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联考社会医学-1
(总分79,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名词解释 1. 平均期望寿命 2. 患病 3. 缺损 4. 社区
5. 活动期望寿命(ALE)
二、填空题
1. 健康良好状态指数在生命质量评价中将评价内容分为两部分,包括有关病人______方面的内容以及疾病和健康问题综合描述。
2. 卫生服务研究是从卫生服务的______、______和______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出发,研究卫生系统为一定的目的使用卫生资源,向居民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卫生服务的过程。
3. 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的特征是______、低死亡率、______。 4. 一份完整的问卷包括______、指导语、______、______。 5. HRQOL的名称为______。
6. 从表现形式上,文化可分为______文化、规范文化和______文化三种类型。 7. 家庭健康询问抽样调查属______调查的范畴。 8. 社区预防包括______、______。
9. 根据量表关注点不同,应该将癌症病人生活功能指数划归为______问卷。
10. 全科医学是一个面向社区与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______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______医学专业学科。
三、选择题
1. 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主要内容是A.健康状态 B.主观满意度 C.健康状态和主观满意度 D.身体状态、心理状态和社会功能状态 E.身体状态和主观满意度
2. 以下哪一项是社区卫生服务的目的A.解决社区卫生问题,满足基本保健 B.解决居民常见病、多发病治疗 C.送医送药上门,全心全意服务 D.建立家庭病床,方便居民 E.做好双方转诊,对病人负责到底
3. 我国的社会医学是何时才从预防医学中分化、发展起来的A.20世纪90年代 B.20世纪
8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60年代 E.20世纪50年代
4. 疾病影响量表适合测量什么人的生命质量A.病人 B.健康者 C.亚健康者 D.老年人 E.儿童
5. 以下哪个指标不属于卫生服务需要量指标A.两周患病率 B.两周卧床率 C.慢性病患病率 D.住院率 E.人均年患病天数
6. 现代医学模式是指A.神灵主义医学模式 B.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C.机械论医学模式 D.生物医学模式 E.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7. 卫生人力资源的科学配置是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人民健康的客观要求,科学合理地分配卫生人力资源,需要遵循科学配置原则,不包括A.因岗设人 B.责权利一致 C.用人所长,扬长避短 D.用人不疑 E.合理流动,人尽其才
8. 我国开展较系统的卫生服务研究起始20世纪A.60年代末 B.70年代初 C.70年代末 D.80年代初 E.80年代末
9. 根据卫生部制定的2005年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目标,到2005年,实现目标要求的城市平均每1万城市居民至少有几名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全科医师A.5 B.4 C.3 D.2 E.1
10. 社区卫生服务是卫生服务系统的A.基础 B.龙头 C.枢纽和中心环节 D.前提 E.网底
11.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社区卫生服务是初级卫生保健的起点 B.社区卫生服务是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有效途径 C.社区卫生服务体现“医乃仁术”的医德医风 D.社区卫生服务是适应市场经济、大力发展健康产业的重要举措 E.社区卫生服务是优化卫生资源配置的可靠保证
12. 全科医学的服务对象不包括A.病人 B.高危人群 C.健康人群 D.医务人员 E.全体居民
13. 两周就诊率是反映下列哪项内容的指标A.疾病严重程度 B.卫生服务需要量 C.卫生服务利用 D.卫生资源 E.疾病频度
14. 同年不满1周岁婴儿死亡数与某年活产总数的比值是A.婴儿死亡率 B.孕产妇死亡率 C.平均期望寿命 D.传染病发病率 E.年龄别死亡率
15. 影响人类健康的四大因素是A.细菌、病毒、寄生虫和自身免疫 B.自然环境、家庭状况、医疗水平和个体免疫水平 C.环境、生物遗传、行为生活方式和卫生服务 D.公共场所卫生、个人心理卫生、社会行为方式和医疗卫生服务 E.宿主、环境、病因、行为
四、问答题
1. 试述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全球总目标。
2. 简述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的主要用途。 3. 社会调查研究的抽样方法有哪些? 4.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之间有何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