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第12卷第16期 ・临床研究・l25 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分析 侯宝霞 (沈阳市苏家屯区中心医院,辽宁沈阳1】O101) 【摘要】目的对26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进行临床分析,以了解DILI发生特点,为临床安全、有效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从2009年2 月至2012年6月我院诊断为药物性肝损伤的患者26例,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联合用药、中草药、中成药易导致药物性肝损害。 结论药物性肝损伤的研究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仅是医师的责任,也是药理学家、商家、患者的责任,只有大家提高对药物性肝损 伤的重视,才能减少其发生率。 【关键词】药物性肝损伤;临床分析;中成药;中草药 中图分类号:R595.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4)1t3-0125-02 药物性肝损害(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1)是指在治疗过程 3讨论 中,应用治疗剂量的药物时,肝脏受药物及其代谢产物毒性损害或 肝脏是人体最大、最主要的生化反应脏器,药物经肝脏代谢产生 肝脏对药物及代谢产物发生过敏反应所引起的疾病,也称为药物性 亲电子产物,并通过共价结合损伤肝细胞膜、肝线粒体和微粒体膜, 肝炎。医学科学国际组织委员会把肝功能异常持续时间不超过3个月 最终导致DILl【2】。药物性肝损伤是药物不良反应的一种,是指药物剂 者定为急性肝损伤,超过3个月者为慢性肝损伤…。在我国肝病中, 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而引起的机体损害性反应,是一种毒性反应。 DILl的发生率仅次于病毒性肝炎及脂肪性肝病(包括酒精性及非酒精 药物基本上都有毒性反应,但反应性质各不相同,有的是药理作用的 性),发生率较高,但由于临床表现不特异或较隐匿,常常不能被发 延伸,是可以预知的。因此试图用增加剂量来增强疗效是有限的,甚 现或不能被确诊。2009年 ̄2012年我院共上报26例药物性肝损伤,本 至是很危险的。本组大部分病例都是用药初期加大剂量导致药物毒性 文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了解DILl发生特点,为临床安全、有效用 反应引起肝损伤。毒性反应的表现主要是对神经、消化、血液、循环 药提供参考。 系统及肝肾等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甚至可危及生命。药物的毒性反 1资料与方法 应在性质上和程度上与副作用不同,其对使用者危害较大。故临床用 1.1一般资料 药时应严格掌握用药剂量及疗程,并定时做有关检测。已报道的能引 我院2008年2月至2012年6月诊断为药物性肝损伤的患者26例,其 起肝损害的药物超过1000种 】,但因诊疗范围的差异,报道各类药物 中男1l例,女15例,年龄24 ̄78岁,平均(43.2±37.7)岁,用药至发 引起的肝损伤的比例不同,有抗结核药引起肝损伤比例多的报道 ], 生肝损伤时间4 ̄90 d,平均46 d,临床表现以纳差、厌食、厌油腻、 也有中草药引起肝损伤比例多的报道【4J。 黄疸、乏力等居多,少数出现关节酸痛、关节炎、瘙痒等表现。 本研究结果显示,引起药物性肝损伤前三位的分别是因联合用 1.2诊断标准 药、中成药、中草药和抗结核药物,原因有医师对中医药学不熟悉或 排除既往肝病史、各型病毒性肝炎、肝豆状核变性等疾病。行静 掌握甚少,盲目中西药联用,如中药柯子、五倍子、地榆、四季青等 脉抽血查肝功能、各种肝炎血清标志物及其他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 含水合型鞣质对肝脏有一定毒性,将这些中药及其含有这些药物的中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2ULN,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成药与对肝脏有一定毒性的医药四环素、利福平、氯丙嗪、异烟肼、 ≥2ULN,碱性磷酸酶(ALP)/>2ULN,总胆红素(TBil)、结合胆 无味红霉素等联用,会加重对肝脏的毒性,导致药源性肝病的发生。 红素等均有不同程度升高。记录服药史、临床表现和相关病史。 本组1例结核病患者,听从医师的建议,服用含有五味子的汤剂,同 2结果 时联用抗结核药物利福平胶囊、异烟肼片、吡嗪酰胺片,结果导致肝 2.1本组诱发药物性肝损伤的药物 损伤。医师药理学知识缺乏,药师不严格把关,也是药物致肝损害的 见表1。 主要原因,如抗结核药物本身肝毒性大,如果再联用具有肝毒性的抗 表l 诱发26例药物性肝损伤药物种类 菌药物,即加重肝脏损伤,本组1例结核患者,在联合服用抗结核药 物的同时,又静脉注射具有损肝药苯唑西林钠,注射2 d即发生急性肝 损伤。而对古老的中药、中成药,人们一贯的认识是安全、可靠、无 毒。事实是,是药三分毒,含有生物碱的植物类中药,为一类含氮有 机化合物,普遍存在于各科植物中,具有很强的生理活性,对机体具 有毒副作用的生物碱大多数侵害中枢神经及植物神经系统,但也有一 些生物碱具有典型的肝脏毒性,如含有吡咯双烷生物碱的中草药包括 菊科的千里光属(如千里光、菊三七等)、款冬属、蜂斗菜属、泽兰 属、紫草科的紫草属、天芥菜属,都可引起肝细胞坏死、肝纤维化, 2.2药物性肝损伤的治疗 继而发展为肝硬化。一些中药的种子中存有毒蛋白,如苍耳子、望江 均停用可疑引起肝损伤的药物,给予卧床休息及保肝治疗,对于 南子、蓖麻子、相思豆等,毒性反应使肝细胞坏死,淋巴充血。