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思教育网址:www.caisiedu.com
美术学院考研资料分享第六章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一、概述唐王朝在“安史之乱”后,由盛转衰,一蹶不振。唐末由黄果领导的农民大,从根本上震撼了唐王朝的统治。公元907年,名存实亡的唐帝国便在一场军阀大混战中彻底垮台,继而一个大统一的国度出现了历史上得最为破碎的局面。在北方中原地区的53年间,相继经历了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在南方到公元978年为止,共出现了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南汉、楚、闽、南平等许多小国,这一时期史称“五代十国”。这个时期一个重要现象就是:经济文化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特别是南唐和西蜀由于优越的自然条件和自南北朝以来各代的开发所奠定的基础,加上较之与动荡的北方算是比较安定的,生产有很大程度的发展,经济文化曾一度出现繁荣景象,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五代时期,各小王朝的贵族地主阶级,自知其权势、地位朝夕不保,用“及时行乐”来求得精神的解脱。于是吟风弄月,歌舞宴乐,诗词、书画、音乐、舞蹈成了他们赏玩遣兴,附庸风雅的手段。适应这个时代人们精神的需要,绘画上是山水花乌画的兴盛。因为王维的影响,山水画方面,画家们师法大自然,根据不同地区的山川状貌、气候持点,创造了多种风格的山水画,并发展了水墨山水画的特殊表现形式——皴、擦、点、染的技巧,成为中国绘画非常重要的主题。花乌画方面,彻底摆脱了唐代作为装饰艺术的要求,写实风格大大加强形成了以涂熙和黄荃为主的两大流派。五代的宗教画相应地衰落了。人物画承唐遗风,细润精雅的格调占上风。描写贵族生活的人物画.通过真实的形象和生动的情节,能深刻地揭示计会本质,代表了五代人物画的新水平和时代风格。五代时期的美术
一.五代山水画中国山水画不是贵族的艺术,而是文人墨客的艺术。由于眼光的,人与自然那种娱乐亲切的牧歌式的宁静就成了这一时期山水画的基本音调。即使画中点缀着樵夫、泛舟渔父,也不是为了歌颂劳动,而是抒发牧歌式的封建生活理想。那就是萧条寂寞而不颓唐,安宁平静而不死灭——(表现道家的“仙境”、佛家的“禅境”、儒家的“世外桃源”)这就是山水画的境界。五代因为是的情况,居住在不同的地区的画家,以不同的山水风景作为他们写生画画的对象,结果画出来的画也产生了很不同的感觉。五代山水画坛在北方出现了荆浩、关仝,南方出现了董源、巨然几位大画家。荆浩、关仝主要表现太行山景色;而董源、巨然主要描写山水。(一)荆浩和关仝他们是北方画派的开创者,二者是师生的关系,画史上并称“荆关”。1.荆浩,字浩然,号洪谷子,山西沁水人,生卒年不详。只知道他是五代时的一位儒生,博通经史,因为时局动荡,不愿做官,所以隐居于太行山的洪谷,以画山水自娱。他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山水画家,而且是一位杰出的山水画理论家。他所写的《笔法记》比较系统地提出了中国山水画创作中的一些理论问题,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文章一开头提到,当他来到太行山洪谷,为山中松树的奇姿异状所震慨,于是第二天带了纸笔前来对景写生,画到数万幅。荆浩接触的是太行山祟山峻岭雄壮的景色,故所画山水“上突巍峰,下瞰穷谷”,多作大山巨壑。其章法布局为中心全景式的布局,即以主峰为中心,用云岫姻霞的断白,衬托出中、前景的全局安排。场面浩大、气势雄伟,空间感很强。《匡庐图》为荆浩名作。图画庐山及附近一带景色。重岩叠峰,山路婉蜒,巨峰凌空,飞瀑如练;林木结合山川地势的变化而参差多样;用细碎多变为皴笔,表现了山石复杂的结构、坚实的质感和厚重的体积感。扦发了画家对巍峨耸拔的匡庐山水的祟仰敬慕感情。荆浩的绘画影响极大,当时已获得成就的长安关仝还师法于他。北宋的李成、范宽都与荆浩的山水画有师承关系。元代的倪瓒、黄公望,明代的文征明、唐寅.也都一致尊他是山水画的宗师。2.关仝,长安人。师荆浩,构图以巍峨、雄奇、深远见长。常在深岩茂林、曲涧丛树中点以楼台洞府。其传世作《关山行旅图》上部巨峰高耸,气势甚为雄伟。画山石轮廓,用笔有粗细断续之分。皴、擦加以墨渍染其间,气韵深厚。所画林木、“有枝无干”,给人以“乱而整、简而有趣”的感觉。与荆浩、关仝为代表的北方山水画派相对应,南方有以董源、巨然为代表的表现江南山水的江南画派。才思网址:www.caisiedu.com1才思教育网址:www.caisiedu.com
