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江苏省冶金行业“十二五”转型升级研究

江苏省冶金行业“十二五”转型升级研究

来源:刀刀网
第4o卷第1期 2012年2月 现代冶金 Modern Metallurgy Vo1.40 No.1 Feb.2012 江苏省冶金行业“十二五"转型升级研究 陈建华 (江苏省国信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05) 摘要:分析了江苏冶金行业“十一五”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十二五”转型升级的思路、措施和有关建议。 关键词:冶金;转型;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2.3 色金属实现销售收入2 934.5亿元、利润总额108.1 引 言 冶金工业是江苏省重要的支柱性产业;艺一,具 亿元。与2005年相比,冶金行业现价产值、销售收 入、利润总额年均分别增长21.7 ,21.9%,16 , 13.6%和15.8 ;生铁、粗钢、钢材、1O种有色金属 有资金、技术密集,市场化程度高,产业链条长等特 点,对于满足人民生活需要、促进江苏乃至全国的城 产量年均分别增长14.2%,13.7%,16.1 和 14.3 。2010年,全行业拥有7家上市公司。13户企 乡建设和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经过多 年发展,江苏省冶金行业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基 础,形成了从初级产品到深度加工比较完整的产业 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亿元,累计实现销售收入 占全行业的比重达 ̄1]39 。一批重点企业稳定发展, 规模实力进一步增强。 体系以及以民营经济为主、沿江地区产能相对集中 的发展格局。在生产规模、装备水平、生产212:艺、管理 水平等多方面处于国内同行前列,具有一定的竞争 能力。 1.2总体装备水平较高 “十一五”期间,江苏冶金行业累计完成投资4 998.4亿元,年均增长32.6 ,有力促进了工艺装备 水平的持续提升,目前江苏已拥有世界最大的高炉、 电炉和最大的特钢生产线,铜、铝、稀土加工水平也 处于国内先进水平。沙钢集团5 800,2 680 m。,兴澄 1江苏省冶金行业“十一五”现状分析 1.1 生产规模和总量总居全国前列 截止2010年底,江苏冶金行业共有规模以上企 特钢3 200 In。,南钢集团的2 550 ITI。,多家企业1000 m。以上的高炉,以及一批120 t及以上转炉和100 t 业3430家,全部从业人员55.4万人,全部资产合计 7 002.7亿元。产钢6 242.75万t,占全国总量的 9.96 ;钢材9 123万t,占全国总量的11.6 ;产生 及以上的超高功率大电炉,装备水平已达到了国内 领先或世界先进水平。在主体装备实现大型化的同 时,还成功建设了以兴澄、淮钢为代表的特钢生产 线、南钢集团的炉卷轧机、沙钢集团及兴澄特钢的宽 铁5 211万t,生产焦炭1 385.05万t;生产1O种有色 金属56.O8万t,产铜材188.8万t,铝材156.8万t。 厚板生产线、以诚德钢管和天淮钢管、华菱锡钢为代 表的大口径无缝管生产线,以天工1 300 t精锻生产 线为代表的工模具钢生产线等一批具有标志性影响 的高水平生产线。 1.3产业结构较为合理 钢和钢材产量均排在河北之后列全国第二位,生铁 总量排河北、山东、辽宁之后列全国第四位,铜材、铝 材产量分列全目第一和第四位。2010年,江苏冶金 行业规模以上行业企业完成现价产值11 246.1亿 元,主营业务收入l1 209.6亿元,实现利税总额 774.9亿元,实现利润总额516.6亿元。其中,黑色金 属实现销售收入7312.8亿元、利润总额348亿元;有 收稿日期:2012—01—02 到2010年底,江苏冶金行业优钢比达到6O 以 上,板管比达49.7%。沙钢集团研发的E690高钢级 作者简介:陈建华(1966~),男,高级工程师。 2 现代冶金 第4O卷 特宽厚板通过了挪威船级社等多个国家船级社的审 核认证,X7O,X8O管线钢板已大批量应用于“西气 东输二线”、“中亚管线”等重点工程。兴澄特钢已成 功开发出了 9OO mm高合金钢连铸圆坯,该产品的 规格性能和各项质量指标均达到或超过了国家标准 或行业标准。