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归纳doc

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归纳doc

来源:刀刀网
高一化学必修二学问点总结归纳总复习提纲

第一章 物质构造 元素周期律

一、原子构造

质子(Z个)

原子核 留意:

中子(N个) 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1.原子(Z A

X )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

电子数

核外电子(Z个)

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 质子数 + 电荷数(—) 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 质子数 - 电荷数(+)

★熟背前20号元素,熟识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H B C N O F P S K

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包容的电子数是2n2;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电子层: 一(能量最低)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对应表示符号: K L M N O P Q3.元素、核素、同位素

元素:具有一样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肯定数目的质子和肯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 同位素:质子数一样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对于原子来说)

二、元素周期表 1.编排原则:

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依次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一样......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一样........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依次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过渡元素的族序数不肯定等于最外层电子数) 2.构造特点:

核外电子层数 元素种类

第一周期 1 2种元素

短周期 第二周期 2 8种元素 周期 第三周期 3 8种元素

元 (7个横行) 第四周期 4 18种元素 素 (7个周期) 第五周期 5 18种元素 周 长周期 第六周期 6 32种元素 期 第七周期 7 未填满(已有26种元素)

表 主族:ⅠA~ⅦA共7个主族

族 副族:ⅢB~ⅦB、ⅠB~ⅡB,共7个副族 (18个纵行) 第Ⅷ族:三个纵行,位于ⅦB和ⅠB之间 (16个族) 零族:稀有气体

三、元素周期律

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更的规律。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更本质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更...................

的必定结果。 2.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第三周期元素 11 12 13 14 15P 16S 17 18 (1)电子排布 电子层数一样,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 (2)原子半径 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 (3)主要化合价 +1 +2 +3 +4 +5 +6 +7 — -4 -3 -2 -1 (4)金属性、非金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加 — 属性 (5)单质与水或酸冷水 热水 与酸—— — 置换难易 猛烈 与酸反 快 应慢 (6)氢化物的化学—— 4 3 H2S — 式 (7)与H2化合的难—— 由难到易 — 易 (8)氢化物的稳定—— 稳定性增加 — 性 (9)最高价氧化物2O 2O3 2 P2O5 3 2O7 — 的化学式 最高(10)化学 ()()3 H23 H34 H24 4 — 2 价氧式 化物(11)酸碱强碱 中强两性弱酸 中强 强酸 很强 — 对应性 碱 氢 酸 的酸 水化氧化物 物 (12)变更碱性减弱,酸性增加 — 规律 第ⅠA族碱金属元素: K (是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周期表左下方)

第ⅦA族卤族元素:F I (F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周期表右上方)

★推断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方法:

(1)金属性强(弱)——①单质与水或酸反响生成氢气简单(难);②氢氧化物碱性强(弱);③互相置换反响(强迫弱)+4=4+。⑤单质的复原性(或离子的氧化性)⑥原电池中正负极推断,金属腐蚀难易;

(2)非金属性强(弱)——①单质与氢气易(难)反响;②生成的氢化物稳定(不稳定);③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含氧酸)酸性强(弱);④互相置换反响(强迫弱)2+2=2+2。⑤单质的氧化性(或离子的复原性);

(Ⅰ)同周期比拟: 金属性:>> 非金属性:<P<S< 与酸或水反响:从易→难 单质与氢气反响:从难→易 碱性:>()2>()3 氢化物稳定性:4<3<H2S< 酸性(含氧酸):H23<H34<H24<4 (Ⅱ)同主族比拟:

金属性:<<K<<(碱金属元素) 非金属性:F>>>I(卤族元与酸或水反响:从难→易 素) 碱性:<<<< 单质与氢气反响:从易→难 氢化物稳定:>>> (Ⅲ)

金属性:<<K<< 非金属性:F>>>I 复原性(失电子实力):<<K<< 氧化性:F2>2>2>I2 氧化性(得电子实力):+>+>K+>+>复原性:F-<-<-<I- + 酸性(无氧酸):<<<