(二)董源和巨然1.董源,字叔达(?一约962年).钟陵人,他和他的弟子巨然(江宁人)是十世纪下半叶活跃在南方的画家。他们的生活环境(长江下游地区)不同于旷寂、雄厚、寒冷的北方。而是地势起伏平缓、阳光和煦、温暖湿润。他们体察自然,并以独特的艺术语言加以描绘。在董源的作品里,很难看到险峻奇峭的山峰,所见是平缓连绵的山峦,山村渔舍,全是江南丘陵江湖的动人景色。他取王维和李思训之长.水墨和着色并用,画面苍润、幽雅、天真,表现出风雨晦明、四时朝暮的变化。他画山用点子皴或披麻皴,笔墨繁复而含蓄,给人以气候润泽,草木繁茂的感觉。他用笔触、墨点传达他对江南景色的真切感受和爱恋之情。二.五代花鸟画中国传统花鸟画自唐兴起,至五代黄荃、徐熙两位大师的出现,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徐、黄创立的两种迥异的画风和美学特征,确立了以后数百年的花鸟画艺术的基本格局,纵观中国花鸟画艺术的发展.派别林立、名家众多、但是,从审美趋向上看,我们可以大致将花乌画划分为精丽、富贵、典雅之美和野逸纯朴、简洁之美两类,这两类是由创作者的价值取向、艺术思想、艺术手法等诸方面因素决定的。两大类型构成的诸因素用下表展示:类型价值取向艺术观形式因素序列表现手法艺术特征精丽工致宫廷、世俗的精神和富贵儒家线色墨工笔细腻审美需求典雅绚丽野逸粗放文人墨客抒发胸臆的纯朴道家墨线色写意简率需要简洁淡泊五代西蜀的黄荃,南唐的徐熙,他们的花鸟画在绘画史上并列相称,“黄家富贵,徐熙野逸”各有特色,基本确立了上述两种基本类型的模式。北宋初期,代表院体风格的黄派花鸟占统治地位,西蜀黄氏家族在画院中很受重用,稍后的黄派继承者.不免因陈蹈袭,使院体花乌逐渐萎靡僵化。徐、黄异体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1.师承关系不同:黄荃师承唐代的薛嵇、光胤等所谓“正统派”。徐熙的师承不明显,主要靠师法自然和体验生活来发挥他的独创精神。2.题材不同:黄荃多取材于宫廷的珍禽瑞鸟,名花奇石。徐熙善画自然中禽乌、花竹、草虫、疏果。3.表现技法不同:黄荃画派画花鸟.“妙在赋色,用笔极新细,殆不见墨迹,但以轻色染,谓之写生。”徐熙画画“落墨为格,杂彩副之.迹与色不相隐映也。”徐熙花乌画的主要特点是“落墨为格”,先用墨勾出花或乌的内外轮廓,然后用不同墨色分阴阳凹凸,最后在某些部分略略加一点颜色,整个画面以墨占主要地位,色彩占次要地位。画面“神气迥出,殊有生动之意”。4.格调不同:黄签的绘画,追求形象的真实和画面的生趣。传说他曾在后蜀宫中创造性地画了鹤的六种姿态,生动绝伦、竞使活鹤误为同类而相近。徐熙随自己的意愿画新鲜的题材,并用质朴、精谨的手法.追求生动活泼的笔墨趣味和朴实淡雅的格调。传为他的《雪竹图》,描绘出山野中的丛竹在雪寒中劲挺的精神,通幅画染以淡墨衬出白雪,作风工整精致。徐、黄异体,实则为两种美学风格。而这两种美学风格之形成,是基于徐、黄二人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接触环境和事物不同,反映的思想意识,以致人生态度不同上的。才思教育部分资料分享,更多资料请联系我们
才思网址:www.caisiedu.com2才思教育网址:www.caisiedu.com
_09美术理论研究(中国)王浩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1德语或242法语③629美术理论④807中国美术史、世界美术史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1德语或242法语③629美术理论④807中国美术史、世界美术史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面试(提交专业研究计划并答辩)面试(提交专业研究计划并答辩)面试(提交1、美术理论2、中外美术史1、美术理论2、中外美术史_10美术理论研究(西方)王春辰_11世界美术史研究(西方)李军1、美术理论才思网址:www.caisiedu.com3才思教育网址:www.caisiedu.com
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1德语或242法语③629美术理论④807中国美术史、世界美术史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1德语或242法语③629美术理论④807中国美术史、世界美术史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1德语或242法语③629美术理论④807中国美术史、世界美术史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1德语或242法语③629美术理论④807中国美术史、世界美术史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1德语或242法语③629美术理论④807中国美术史、世界美术史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1德语或242法语③629美术理论④807中国美术史、世界美术史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1德语或242法语③629美术理论④807中国美术史、世界美术史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1德语或242法语③629美术理论④807中国美术史、世界美术史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1德语或242法语③629美术理论④807中国美术史、世界美术史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1德语或242法语③629美术理论④807中国美术史、世界美术史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1德语或242法语③629美术理论④807中国4专业研究计划并答辩)面试(提交专业研究计划并答辩)面试(提交专业