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污水处理工程破大堤施工方案

污水处理工程破大堤施工方案

来源:刀刀网
城东区块污水过江管工程

破两侧大堤工程

施 工 方 案

目 录

一、概况 ……………………………………………………………………………1 二、大堤大开挖施工方案 …………………………………………………………1 三、施工时间 ………………………………………………………………………1 四、安全保证措施及防洪安全应急预案 …………………………………………1 4.1成立大堤开挖防洪应急组织机构………………………………………………1 4.2大堤开挖安全保证措施…………………………………………………………2 4.3、施工现场危险源………………………………………………………………3 4.4、施工现场安全事故及防洪应急预案…………………………………………4 4.5 安全管理目标 …………………………………………………………………13

1

某污水处理工程-城东区块污水过江管工程

破两侧大堤施工方案

一、概况

某污水处理工程过大堤采用2根D600×12钢管,以压力管道形式过江,其中过兰江大坝采取大开挖施工工艺,从大坝顶标高开挖至安装管底标高,大堤开挖时,主要做好洪水来临的防洪措施,做好洪水灾害突发事件的防范与处置工作,使大堤开挖及管道安装工作能够安全顺利地进行。

二、大堤大开挖施工方案

从大坝顶标高开挖至安装管底标高,大堤开挖边坡取1:2,首先利用业主提供的测量控制点,定位放出大堤的开挖边线。开挖时采用200PC挖掘机从大堤的中间向两侧分层开挖,挖掘的土层用自卸车装运到甲方指定地点堆放。在机械开挖同时采用人工对边坡进行修整,并把危石和松动土方完全清除干净。

三、施工时间

破两侧大堤到钢管安装后大堤恢复时间从-----。施工工期为23天。 四、安全保证措施及防洪安全应急预案 4.1成立大堤开挖防洪应急组织机构 4.1.1、大堤开挖防洪应急安全领导小组

组长:项目经理 副组长:安全负责人 安全员 4.1.2、项目部成立兼职防洪抢险队伍。从项目部各部门抽调人员,组成34人的防洪抢险队,要确定联络方式,以便迅速集结。

4.2大堤开挖安全保证措施

4.2.1、与施工无关的人员严禁进入施工现场。

4.2.2、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都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严禁穿拖鞋、凉鞋、高跟鞋或带钉的鞋参加作业,一旦发现,记为违章并给予处罚。

2

4.2.3、挖掘机作业时要注意边坡的稳定性,发现有裂缝及坍塌的可能性时,人员及机械应立即撤离并及时处理。

4.2.4、人工清基时,前后操作人员距离不应小于2~3m,废弃物堆放高度不得超过1.5m。

4.2.5、机械挖掘作业,启动前进行检查,经空车运转正常后再开始作业。 4.2.6、机械操作中进铲不应过深,提升不应过猛。

4.2.7、机械应停在坚实的地基上,如基础过差,应采取加固措施,不得将挖掘机履带与挖空的大堤平行2m停、驶。运渣汽车不宜靠近大堤平行行驶,防止塌方翻车。

4.2.8、配合拉铲的清坡、清底工人,不准在机械回转半径内工作。

4.2.9、向汽车上卸土应在车子停稳定后进行,禁止铲斗从汽车驾驶室上空越过。 4.2.10、场内道路应及时整修,确保车辆安全畅通,各种车辆设专人负责指挥引导。 4.2.11、在开挖大堤时,设切实可行的排水措施,以免大堤积水。

4.2.12、大堤开挖前,必须摸清大堤周围的地质情况,以利于考虑开挖过程中的意外应急措施。

4.2.13、清坡清底人员必须根据设计标高作好清底工作,不得超挖。

4.2.14、开挖出的废弃物,要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堆放,不得堆于大堤外侧,以免因地面堆载超荷对边坡稳定性造成影响。

4.2.15、对大堤边坡及边坡顶部的碎石及时清理,以免造成落石伤人。 4.3、施工现场危险源 序号 1 大堤 坍塌 易发生部位 大堤开挖、不良地质地段、边坡开挖 控制措施 施工前抢险材料进入现场,对现场的地质情况进行勘测,严格遵守“弱爆破、早支护、勤测量”的原则;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测量为安全施工做向导。加强作业人员自身防护意识教育。 严格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进行操作、维护。 1、从事高空作业等特殊作业人员,各种机械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考试合格后,方准持证操作。 2、施工现场设立安全标志,危险地区3