留意:

比拟粒子(包括原子、离子)半径的方法:(1)先比拟电子层数,电子层数多的半径大。

(2)电子层数一样时,再比拟核电荷数,核电荷数多的半径反

而小。

元素化合价规律

最高正价 最外层电子数,非金属的负化合价 最外层电子数-8,最高正价数和负化合价肯定值之和为8;其代数和分别为:0、2、4、6。

化合物氟元素、氧元素只有负价(-1、-2),但中F为0价;金属元素只有正价;

化合价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奇、偶关系:最外层电子数为奇数的元素,其化合

价通常为奇数,如的化合价有+1、+3、+5、+7和-1价。最外层电子数为偶数的元素,其化合价通常为偶数,如S的化合价有-2、+4、+6价。

第二章 化学键 化学反响与能量

一、化学键

化学键是相邻两个或多个原子间猛烈的互相作用。 1.离子键与共价键的比拟 键型 离子键 共价键 概念 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作用叫离子键 互相作用叫做共价键 成键方式 通过得失电子到达稳定构造 通过形成共用电子对到达稳定构造 成键粒子 阴、阳离子 原子 成键元素 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非金属元素之间 间(特别:4、43等铵盐只由非金属元素组成,但含有离子键) 离子化合物: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离子化合物。(肯定有离子键,可能有共价键)

共价化合物: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叫做共价化合物。(只有共价键)

极性共价键(简称极性键):由不同种原子形成,A-B型,如,H-。

共价键

非极性共价键(简称非极性键):由同种原子形成,A-A型,如,-。

2.电子式:

电子式是用来表示原子或离子最外层电子构造的式子。原子的电子式是在元素符号的四周画小黑点(或×)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

离子的电子式:阳离子的电子式一般用它的离子符号表示;在阴离子或原子团外加方括弧,并在方括弧的右上角标出离子所带电荷的电性和电

量。

分子或共价化合物电子式,正确标出共用电子对数目。

离子化合价电子式,阳离子的外层电子不再标出,只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

正电荷,

而阴离子则要标出外层电子,并加上方括号,在右上角标出负电荷。阴离子电

荷总数与阳离子电荷总数相等,因为化合物本身是电中性的。

④ 构造式:用一根短线来表示一对共用电子(应用于共价键)。

二、化学反响与能量

1、化学键与化学反响中能量变更的关系 ⑴ 化学反响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变更

任何化学反响除遵循质量守恒外,同样也遵循能量守恒。反响物与生成物的能量差若以热量形式表现即为放热反响或吸热反响(E反:反响物具有的能量;E

:生成物具有的能量):

⑵ 化学变更中能量变更的本质缘由

⑶化学反响汲取能量或放出能量的确定因素:

本质:一个化学反响是汲取能量还是放出能量,确定于反响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

2、常见的放热反响和吸热反响

常见的放热反响:①全部的燃烧与缓慢氧化。②酸碱中和反响。③金属与酸反

响制取氢气。

④大多数化合反响(特别:C+ △ 2

2 是吸热反响)。⑤铝热反响

常见的吸热反响:①以C、H、为复原剂的氧化复原反响如:C(s)+H △ (g) 22O(g) +H2(g)。

②铵盐和碱的反响如()2·8H2O+4=2+23↑+10H2O ③大多数分解反响如3、4、3的分解等。

3、能源的分类: 形成条利用历性质 件 史 常规能可再生资源 水能、风能、生物质能 一次能源 不行再生资源 煤、石油、自然气等化石能源 源 新能源 可再生资源 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氢能、 沼气 不行再生资源 核能 二次能(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化得到的能源称为二次能源) 源 电能(水电、火电、核电)、蒸汽、工业余热、酒精、汽油、焦炭等 [思索]一般说来,大多数化合反响是放热反响,大多数分解反响是吸热反响,放热反响都不须要加热,吸热反响都须要加热,这种说法对吗?试举例说明。 点拔:这种说法不对。如C+O2=2的反响是放热反响,但须要加热,只是反响开场后不再须要加热,反响放出的热量可以使反响接着下去。()2·8H2O与