兴澄特钢开发的SC82A帘线钢产品已 “三废”资源化,形成了煤气回收利用、蒸汽回收利 用、炉渣回收利用和焦化副产品回收等五大循环经 济圈,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十 一五”期间,累计节约l11.44万t标准煤;2010年 钢的综合能耗为580 kg标煤/t,钢的可比能耗为 523 kg标煤/t,创历史最好水平,名列全国同行先进 行列。沙钢集团淮钢公司“电机系统节能改造项目” 通过国家评审,被列入国家2010年节能财政 获得贝卡特和米其林的认可,开发的9O级帘线钢产 品质量已达到日本住友和神户的水平,可拉拔成 o.12 mm的钢丝,完全替代进口。南钢集团开发的 X65~Xl00管线钢、矿山支护用高强板(Q420一 Q800)、风塔专用钢板、石油储罐用N610E调质高强 度钢板、液化天然气储罐用9Ni钢板等15项产品被 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产品,其中风塔专用钢板被认 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中天钢铁和钢铁研究总院联 合开发的高强度500 MPa级和700 MPa级带肋钢筋 可同时能满足该级别高强度钢的强塑性要求,具有 良好的抗震性能、焊接性能和耐大气腐蚀性能。法尔 胜1O万t线接触项目基本建成,形成世界最大的线 接触钢丝绳生产基地。诚德钢管实施的高钢级大口 径无缝管热处理生产线二期工程、 1 500 mm圆钢 锻轧生产线、超大口径无缝钢管生产线三期等三大 工程项目,已新创国家级新产品4个,各类专利8项。 天工国际1 300 t精锻工程竣工投产,整套设备采用 世界上最先进的热锻工艺设计,最大圆形来料直径 675 mm,产品最大长度达16 m,设计年产能达1O万 t。常铝公司主要产品空调器散热片用高耐腐蚀、高 润滑、高亲水性涂层铝箔被认定为江苏省高新技术 产品,空调箔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2o%,连续3 年位居同行业第一。巍华合金总投资1O亿元的超纯 净高性能镍基高温合金项目、核动力蒸汽发生器传 热管项目、航空发动机用大型复杂薄壁结构件等重 点项目已投入生产并进入国内“大飞机”制造市场。 常州金源铜业投资2亿元,从美国全套引进年产30 万t的8 mm光亮铜杆连铸连轧生产线已竣工投产, 公司已建成国内生产能力最大、工艺最先进的铜线 坯连铸连轧生产线,光亮铜杆生产技术居国际领先 地位。鼎胜铝业为与全球铝业巨头爱励(Aleris)国 际公司合资建立先进铝辊轧制项目正式开工,将建 立世界一流的铝轧制厂。阜宁稀土实业公司年分离 1 000 t氯化稀土及500 t南方型中钇富铕矿,生产 工艺技术改造项目已竣工投产。 1.4节能减排成果卓著 沙钢集团依靠科技创新,大力实施节能减排和 奖励计划,获得840万元奖励。1×25 Mw发电机组 通过竣工验收,该发电机组利用高炉、焦炉富余煤 气,年发电量1.7亿kWh,节约标准煤约6万t,被列 为国家“十一五”节能减排重点工程,获得国家节能 财政奖励资金l 201万元。该项目投入运行后可以减 少高炉、焦炉煤气的排放,环保功能十分明显。南钢 集团钢渣粒化项目土建主体工程进入收尾阶段。该 项目采用中冶设备院重点研发的“钢渣粒化处理技 术”;转炉钢渣处理的效率高(每分钟高达8 t),运行 安全可靠;钢渣分离度好,磁选提取率可达98 以 上;水淬后的钢渣粒度均匀,粒度小于5 mm的比例 达95 以上;节水、节电,耗水量0.457 t水/t渣,渣 耗电1.5 kwh/t;处理过程产生的含尘蒸汽外排含 尘量小于100 mg/m。的国家标准。 1.5联合重组进展加快,产业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 在联合重组方面,沙钢集团继收购了苏北地区 最大钢厂淮钢90.5 的股权后,又相继收购了江苏 鑫瑞特钢、无锡锡兴钢铁,以及位于河南安阳民营企 业的永兴钢铁,参股永钢集团,成为中国最大的民营 钢铁企业;部份钢铁企业进入央企或大型企业集团, 如南钢集团已加入复兴集团,兴澄特钢并人中信集 团,锡钢集团进入华菱集团,苏钢公司进入北大方 正;部份钢铁企业联合重组已取得实质进展,如由连 云港兴鑫钢铁有限公司、江苏省镔鑫特钢材料有限 公司、江苏鸿泰钢铁有限公司、丹阳龙江钢铁有限公 司和无锡新三洲特钢有限公司5家核心企业已成功 组建成江苏沿海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徐钢地区钢铁 集团的组建也在进行之中。有色金属方面,太仓铜材 厂进入金龙集团、徐州四方铝业进入大屯煤电等。 