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析全媒体时代农业气象信息的有效传播

浅析全媒体时代农业气象信息的有效传播

来源:刀刀网
第34卷第3期 2017 年 9 月

文章编号:l〇〇2-252X(2017)03-0025-02

黑龙江气象

HEILONGJIANG METEOROLOGY Vol.34 No.3Sept. 2017

浅析全媒体时代农业气象信息的有效传播

张恒舯

(黑龙江省气象服务中心,黑龙江哈尔滨150036)

1引言气象信息的有效手段。网络目前在农村的普及率和

大部分农民还不会使用电脑。近年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公众越来越关注与 使用率均较低,

曰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类气象信息,而对于习惯看 国家示范推广的农业气象基地、气象服务站和气象 天吃饭的农民而言,农业气象信息则显得格外重要。 信息员传播等农业气象信息传播渠道,发挥了一定 从气象信息员田间地头的面对面指导,到气象大喇 的作用,但该传播模式气象信息传播者对信息资源 叭、电子显示屏的信息发布,再到面向新型农业经营 拥有绝对占有权,农民被动获取信息,未能发挥获取 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信息供需失衡,影 主体的直通式气象服务,发布传播农业气象信息,为 信息的主动性,农服务一直是气象部门的工作重点。随着新兴媒体 响农业气象信息传播效果。的飞速发展以及与传统媒体的深度融合,全媒体在 体时代农业气象信息的有效传播进行了分析。

2

农业气象信息传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就农业气象信息而言,其重要特点就是具有较 预报准确率很高,结果也可想而知。当前一些基层的 气象站仅仅定期进行天气预报的发布,并且将监测

如果预警信息不能第一时间送达,即使 农业气象信息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全媒 强的时效性,

大风、冰雹等仅仅向 当前我国农业气象信息传播主要以行政干预的 到的强对流天气如短时强降雨、

上行下效、农业意见领袖的两级传播、社会互动的远 上级部门上报,缺少及时向农户进行信息发布的平 提升和改进农业气象信息传播,切实解决 程教育、大众传播的自发效仿等方式进行,它们的共 台。因此,最后一公里”问题,是当前气象为农服 同特点是单向传播。这些方式由于缺乏农业气象信 气象信息传播“息传播者与受众间有效的沟通和反馈机制,导致传 务工作的紧迫任务。播者力图提高自己的服务能力时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3[1]。有些农业气象信息是受众不关注的,也有一些是

全媒体的概念及发展概况

全媒体一词是近年来出现的热词,英文为omni­

作为新闻传播学术语并未为国外新闻传播学 受众不理解的,而且不同地区、不同季节受众关注的 media,2008年,全媒体开始在国内新闻传播领域 信息也会有所不同。信息的单向传播建立在对受众 界所提及。的想象与理论层面上,传播效果并不理想。

出现,一些媒体从业者纷纷提出“全媒体战略”或“全

从目前农业气象信息的传播渠道来看,主要包 媒体定位”,新闻传播学者也展开了对全媒体的研 2009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彭兰的 含电视、广播、手机短信、12121电话、网络、电子显示 究。媒介融合方向下的四个关键变革》中明确提出了全 屏等媒介,大部分农民仍然倾向于通过电视广播等 《

全媒体是指一种业务运作的整 传统媒体获取气象信息。一些农村基础条件差,有线 媒体的概念。她指出,电视普及率低,农民自己安装室外天线,接收的电视 体模式与策略,即运用所有媒体手段和平台来构建 单形态、单平 频道很少,获取有效的农业气象信息就更少。有的农 大的报道体系。全媒体不再是单落点、而是在多平台上进行多落点、多形态的传播。 民家里也安装了固定电话,手里配上了智能手机,但 台的,主动拨打12121电话或定制气象短信的却很少,仅 报纸、广播、电视与网络是这个报道体系的共同组成 仅将手机作为一种通讯工具,并没有将其作为获取

收稿日期:2017-6-1

作者简介:张恒獅(1981-),男,山东省烟台市人,瑞典皇家理工大学,硕士生,工程师.