4

的反响是吸热反响,但反响并不须要加热。

三、化学能与电能

1、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方式:

电能 火电(火力发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缺点:环境污染、(电电) →电能 低效 力) 原电池 将化学能干脆转化为电优点:清洁、高效 能 2、原电池原理

(1)概念:把化学能干脆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通过氧化复原反响(有电子的转移)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3)构成原电池的条件:(1)电极为导体且活泼性不同;(2)两个电极接触(导线连接或干脆接触);(3)两个互相连接的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构成闭合回路。(4)自发的氧化复原反响 (4)电极名称及发生的反响:

负极: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响,

电极反响式:较活泼金属--=金属阳离子 负极现象:负极溶解,负极质量削减。

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作正极,正极发生复原反响,

电极反响式:溶液中阳离子+-=单质

正极的现象:一般有气体放出或正极质量增加。 (5)原电池正负极的推断方法: ①根据原电池两极的材料:

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K、、太活泼,不能作电极);

较不活泼金属或可导电非金属(石墨)、氧化物(2)等作正极。

②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向:(外电路)的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则由负极

经外电路流向原电池的正极。

③根据内电路离子的迁移方向:阳离子流向原电池正极,阴离子流向原电池负极。

④根据原电池中的反响类型:

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响,现象通常是电极本身消耗,质量减小。

正极:得电子,发生复原反响,现象是常伴随金属的析出或H2的放出。 (6)原电池电极反响的书写方法:

(i)原电池反响所依托的化学反响原理是氧化复原反响,负极反响是氧化反响,正极反响是复原反响。因此书写电极反响的方法归纳如下:

①写出总反响方程式。 ②把总反响根据电子得失状况,分成氧化反响、复原反响。

③氧化反响在负极发生,复原反响在正极发生,反响物和生成物对号入座,留意酸碱介质和水等参与反响。

()原电池的总反响式一般把正极和负极反响式相加而得。

(7)原电池的应用:①加快化学反响速率,如粗锌制氢气速率比纯锌制氢气快。②比拟金属活动性强弱。③设计原电池。④金属的腐蚀。 2、化学电源根本类型:

①干电池:活泼金属作负极,被腐蚀或消耗。如:-原电池、锌锰电池。 ②充电电池:两极都参与反响的原电池,可充电循环运用。如铅蓄电池、锂电池和银锌电池等。

③燃料电池:两电极材料均为惰性电极,电极本身不发生反响,而是由引入到两极上的物质发生反响,如H2、4燃料电池,其电解质溶液常为碱性试剂(等)。 四、化学反响的速率和限度 1、化学反响的速率

(1)概念:化学反响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响物浓度的削减量或生成物浓度

的增加量(均取正值)来表示。 计算公式:v(B)=c(B)n(B)t=V•t

①单位:(L·s)或(L·)

②B为溶液或气体,若B为固体或纯液体不计算速率。 ③以上所表示的是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

④重要规律:(i)速率比=方程式系数比 ()变更量比=方程式系数比 (内因:由参与反响的物质的构造和性质确定的(主要因素)2)影响化学反响速率的因素:

外因:①温度:上升温度,增大速率。

③浓度:增加 ②催化剂:一般加快反响速率(正催化剂)

反响物的浓度,增大速率(溶液或气体才有浓度可言) ④压强:增大压强,增大速率(适用于有气体参与的反响)注:假如增大气体的压强时,不能变更反响气体的浓度,则不影响化学反响速率。)

⑤其它因素:如光(射线)、固体的外表积(颗粒大小)、反响物的状态(溶剂)、原电池等也会改变更学反响速率。 2、化学反响的限度——化学平衡

(1)在肯定条件下,当一个可逆反响进展到正向反响速率与逆向反响速率相等时,反响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变更,到达外表上静止的一种“平衡状态”,这就是这个反响所能到达的限度,即化学平衡状态。