在产业布局方面,钢铁行业形成了沙钢集团、南 钢集团、兴澄特钢等大型钢铁企业沿江布局分布及 向连云港、盐城等沿海地区集中态势;不锈钢产业向 泰州、大丰聚集,焦化产业向徐州聚集态势,铝业向 江阴、徐州聚集态势。 企业联合重组和布局优化的有效推进,使得企 第1期 陈建华:江苏省冶金行业“十二五”转型升级研究 3 业在市场定位、产品品种等方面形成了较为合理分 7-,在区域及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力得到明显加强。 2江苏省冶金行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1)受一度时期国家扩大基础设施投资、房地产 投资快速增长等市场因素和研发投入不足的影响, 江苏省冶金产品细分结构不尽合理,钢铁门类中高 端产品、新产品比重偏低;有色金属、稀土门类中高 端产品、深加工产品比重较低,不少企业的产品结构 雷同,仍以外延式扩张为主,制约了全省冶金行业竞 争力的提高。 - (2)联合重组进展不快,产业布局有待优化。除 沙钢、沿海钢铁等少数企业外,多数企业的省内联合 重组未能有效推进,在区域及国内市场占主导地位 的大型企业集团还较少,与国内、外大型钢铁企业组 建战略联盟及走国际化发展道路方面步伐缓慢。在 产业布局方面,钢铁行业虽然呈现了沙钢、永钢、南 钢、兴澄等大型钢铁企业沿江布局的态势,但仍有一 批依托内河航运或汽运的钢铁联合企业,沿海区域 企业规模较小。有色金属行业布局更为分散,一批特 色产业集中区尚处于无序发展和较多重复建设阶 段,产业规模均较小,整体产业布局有待进一步优 化。 (3)资源保障程度低,节能减排水平尚需提高。 江苏资源匮乏,省内几乎没有焦煤、稀土资源、铁矿 资源储量也很少,冶金行业所需的主要原材料大多 需要省外购进或通过进口解决。2010年江苏实际消 耗铁矿石超过1亿t,但省内铁矿石产量不到500万 t,加之现阶段废钢积蓄量不足,资源保障程度低的 矛盾十分突出。另外,虽然江苏省冶金企业在清洁生 产、污染治理、节能降耗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整体水平已处于全国同行前列,但与世界先进水平 相比仍存在明显的差距。 (4)产能过剩与成本上升并存,经济效益水平偏 低。江苏省冶金行业总体上粗放增长、投资拉动为主 的特征较为明显,产能增长超过需求的增长,导致库 存增加,价格波动频繁。同时,进口铁矿石、:焦炭、水 电煤运的价格不断上涨,冶金行业面临产品价格下 降和成本上升的双重压力,经济效益空间不断压缩。 2010年冶金行业的利税总额和利润总额在江苏八 大行业中已从第三位退至第六位,销售利润率仅为 4.6 ,低于江苏行业企业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 3 “十二五’’冶金行业转型升级的思 路和目标 3.1在发展理念方面 “十二五”期间,应进一步转变观念,积极推进 “转型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快实现四个转变:在 生产经营上,要由追求产量扩张,靠资源投入的粗放 经营,向注重品种质量效益提高,靠技术进步、科学 管理、人才成长的集约化经营转变;在企业发展上, 要由只注重钢铁主业发展,向既做强钢铁主业,又向 钢铁上下游产业链廷伸的一业为主,适度发展相关 多元产业转变;在产业布局上,要由过多的分散发 展,向沿海和靠近原料、靠近用户的地区发展转变; 在科技创新上,要由消化引进技术集成创新,逐步向 更多的原始发明创新,能引领行业发展转变。各企业 要按照实现四个转变的要求,根据自身的优劣势,制 定转型发展的规划,确立适合本企业的转型发展途 径。 3.2在发展策略方面 必须根据江苏自身的特点,坚持“分层次发展, 整体推进提升”的原则。保持并稳定在全国产业的中 低端产品中的竞争优势,强化提升在中高端产品中 的竞争优势。金属制品等部分优势门类要立足于长 远规划,制定旨在提升在国际、国内产业中的高端竞 争力;在建筑钢材领域,要坚定不移地实行优质与优 价战略;在特钢行业,要注重实行差异化战略,以优 取胜,以特取胜,进一步扩大直供比例;在一些具有 世界领先水平的钢板、钢管生产线,则要立足于重点 集中战略,领先国内市场,参与全球竞争。 3.3在发展目标方面 到2015年,全行业要实现“六个明显提升”。一 是创新能力明显提升。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人比 重1.3 以上,企业专利申请量达4 000件,授权量达 1 900件。