解决两步计算的乘加、乘减问题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目标 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完成目标的请把手放下。这节课咱们要进 行男女生比赛,(板书:男女)比一比谁得的五角星最多。现在 进行第一场比赛:比一比看书时谁的坐姿最端正,谁思考问题最 积极。 二、口述自学指导(教师边口述,学生边自学) 现在请把课本打开, 翻到第91页,手指91页信息窗,(表 扬××已经指好了)仔细观察信息窗中的图片和文字从图中你能 找出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 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三、先学(看一看) (一)过渡:下面自学开始,比一比谁看书最认真,思考问题 最积极。 (二)看一看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认真看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 学。(要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认真地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复看。) (三)说一说 师:同学们看完了么?看完的请举手?好,下面来考考大家。备课人: 管春芳

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有: 9Χ4=36(人) 36+5=41(人) 问题2、小汽车比大汽车多多少辆? 7Χ3=21(辆) 21-9=12(辆) (四)做一做 师:下面老师请两名(最差的同学)来讲台上板演这2个算式的计算过程,其余同学做在练习本上。老师巡视,要找出学生中的错误,并板书。 讲述: 做完的同学,请认真看黑板上同学做的。(要求:学生认真看板演的同学做的是否有错误,还要检查检查自己做的是否正确。) 四、后教(议一议) 1、学生更正。 教师指导:发现错误的的请举手!点名让学生上台更正。提示:用红色粉笔改,那个数字错了,先划一下,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 2、讨论。 过渡:到底谁对、谁错呢?下面请大家讨论还要说出“为什么”。 ①师:哪个对呢?为什么?(手指一下不同的答案) 六、全课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么? 课1、自主练习第1题 堂2、自主练习第2题 检3、自主练习第5题 测 教 后 感

辛兴镇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科下册

课 题 第八单元:休闲假日 ——解决问题 信 息 窗 1——停车场 学1、知识与技能目标:在解决数学问题的重掌握分步解决两步 习过程中,掌握分步解决两步计算的乘加、乘减计算的乘加、乘减问题的 目问题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点难方法,正确计算。 标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用乘加,乘减分 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表达点 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和结果,掌握一些初步的 教 具 准 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盒 教 学 过 程 通 用 教 案 创 新 教 案 一、板书课题,揭示目标 师:同学们,咱们一起来学习分步解决两步计算的乘加、乘 减问题。请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板书课题:分步解 决两步计算的乘加、乘减问题)请看今天的学习目标:掌握万分 步解决两步计算的乘加、乘减问题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目标 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完成目标的请把手放下。这节课咱们要进 行男女生比赛,(板书:男女)比一比谁得的五角星最多。现在 进行第一场比赛:比一比看书时谁的坐姿最端正,谁思考问题最 积极。 二、口述自学指导(教师边口述,学生边自学) 现在请把课本打开, 翻到第91页,手指91页信息窗,(表 扬××已经指好了)仔细观察信息窗中的图片和文字从图中你能 找出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 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三、先学(看一看) (一)过渡:下面自学开始,比一比谁看书最认真,思考问题 最积极。 (二)看一看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认真看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 学。(要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认真地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复看。) (三)说一说 师:同学们看完了么?看完的请举手?好,下面来考考大家。备课人: 管春芳

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有: 9Χ4=36(人) 36+5=41(人) 问题2、小汽车比大汽车多多少辆? 7Χ3=21(辆) 21-9=12(辆) (四)做一做 师:下面老师请两名(最差的同学)来讲台上板演这2个算式的计算过程,其余同学做在练习本上。老师巡视,要找出学生中的错误,并板书。 讲述: 做完的同学,请认真看黑板上同学做的。(要求:学生认真看板演的同学做的是否有错误,还要检查检查自己做的是否正确。) 四、后教(议一议) 1、学生更正。 教师指导:发现错误的的请举手!点名让学生上台更正。提示:用红色粉笔改,那个数字错了,先划一下,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 2、讨论。 过渡:到底谁对、谁错呢?下面请大家讨论还要说出“为什么”。 ①师:哪个对呢?为什么?(手指一下不同的答案) 六、全课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么? 课1、自主练习第1题 堂2、自主练习第2题 检3、自主练习第5题 测 教 后 感