研究计划并答辩)面试(提交专业研究计划并答辩)面试(提交专业研究计划并答辩)面试(提交专业研究计划并答辩)面试(提交专业研究计划并答辩)面试(提交专业研究计划并答辩)面试(提交专业研究计划并答辩)面试(提交专业研究计划并答辩)面试(提交专业研究计划并答2、中外美术史1、美术理论2、中外美术史_12世界美术史研究(西方)远小近1、美术理论2、中外美术史_13世界美术史研究(西方)邵亦杨1、美术理论2、中外美术史_14世界美术史研究(东方)王云_15视觉文化研究刘军(西川)1、美术理论2、中外美术史1、美术理论2、中外美术史_16视觉文化研究王浩1、美术理论2、中外美术史_17视觉文化研究邵亦杨曹庆_18中国美术教育史(古代)晖、郑勤砚1、美术理论2、中外美术史1、美术理论2、中外美术史_19中国美术教育史(近现代)曹庆晖1、美术理论2、中外美术史_20文化遗产学与美术考古研究李军_21文化遗产学与美术考古研究1、美术理论2、中外美术史贺西林才思网址:www.caisiedu.com才思教育网址:www.caisiedu.com
美术史、世界美术史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1德语或242法语③629美术理论④807中国美术史、世界美术史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1德语或242法语③629美术理论④807中国美术史、世界美术史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1德语或242法语③629美术理论④807中国美术史、世界美术史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1德语或242法语③629美术理论④807中国美术史、世界美术史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1德语或242法语③629美术理论④807中国美术史、世界美术史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1德语或242法语③629美术理论④807中国美术史、世界美术史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1德语或242法语③629美术理论④807中国美术史、世界美术史辩)面试(提交专业研究计划并答辩)面试(提交专业研究计划并答辩)面试(提交专业研究计划并答辩)面试(提交专业研究计划并答辩)面试(提交专业研究计划并答辩)面试(提交专业研究计划并答辩)面试(提交专业研究计划并答辩)1、美术理论2、中外美术史_22文化遗产学与美术考古研究张鹏1、美术理论2、中外美术史_23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乔晓光1、美术理论2、中外美术史_24民间美术研究乔晓光1、美术理论2、中外美术史_25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及修复研究冯鹏生1、美术理论2、中外美术史_26中国古代书画史与鉴定研究尹吉男1、美术理论2、中外美术史_27中国古代书画史与鉴定研究孙晓云1、美术理论2、中外美术史_28中国古代书画史与鉴定研究邵彦才思网址:www.caisiedu.com5才思教育网址:www.caisiedu.com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1德语或242法语③629美术理论④807中国美术史、世界美术史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1德语或242法语③629美术理论④807中国美术史、世界美术史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1德语或242法语③629美术理论④807中国美术史、世界美术史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1德语或242法语③629美术理论④807中国美术史、世界美术史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1德语或242法语③629美术理论④807中国美术史、世界美术史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1德语或242法语③629美术理论④807中国美术史、世界美术史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1德语或242法语③629美术理论④807中国美术史、世界美术史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1德语或242法语③629美术理论④807中国美术史、世界美术史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1德语或242法语③629美术理论④807中国美术史、世界美术史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1德语或242法语③629美术理论④807中国美术史、世界美术史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6_29中国古代书画史与鉴定研究