在一样的条件下同时向正、逆两个反响方向进展的反响叫做可逆反响。通常把由反响物向生成物进展的反响叫做正反响。而由生成物向反响物进展的反响叫做逆反响。

在任何可逆反响中,正方应进展的同时,逆反响也在进展。可逆反响不能进展究竟,即是说可逆反响无论进展到何种程度,任何物质(反响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都不行能为0。

(2)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逆、动、等、定、变。 ①逆:化学平衡探讨的对象是可逆反响。

②动:动态平衡,到达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响仍在不断进展。

③等:到达平衡状态时,正方应速率和逆反响速率相等,但不等于0,即反响..未.停顿..

。 ④定:到达平衡状态时,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肯定。 ⑤变:当条件变更时,原平衡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会重新建立新的平衡。 (3)推断化学平衡状态的标记: 例举反响 (g)(g) (g)(g) ①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或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平衡 混合物体的分数肯定 系中 ②各物质的质量或各物质质量分数肯定 平衡 各成分的③各气体的体积或体积分数肯定 平衡 含量 ④总体积、总压力、总物质的量肯定 不肯定平衡 正、逆反①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m 同时生成m ,即V(正)(逆) 平衡 响 ②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n 同时消耗了p ,则V(正)(逆) 平衡 速率的关③V(A)(B)(C)(D),V(正)不肯定等于V(逆) 不肯定系 平衡 ④在单位时间内生成n ,同时消耗了q ,不肯定因均指V(逆) 平衡 ① ≠时,总压力肯定(其他条件肯定) 平衡 压强 ②时,总压力肯定(其他条件肯定) 不肯定平衡 混合气体①肯定时,只有当≠时 平衡 平均相对②肯定时,但时 不肯定分子质量 平衡 温度 任何反响都伴随着能量变更,当体系温度肯定时(其他不变) 平衡 体系的密密度肯定 不肯定度 平衡 其他 如体系颜色不再变更等 平衡 (4)化学平衡的挪动受到温度、反响物浓度、压强等因素的影响。催化剂只改变更学反响速率,对化学平衡无影响。影响因素 浓度:增加反响物浓度,平衡右移 压强:加压,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方向挪动

温度:升温,平衡向吸热方向挪动

催化剂:(加快反响速率,但对平衡无影响)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绝大多数含碳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像、2、碳酸、碳酸盐等少数化合物,由于它们的组成和性质跟无机化合物相像,因此一向把它们作为无机化合物。 一、烃

1、烃的定义:仅含碳和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称为碳氢化合物,也称为烃。 2、烃的分类:

饱和烃→烷烃(如:甲烷)

脂肪烃(链状)

烃 不饱和烃→烯烃(如:乙烯) 芳香烃(含有苯环)(如:苯) 3、甲烷、乙烯和苯的性质比拟:

有机物通式 烷烃 烯烃 苯及其同系物代表物 构 甲烷22 (4) 乙烯=(C2n 2H4) 苯——(C 式4 22 或6H 6) ( 造简团官能构) 链状,饱和烃C-C单键, 链状,不饱和烃C=C双键, 键之间的独特的键,一种介于单键和双 点 造特环状 空造间构正四面体 六原子共平面 平面正六边形 物 质 理性无体,比空气轻,色无味的气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比空气略轻,难无色有特别气味的用处 难溶于水优良燃料,化工 溶于水液体,比水轻,难溶原料 石化工业原料, 生长调整剂,催熟剂植物于水 溶剂,化工原料

