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对策

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对策

来源:刀刀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对策

作者:袁梅

来源:《启迪·下旬刊》2019年第10期

【摘要】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但在农村小学,由于各方面原因,阅读教学现状令人担忧。现改变这一状况,就需要学校和教师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加强阅读指导,提供阅读条件,激发阅读兴趣,展示阅读成果等,以提高阅读教学效果。 【关键词】阅读教学;农村现状;对策 引言

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很大的份量,随着时代发展和语文科目考试内容的改革,就迫切地要求教师必须从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一个学生学习成绩优秀与否,最主要看他是否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然而在偏远的农村小学对于语文阅读教学还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对其作用还没有足够的重视。 一、阅读教学的现状

1.阅读兴趣不高,由于农村小学条件有限,很多学生对阅读缺乏兴趣,导致阅读态度不端正,意志力不坚定,既怕苦又怕累。个别喜欢阅读的也只是对课外书籍感兴趣,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为目的,真正喜欢优秀文学作品的却凤毛麟角。阅读习惯不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养成必须经过锲而不舍地坚持,不可能一蹴而就,阅读不动笔墨,不深入思考。然而学生们阅读时只读不圈点勾画,不做素材积累,对文章缺乏深入思考,不知其所以然。阅读走过程,不求甚解。阅读深入不进去,挑着读,随意性大,没有吸收书中精华,探究不深,缺乏交流。閱读中遇到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地方,并未主动深入探究,缺乏理解、领悟,不去查工具书或询问别人,也很少主动地与他人进行心得交流,以便读有所得。 2.阅读数量不足,新课程标准规定小学至少应达到140万字的阅读目标,然而很多学生读的都是通俗书,并且农村学校虽也有图书室,大都成了摆设,几乎不对学生开放。农村家庭也很少有优秀图书供学生阅读。随着中高考语文改革对阅读教学的高要求,其阅读量严重不足。 3.阅读氛围不浓,家庭是学生阅读的主战场,农村家庭几乎没有家长喜欢阅读的,手机成为他们娱乐消遣的工具。在学校,老师喜欢读书的也寥寥无几,对阅读重视不够,指导不到位,必然导致阅读氛围不够浓厚。 二、阅读教学应采取的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重视阅读,为阅读提供条件,真正开放阅览室,及时更换图书。学校阅览室是学生获得知识、增长见识,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场所。在加强阅览室建设与管理过程中,应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开放,包括周末和假期,创建班级图书角,打造书香班级。各班级创建图书角,通过学生自愿捐献、社会爱心人士资助和其他形式获得图书,让学生与书籍零距离接触,更好地亲近书本,走进书本,爱上读书。为增加学生阅读量,可适时地与其他班级相互交换,拓宽阅读面,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形成良好的书香阅读氛围,同时,要及时更换破损、陈旧、年代久远、不合适宜阅读的书籍,为学生阅读提供便利。

2.设立阅读课,提高阅读频率。单纯的课外阅读,无法真正保障把阅读落到实处。每周两节的阅读课,已纳入学校正常的教学计划当中。这样学生的阅读积极性高涨,自主阅读能力增强,也便于语文老师能随时地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指导做好积累,为写作打下坚实基础。 3..编发校本教材,丰富阅读。每个地方的本土文化,都凝聚着该地的艺术精华,展现着当地特色,是当地人的思想、意志、情趣和追求的体现。书本中还有丰富的地方特色阅读素材,有悠久的庙会文化、当地特色文化、当地刺绣文化等,学校依据实际情况,展开组织学生们多阅读,会阅读,才能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眼界,丰富了阅读知识,增强了他们对当地文化及家乡的热爱。

三、加强指导,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1.培养阅读时勾画批注的方法。教学实践证明,如果学生读书时能边读边思,不但会理解和解决文本中的许多问题,而且会提升他们的聪明智慧。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用铅笔在文本中圈一圈、画一画,随时写下自己的心得、看法,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写阅读笔记的阅读方法。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善于积累,把文章中的好词、好句、好段随时地摘抄下来,甚至自己的读书感悟、体会以及对文章的评价写出来(在字数上不作具体要求),作为以后的写作素材备用。

2..培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是阅读的主人。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引导他们能够运用已学知识或借助工具书自主地去探究、解决问题,学生能解决的,老师最好不要干预,以提高学生自主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巧用“留白”,满足兴趣。小学生比较喜欢想象,也更富有创造性。阅读教学中,要借助文本“留白”,激发学生想象,引导他们去感悟文本,深入理解文章内涵,提高阅读能力,这样既调动了他们阅读的积极性,满足了阅读兴趣,又拓宽了对课文的阅读视野。

3.拓展阅读,激发乐趣。儿童文学作品是学生最喜爱的,它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审美需要,能引起儿童的情感共鸣,引发兴趣。教师应重视对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帮助学生从小学会阅读,利用他们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引发阅读兴趣,不断扩大阅读范围,提高拓展阅读的质量,学习完《詹天佑》可引导学生阅读《名扬海外的中国人》,学习完《争吵》可让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学生读《爱的教育》,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可推荐学生读《安徒生童话集》等等,让学生在课内外阅读中,收获阅读的乐趣,养成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董玉秀.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探讨[J].新校园(中旬),2017(1). [2]杨红月.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1). [3]孙海玉.关于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课外语文,2017(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