黄小峰面试(提交专业研究计划并答辩)面试(提交专业研究计划并答辩)面试(提交专业研究计划并答辩)面试(提交专业研究计划并答辩)面试(提交专业研究计划并答辩)面试(提交专业研究计划并答辩)面试(提交专业研究计划并答辩)面试(提交专业研究计划并答辩)面试(提交专业研究计划并答辩)面试(提交专业研究计划并答辩)面试(提交1、美术理论2、中外美术史1、美术理论2、中外美术史_30艺术管理学研究余丁_31艺术管理学研究晋华、韩江鹤、张新建1、美术理论2、中外美术史1、美术理论2、中外美术史_32艺术经济学研究赵力1、美术理论2、中外美术史_33美术博物馆学研究范迪安1、美术理论2、中外美术史_34艺术法研究周林1、美术理论2、中外美术史_35艺术展览与策划研究余丁_36博物馆与公共美术教育研究王璜生、杨应时1、美术理论2、中外美术史1、美术理论2、中外美术史_37高等美术教育研究陈淑霞1、美术理论2、中外美术史_38高等美术教育研究孟沛欣_39艺术实践与教学转化陈淑霞1、美术理论才思网址:www.caisiedu.com才思教育网址:www.caisiedu.com
研究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1德语或242法语③629美术理论④807中国美术史、世界美术史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1德语或242法语③629美术理论④807中国美术史、世界美术史专业研究计划并答辩)面试(提交专业研究计划并答辩)2、中外美术史1、美术理论2、中外美术史_40艺术心理学研究孟沛欣007建筑学院081300建筑学吕品晶、程启明、周宇舫、王小红、六角鬼丈、吴晓敏、傅祎、刘彤昊、崔鹏飞、王环宇1、建筑设计2、面试1、作品评述2、设计创意参见“附见一”_01建筑学(工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1德语③610建筑史论④808设计基础083400风景园林学王铁、丁圆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1德语③610建筑史论④808设计基础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1德语③610建筑史论④808设计基础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1德语③610建筑史论④808设计基础1、景观设计2、面试1、作品评述2、设计创意参见“附见一”参见“附见一”参见“附见一”参见“附见一”_02风景园林学(工学)083300城乡规划学常志刚、虞大鹏1、城市设计2、面试1、作品评述2、设计创意_03城乡规划学(工学)130500设计学1、室内设计2、面试1、作品评述2、设计创意1、作品评述2、设计创意_04设计学1(文学)邱晓葵_05设计学2(文学)王兵、陈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1、命题创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1作德语③630美术史论④819素描、2、面试色彩7才思网址:www.caisiedu.com才思教育网址:www.caisiedu.com
009城市设计学院130500设计学诸迪、向勇、黄建成、王其钧1、面试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13案例分析④811专业论文2、专业史论1、美学基础原理2、设计评述_01视觉创意产业研究附件一:建筑学包括四个子学科方向:01建筑设计及其理论、02建筑技术科学、03建筑历史与理论、04、室内设计及其理论;风景园林学包括三个子学科方向:01风景园林设计及其理论、02风景园林规划及其理论;03公共艺术设计及其理论;城乡规划学包括三个子学科方向:01城乡规划及其理论、02城市设计及其理论、03城市照明艺术研究;设计学包括以下三个研究方向:01室内设计研究、02自由形态艺术研究、03当代艺术与建筑审美研究;建筑学合作导师:朱小地、邵韦平、黄薇、胡越、党辉军、杨洲、徐全胜、王鹏、王小工、韩涛;风景园林学合作导师:李存东、石丽秀、吴祥艳、候晓蕾;城乡规划学合作导师:温宗勇、何葳、李琳;设计学1合作导师:张晔、崔冬晖。说明:1.2.考生只能填写以下五个学位点中的一个:“建筑学”、“风景园林学”、“城乡规划学”、“设计学1”或“设计学2”;入学后第一学年,每个新生均可在所报考的学位点内的方向中进行任意选报,建筑学院将根据学生与导师双向选择原则,最终确定该生的导师和方向。建筑学院规定每位硕士研究生导师原则上每年招生人数不超过2名(不含合带),超出的人数将在建筑学院各方向内进行调剂;3.4.5.各方向学生的毕业学位均与其报考时填写的学位点相一致;考生在“建筑学”、“风景园林学”、“城乡规划学”、“设计学1”和“设计学2”五个学位点中根据考试成绩分别进行大排名,择优录取。2014年建筑学院共招收31名硕士生。2015年录取比例参考如下:“建筑学(19名)”、“风景园林学(4名)”、“城乡规划学(4名)”、“设计学1(2名)”和“设计学2(2名)”,具体录取人数根据2015年的下达的招生指标进行调整。才思网址:www.caisiedu.com8才思教育网址:www.caisiedu.com
才思网址:www.caisiedu.com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