有机物 主 要 化 学 性 质 ①氧化反响(燃烧) 烷烃: 4+2O2――→2+2H2O(淡蓝色火焰,无黑烟) 甲烷 ②取代反响 (留意光是反响发生的主要缘由,产物有5种) 42―→3 3 2―→22 222―→3 32―→4 在光照条件下甲烷还可以跟溴蒸气发生取代反响, 甲烷不能使酸性4溶液、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烯烃: ①氧化反响 (ⅰ)燃烧 乙烯 C2H4+3O2――→22+2H2O(火焰光明,有黑烟) (ⅱ)被酸性4溶液氧化,能使酸性4溶液褪色,生成2。 ②加成反响 2=2+2-→2-2(能使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在肯定条件下,乙烯还可以与H2、2、、H2O等发生加成反响 2=2+H2――→33 2=2+-→32(氯乙烷) 2=2+H2O――→32(制乙醇) ② 加聚反响 2=2――→-[2-2]-n(聚乙烯) 乙烯能使酸性4溶液、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常利用该反响鉴别烷烃和烯烃,如鉴别甲烷和乙烯。 思索:如何去除甲烷中混有的乙烯?混合气体通入溴水中 苯 ①氧化反响(燃烧) 2C6H6+15O2―→122+6H2O(火焰光明,有浓烟) ②取代反响 苯环上的氢原子被溴原子、硝基取代。 +2――→ + +3――→ +H2O ③加成反响 +3H2――→ 苯不能使酸性4溶液、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向溴水中参加苯的现象?

4、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同素异形体、同位素比拟。

概念 同分异构同素异形体 同位素 体 定义 分子式一由同种元素组质子数一样而样而构造成的不同单质中子数不同的式不同的的互称 同一元素的不化合物的同原子的互称 互称 分子式 一样 元素符号表示—— 一样,分子式可不同 构造 不同 不同 —— 探讨对化合物 单质 原子 象

6、烷烃的命名:

(1)一般命名法:把烷烃泛称为“某烷”,某是指烷烃中碳原子的数目。1-10用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11起汉文数字表示。区分同分异构体,用“正”,“异”,“新”。 正丁烷,异丁烷;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 (2)系统命名法:

①命名步骤:(1)找主链-最长的碳链(确定母体名称);(2)编号-靠近支链(小、多)的一端;

(3)写名称-先简后繁,一样基请合并.

②名称组成:取代基位置-取代基名称母体名称

③阿拉伯数字表示取代基位置,汉字数字表示一样取代基的个数

3

--2-3 3---3

2-甲基丁烷 2,3-二甲基丁烷 7、比拟同类烃的沸点:

①一看:碳原子数多沸点高。

②碳原子数一样,二看:支链多沸点低。 常温下,碳原子数1-4的烃都为气体。 二、烃的衍生物

1、乙醇和乙酸的性质比拟

有机物通式 饱和一元醇 饱和一元代表物 乙醇21 ——醛 饱和一元羧酸 构 乙醛 乙酸21 式3 3 官能团 造简 羟基:-或 32C 2H5 醛基:- 物 —— 羧基:- 质 理性无色、有特别香味的 液体,俗名酒精,与有猛烈刺激性气味的水互溶,易挥发无色液体,俗称醋酸,(非电解质) 易溶于水和乙醇,无水醋酸又称冰醋酸。 用处 原料;用于医疗消毒,作燃料、饮料、化工—— 有机化工原料,可制乙醇溶液的体积分数得醋酸纤维、合成纤为75% 维、香料、燃料等,是食醋的主要成分 有机主 要 化 学 性 质 物 乙醇 ①与的反响 乙醇与的反响(与水比拟)2322―→2322↑ :①一样点:都生成氢气,反响都放热 但没有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活泼。结论:乙醇分子羟基中的氢原子比烷烃分子中的氢原子活泼,②不同点:比钠与水的反响要缓慢 ②氧化反响 (ⅰ)燃烧 323O2―→22+3H2O (ⅱ)在铜或银催化条件下:可以被O2氧化成乙醛(3) 2322――→232H2O ③消去反响 32――→2=2↑2O 乙酸 ①具有酸的通性:3≒3-+H+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与活泼金属,碱,弱酸盐反响,如3、23 酸性比拟:3 > H23 23+3=2(3)2+2↑+H2O(强迫弱) ②酯化反响 酯化反响:酸和醇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响叫做酯化反响 (属于取代反响)。 脱水方式是:羧基脱羧羟基(无机含氧酸脱羟基氢),而醇脱羟基氢,即“酸脱羟基醇脱氢”(可用同位素原子示踪法证明)。 酯化反响是可逆的:羧酸+醇 酯+水,反响中浓硫酸的作用是作催化剂和吸水剂,除去生成物中的水使可逆反响向生成物方向挪动。 酯 ⑴ 构造式: (其中两个烃基R和R,可不一样,左 边的烃基还可以是H) ⑵ 物理性质 低级酯是具有芳香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⑶ 酯的水解 323 + → 3 + 32(碱性水解更彻底) 酯化反响与水解反响的比拟:

酯化 水解 反响关系 酯化 水解 2O 催化剂 浓硫酸 稀硫酸或溶液 催化剂的 吸水,进步3和C2H5的转化率 中和酯水解生成的3,进步酯的水解率 其它作用 加热方式 干脆加热 热水浴加热 反响类型 酯化反响,取代反响 水解反响,取代反响 三、根本养分物质

食物中的养分物质包括: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人们习惯称糖类、油脂、蛋白质为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中的根本养分物质。

种类 组成元代表物 代表物分子 素 单C H O 葡萄糖 C6H12O6 葡萄糖和果糖互为同分异构 糖 果糖 体 糖类 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响 双C H O 蔗糖 C12H22O11 蔗糖和麦芽糖互为同分异构糖 麦芽糖 体 能发生水解反响 多C H O 淀粉 (C淀粉、纤维素由于n值不同,6H10O5)n 糖 纤维素 所以分子式不同,不能互称同分异构体 能发生水解反响 油 C H O 植物油 不饱和高级含有C=C键,能发生加成油脂 脂肪酸甘油反响, 酯 能发生水解反响 脂 C H O 动物脂肪 饱和高级脂C-C键, 肪酸甘油酯 能发生水解反响 蛋白质 C H O 酶、肌肉、 氨基酸连接能发生水解反响 N S P等 毛发等 成的高分子 主 要 化 学 性 质 葡萄糖 构造简式:2----- 或2()4 (含有羟基和醛基) 醛基:①使新制的()2产生砖红色沉淀-测定糖尿病患者病情 ②与银氨溶液反响产生银镜-工业制镜和玻璃瓶瓶胆 羟基:与羧酸发生酯化反响生成酯 蔗糖 水解反响:生成葡萄糖和果糖 淀粉 淀粉、纤维素水解反响:生成葡萄糖 纤维素 淀粉特性:淀粉遇碘单质变蓝 油脂 水解反响:生成高级脂肪酸(或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 蛋白质 水解反响:最终产物为氨基酸 颜色反响:蛋白质遇浓3变黄(鉴别局部蛋白质) 灼烧蛋白质有烧焦羽毛的味道(鉴别蛋白质) 类 型 反响特征 涉及详细物质的反响 取代反响 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烷烃的卤化;苯卤化、硝化;醇和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酸的酯化 所替代的反响 酯化反响 酸和醇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 响 水解反响 有机物跟水在肯定条件下发生的反响;酯、油脂、二糖、多糖、蛋白质的本质是在有机分子中引入羟基的反响 水解 加成反响 有机分子里的不饱和碳原子跟其它原烯烃与氢气、卤素单质、卤化氢和子或原子团干脆结合成一种新有机物水;芳香族化合物、不饱和油脂与的反响 氢气 加聚反响 含有碳碳双链的不饱和有机物,以加成烯烃、二烯烃、丙烯酸、甲基丙烯的方式互相结合, 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酸甲酯等 反响氧化反响 有机物分子里“加氧”或“去氢”的反响 有机物在空气中燃烧;醇可被某些氧化剂(O2、酸性4)所氧化 复原反响 有机物分子里“加氢”或“去氧”的反响 中和反响 有机酸或是有酸性的有机物跟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响 显色反响 某些有机化合物与特定试剂反响,显示淀粉遇碘溶液呈蓝色;蛋白质(分出特别颜色的反响 子中含苯环)与浓3反响后显黄色。

