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孝亲敬老诗歌汇总

孝亲敬老诗歌汇总

来源:刀刀网
书》。

恩篇》。

子·离娄上》。

秀《弟子规》。

语·学而第一》。

出自《劝报亲恩篇》。

3.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9.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

10.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

5.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7.意,面带欢笑。出自《劝报亲恩篇》。

意思是:孝是天经地义的。出自《孝经》。

孝亲敬老诗歌

意思是:父母召唤,应马上答应,不能怠慢,要诚心诚

11.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意思是: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出自《劝报亲恩篇》。

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出自(春秋).《孟

2.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意思是: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

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出自(清)李毓

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出自(春秋)《论

意思是:父母出入(门)要小心搀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厌烦。出自《劝报亲

孟子说:“(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不可以做人;

意思是: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出自《三国志·魏

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

识别真正的忠臣。出自《名贤集》。

8.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

6.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

4.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1.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伺候莫厌烦。

上》。

《增广贤文》

秀《弟子规》。

22. 首孝弟,次谨信。

(明)《增广贤文》。

20.千万经典,孝义为先。

18.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

17.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

16.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15 .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

21. 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

13 .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地为他们去掉。残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14.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然就可以太平了。”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12.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推广开去也爱抚别人家的孩子。”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意思是:成千上万部经典上都说,孝和义是人首先应当做到的。出自(清)

意思是:妻子贤惠,她的丈夫灾祸就少,子女孝顺,父母就心情舒畅。出自

意思是:要时刻体贴、理解父母,不要让父母操心。出自《劝报亲恩篇》。

孟子说:“亲爱父母亲,便是仁;尊敬兄长便是义。”出自(春秋)《孟子·尽心

意思是:父母有过错,劝他们更改。要面带笑容,语调柔和。出自(清)李毓

意思是:父母喜好的东西,子女要尽力为他们准备;父母厌恶的东西,要谨慎

孟子说:“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己的双亲,各自尊敬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自

孟子说:“尊敬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敬别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孩子,

意思是:父母疼爱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难呢;父母讨厌我,仍尽孝,才为贤德。

意思是:不要让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让父母分担你的忧愁。出自《劝报亲恩篇》

19.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德者也。

子规》。

秀《弟子规》。

出自(明)《增广贤文》。

出自(宋)林逋《省心录》。

27.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26.孝子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

32.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24. 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

23.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再次是能养活父母。”出自(春秋)《礼记》。

29.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

们衰老而担忧。”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30.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31.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父母生气,热爱、尊敬父母才是全孝。出自《动报亲恩篇》。

28.要问如何把亲孝,孝亲不止在吃穿;孝亲不教亲生气,爱亲敬亲孝乃全。

意思是:养育子女才能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要求子女孝顺你,你就必须首先

意思是:如何孝敬父母,孝敬父母不只是给他们吃饱穿暖;孝敬父母还不要叫

意思是:你对父母孝顺,你的子女对你也孝顺;你敬重别人,别人也敬重你。

意思是:身上受伤,父母忧虑;道德败坏,父母蒙羞。出自(请)李毓秀《弟

意思是:首先要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其次要谨慎,守信用。出自(清)李毓

意思是:做人子的,做到孝顺父母;做人父的,做到慈爱儿子。出自《大学》

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为他们长寿而高兴,一方面为他

25.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参中夫四

忠诚是道德的方向。曾参是恰恰具有这四种道德的人。’出自《家语·弟子行》。

意思是:小羊跪着吃奶,小乌鸦能反过来喂养老乌鸦,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意思是:孝敬父母是道德的开始,敬爱哥哥是道德的次序,信用是道德的深度,

曾子说:“孝有三点,大孝是尊重父母,其次是不使自己的言行给父母带来耻辱,

孝顺你自己的父母。出自《四言》。

德者也。

子规》。

秀《弟子规》。

35. 首孝弟,次谨信。

《论语·为政第二》。

(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39.孝子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

孝顺你自己的父母。出自《四言》。

37.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

36.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34.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

41.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

鸦,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出自(明)《增广贤文》。

父母生气,热爱、尊敬父母才是全孝。出自《动报亲恩篇》。

意思是:要时刻体贴、理解父母,不要让父母操心。出自《劝报亲恩篇》。

33.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40.要问如何把亲孝,孝亲不止在吃穿;孝亲不教亲生气,爱亲敬亲孝乃全。

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要出远门,必须有明确的去处。”出自

意思是:养育子女才能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要求子女孝顺你,你就必须首先

意思是:如何孝敬父母,孝敬父母不只是给他们吃饱穿暖;孝敬父母还不要叫

出自(宋)林逋《省心录》意思是:小羊跪着吃奶,小乌鸦能反过来喂养老乌

意思是:你对父母孝顺,你的子女对你也孝顺;你敬重别人,别人也敬重你。

意思是:做人子的,做到孝顺父母;做人父的,做到慈爱儿子。出自《大学》

意思是:身上受伤,父母忧虑;道德败坏,父母蒙羞。出自(请)李毓秀《弟

意思是:首先要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其次要谨慎,守信用。出自(清)李毓

养。若对父母不孝敬。那供养父母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出自(春秋)