辛兴镇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科下册

课 题 第八单元:休闲假日 ——解决问题 信 息 窗 1——停车场 学1、知识与技能目标:在解决数学问题的重掌握分步解决两步 习过程中,掌握分步解决两步计算的乘加、乘减计算的乘加、乘减问题的 目问题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点难方法,正确计算。 标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用乘加,乘减分 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表达点 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和结果,掌握一些初步的 教 具 准 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盒 教 学 过 程 通 用 教 案 创 新 教 案 一、板书课题,揭示目标 师:同学们,咱们一起来学习分步解决两步计算的乘加、乘 减问题。请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板书课题:分步解 决两步计算的乘加、乘减问题)请看今天的学习目标:掌握万分 步解决两步计算的乘加、乘减问题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目标 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完成目标的请把手放下。这节课咱们要进 行男女生比赛,(板书:男女)比一比谁得的五角星最多。现在 进行第一场比赛:比一比看书时谁的坐姿最端正,谁思考问题最 积极。 二、口述自学指导(教师边口述,学生边自学) 现在请把课本打开, 翻到第91页,手指91页信息窗,(表 扬××已经指好了)仔细观察信息窗中的图片和文字从图中你能 找出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 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三、先学(看一看) (一)过渡:下面自学开始,比一比谁看书最认真,思考问题 最积极。 (二)看一看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认真看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 学。(要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认真地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复看。) (三)说一说 师:同学们看完了么?看完的请举手?好,下面来考考大家。备课人: 管春芳

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有: 9Χ4=36(人) 36+5=41(人) 问题2、小汽车比大汽车多多少辆? 7Χ3=21(辆) 21-9=12(辆) (四)做一做 师:下面老师请两名(最差的同学)来讲台上板演这2个算式的计算过程,其余同学做在练习本上。老师巡视,要找出学生中的错误,并板书。 讲述: 做完的同学,请认真看黑板上同学做的。(要求:学生认真看板演的同学做的是否有错误,还要检查检查自己做的是否正确。) 四、后教(议一议) 1、学生更正。 教师指导:发现错误的的请举手!点名让学生上台更正。提示:用红色粉笔改,那个数字错了,先划一下,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 2、讨论。 过渡:到底谁对、谁错呢?下面请大家讨论还要说出“为什么”。 ①师:哪个对呢?为什么?(手指一下不同的答案) 六、全课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么? 课1、自主练习第1题 堂2、自主练习第2题 检3、自主练习第5题 测 教 后 感

辛兴镇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科下册

课 题 信息窗2——水上乐园 学1、知识与技能目标:在解决数学问题的掌握分步解决两步 过程中,掌握分步解决两步计算的除减、加问重 习点计算的除减、加问题的方 目题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难法,并能正确计算。 标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用除减、加分两点 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表达解 决问题的思考过程和结果,掌握一些初步的思 教 具 准 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盒 教 学 过 程 通 用 教 案 创 新 教 案 一、板书课题,揭示目标 师:同学们,这节课咱们一起来学习分步解决两步计算的除 减(加)问题。请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板书课题: 分步解决两步计算的除减、加问题)请看今天的学习目标:掌握 分步解决两步计算的除减问题计算方法。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有 信心完成目标的请把手放下。这节课咱们要进行男女生比赛,(板 书:男女)比一比谁得的五角星最多。现在进行第一场比赛:比 一比看书时谁的坐姿最端正,谁思考问题最积极。 二、口述自学指导(教师边口述,学生边自学) 现在请把课本打开, 翻到第94页,手指94页信息窗,(表 扬××已经指好了)仔细观察信息窗中的图片和文字从图中你能 找出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 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三、先学(看一看) 一)过渡:下面自学开始,比一比谁看书最认真,思考问题最 积极。 (二)看一看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认真看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 学。(要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认真地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 可以复看。) (三)做一做 师:同学们看完了么?看完的请举手?好,下面来考考大家。从图中你能找出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备课人: 管春芳