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突破37家。二是发 展后劲明显提升。实施一批重点技改项目,技术改造 投入年均增长20 ,2015年达到2 900亿元。骨干企 业主要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关键装备达到国际 先进水平。三是品牌效应明显提升。实现中国驰名 商标数15个,江苏著名商标200个,江苏名牌产品达 150个。省级以上品牌产品销售收入占行业销售收 入比重提高到3O 左右。四是集聚水平明显提升。营 4 现代 冶 金 第40卷 业收入超百亿元企业达16家。前5名钢铁企业集团 粗钢集中度提高到8O%,前8名钢铁企业集团钢材 集中度提高到7O 。五是经济效益明显提升。主营 制定污染物排放相关行业的准入条件和区域准人条 件,提高准入门槛,完善产业链,全面提高发展水平。 积极引导钢铁企业结合搬迁改造和兼并重组向沿海 转移、沿江集中,不断优化产业布局。 4.3进一步推进生产装备升级 业务收入超过2万亿元,年均增长16 ,实现利税超 l 000亿元,年均增长14%。全员劳动生产率每年提 高l1 以上。六是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明 显提升。钢的综合能耗不超过615kg标准煤/t,主要 改造升级1 000 m。以下级别炼铁高炉,重点开 生产工序能耗全部达到国家《粗钢生产主要工序单 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和《焦炭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 额》限定值(电力折标系数按当量值计算)。全面实施 综合污(废)水回收利用,钢铁联合企业废水基本实 现“零”排放;氮氧化物、二恶英等污染物排放得到有 效控制。冶金钢渣基本实现综合利用。大幅提升废 钢资源循环利用水平,铁钢比降低5个百分点。江苏 钢铁行业初步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模 式。 4“十二五’’冶金行业转型升级的具体 措施 4.1 尽快出台鼓励企业兼并重组的措施 积极推进企业机制创新,综合运用财政、税 收、金融、土地、电力、环保、市场准人、生产许可等政 策,鼓励支持龙头企业围绕主业和优势集聚,开展跨 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支持中小企业向“专、精、 特、新”方向发展,为大企业大集团协作配套。鼓励部 分中小企业转换主营业务,有序退出钢铁产业,提升 企业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培育发展一批主业 突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核心竞争力强 的大型、特大型企业(集团),使大型企业逐步向专业 化、协作化、集团化方向发展。 4.2加速优化产业布局 重点建设与发展连云港沿海现代化钢铁基地, 江阴、淮安、镇江等地的特钢产业基地,南京中厚板 钢材生产基地,张家港薄板、优质硬线生产基地,江 阴、泰州、镇江等地的高档金属制品和特殊钢基地, 苏州、镇江、徐州等地的高档铜、铝材深加工基地,宜 兴、常州等地的稀土冶炼分离和深加工基地,南京镁 加工基地。规范南通的金属制品产业集中区,兴化、 江阴的不锈钢集中区,无锡钱桥的板带、焊管集中 区,_保州的钢铁集中区,常熟的冷轧板带集中区,常 州、无锡的无缝钢管集中区,太仓、吴江、溧水铜管集 中区,江阴铝型材集中区和宜兴稀土集中区的建设, 展低碳、非熔融炼铁工艺技术研究;继续扩大江苏电 炉钢大省的优势地位,100 t以上先进水平转炉是江 苏转炉炼钢生产的主力炉型,与高炉——转炉长流 程相比,电炉炼钢短流程在发展低碳经济和促进节 能减排等方面优势明显,虽然受废钢资源短缺和电 力价格较高等因素的制约,电炉钢比例短时间内难 以大幅提高,江苏省电炉钢生产还应重点偏重于优 特钢和高附加值品种;且100 t以上转炉的产能比例 进一步提高,应大力提高自主创新水平,加快提高工 艺技术和各项指标水平等工作的进程,促进工艺与 装备相互促进、共同提升、协调发展;中厚板及大型 宽热带轧机重点在于以相同的装备生产出超值的产 品,江苏要加大新产品的开发、提高管理水平、降低 成本、清洁生产,利用相同的生产线生产不同附加值 的产品,这是该领域近期的主要课题;江苏无缝钢管 无论是产量还是准备水平,目前都处于全国前列,无 缝钢管的发展方向,一是在节能上下功夫;二是开发 新产品,适应市场需要。而焊管发展方向是无缝化, 向高端产品、高附加值产品方向发展。 