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书
毕业生姓名 :
指导教师 : 专学
业 : 煤矿开采技术 号 :
采矿工程系
所属系(部) :
2012年 03 月
毕业生姓名 刘旭斐 专业 毕业论文题目 论文类型煤矿开采技术 班级 09采煤6班 学号 090421248 XXX矿几号煤层几采区初步设计 理论研究 √ 应用研究 调查研究 用于生产 其它 一、完成本题的目的和意义: 毕业设计是我们对所学的知识的总结和综合应用,通过设计,综合性地将大学三年期间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产设计中,使矿井的生产安全和改善矿工的劳动条件相结合,因地制宜地采用现代采矿新技术,尽可能地简化生产系统,缩短建井工期和减少初期工程量,提高采掘工作面单产和单进,尽可能地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原材料消耗,以获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实现矿井高产、高 效,尽可能地提高煤炭资源采出率的同时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 通过大量的查阅资料,大量翻阅课本以外的资料,加深了所学的知识,解决了以前学习中遇到的难题,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扩展了自己的知识面,对即将踏入工作岗位的我们来说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为我们将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随着大规模的开发和利用,煤炭浅部资源逐步枯竭,煤矿开采不断向深部转移。随之而来,煤矿开采条件和环境也发生巨大变化,如水、火、瓦斯、地温、地压等灾害愈加严重。 目前,随着对煤炭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大,煤矿开采的深度逐渐增加,巷道围岩条件更加复杂,巷道支护越来越困难.我国的煤矿矿井主要有立井开拓、斜井开拓、平硐开拓和混合开拓等方式,多种不同的方案决定了矿井不同的施工设计方案。目前已形成多种方案并存,采区开采前进式的基本模式,以早出煤、快出煤,节约投资,尽早发挥矿井效益为原则的矿井设计与施工。 综合开拓随着矿井随开拓延深、技术改造发展,其应用比重也成发展趋势,特别是主斜井、副立井综合开拓在深部开采、技术改造矿井中得到较广泛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煤炭生产发展的要求,井田开拓朝着生产集中化、矿井大型化、运输连续化、系统简单化方向发展,这将使煤矿的技术面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巷道掘进工程量巨大,2006年仅国有重点掘进总进尺就达到7954。2km,其中综掘进尺2226.2km综掘机械程度达28.44%,由此可见采掘机械化程度极不平衡。同时,这也向我们昭示了煤矿机械化发展的方向,重点在掘进机械化。
1
掘**行作业能大大提高开机率,充分发挥综掘机的作用,而我国主要是先掘进机掘进,后配套锚杆机支护,掘支不能平行作业,英国HL1300H型掘进机和日本三井池的MRH—S220型掘进机,均带有多台锚杆机,它既能割煤装运,又能进行锚杆支护作业,克服了连续采煤机和悬臂掘进机的很多缺点,速度快、效率高、安全可靠,掘进和支护在同一台设备上进行。 我国煤矿于1955年开始试用锚杆,19年在试验平硐和少数矿井试验喷浆,喷射混凝土和锚喷支护.这是我国锚杆支护技术的初期阶段。这一阶段以钢绳水泥砂浆锚杆为代表,锚杆没有托板,锚杆之间缺乏联系。到了80~90年代,由于国家“七五”和“八五\"科技攻关将锚杆支护定为软岩巷道支护的主攻方向之一,从而使锚杆支护技术有了新的发展,进入了以锚带网和锚梁网为代表的组合锚杆支护阶段.预应力锚杆支护体系阶段是锚杆支护的新阶段,其代表产品或结构主要有三种即桁架锚杆、水胀式锚杆和缝管式锚杆,这三类锚杆均具有良好的横向预应力和一定纵向预应力,其支护效果已经为国内外矿山支护实践所证实支护理论。 我国目前采掘设备的装备能力基本上能满足高产高效的需要。但设备的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差距,完善提高大功率电牵引采煤机、大运量运输机、大吨位液压支架、重型掘进机等矿井高产高效设备配套工作,实现不同层次日产水平的综采、采掘配套技术. 辅助运输连续化.适应建设高产高效矿井的需要,根据我国煤矿普遍使用串车运输的现状,应大力推广单轨吊、卡轨车、齿轨车及无轨胶轮车等先进辅助设备。生产矿井要研究、改造全矿井或区域 性的辅助运输系统,通过技术改造实现运输系统连续化,新建矿井或改扩建矿井,设计中要实现辅助运输系统连续化. 三、主要研究目标和内容: 1、阳煤集团一矿15号煤层四采区—一井矿井通风设计说明书一本,其内容包括:矿区内的安全概况和井田地质特征,矿井储量与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井田开拓布置方式及采区通风方式选择,矿井风量计算与分配,矿井通风容易、困难时期矿井总风量计算,选择通风机类型,计算矿井通风费用,针对本矿井内可能发生的灾害的预防措施及安全装备. 2、绘制矿井采区巷道布置方案(Ⅰ、Ⅱ方案)及机械配置图(平、剖面图)3张;回采工作面布置详图;采区通风示意图;采区巷道断面图册. 四、准备工作情况和主要工作措施: 根据矿山开采设计依据的参考资料和实习所收集的有关新柳煤矿的原始数据资料进行以下内容的工作设计:
2
1、借阅有关资料,复习相关知识,详细阅读实习资料,充分了解新柳煤矿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矿区交通、矿区气候等; 2、打印相关图纸,了解井田走向及倾向尺寸、井田面积、井田边界的方位及标高.据此确定井田的工业储量、地质损失、永久矿柱损失量,再根据所要设计的矿井的年产量和所了解的矿区煤层赋存概况来计算服务年限及一般工作制度等; 3、确定开采顺序,确定开采水平与回风水平硐室的位置、规格尺寸、支护方式,还有开拓系统、通风系统、运输系统的设计; 4、选择开拓方案,进行开拓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选择确定的开拓方案; 5、井底车场型式选择、平面布置设计、线路坡度确定、通过能力验算; 6、确定采矿方法并说明依据,概述设计层的矿层赋存条件、矿层结构及围岩情况、切割工艺; 7、选择矿井通风方式与通风系统,计算总风量和通风阻力,进行风量分配,选择通风设备,计算通风成本。 五、论文进度安排及预期达到研究结果: 序号 1 2 3 4 5 6 7 8 时间 3月05日~3月13日 3月14日~3月18日 3月19日~3月25日 3月26日~4月01日 4月02日~4月08日 4月09日~4月15日 4月16日~4月22日 4月23日~5月04日 周次 第1周 第2周 第3周 第4周 第5周 第6周 第7周 第8周 毕业论文任务完成的内容及质量要求 论文选题、查阅搜集资料、撰写开题报告 加工整理资料、构架论文(列提纲) 撰写初稿 撰写初稿 撰写初稿 初稿完成经由指导教师审阅 初稿修订 按照规定的体例格式定稿
3
5月07日~5月18 9 日 5月21日~5月25 10 日 参考文献 打印、装订、教师评阅 毕业答辩 [1] 蔡永乐, 《矿井通风与安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5 [2] 蔡永乐,《矿井防灭火技术》,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9。6 [3] 姜有,《采煤概论》,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1.9 [4] 周贵全,《矿井瓦斯与利用》,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9.8 [5] 钱鸣高、石平五,《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3。6 [6] 程居山,《矿山机械》,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7。1 [7] 聂毓琴,《工程力学》,科学出版社,2005。6 [8] 陈彩萍,《工程制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7 [9] 赖昌干,《矿山电工学》,煤炭工业出版社,2006。6 [10] 李锦生,《现代煤矿企业管理》,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7。1 [11] 杜计平、孟宪锐,《采矿学》,中广矿业大学出版社,2008.8 [12] 汪理全等,《煤矿矿井设计》,中广矿业大学出版社,2008。8 [13] 石秀伟,《煤矿测量学》,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12 [14]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06 [15] 高志强,《煤矿地质》,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08 [16] 本社,《煤矿安全规程》,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02 [17] 中国煤岩建设协会,《煤矿综采采区设计规范》,中国人名出版社,2010。11 [18] 赵兴东,《井巷工程》,冶金工业出版社,2010.5 [19] 张登明,《煤矿开采方法》,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1。04 [20] 赵铁桥,《煤矿瓦斯及其防治》,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11
4
[21] 陈雄,《矿井灾害防治技术》,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7 考核组对报告人的专业技术文献情况的查阅评价 查阅内容 1、查阅与本题目专业相关的专业技术文献数量是否达到20篇以上(其中至少有10篇近两年内的参考文献)? 2、查阅的文献是否全面? 3、查阅的文献是否反映本题目所涉及专业的最新动态? 4、文献综述能否概括文献的创新点? 5、请对文献综述进行综合评价并给成绩(按合格、不合格) 查阅结果评价记录 考核组负责人(签字): 0 2010年 月 日 开 题 报 告 会 记 录 卡 参加报告会成员: 报告会日期: 地 点: 0 记录人: 0 报告会记录及考核意见: ①记录: 0 0
5
②建议: 0 ③结论(按同意、不同意): 0 负责人(签字): 0 2010年 月 日 所在系的意见:(按同意、不同意) 负责人(签字): 0 2010年 月 日 指导教师确认签字: (签字): 0 2010年 月 日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