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爱护

一、煤和石油

1、煤的组成:煤是由有机物和少量无机物组成的困难混合物,主要含碳元素,还含有少量的氢、氧、氮、硫等元素。化学变更。 2、煤的综合利用:煤的干馏、煤的气化、煤的液化。

煤的干馏是指将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强使其分解的过程,也叫煤的焦化。煤干馏得到焦炭、煤焦油、焦炉气等。

煤的气化是将其中的有机物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 煤的液化是将煤转化成液体燃料的过程。

3、石油的组成:石油主要是多种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多种碳氢化合物的混合3.石油的裂化:

(1)什么叫裂化?裂化是在加热、运用催化剂的条件下,

使 、 的烃断裂成为 、 物,没有固定的沸点。

4、石油的加工:石油的分馏、催化裂化、裂解。

石油的分馏:石油中含不同数目碳原子的烃 沸点各不一样,利用它们沸点的不同,

通过 和 ,将石油分成 的产物,这种方法叫做石油的分馏。

石油分馏的原料: ,在分馏之前,要先 分馏时,

沸点 的馏分先汽化。按沸点由低到高,能分别得到等馏分。每一种馏分仍旧是 。 石油的分馏是 变更

右图是试验室进展石油分馏的装置 装置各局部的名称:

A B C D E

A装置中的液体是 ,还要参加一种固体质 作用: 仪器B的 要与 相平, 这样B显示的温度就是此时搜集的馏分的

装置C要从 出进水,采纳 的原理,这样冷凝效果最好。

的烃。

(2)裂化的原料: 裂化的目的: 裂化是 变更。

分馏得到的汽油叫 。成分: 性质: 裂化得到的汽油叫 。成分: 性质: 4.裂解(1)什么叫裂解?

裂解是用 为原料,采纳比裂化 的 ,使

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烃断裂成为 等小分子的 烃,用作

(2)裂解的原料:

裂解的目的: 裂化是 变更。

思索:萃取溴水中的溴,萃取剂可用4、苯、汽油。这里的汽油是直馏汽油还是

裂化汽油? 二、环境爱护和绿色化学

环境问题主要是指由于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而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以及工农业消费和人类生活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1、环境污染 (1)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物:颗粒物(粉尘)、硫的氧化物(2和3)、氮的氧化物(和2)、、碳氢化合物,以及氟氯代烷等。 大气污染的防治:合理规划工业开展和城市建立布局;调整能源构造;运用各种防治污染的技术;加强大气质量监测;充分利用环境自净实力等。 (2)水污染

水污染物:重金属(2+、2+等)、酸、碱、盐等无机物,耗氧物质,石油和难降解的有机物,洗涤剂等。 水污染的防治方法:、削减污水的随意排放。 (3)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物:城市污水、工业废水、生活垃圾、工矿企业固体废弃物、化肥、农药、大气沉降物、家畜排泄物、生物残体。 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削减污染源的排放。 2、绿色化学

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削减和消退工业消费对环境的污染。根据绿色化学的原则,最志向的“原子经济”就是反响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即没有副反响,不生成副产物,更不能产生废弃物),这时原子利用率为100%。 3、环境污染的热点问题:

(1)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为2和。

(2)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是氟利昂(2F2)和。 (3)导致全球变暖、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是2。

(4)光化学烟雾的主要缘由是汽车排出的尾气中氮氧化物、一氧化氮、碳氢化合物。

(5)“白色污染”是指聚乙烯等塑料垃圾。

(6)引起赤潮的缘由:工农业及城市生活污水含大量的氮、磷等养分元素。(含磷洗衣粉的运用和不合理运用磷肥是造成水体富养分化的重要缘由之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