四、后教(议一议) 1、学生更正。 教师指导:发现错误的的请举手!点名让学生上台更正。提示:用红色粉笔改,那个数字错了,先划一下,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 2、讨论。 过渡:到底谁对、谁错呢?下面请大家讨论还要说出“为什么”。 ①师:哪个对呢?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手指一下不同的答案) 学生回答,师要启发学生:你先求的什么?再求什么?这与以前解决的问题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这是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②师:这个同学错在哪里?(老师指着第3种情况) ③打“√”或“Χ”。 师小结:做这样的题时,首先要注意认真读题,弄清要解决这个问题先要解决什么问题,再找相关信息列式。 (2)讨论第二题哪种方法正确。。 ①师:哪个对呢?为什么?(手指一下不同的答案) 学生回答,师要启发学生:你先求的什么?再求什么?这与以前解决的问题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这是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打“√”或“Χ”。 师总结:我们做这样的应用题时一定得仔细读题,认真去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同桌互改。 课 堂 检课本自主练习3、4、6题 测 教 后 感

辛兴镇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科下册

课 题 信 息 窗 1——运动会获奖情况 学1、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境,经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数据 习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学会分类统计。 重的收集和整理过程,学会 目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用文字、图画、表格点分类统计 难 标等方式呈现整理的结果,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 的分析,体会数据分析对决策的作用,初步感点 受数据分析的意义。 教 具 准 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盒 教 学 过 程 通 用 教 案 创 新 教 案 一、板书课题,揭示目标 这节课咱们一起来学习分类统计。请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板书课 题,(板书课题:分类统计)请看今天的学习目标(课件出示)。 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完成目标的请把手放下。这节课咱们 要进行男女生比赛,(板书:男女)比一比谁得的五角星最多。 现在进行第一场比赛:比一比看书时谁的坐姿最端正,谁思考问 题最积极。 二、口述自学指导(教师边口述,学生边自学) 现在请把课本打开, 翻到第98页,手指98页信息窗,(表 扬××已经指好了)仔细观察信息窗中的图片和文字,你能提出 什么问题? 三、先学(看一看) (一)过渡:下面自学开始,比一比谁看书最认真,思考问题 最积极。4分钟后找同学回答。 (二)看一看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认真看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 学。(要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认真地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 可以复看。) 四、后教(议一议) 师:同学们看完了么?看完的请举手?好,下面来考考大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1、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生1:我们班运动会得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的各有几人备课人: 管春芳

生1:我们班运动会得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的各有几人呢? 生2:获奖的同学中男生多还是女生多? 生3:哪个项目获奖的人数最多,哪个项目获奖的人数最少? 2、交流讨论,整理数据 师:同学们从获奖成绩表中,能一下子找到问题的答案么?想一想,这些信息可以怎么整理?小组交流一下。 (各小组交流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师总结:像这样先分一类来整理数据的方法就爱是分类统计。 3、小组合作,统计数据 制作统计表,观察统计表。(讲明统计表中的合计是什么意思) 师总结:分类不同,合计相同。 4、分析数据,解决问题 师:现在你们能根据大家整理的数据来分析一下这个班同学的获奖情况么? 五、当堂训练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七、作业布置: 课本100页:自主练习必做题:4 课 堂 检1、自主练习第1题 测2、自主练习第2题 3、自主练习第3题 教 后 感