2 触电 用电设备漏电保护失效,接零接地失效

3 高处坠落 高空作业 4 滑坡 边坡开挖 5 洪水 大堤开挖 必须悬挂“危险”“禁止通行”等标志,夜间设红灯警示。 3、挖掘机司机、信号工、把钩工、维修工等严格按照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操作。 边坡开挖时,注意坡面的稳定情况,每次开工前、收工后,对坡面、坡顶周围认真检查。对有裂隙和塌方现象或有危石、危土时立即处理。加强支护。严格按照相关安全规范施工。 由专人收听和搜集气象、水文资料,根据需要配备足够的防洪材料(如麻袋、粘土、挖掘机等)进入现场。 4.4、施工现场安全事故及防洪应急预案

为贯彻我国规定的企业负有”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的职责”;执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四十的规定。项目部制定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配备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应急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结合企业生产的特性,制定本应急救援处理预案。

1、应急预案的任务和目标更好的适应法律和经济活动的要求 ;给企业员工的工作和施工厂区周围居民提供更好更安全的环境;保证各种应急反应资源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指导应急反应行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防止因应急反应行动组织不利或现场救援工作的无序和混乱而延误事故的应急救援;有效的避免或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帮助实现应急反应的快速、有序、高效机制。

2、应急救援预案的级别

根据本工程生产的特性,一旦发生重大事故,其有害影响通常只局限在一个单位区之内,并且几乎可以被现场的操作者谐制和控制在该区内,其影响预期基本不会扩大到社区,故本应急预案按I 级进行制定。

3、应急预案涉及的事故内容 项目经理部施工现场区内发生: 1)场区火灾

2)大堤开挖崩塌、边坡塌方、山体滑坡 3)气象灾害如台风、暴雨 4)洪水灾害

5)其他生产性重大安全事故

4

6)其他不可预见突发事件 4、应急预案的启动条件

施工场区发生重大事故前兆或发生评估预测为: 1)重伤人数在1人以上 2)直接财产损失在1万元以上

3)对施工现场区外的影响有明显的破坏或人身伤亡 5、日常准备与预防

1)专业备勤:各相关责任部门要根据各自的职责,做好安全、防洪的各项准备工作,并按要求制订应急处置预案。项目部将人员名单登记造册,明确负责人和联系方式,准备好交通车辆和必要的抢险工具。

2)日常备勤: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安全、防洪值班,确保通讯畅通;安全、防洪抢险物资要到点到位,加强管理,任何人不得擅自动用。

3)日常预防:安全专业部门要加强内部建设,抓好安全知识、防洪知识培训和宣传教育工作,加强水雨汛情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发布工作,做到准备超前、有备无患。

6、应急预案的启动和响应

大堤开挖时,现场设置24小时值班制度,全程跟踪工程施工时的雨情、水情、工情、灾情,并根据不同情况启动相关应急程序。当事故的评估预测达到启动应急预案条件时,由应急总指挥发出通知启动应急反应预案令。由应急总指挥,事故现场操作副总指挥同时启动应急反应公司总部一级应急行动组织和经理部二级应急反应行动。根据事态的发展需求,及时启动协议应急救援资源和社会应急救援公共资源,最大限度的降低事故带来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7、应急预案的终止条件

对事故现场经过应急预案实施之后,引起事故的危险源得到有效控制、消除;所有现场人员均得到清点;应急救援行动已完全转化为社会公共救援;局面已无法控制和挽救的,场内相关人员已经全部撤离;应急总指挥根据事故的发展状态认为必须终止的,由应急总指挥下达应急反应终止令或授权事故现场操作副总指挥明确应急预案终止的决定。

8、应急计划的建立

(1)危险源的风险评估,根据施工现场区及周边的具体实际情况,施工场区内建筑物的总平面布置及施工特点,施工方案及组织设计的要求,文明施工、安全生产技术措施

5

的要求,施工项目的内容和规模等,科学的评估出几种可能发生和事故及影响度。综合评估后,提出合理的评估意见,确立最佳的应急方案。结合周边项目的应急求援能力,制定出该项目的应急计划。上报公司总部备案并与公司总部的预案形成的项目总应急预案。

(2)应急反应行动的资源配置。应急计划确立后,根据项目经理部施工场区所位置的具体条件以及周边应急反应可用资源情况,按半小时自救的应急反应能力,配置合理的应急反应行动资源和人力资源,上报公司总部行政办公室备案。

(3)建立危险源辨识体系。根据施工场区内的特点和设备材料等特性确定危险源清单,并根据危险源的分布情况建立落实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的危险源辨识体系,定时、定向、定人交叉进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危险源的突破特征。