4.4大力推进科技创新 进一步完善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和工作机 制,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原始创新、二次创新和集成 创新,着力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开发高端新技术、新 工艺,不断提高创新水平。加强关键技术、装备的开 发。要重点抓好非高炉炼铁技术;高炉及转炉长寿技 术;大型板坯连铸技术、连铸薄带技术、近终形连铸 技术;高效低成本纯净钢生产技术、钢渣综合利用技 术;热连轧板带、冷连轧板带、棒线材无头轧制技术; 控轧控冷高强度钢筋和以超高强度钢筋为代表的高 效钢材生产技术;废钢高效利用(高回收率、高附加 值循环利用)技术;有色金属资源循环与再生金属回 收利用技术;有色重金属污染防控技术等一批先进 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抓好符合国家产和市场发 展方向的重点项目建设,支撑江苏省冶金行业的转 型升级发展。 4.5推进重点产品升级换代和质量提升 钢铁门类应重点发展九类核心战略产品:(1)高 第1期 陈建华:江苏省冶金行业“十二五”转型升级研究 强度钢筋;(2)汽车车身用钢板,发动机和零件用特 殊钢、不锈钢材料;(3)电器、家电、微电子等电器及 电子产业用钢;(4)大型船舶用钢板、锅炉压力容器 板;(5)石油化工产业用高强高韧管线钢、油井管、不 锈钢和耐蚀钢;(6)大型电力设备、超大型装备及零 部件制造加工用的不锈钢和特殊钢,超临界高压锅 炉无缝钢管,风电等新能源产业用钢材;(7)港口机 械、工程机械、建材机械用高强度、耐磨钢板,宽厚钢 板;(8)民用飞机、通用直升机、卫星、运载火箭等航 空航天装备用不锈钢、特殊钢;(9)轨道交通设备(中 低速磁悬浮列车、地铁车辆等)用不锈钢、碳钢、特殊 钢。 有色金属门类应以提高加工度、延伸产业链为 抓手重点发展八类高端产品:(1)铜产品。促进铜的 精深加工,高起点发展的高档铜材产品,形成铜线 材、板材、带材、棒材、型材、箔材、管材、粉体材料等 系列产品;(2)铝产品。大力发展高端铝合金加工产 品,重点发展全铝客车车身、轨道交通铝材等车体结 构、锻造铝合金轮毂、发动机零部件等交通运输用产 品,家电用铝板、铝管、铝箔等电子家电用产品,发展 涂层板、幕墙板、隔热门窗建筑型材等建筑装饰用产 品和铝合金PS板基、CTP板基,高强韧、高性能铝 合金铸件;(3)铅、锌产品。重点开发高容量铅酸蓄电 池,加快发展再生铅锌产业,发展机械与化工用铅、 锌合金与高纯材料;(4)稀土材料产品。重点开发家 电产业中高性能软磁铁氧体、永磁铁氧体;信息产业 中计算机硬盘驱动器、DVD驱动器、通信用磁体;电 动自行车、电动汽车永磁体、汽车产业用磁瓦等产 品;稀土功能材料(荧光粉、催化剂、磁性材料、储氢 合金等);(5)镁产品。重点发展电脑外壳,i苛性能镁 合金(压铸件、阻燃、变形镁合金等);(6)黄金产品。 加快推进黄金精深加工,满足黄金在金融、.珠宝、电 子、通讯、航空航天、国防、医疗和环保等领域的需 求;(7)钛、锆、钨、钼、钒产品。钛、钨、钼、钒金属提 取、深加工产品。核电用的新型合金管、高温合金精 细无缝管;(8)重点发展单晶硅、多晶硅锭产品,超细 粉体、电子浆料、新一代集成电路封装材料等新材 料,有色金属的复合材料等。 4.6深入实施节能减排 一是加大淘汰落后力度,通过结构节能、技术节 能、管理节能,实现深入节能减排;二是以冶炼、焦 化、烧结、电解工序为中心,从源头削减能耗,减少排 放;三是深化节能减排技术措施,系统优化集成已有 成熟技术,加快研发、推广、应用新型节能减排技术 措施;四是进一步提高二次能源和资源的循环利用 效率,如加大与供热企业、电力企业、建材企业、化工 企业的合作,发挥钢铁企业社会功能,消纳废塑料等 社会废弃物,城市污水深度处理回用等,从更大范围 深度拓展节能减排。而对于碳减排一是要大力提高 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降低能源消耗强度;二是要研 究低碳生产工艺技术,制定低碳技术路线图,加快清 洁能源和新型钢铁工艺技术;三是提高废旧金属资 源利用率。 