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根汉姆博物馆的交通流线
分析
1
古根汉姆博物馆的交通最大的特点就是简洁,明确,一分为二。
古根海姆博物馆是由弗兰克.劳埃得.赖特—美国最有创意的建筑师之一设计的。他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从事这一行已很长时间,包括设计了美国的两座建筑—罗比住宅和流水别墅。
美国纽约市的所罗门.R.古根海姆博物馆坐落在一条街道的拐角处,看上去就像一条巨大的白色弹簧。建筑物的外部向上、向外螺旋上升,内部的曲线和斜坡则通到6层。螺旋的中部形成一个敞开的空间,从玻璃圆层顶采光。
美术馆分成两个体积,大的一个是陈列厅,6层;小的是行政办公部分,4层。陈列大厅是一个倒立的螺旋形空间,高约30米,大厅顶部是一个花瓣形的玻璃顶,四周是盘旋而上的层层挑台,地面以3%的坡度缓慢上升。
这座极其漂亮、无与伦比的建筑建成于1959年。建筑物的外部向上、向外螺旋上升,内部的曲线和斜坡则通到6层。螺旋的中部形成一个敞开的空间,从玻璃圆层顶采光。古根海姆内一条长长的螺旋通道伸向不同部位或长廊。
该博物馆保存了所罗门.R.古根海姆有现代艺术收藏品,因此该馆以个的名字来命名。许多展品由金属杆悬挂着,看起来似浮在空中。按照传统,博物馆在沿大厅四周的墙上展览艺术作品。但古根海姆打破了传统的惯例。
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外部非常朴实无华,只是将博物馆的名字装饰了一下。平滑的白色混凝土覆盖在墙上,使它们仿佛更像一座巨大的雕塑而不是建筑物。它与其他任何建筑物都迥然不同。
博物馆坐落在纽约第五号大街上,地段面积约50×70米,主要部分是一个很大的螺旋形建筑,里面是一个高约30米的圆筒形空间,周围有盘旋布上的螺
2
旋坡道。圆形空间的底部直径在28米左右,向上逐渐加大。坡道宽度在下部接近5米,到顶上展宽到10米左右。美术作品就沿坡道陈列,观众循着坡道边看边上(或边看边下)。大厅内的光线主要来自上面的玻璃圆顶,此外沿坡道的外墙上有条形高窗给展品透进天然光线。螺旋形大厅的地下部分有一圆形的讲演厅。博物馆的办公部分也是圆形建筑,同展览部分并连在一起。 在纽约的大街上,这座博物馆的体形显得极为特殊。那上大下小的螺旋形体,沉重封闭的外貌、不显眼的入口,异常的尺度等等,使这座建筑看来象是童话世界中的房子。如果放在开阔的自然环境中,它可能是很动人的,可是蜷伏在周围林立的高楼大厦之间,就令人感到局促而不自然,它同纽约的街道和建筑无法协调。 螺旋形的博物馆,是赖特的得意之笔。他说:“在这里,建筑第一次表现为塑性的。一层流入另一层,代替了通常那种呆板的楼层重选,„„处处可以看到构思和目的性的统一”。在盘旋而上的坡道上陈列美术品确是别出心裁,它能让观众从各种高度随时看到许多奇异的室内景象。可是作为欣赏美术作品的展览馆来说,这种布局引起许多麻烦。坡道是斜的,墙面也是斜的,这同挂画就有矛盾,为此,开幕时陈列的绘画都支掉了边框。另外,人们在欣赏美术作品的时候,常常要停顿下来并且退远一些细细鉴赏,这在坡道上就不大方便了。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个项目是颇具争议的。不仅仅是因为设计师将博物馆内部设计成了一个延续的坡道而不是传统的盒子型房间,而且对于这座建筑和所在城市的关系也存在折诸多争论。赖特构想了一个螺旋体,它向城市的空间敞开并能将内部结构清晰地表现出来。
赖特的想法是用电梯将参观者运送到上层,然后他们可以沿着环绕天井的坡道盘旋而下。这样,参观者可以在任何高度乘坐电梯上下并可以到达地面
3
层展览结束的出口处。参观时观众先乘电梯到最上层,然后顺坡而下,参观路线共长430米。美术馆的陈列品就沿着坡道的墙壁悬挂着,观众边走边欣赏,不知不觉之中就走完了6层高的坡道,看完了展品,这显然比那种常规的一间套一间的展览室要有趣和轻松得多。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