(4)应急报警机制。应急报警机制由应急上报机制、内部应急报警机制、外部应急报警机制和汇报程序四部分组成。它的形式为由下而上、由内到外,形成有序的网络应急报警机制。

1)、应急上报机制。通过危险源辨识体系获得危险源突显特征后,第一时间报告项目经理部施工现场负责人,施工现场负责人应立刻向公司总部汇报,由公司总部主要负责人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

2)、内部应急报警机制。应急预案启动后,一、二级应急反应组织启动进入应急预案及应急计划实施状态,立即通知公司总部的相关人员以及事故现场全体人员进入应急反应状态。

3)、外部应急报警机制。内部应急报警机制启动的同时,按应急总指挥的部署,立即启动外部应急报警机制,向已经确定的施工场区外邻近单位应急反应体系、社会公共救援机构报警。

4)、汇报程序。按地方的事故上报规定行业事故上报制度,依照程序向上级相关主管部门汇报。

5)、建立应急反应救援安全体系。应急计划中,必须依据施工总平面图布置、建筑物的施工内容以及施工特点,确定应急反应状态时的救援安全通道体系,包括垂直通道、水平通道、与场外连接通道,并应准备好多通道体系设计方案,以解决事故现场变化带来的问题,确保应急反应救援通道能有效的投入使用。

6)、通信通道。应急预案中必须确定有效的可能使用的通信系统,以保证应机救援

6

系统的各个机构之间有效的联系,具体包括:

①事故指挥者与应急人员之间; ②应急人员之间;

③应急救援系统各机构之间; ④应急指挥机构与外部应急组织之间; ⑤应急指挥机构与上级行政主管部门之间; ⑥应急指挥机构与上级行政主管部门之间; ⑦应急指挥机构与新闻媒体之间;

⑧应急指挥机构与认为必要的有关人员和部门之间。

7)受影响区域的疏散机制。在对施工场区周边情况的摸查基础上,确立事故现场外影响区域的疏散路线和方向,形成行之有效的疏散通道网络。应急反应状态时,由应急总指挥决定下达应急反应疏散令,保卫疏导组引领受影响区域的居民从疏散通道网疏散、撤退。

8)交通管制机制。交通管制机制由事故现场警戒和交通管制两部分组成。 ①事故现场警戒。事故发生后,对场区周边进行警戒隔离,其任务和作用是保护事故现场、维护现场秩序、防止外来干扰等。

② 交通管制。事故发生后,及时通知交警部门,对事故发生地的周边道路实施有效的管制,为救援工作提供畅通的道路。

9、应急预案的培训与演练

(1)应急反应培训。应急预案和应急计划确立后,按计划组织公司总部和施工场区的全体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从而具备完成其应急反应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①一级应急组织每年进行一次培训。 ②二级应急组织每半年进行一次培训。 (2)新加入的人员及时培训及其培训内容 1) 灭火器的使用以及灭火步骤的训练。 2) 个人的防护措施。

3) 对危险源的突显特性辨识。 4) 事故报警。

5) 紧急情况下人员的安全疏散。

7

6) 各种抢救的基本技能。 7) 应急救援的团队协作意识。

(3)培训目的。使应急救援人员明确“做什么”、“怎么做”、“谁来做”及相关法规所列出的事故危险和应急责任。

(4)应急反应演练。应急反应预案和应急反应计划确立后,需经过有效的培训。作到公司总部人员每年演练一次,施工场区人员开工后演练一次,开工后不定期举行演练,施工作业人员变动较大时增加演练次数。

(5)演练目的

1) 测试预案和计划的充分程度。

2) 测试应急培训的有效和应急人员的熟练性。 3) 测试现有反应装置、设备和其他资源的充分性。 4) 提高现场外的事故应急反应协作部的协调能力。 5) 通过演练来判别和改进应急预案和计划中的缺陷和不足。 10、不同灾害的应急响应措施 1)汛期洪水

(1)本工程项目部应在切实保证施工质量及人员、财产安全的前提下,充分有效地组织好相关施工人员及机械材料,运用科学的施工工艺抢工期,尽量在兰江汛期来临前做好陆上两侧钢管的铺设及大堤坝回填的施工工作,保证工地及两岸的人民和财产安全。

(2)成立大堤开挖防洪应急安全领导小组并同时成立兼职防洪抢险队伍,健全防洪组织,将相关责任具体到个人,保证现场防洪工作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响应、机械及人员能够迅速到位。