4.7完善上下游产业链建设,提高资源保障能力 在做精做强钢铁主业的同时,实现相关产业规 模化、专业化和集约化经营,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 高新技术、钢材深加工、国际贸易、矿产资源开发、综 合利用、物流服务等相关产业集群,增强企业的抗风 险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十二五”期间,要加快企业 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力争国外矿粉自给率达到 30 以上;主要钢铁生产企业与山西、山东、河南、辽 宁等地矿山合作,建设煤炭、焦化、烧结矿等生产基 地,争取锁定50 以上焦煤资源;对耐火材料、铁合 金、石灰石、莹石等生产重要辅料的生产企业进行参 股控股,深度介入;有条件的企业要在全国范围建立 废旧金属加工基地,并争取在日本、美国等废旧金属 资源丰富的国家建立基地。 5江苏省冶金行业转型升级的建 议 5.1加强组织和规划引导 要句摈加强对江苏省钢铁行业结构调整与发展 的工作领导,建立江苏省冶金行业结构调整与发展 联席会议制度,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工作协同,研究 重大问题,制订扶持,形成工作合力。加强对规 划实施的跟踪评估,及时发现规划实施过程中出现 的问题,及时加以修订。加强规划的细化、深化工作, 制订细分领域的工作计划,加强与总体规划的衔接, 增强规划的科学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5.2加强扶持 认真落实国家和省促进产业升级的各项优惠政 策。加大转型、引进进口设备减免关税、企业 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节能减排和高新技术企业 税收优惠等的落实力度。统筹安排使用省级相 关专项引导资金,加大对传统产业技术创新、技术改 现代冶金 第4O卷 造、品牌创建、“两化融合”、节能减排等重点项目的 支持力度。对列入规划的的重点项目,优先安排各种 性资金。制订和实施促进冶金行业兼并重组的 ,着力解决企业兼并重组中的突出矛盾,推进冶 金行业特别是钢铁行业兼并重组工作的有序开展。 支持淘汰落后产能企业转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对转产企业给予优先审批手续、减免税收 功能上给予必要的支持,充分发挥好协会的桥梁纽 带作用,给予和资金扶持;要支持引导协会加强 自身建设,加强行业基础统计工作,积极构建行业服 务公共平台,作好监测分析、专家咨询、联合采购、人 员培训、市场开拓、产学研合作、银企对接等项工作, 提升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进一步规范涉企业 收费和行政执法行为,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加强煤电 的优惠。 5.3实施人才战略 确立人才优先理念,制订切实可行的措施, 着力建设适应冶金行业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引进 一批掌握行业核心技术、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科技 型领军人物和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利用现有产业 基础与研发平台,培养集聚一批科技骨干力量;完善 职业教育体系和在岗技能培训制度,造就一批重点 工种、重点工艺的高技能一线员工;充分发挥江苏专 业人才集中的资源优势和行业协会作用,建立行业 专家库,整合、调动方方面面智力技能为传统产业升 级服务。 5.4优化行业服务 , 大力扶持冶金行业协会的发展,从资金、、 油运科学调度,为传统产业升级创造良好条件。 5.5强化目标考核 各地要认真做好“十二五规划”的贯彻落实工 作,并结合实际研究制订本地区冶金行业发展的实 施计划,加强指导和协调落实。省经济主管部门应会 同有关部门制订相应的配套措施,分解下达各市,认 真组织落实,加强目标考核。 6 结束语 “十二五”时期是江苏省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 江苏省冶金行业要坚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 主线,走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科学发展之 路,坚持创新管理、创新技术战胜新挑战,赢得又好 又快的新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