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td D、t>tw=td 8、物料的平衡水分一定是( )A、结合水分 B、非结合水分 C、临界水分 D、自由水分 9、利用空气做干燥介质干燥热敏性物料,且干燥处于降速干燥阶段,欲缩短干燥时间,则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A、提燥介质的温度 B、增大干燥面积、减薄物料厚度 C、降低干燥介质的相对湿度 D、提高空气的流速 10、化工生产中常用的干燥操作是( ) A、传到干燥 B、辐射干燥 C、对流干燥 D、介电干燥
11、同一物料,在一定的干燥速率下,物料越薄,则临界含水量( ) A、越高 B、越低 C、不变 D、不一定 12、温度为t0,湿度为H0,相对湿度为φ0的湿空气经过间壁蒸汽加热的预热器后,空气的温度为t1,湿度为H1,相对湿度为φ1,则( ) A、H0 >H1 B、H0
φ1 D、φ0<φ1
2
选择题答案:
题号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二、填空题(每空1分,把答案填写在题中空白处.共32分)
1.吸收操作是分离 的单元操作,它是利用气体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溶液中的 差异来达到分离目的的。混合气体中,能够被吸收的组分称为 ,不被吸收的组分称为 。
2.填料塔中最早使用的人工填料是 ,填料在填料塔中的装填方式有 和 两种。
3.在一定条件下,平衡常数m值很大,表示气体的溶解度 ,吸收时常为 控制,即阻力集中在 中,提高吸收速率的关键在于提高 的流速。
4.干燥过程是 和 相结合的过程,干燥进行的必要条件是物料表面产生的水蒸气压 空气中的水气分压。
5.饱和空气在恒压下冷却,温度由t1降至t2,此时其相对湿度 ,湿度 ,湿球温度 ,露点 。(“升高”、“降低”、“不变”) 6.用空气作为湿物料的干燥介质,当所用空气的相对湿度降低时,湿物料的平衡水分相应 ,自由水分相应 。(“变大”、“变小”) 7.总压恒定时,若某湿空气的干球温度一定,增大其露点温度,则以下参数将如何变化?P水汽 ,H ,φ ,I 。(“变大”、“变小”、“不变”)
8.厢式干燥器为 的典型设备,其特点是:干燥过程中物料处于 状态,结构 ,适应性 ,热利用率 。 9.某常压空气的温度为20℃,湿度为0.010kg水/kg干气,则相对湿度是 ,湿容积是 ,焓是 。(20℃时水的饱和蒸气压为2.33kPa。)
3
三、问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简述亨利定律,并写出亨利定律的四个表达式和各系数间的换算关系。
2.简述双膜理论的基本要点。
3.为什么湿空气要经预热器预热后才进入干燥器?
4.对流干燥过程有哪几个阶段?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4
四.计算题(第1题10分,第2题12分,共22分)
1.在某常压连续等焓干燥中,已知空气状态为:进预热器前空气中水蒸气分压为1.175kPa,温度为15℃,进干燥器的温度为90℃,出干燥器的温度为50℃。干燥前后物料的含水量由0.15降至0.01(均为干基),干燥器的生产能力为250kg/h(按干燥产品计)。 试求:(1)水分蒸发量; (2)绝干空气消耗量; (3)新鲜空气消耗量。
5
2.现有一逆流吸收的填料塔,在常温、常压下用清水处理含丙酮5%(摩尔分数,下同)的空气-丙酮混合气体。已知入塔混合气体的流量为100kmol/h,要求丙酮的吸收率为92%,完成液中丙酮的含量不超过1.5%。操作条件下平衡关系为Y*=2.5X,气相体积吸收总系数KYa为20kmol/(m3•h),填料塔塔径为1.8m。 试求:(1)正常操作时的用水量; (2)操作条件下的最小液气比;
(3)填料层高度。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