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F-t图象与物体运动规律的关系
汉沽六中 韩学玲
一、F-t图象与物体运动规律关系的地位与分析
F-t图象与物体运动规律的关系,反映了物体不同时刻受力情况,揭示了物体在不同运动情况下的运动规律。应用F-t、v-t 、s-t规律解决实际问题。而F-t图象这一部分内容题型变化多,关系抽象复杂是复习的难点和高考的热点,在全国各地物理试卷中都有体现。现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与F-t有关的题目做一总结,以期对学生有所启示。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1)掌握F-t图像的物理意义与物体运动规律的联系
(2)通过F-t图像和牛顿运动规律综合分析物体的运动景象 2、过程和方法
(1)通过对F-t图像与物体运动规律的关系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2)渗透科学研究方法,提高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与协作探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2)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增进学习物理的情感 (3) 培养实事求是是科学态度和严谨的推理能力。
三、教学策略
主要通过F-t图象获取信息,探究物体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和时间的函数关系,来解决实际问题。
1. 通过v-t 、s-t图象的物理意义归纳总结,探究F-t图象与物体运动规律的关系,研究物体在不同
受力情况下的运动规律。
2. 学生自主探究和师生互动教学,通过F-t图象获取信息,结合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的策略是使学生参与教学活动,通过F-t、v-t 、s-t图象与物体运动规律的关系之间的联系,掌握利用牛顿运动定律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1)通过F-t图象与物理运动规律的关系的探究,结合牛顿运动定律来解决实际问题。 (2)学会利用F-t、v-t 、s-t图象获取信息,并求得未知数。 2.难点
利用F-t、v-t 、s-t图象与实际物体的运动规律关系,提高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1、回忆v-t 、s-t图象,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2、回忆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来解决实际问题分哪两大类及解决方法? (二)题型分析
例1:物体在与其初速度始终共线的合外力F的作用下运动取Vo方向为正方向时,合外力F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在0~t2这段时间内( )
A.物体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速度也是先减小后增大 B.物体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速度也是先增大后减小 C.物体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速度一直在增大 D.物体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速度一直在减小 【归纳总结】以上是已知受力求运动情况的题型。
具体方法:已知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的图像,即画出a-t、v-t、x-t的图象分析问题;也可以结合F-t图象中图线与横轴围成的受力面积表示合力的冲量,利用动量定理求解。 练习:(02年全国高考试题)质点所受的力F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力的方向始终在一直线上,已知t=0时质点的速度为零,在图所示的t1、t2、t3和t4各时刻中,哪一时刻质点的动能最大( )
A. t1 B.t2 C.t3 D.t4 例2:(04年全国3 .21)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物块,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块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取重力加速度
g=10m/s2
.由此两图线可以求得物块的质量m和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分别为:
A.m=0.5kg,μ=0.4; B. m=1.5kg,μ=2/15;
F/N v/m/s C. m=0.5kg,μ=0.2;
3 4 D. m=1.0kg,μ=0.2.
2 1 2 t/s t/s
0 2 4 6 8 10 0 2 4 6 8 10 【归纳总结】此题属于通过F-t、V-t图象获得信息,知运动求受力情况的题型,学生进行受力分析,利用V-t图象求得加速度,解题关键是把生活实际现象抽象或转变成物理过程,由牛顿第二定律、和物体平衡求出未知量。 练习:升降机质量m1=50kg,在竖直上升过程中其v-t图象如图所示,放在升降机底板上货物质量m2=50kg。 求:(1)上升25s时间内的总位移和平均速度 (2)升降机底板受到的压力最大值?
(3)在图乙所示的坐标上画出升降机上升过程中所受拉力F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 v/m·s-1 F/N 1020
2
980 1
940 t/ s t/ s 0 900 5 10 15 20 25 0 5 10 15 20 25 例3:蹦床是北京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假设比赛时运动员仅竖直方向运动,通过传感器将弹簧床面
与运动员间弹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在计算机上绘制出如图所示的曲线。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10m/s2
,依据图象给出的信息,求:
(1) 蹦床运动稳定后的运动周期;
(2) 运动员的质量;
(3) 运动过程中,运动员离开弹簧床上升的最大高度; (4) 运动过程中,运动员的最大加速度;
练习:( 06年黑吉广)一质量为m=40kg的小孩子站在电梯内的体重计上。电梯从t=0时刻由静止开始上升,在0到6s内体重计示数F的变化如图所示。试问:在这段时间内电梯上升的高度是多少?取重
2
力加速度g=10m/s。 F/N 440 400 320
100
0 1 2 3 4 5 6 t/s
【归纳总结】上题主要考察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由F-t图像获取物体运动过程的信息,题目比较新颖,同时也考察了学生理解能力及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
六、小结
在物理的学习中将会涉及大量的图象问题,从运用图象能力的要求归纳起来,主要包含以下三点:
(1) 读图:即从给出的图象中读出有用的信息来补足题中的条件解题;
(2) 用图:利用特定的图象如F-t、V-t、X-t图象等带来方便、快捷的解题; (3) 作图;通过做辅助图帮助理清物理线索来解题。
这三点对学生思维的能力、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
七、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