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 筑 安 装 工 程
技 术 交 底 单 表-1
施工单位: 2014年 月 日 建设单位 工程部位 交 外脚手架工程 单位工程名称 接受交底人 一、施工准备 1.双排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沿建筑物周围连续交圈搭设,外侧满挂密目式绿色安全网。脚手架立杆底部加设宽度≥200mm,厚度≥50mm的木垫板刚性垫块,排水良好。 2.钢管立杆必须涂刷油漆,剪刀撑涂刷红白油漆。 3.洞口、临边防护,采用钢管搭设防护栏杆并铺设洞口盖板。 4.脚手架严格按规范要求搭设,架子工必须持证上岗,搭设前由工长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二、施工技术 1.杆件间距:里立杆距外墙面0.30m,立杆横距为1.0m,立杆纵距为1.5m(超过20米搭双立杆一根),步距为1.8m。 2.脚手架与建筑物拉结:竖向每3.6m,水平每4.5m设一个拉结点(在墙体上预留孔洞或,拉结点必须交错均匀分布,并设置在立杆上,拉结底 预埋钢管以备连接钢管与墙体锁紧)点必须同时拉住里、外立杆。 3.立杆距底部0.2m处设置扫地杆,扫地杆与立杆交接处用小横杆拉牢。 内 4.剪刀撑每五步四跨设置一道,斜杆与地面的夹角在45-60度之间。斜杆相交点处于同一条直线上,并沿架高连续布置。 5.剪刀撑每组连续连接6根立杆,斜杆除两端用回转扣件与立杆扣紧外,在中间增加2-4个结点,最下面斜杆端头与立杆的接点距离不大于0.5m。 6.剪刀撑的接长采用转卡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m,且设置四个旋转扣件。 7.脚手架立杆、大横杆交点处必须设置一根小横杆。 8.相邻两根立杆的接头最少错开一步架,与相近大横杆的距离不应大于步距的1/3,即 0.6m。立杆必须采用对接方式接长。相邻两根大横杆的接头最少要错开一跨,与相近立杆容 的距离不应大于0.5m。 9.所有杆件的交接部位用扣件连接,要注意扣件的开口方向。直向扣件开口不得朝下,对接扣件开口不得朝上。 10.立杆的垂直偏差不大于50mm,同一排大横杆的水平偏差不大于50mm。 11.各杆件相交伸出的端头长度应不小于100mm。 12.脚手架外立杆内侧,从底到顶连续横向设置密目安全网(1800×6000mm)。 交底人:
建 筑 安 装 工 程
技 术 交 底 单 表-2
施工单位: 2014年 月 日 建设单位 工程部位 外脚手架工程 单位工程名称 接受交底人 13.脚手板的铺设:脚手板采用竹跳板,用8#铁线与小横杆绑牢,施工操作层须满铺脚手板,做到严密、牢固、铺牢、铺实,不得有超过50mm的间隙,严禁留出长度大于150mm的探头板。操作层外立杆内侧设踢脚板,采用180mm宽多层板,并用8#铁线绑牢,踢脚板刷红白相间油漆警示标志。作业层的脚手板下设置一道平挂安全网,下面每3层设置一道平网。 14.严禁不同规格的钢管、扣件混用。 15.连墙件和剪刀撑应及时设置,不得滞后超过2步。 16.安全网进场必须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安装时,每结点沿网边均匀分布,且距离不交 得大于750mm.多张网连接使用时,相邻部分应靠紧或重叠连接。 17.脚手架验收 ①脚手架管、扣件应材质一致,有严重锈蚀、弯曲、压扁或有裂缝的钢管严禁使用。 ②钢管必须进行防锈处理内壁擦涂两道防锈漆外壁刷涂防锈漆一道和面漆两道。 ③扣件要有出厂合格证,有脆裂、变形、滑丝的扣件禁止使用,扣件表面应进行防锈处理, 扣件活动部位能灵活转动。当扣件夹紧钢管时,开口处的最小距离不应小于5mm。 底 18.脚手架的使用 ①脚手架搭设完毕后,必须经验收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 ②作业层的施工荷载不得超过以下数值:结构作业时3KN/m2,装修作业时2KN/m2。 ③随时清除脚手架上的其他材料,派专人巡查维护拉接点,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④台风、暴雨过后,必须全面检查以后,才准再次使用。 内 ⑤按规定在脚手架上配备灭火器材,施焊做业以后,要确保无火灾隐患才能离开。 19.脚手架的拆除: ①拆除顺序与安装顺序相反,一般先拆除栏杆、脚手板、剪刀撑,再拆除小横杆、大横杆、 立杆,自上而下逐步拆除。 ②划出工作区,并作出明显标志,严禁非工作人员入内。 容 ③严格执行拆除程序,遵守自上而下、后装先拆的原则,要做到一步一清,杜绝上下同时进行拆除的现象发生。 ④拆除工作,应有统一的指挥,在指挥者的统一安排下,做到上下一致、动作协调、相互呼应,以防构件坠落伤人。 ⑤拆下的杆件及脚手板应传递或用滑轮和绳索运送而下,严禁从高空抛下。 ⑥拆下的各种材料工具应及时分类堆放,如堆放在露天场地上,则应做好防水工作,以避免锈蚀,并应堆垛存放,堆垛应加设垫木。 交底人:
建 筑 安 装 工 程
技 术 交 底 单 表-3