川楝 由于服用利福平引起肝损伤的结核病患者改用利福喷丁,同时停用雷 子是含萜类肝脏毒性中药中最典型的一类药物,能引起急性中毒性肝 米封。26例患者通过停用相关药物及保肝、对症支持治疗后均痊愈。 炎,出现转氨酶升高、黄疸、肝肿大。动物类中药斑蝥主要含有斑蝥 素,具有一定的肝脏毒性,可致肝细胞浑浊肿胀、脂肪变性、坏死。 126.1临床研究, 国内文献报道中草药及其中成药占药物性肝损伤的20%-30%,甚至 引起死亡。目前社会上存在“中草药安全,不良反应少”的不正确观 点,且存在自采、自制的不良现象,应引起重视 j。本组4例中成药肝 损伤病例,均是在服用含有肝毒性成分的单味的情况下,服药剂量过 June 2014,Vo1.12,No.16 家、患者的责任,只有大家提高对药物性肝损伤的重视,才能减少其 发生率。 参考文献 【1]丁兰.浅述药物性肝损害[J].天津药学,2009,21(4):20. 大所致。王薇 认为,药物性肝损害是临床上常见的医源性疾病,因 此临床医师必须有广博的用药知识,用药力求少而精,对肝功能已有 损害的患者用药时尽量不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非用不可时疗程宜 [2]付秀珍.74例药物性肝损伤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1, 1(11):41. [3】李德昌,朱现丽.87例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点分析[J].热带医学 杂志,2009,9(1):62. 短、剂量宜小,并同时给予保肝药,最好在用药前、用药中、用药后 检查肝功能,必要时应立即停用有关药物。对老人儿童用药更应慎重 考虑。反对小病大治、无病常吃预防保健药物的错误做法。总之, [4]李平,谢同柄.132例药物性肝损伤临床分析[J】.实用肝脏病杂 志,2010,13(1):48. 药物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对疾病治疗、预防或诊断的有效性是其使用 价值,但由于科技水平、人们认识等因素的局限,人们在利用其有效 性的同时不可避免地承载它所带来的药品不良反应,药物性肝损伤的 研究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仅是医师的责任,也是药理学家、商 [5]杨杰.药物性肝病42例病因及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 生,2007,45(17):61. [6】王薇.重视药物性肝损害及预防对[J].中国现代药物应 用,2010,4(7):155—156. 综合性医院门诊喹诺酮类药物处方的回顾性分析 徐芳 施英 (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药剂科,浙江杭州310003) 【摘要】目的了解医院门诊喹诺酮类药物(不包括滴眼剂和滴耳剂)的使用情况,规范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系统药房管理 子系统,对2012年l0月-12月某综合性医院门诊惠者含喹诺酮类药物的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从患者年龄、科室、用药分布情况、联合 用药等方面进行统计。结果喹诺酮类药物因抗茵活性强,抗茵谱广等特性,在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方面广泛应用,门诊用药基本合理。 结论该院喹诺酮类药物的应用总体较为合理,较好地符合治疗指南。 【关键词】喹诺酮类药物;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R96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4)16-0126-02 喹诺酮类是一类合成抗菌药,能抑制细菌DNA,具有抗菌谱广、 安全有效、无交叉耐药性、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已成为目前治疗感染 性疾病的主要药物,尤其第三代氟喹诺酮类药物,由于D.内酰胺类和 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耐药性的不断增加,氟喹诺酮类药物得到越来越广 科室 表1各科使用喹诺酮类药物情况(处方张数) 诺氟沙左氧氟左氧氟左氧氟左氧氟莫西沙莫西沙 星胶囊沙星胶沙星片沙星针沙星针 星片 星针 O.1g 囊0.1g O.5g O.1g 0.5g O.4g O.4g 泛应用…。为考察该院喹诺酮类药物使用合理性,特对该院2012年1O 月~12月门诊含喹诺酮类处方进行专项点评。 1临床资料 选择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作为调查医院,该院床位数1000余 张,年门诊量为100余万人次。利用浙江省医院信息系统药房管理子 系统(Version1.0,浙江联众卫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进入处方查询 模块,调出2012年l0月1号至2012年l2月3l号期间该院门诊所有含有 喹诺酮类药物的处方,记录患者年龄、性别、科室、药品名称、处方 张数及与其他抗生素联合应用情况。 2结果 2.1一般信息 所调查时问段内,门诊西药处方161723张,从中挑选含有喹诺 酮类药物的处方3240张,占总处方的1.9%。在所有使用喹诺酮类药 物的患者中,男性患者占42.5%,女性患者占57.5%。年龄段分布 18 ̄35岁的占22.2%,36-50岁的占23.7%,51 ̄65岁的占28.9%,≥ 66岁的占25.2%,本次调查未检索到18岁以下的患者使用喹诺酮类 药物。 2.2用药基本情况 该院门诊目前现有的喹诺酮类药物主要有诺氟沙星胶囊、左氧氟 沙星胶囊、左氧氟沙星片、左氧氟沙星针、莫西沙星片、莫西沙星针 等7个品规。各科使用喹诺酮类药物的情况,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