(3)项目部大堤开挖防洪应急安全领导小组按照防洪预案和防洪责任制的要求,建立健全大堤开挖施工安全防洪值班制度和报告制度,提高警惕,防范于未然。组织施工人员巡堤查险,严密布防,排好由领导带队的值班人员,24小时值班,及时收集工地信息,认真观注天气情况及、气象部门发布的权威气象信息,如发生暴风雨天气、江水超过警戒水位或围堰出现渗漏等险情时应在第一时间及时向值班领导报告情况,如相关人员渎职疏忽,应被追究责任。

(4)编制防洪安全教育计划,搞好汛期安全培训学习,提高施工人员的防洪知识,提高应变能力。

8

(5)配备充足的防洪物资,工地职工搞好防洪演练;做好防中署措施、保障食品安全、职业健康、卫生保健等工作。

(6)汛期重点分项施工安全措施。 a、围堰施工工程

为保证本工程破堤、岸上钢管铺直至大堤完全回填等施工工序能够安全、有效、高质量的完成,防止汛期洪水冲破围堰而出造成人员安全损害及财产损失,本工程拟采用双围堰的施工方法,即沿江施工部位内侧设置第一道围堰,沿岸侧进行大堤开挖时,边开挖边进行外侧围堰的施工。

1)内侧围堰:

①围堰设计规格及其构造

根据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设计的图纸资料,围堰顶标高24.5m,比兰江常水位高1m,底标高约为17.67m,围堰上宽度2.34m,迎水面坡度1:2,背水面1:2。在过江管安装以后进行围堰施工,沟槽部位堆筑袋装粘性土,沟槽两侧堆筑袋装土,迎水面河床部位采用块石护脚,复合土工防渗薄膜一层。迎水面斜坡段在袋装土表面铺一层复合土工防渗薄膜,然后斜铺1~2层袋装土,表面干砌块石。

②围堰方法

应切实保证围堰的防汛、防水质量,先彻底清除堰底河床上的杂物,树根、石块等,以增强围堰填充材料与河底的密实度,减少渗漏。应从水位最深部位开始往两侧围堰施工。围堰由水下袋装土交错堆码而成,在船上用编织袋装好袋装土吊入水中,每袋内土含量为袋体积1/3~1/2,,水下由潜水员进行作业,水面上用人工交错堆码。

2)外侧围堰施工:外侧围堰施工工艺应与开挖的实际进度相匹配,做到边开挖边进行开挖部位的围堰施工,外侧围堰可用袋装粘性土交错堆码的施工方法。

9

内侧围堰示意图:

已安装过江管DN600 围堰 14m 围堰平面示意图 岸边 袋装土 2.34m 24.5 ▽24 干砌块石 袋装土1~2层 复合土工防渗薄膜一层 水位▽23.5 1:2 1:2 袋装土 袋装粘性土回填 50 (45) 袋装土 4m 围堰剖面示意图 6m b、围堰防护工程

为保证内外围堰的防水安全,在做好汛情监控的同时,应切实准备好相关充分的防洪材料、抢险人员及回填机械。如发生险情,应该迅速组织抢险人员对围堰进行加高和加固措施,并组织机械及时回填。

① 材料准备。汛期应准备充足的围堰加固及回填材料。

材料名称 袋装土 袋装粘性土 块石 水泥 砂石

10

单位 袋 袋 t t t 数量 20000 15000 50 40 35 ②人员准备及分工

工种 项目经理 项目副经理 安全员 人数 1 1 1 职责范围 领导指挥防洪抢险工作 领导指挥防洪抢险工作 担任抢险队长,辅助项目经理及副经理疏散现场人员、安排人员抢险及机械的合理调度。 1 2 1 2 抢险队员 2 3 1 装载机驾驶 挖掘机驾驶 推土机驾驶 吊车驾驶 现场吊车指挥及车辆指挥 工程船作业人员 现场医务 10 袋装土搬运 4 其他应急人员 抢险人员合计 5 34 自卸车驾驶 应急突发危险处理,流动作业 注:上表中的人员为现场调度人员,如遇重大险情需额外增加人员及机械投入。

② 机械准备

序号 1 2 3 4 5 6 7 机械设备名称、使用 规格型号(功率) 数量 牌号、产地 年限 工程船(挖掘机上船) 装载机ZL50成都 挖掘机CAT320 自卸汽车 吊车 交通艇 推土机 单位 艘 台 台 辆 台 艘 辆 15 10 10 10 12 20 15 DS3 216kw 18m臂长 15吨 TY-220 1 1 1 4 2 2 1 注:上表中所列机械不包括抢险时所投入的全部机械设施。