部分。2009年11月,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闻传播系

26

黑龙江气象

第34卷

的周洋认为全媒体的概念来自于传媒界的应用层 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具有发布便

面,是媒体走向融合后跨媒介的产物。具体来说,是 捷、即时传播、传播速度快、交互性强等特点,这些是 指综合运用各种表现形式,如文、图、声、光、电,来全 传统媒体所不能比拟的。可通过微信强大的推送功 方位、立体地展示传播内容,同时通过文字、声像、网 能,每天用“接地气”的语言向农户主动推送天气预 络、通信等传播手段来传输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2]。

报,不定期发布预警信息。要通过微博、微信适时了

综合以上观点,全媒体是信息、通讯及网络技术 解农民的需求并及时调整和改进服务产品,通过与 条件下各种媒介实现深度融合的结果,是在具备文 农民积极良性的互动,提高农民使用和参与新媒体 并及早发现农业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及 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各种媒体表现手 的积极性,段基础之上进行不同媒介形态(纸媒、电视、广播、网 时对农民关心、关注的问题作出回复和正面引导,从 络、手机等)之间的融合,产生质变后形成的一种新 而进一步改善农业气象服务质量。新媒体的优势还 在于每个个体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可以成为信息 的传播形态。

全媒体在国内外发展的时间节点比较相近。在 的发布者和传播者。在农村地区,许多农民在农业生 国外,以2006年英国老牌报纸《每日电讯报》的全媒 产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果借助新媒体,让经验 体改革之路为起点,随后,《今日美国》2008年开始尝 丰富的农民成为信息的发布者,这对于促进农业生 试的产业链重构推进了全媒体的实践。在我国,全媒 产信息的积累与传播意义重大。体转型最早可追溯到2007年,《广州日报》于同年6 4.3建立全媒体信息发布平台月成立滚动新闻部,专门针对报纸、手机和网站进行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打造全媒体信息

“联动发稿”。2008年7月,我国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 发布平台,是未来气象信息传播的方向。可根据广大 试点的首家全媒体采编系统在烟台日报传媒集团正 农民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制作图片、动画、视频短片 式上线运营,自此,报社记者的角色悄然转型,开始 等气象服务产品,电视、网站、微博、微信等媒体均可 以全媒体记者的身份向多个媒体终端一

传统纸 以使用发布。通过接口封装、远程调用等建立气象信

快捷的发送机制, 报、手机报、多媒体数字报、电子移动报和户外大视 息发布服务管理调度系统和统一、屏等发布信息。2009年1月,浙江宁波日报报业集团 实现信息发布自动化、快速化和一体化的全媒体信 全媒体新闻部正式成立,它标志着我国第一个以全 息发布平台,为农民提供多终端和多种体验的信息 媒体命名的新媒体机构正式诞生[3]。

4

提升农业气象信息传播的相关对策

服务,保障农业气象服务信息和预警信息在发布源 头上尽最大限度降低延迟。

4.4主导完善健全农业气象信息发布传播机制

各级应当建立以为主导、公共财

4.1强化农民信息化意识

由于农民所处的环境相对闭塞,信息传播手段

比较单一,农民普遍信息化意识淡薄。近些年虽然互 政保障为主体的农业气象服务供给机制,满足农民 联网、手机移动网络等新媒体逐渐进人农民的视野, 生产生活和防灾减灾的需要。完善健全农业气象信 但在农业气象信息传播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农业 息发布传播机制和渠道,全面提升农业气象信息传 气象网的建设和维护尽管投人了大量的资金和人 播的时效性、覆盖面、发布频次和公众满意率。各新 传播农业气象信息 力,但是效果并不理想,网站在功能和内容更新上也 闻媒体要加强和气象部门合作,存在一定问题。手机用户在农村虽然逐年增加,但很 的同时,加强气象灾害和防御知识的科普宣传,使农 多农民仅仅将手机作为打电话、微信聊天或者观看 民在气象灾害来临时,能及时掌握预报预警信息,正 娱乐视频的工具,并未使用手机的其他功能,也没有 确运用防灾减灾知识,最大限度地保护农作物安全。 利用手机进行农业气象信息的查询和浏览。因此应 参考文献

罗桂湘,雍阳阳,等.构建基于众包理念的农业气 该大力强化农民信息化意识,在借助大喇叭、电子显 [1] 詹俞,2016,37(2):.示屏、气象信息员等传统媒介和手段传播农业气象 象信息传播新模式J].气象研究与应用,

全媒体”[J].中国记者,2010,3:83.信息的同时,应该让农民了解、学习、使用新媒体,充 [2] 罗鑫.什么是“分认识新媒体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实惠和便利。4.2充分利用各类新媒体平台和资源

[3] 石长顺,景义新.全媒体的概念建构与历史演进[J]. 2013,5:51-5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