孔子说:“当今的孝子,只是说能够供养父母就行了。就是狗马,都能得到饲

38.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参中夫四

忠诚是道德的方向。曾参是恰恰具有这四种道德的人。出自《家语·弟子行》。

意思是:孝敬父母是道德的开始,敬爱哥哥是道德的次序,信用是道德的深度,

44.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辱,再次是能养活父母。”出自(春秋)《礼记》。

42.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他们衰老而担忧。”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43.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养。若对父母不孝敬。那供养父母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出自(春秋)

孔子说:“当今的孝子,只是说能够供养父母就行了。就是狗马,都能得到饲

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要出远门,必须有明确的去处。”出

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为他们长寿而高兴,一方面为

曾子说:“孝有三点,大孝是尊重父母,其次是不使自己的言行给父母带来耻

45.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论语·为政第二》。

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尊师孝亲

子到英年亲白头,风光虽好夕阳流;肥甘供养孝犹浅,要劝双亲净业修。人生百行孝为先,父母深恩大似天;养育劬劳千万苦,劝君勤诵蓼莪篇。欲把亲恩数一回,天高地厚终难猜;吾能数尽青丝发,惟有亲恩数不来。父母之恩万万千,子能奉养已衰年;劝君早尽生前孝,得报亲恩始是贤。休要推难祇爱钱,事亲件件要争先;当年教你**日,父母何曾也惜钱。

不问爹娘安不安,任他饥饿任他寒;你今也有儿孙在,祇恐儿孙照样看。不识亲恩看养儿,千辛万苦不推辞;好将爱养亲儿意,爱养双亲垂老时。孝亲一要博亲欢,食从所欲寝从安;减口亦须供父母,加以常恐受风寒。孝亲一要和兄弟,手足纷争亲泣涕;善体亲心尽友恭,财物田园何足计。孝亲一要慎交游,勿交匪类致亲忧;敬事明师与益友,一言一动戒轻浮。孝亲一要戒繁荣,赌荡花销即破家;创业艰难常记念,奉亲之外不宜奢。孝亲一要勤学习,富贵皆自勤中得;

扬名显亲何其荣,想起身难抛一刻。 分得些儿就是恩,不须还与兄弟争; 但凡争少争多者,就是人间不孝人。 子孝还须妇与俱,妻如不孝罪归夫; 理应劝导妻贤孝,莫坏门风类蠭愚。 作诗奉告世人知,天下何人不爱儿; 今日怀中儿可爱,当年亲爱尔应思。 亲恩当报欲何寻,养子方知父母心; 想到爱儿真切处,应知昔日受恩深。 岂不明知父母恩,世间那有铁心人; 祇因看得妻儿重,没得工夫到老亲。 如无父母本无身,可惜前人胜后人; 寄语痴心男子汉,莫将妻子作双亲。 孝子思亲应不闲,亲如红日已西山; 门前流水依然在,日落西山不再还。 父母不亲谁是亲,不重父母重何人; 你若重他十六两,后代儿孙还一千。 千两黄金万两银,有钱难买父母身; 在堂父母百年稀,生时不孝死徒悲。 痛苦思亲孝念坚,何如作善感苍天; 报恩有道遵僧训,父母超升子永年。 行乞奉亲孝倍加,魂界驾云霞;

若非孙某回阳说,谁识神仙事不差。

中国第一首孝亲古诗《诗经·小雅·蓼莪》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莪蒿生长长又高,不是莪蒿是青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哀痛我的父和母,生儿养女太辛劳。)蓼蓼者莪,匪莪伊蔚。(莪蒿生长高又肥,不是莪蒿却是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可怜我的父和母,生儿养女身憔悴。)瓶之罄矣,维罍之耻。(小小瓶儿空荡荡,酒坛由此愧难当。)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孤苦伶仃活世上,不如早日去死亡。)无父何怙,无母何恃。(没有父亲依靠谁?没有母亲谁依傍?)出则衔恤,入则靡至。(出门心里含悲伤,进门不见爹和娘。)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父啊辛勤生下我,母啊养我劳苦多。)拊我畜我,长我育我。(抚摸我来爱护我,成长我来教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照顾我来挂念我,出出进进抱着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如今要报二老恩,老天无端降灾祸!) 南山烈烈,飘风发发。(南山险峻难登上,暴风迅猛透骨凉。)民莫不榖,我独何害。(别人都能养父母,我独为何遭灾殃?) 南山律律,飘风弗弗。(南山高险难登上,暴风迅猛尘土扬。)民莫不谷,我独不卒。(别人都能养父母,我独无法去送葬。)

注释:

此诗是中国孝道诗的代表作。感动中国人数千年,至今依然!据说是本诗作者因为苦于兵役而不得终养父母之故。劬qu劳--辛劳 罍lei--酒杯 榖gu--谷,养育。

蓼 lu--长大的样子 莪e--又名莪蒿hao、萝蒿,亦称抱娘蒿。子女应当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亲亲之情人人都有,父母在世

要孝养终生,父母过世,要永言孝思。蓼(音陆):长大貌。莪(音俄):莪蒿。蔚(音卫):牡蒿。花如胡麻花,紫赤;实象角,锐而长。

瓶之罄矣,维罍之耻:瓶小而尽,罍大而盈。言罍耻者,刺王不使均。怙(音护):依靠。

昊天罔极:指父母之恩如天,大而无穷。

烈烈:艰阻貌。发发(音拨):疾貌。榖:养。律律:同烈烈。弗弗:风声。卒:终。指终养父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