11

c、管沟槽土方开挖工程

开挖管沟时,应注意边坡稳定。必要时可适当放缓边坡度或设置支撑。施工时应加强对边坡和支撑的检查控制;对于已开挖好管沟要设置支撑;正在开挖的以放缓边坡为主辅以支撑;雨水影响较大时停止施工。防止边坡被雨水冲塌,可在边坡上加钉钢丝网片,并抹上50cm细石混凝土或用塑料布遮盖边坡。

雨期施工的工作面不应过大,应逐段、逐片的分期完成,雨量大时,应停止大面积的土方施工;管沟挖到标高后,及时验收并浇筑混凝土垫层;如被雨水浸泡后的基础,应做必要的挖方回填等恢复基础承载力的工作。

为防止管沟浸泡,开挖时要在管沟内作好排水沟、集水井并组织必要的排水力量。 d、吊装工程

构件堆放地点要平整坚实,周围要作好排水工作,严禁构件堆放区积水、浸泡,防止泥土粘到构件上;塔式起重机路基,必须高出自然地面15cm,严禁雨水浸泡路基。 雨后吊装时,应首先检查吊车本身的稳定性,确认吊车本身安全未受到雨水破坏时再做试吊,将构件吊至1m左右,往返上下数次稳定后再进行吊装工作。

雨天可能会影响起重机司机的视线,若司机没有在雨天进行吊装的经验,停止吊装工作或请有经验的司机来进行。

停止施工时,应将塔吊的吊钩收回靠拢塔身,不得在吊钩上遗留吊索、建筑构件等任何物体,以防止这些重物被风吹动导致塔吊摇晃,严重的会引发塔吊倒塌的事故发生。 由于构件表面及吊装绳索被淋湿,导致绳索与构件之间摩擦系数降低,可能发生构件滑落等严重的质量安全事故;此时进行吊装工作应加倍注意,必要时可采取增加绳索与构件表面粗糙度等措施来保护吊装工作的安全进行。

e、施工机械的防雨防雷及施工现场的用电

防雨。所有机械棚要搭设固牢,防止倒塌淋雨。机电设备采取防雨、防淹措施,可搭设防雨棚或用防雨布封存,机械安装地点要求略高,四周排水较好,安装接地装置。移动电闸箱的漏电保护装置要可靠灵敏。

防雷击。夏季是雷电多发季节,在施工现场为防止雷电袭击造成事故,必须在相关施工机械安装有效的避雷装置,避雷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0Ω。

(3)当兰江水位上涨并有发生险情的可能性时,项目部应根据江河水情和洪水预报,按照规定的权限和防御洪水方案、洪水调度方案,适时采用防洪材料进行围堰防洪。

12

(4)在紧急情况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有关规定,项目部采取相关权利、并采取特殊措施,保障抗洪抢险的顺利实施。

2)渗水

在大堤开挖时,如围堰出现渗水情况应及时地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因渗水时间较长导致发生管涌、漏洞等险情。

应遵循“上堵下排,临背并举”的防渗基本原则,即在迎水面迅速查明漏水部位,并及时截断漏水来源,同时在背水坡渗漏部位,采用反滤导渗和压渗,以防止流土和险情进一步扩大。

3)坍塌

(1)开挖大堤时,当大堤开挖部位出现裂缝时,项目部按照预案要求,组织施工人员及时处理。

(2)当开挖大堤出现坍塌时,应立即停止相关的施工活动并及时疏散施工人员,由项目经理带头迅速查明坍塌原因并组织抢险人员实施坍塌部位的支护和疏导工作。

11、应急预案实施终止后恢复工作

应急预案实施终止后,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保护事故现场并对需要移动的现场物品作出标记和书面记录,妥善保管有关物证,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及时有关部门进行事故报告。对事故过程中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务损失收集统计、归纳,形成文件,为进一步处理事故的工作提供资料。对应急预案在事故发生实施的全过程,认真科学的作出总结,完善预案中的不足的缺陷,为今后的预案建立、制定提供经验的完善的依据。根据公司总部的劳动奖惩制度,对事故过程中的功过人员进行奖惩,妥善处理好在事故中伤亡人员的善后工作,尽快组织恢复正常生产和工作。

4.5 安全管理目标

杜绝施工中发生重大人身伤亡事故;轻伤亡率不超过0%。无等级火警事故;无机械行车和道路交通责任事故;无爆炸事故;无爆炸物品丢失事故,无洪水带来的灾害事故。

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