辛兴镇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科下册

课 题 信 息 窗 2—体育小明星评选 学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数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 习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会用画“正”字等方法重 析,体会数据分析对决策 目收集和整理数据 点的作用 标2、过程与方法:能用文字、图画、表格难 等方式呈现整理的结果,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点 的分析,体会数据分析对决策的作用,初步感 教 具 准 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盒 教 学 过 程 通 用 教 案 创 新 教 案 一、板书课题,揭示目标 师:同学们,这节课咱们一起来学习用画“正”的方法收集 和整理数据。请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板书课题:用 画“正”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请看今天的学习目标(课件出 示)。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完成目标的请把手放下。这节 课咱们要进行男女生比赛,(板书:男女)比一比谁得的五角星 最多。现在进行第一场比赛:比一比看书时谁的坐姿最端正,谁 思考问题最积极。 二、口述自学指导(教师边口述,学生边自学) 现在请把课本打开, 翻到第101页,手指101页信息窗, (表扬××已经指好了)仔细观察信息窗中的图片和文字,他们 班在进行体育小明星评选活动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吧! 三、先学(看一看) (一)过渡:下面自学开始,比一比谁看书最认真,思考问题 最积极。4分钟后找同学回答。 (二)看一看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认真看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 学。(要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认真地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 可以复看。) 四、后教(议一议) 备课人: 管春芳

师:同学们看完了么?看完的请举手?好,咱班也来一次体育 小明星评选好不好? 1、学生填写选票; 2、收集选票;引导学生:要想知道谁当选,应该怎么办? 3、唱票;一位同学读票,一位同学监督,其余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 4、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记录方法及统计结果。 5、介绍画“正”字的方法,并用这种方法再来整理一次。 (完成后,引导学生与自己前一次的记录方法进行比较、评价,交流对画“正”的感受,体会画“正”字方法书写的简便,且统计结果可以利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既快又准,感受这种方法的优越性) 五、当堂训练: 1、自主练习第1题 2、自主练习第2题 3、自主练习第3题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七、作业布置: 课本103页:课外实践题 板书设计: 用画“正”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课 堂 检1、自主练习第1题 测2、自主练习第2题 3、自主练习第3题 教 后 感

辛兴镇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科下册

课 题 第十单元奥运在我心中——总复习 学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本学重养成回顾和反思的 习期所学的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习惯,感受学习数学的习 目减法,万以内数的乘加、乘减和除加减运算,点惯,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 标长度单位,图形与拼组,,统计等知识。 难心和成功感。 2、过程与方法:经历知识的整理与复习的全点 过程,初步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 教 具 准 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盒 教 学 过 程 通 用 教 案 创 新 教 案 一、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十单元奥运在我心中 总复习。(师板书 课题) 二、出示目标 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本学期所学的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 认识和加减法,万以内数的乘加、乘减和除加减运算,长度单位, 图形与拼组,,统计等知识。(课件展示目标,指名学生读出目 标) 三、竞赛活动 师:大家有没有信心完成今天的目标?今天我们要通过比赛来判 定大家是否完成目标。 第一轮比赛: (1)综合练习第1题:连一连 (板贴卡片) 1000 四个千和八个一 560 九百九十九 4008 最小的四位数 999 千位上是2,十位上是7的数 2070 五百六十 (2)综合练习第2题:我说,你拨,他来写 每组派一名学生,由一人说数,其余两人一个拨计数器,一个写数。 (3)综合练习第5题: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325+436 78-563 168+832 备课人: 管春芳

325+436 78-563 168+832 统计各小组成绩,评出优胜组 第二轮比赛 5千米=( )米 3000米=( )千米 8分米=( )厘米 60分米=( )米 ( )毫米=3厘米 ( )分米=9米 ( )米=8千米 ( )米=70分米 统计各小组成绩,评出优胜组 第三轮比赛 (1)综合练习第9题,说说每种色块各是几边形。 (2)综合练习第14题,按照要求完成。与你的同位交流一下,看看你们剪出的图形一样吗? 统计各小组成绩,评出优胜组 第四轮比赛 综合练习第16题,先在小组内统计一下,你们小组成员每天各在什么时间起床和睡觉?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运用学习的知识解决了这么多问题,大家可真了不起。看来我们的生活中有不少数学问题,希望大家遇到问题时,要开动脑筋,多想想办法,从中你会获得很多快乐的。 课 堂 5千米=( )米 3000米=( )千米 检8分米=( )厘米 60分米=( )米 测( )毫米=3厘米 ( )分米=9米 ( )米=8千米 ( )米=70分米 教 后 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