施工单位: 2014年 月 日 建设单位 工程部位 交 外脚手架工程 单位工程名称 接受交底人 ⑦ 对扣件、螺栓等散状物件应使用容器集中存贮,以免丢失。使用后的钢管应检查,对变形钢管应调直后存放。 20.楼面和屋面上的洞口必须用坚实的盖板盖设。 21.电梯井每三层用钢管、木方和木板封闭一次,平台上均不得存有杂物。电梯井内不准做垂直运输通道或垃圾通道。 22.所有防护栏杆均刷红白相间油漆二度。 四、安全保证措施 1.对所有新入场的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方面的教育。 2.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戴好安全帽。 3.高处作业严禁投掷物料,并佩带安全带,安全带要悬挂牢固。 底 4.遇恶劣天气不得进行露天攀登和悬空作业。 5.高处作业人员衣着要灵便,但决不可赤膊裸身,脚下穿软底防滑鞋。 6.钢管进场或拆除后应堆放在堆放架内,防止滑下伤人。 7.现场成立安全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施工负责人、安全员、施工员、班组长组成,实 行岗位责任制,定期研究分析、处理安全生产中的问题。 8.实行安全交底制度,工长应进行书面安全技术交底,并交到作业班组,签字要齐全。 内 9.坚持班前交底,周一活动,周末安全检查制度。 10.防雷接地:脚手架的防雷接地为采用接地引下线(φ12镀锌钢筋)与建筑物防雷接地 引下线焊接,接地线的连接应保证接触可靠,连接时应将接触表面的油漆及氧化层清除。 11.施工期间遇有雷击或阴云密布将有大雷雨时,脚手架上的操作人员应立即离开。 容 交底人:
建 筑 安 装 工 程
技 术 交 底 单 表-4
施工单位: 2014年 月 日 建设单位 工程部位 交 底 内 容 外脚手架工程 单位工程名称 接受交底人 2、混凝土施工 质量要求符合《混凝±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规定。 项目 序号 主 控 项 目 一 般 项 目 1 2 3 4 1 2 3 检查项目 混凝土强度等级及试件的取样和留置 混凝土抗渗及试件取样和留置 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偏差 初凝时间控制 施工缝的位置和处理 后浇带的位置和浇筑 混凝土养护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第7.4.1条 第7.4.2条 第7.4.3条 第7.4.4条 第7.4.5条 第7.4.6条 第7.4.7条 3、现浇结构外观及尺寸 质量要求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规定 项目 序号 主控项目 1 2 1 2 检查项目 外观质量 过大尺寸偏差处理及验收 外观质量缺陷 基础 基础 墙、柱、梁 剪力墙 垂直度 标高 截面尺寸 电梯井 表面平整度 预埋件 预埋螺栓 预埋管 预留洞中心线位置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第8.2.1条 第8.3.1条 第8.2.2条 15mm 10mm 8mm 5mm ≤5m 8mm 层 高 >5m 10mm 全高(H) H/1000且≤30mm 层高(H) ±10mm 全高 ±30mm +8mm,-5mm 井筒长、宽对定位中心线 +25mm,0mm 井筒全高(H)垂直度 H/1000且≤30mm 8mm 10mm 5mm 5mm 15mm 3 一般项目 4 5 6 7 8 9 交底人:
建 筑 安 装 工 程
技 术 交 底 单 表-5
施工单位: 2014年 月 日 建设单位 工程部位 外脚手架工程 单位工程名称 接受交底人 四、成品保护 1、要保证钢筋和垫块的位置正确,不得踩楼板、楼梯的弯起钢筋,不碰动预埋件和 插筋。 2、不用重物冲击模板,不在梁或楼梯踏步模板吊帮上蹬踩,应搭设跳板,保护模板 的牢固和严密。 3、已浇筑楼板、楼梯踏步的上表面混凝土要加以保护,必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 以后,方准在面上进行操作及安装结构用的支架和模板。 五、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蜂窝:原因是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厚,振捣不实或漏振,模板有缝隙使水泥浆流失,交 钢筋较密而混凝土坍落度过小或石子过大,柱、墙根部模板有缝隙,以致混凝土中的砂浆 从下部涌出而造成。 2、露筋:原因是钢筋垫块位移、间距过大、漏放、钢筋紧贴模板、造成露筋,或梁、 板底部振捣不实,也可能出现露筋。 3、麻面:拆模过早或模板表面漏刷隔离剂或模板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易粘附在 模板上造成麻面脱皮。 底 4、孔洞:原因是钢筋较密的部位混凝土被卡,未经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 5、缝隙与夹渣层:施工缝处杂物清理不净或未浇底浆等原因,易造成缝隙、夹渣层。 6、梁、柱连接处断面尺寸偏差过大,主要原因是柱接头模板刚度差或支此部位模板时 未认真控制断面尺寸。 7、现浇楼板面和楼梯踏步上表面平整度偏差太大: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浇筑后,表面 不用抹子认真抹平。 内 容 交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