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教育博物馆。经过修缮的学校由四面院墙围拢而成,很像北京的教室分布其间。有几间教室内还陈列着当年学生上课时所用的文具等。学校竖立着国旗,在不远的角落里还有一个提醒学生上课时敲响的铃铛。这样的校舍孕育了迪拜的酋长和酋长国里的许多重量级人物。寻访窄巷里的文艺范儿作为迪拜最老的居住区之一,位于布尔迪拜区的巴斯塔克亚地区保留着古老的味道。这一地区过去居住着来自伊朗巴斯塔克地区的大量移民,因此得名。不算大的巴斯塔克亚地区到处是小巷互相嵌入,很容易让游人迷失其中。这里米黄色的石头房子里都配备有阿拉伯风塔——古代的阿拉伯人为了驱散沙漠里的炎热,发明的一种可以吸纳热气的中空风塔。这种上面敞口、穿插木质横梁的建筑就是早期的空调,但而今家家户户都安装了现代的空调,林立的风塔也就失去了原先的作用,成为巴斯塔克亚地区最有历史韵味的一道风景。在阳光并不强烈的午后,穿行在这里是一件十分惬意的事。每家二层的阳台上都栽种着色彩斑斓的植物,凉风习习,幽香阵阵。在巷弄的尽头转角或许还能找到一间精美的画廊或者工艺品店,虚掩的个性小店陈列着阿拉伯艺术家刚刚出炉的作品;播放着传统阿拉伯音乐的小酒馆里,游客正在品尝阿拉伯咖啡和椰枣,或者举起相机记录庭院中精致的设计。为了推介阿拉伯文化,迪拜在这里建立了文化中心,为游客简单介绍阿拉伯的待客之道,让游客们免费品尝传统阿拉伯菜肴。四合院,每一面都建有两层建筑,曲折幽深的小巷,而错综排列的里约热内卢的文化景观晨忆文 巴西里约热内卢不仅景色最美,而且人气最旺、文化味儿最浓。里约的文化味儿,就是山水之间的灵气及与之融为一体的人文气息,是人种与文明多样性的交会与结晶,是诸多国家级文物遗产及其文化底蕴,是在此生根、发育的文化艺术运动及其深远的影响,是生于斯长于斯的文化巨匠和他们留下的精神财富。2012年,里约热内卢市作为一个整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成为第一个被授予这一名号的城市。文化景观遗产是指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景观,是全人类公认的具10科 学 大 观 园有突出意义的“自然和人类的共同作品”。里约在山与海之间诞生和成长,天工造化、里约人民及天才级人物的创造性劳动,成就了其独特的文化景观,可谓山水风光与人文景观浑然一体。里约的主要景观包括蒂茹卡国家森林公园、耶稣山、植物园、科帕卡班纳海滩及瓜纳巴拉海湾沿岸风情等。这些景观成为历代艺术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人文地理就开始运行的圣特雷莎山上的老式有轨电车,于16年开始经改建后的渡槽通往老城区。由于渡槽坐落于旧时放荡不羁的文人聚集之地拉帕地区,其间很多老酒吧、商铺仍不乏市井文化之遗风,而且其居高临下之势可令人俯瞰里约风光,故如今,这条里约仅存的有轨电车线路主要用于游客观光和文化体验。里约不仅是桑巴舞和狂欢节的圣地,而且是音乐之乡、影视家创作灵感的源泉。被誉为“现代艺术传奇”的巴西建筑大师奥斯卡·尼梅尔1907年生于里约热内卢,他出道不久,就以惊世骇俗的艺术构思和妙不可言的曲线运用著称于世。世人纷纷推断,尼梅尔从小就受到里约山水曲线之美的熏陶,蜿蜒的海滩和多姿的山峦启发了他的艺术灵感。世界现代建筑艺术泰斗勒·科比西埃就当面对他说过:你的眼中有里约热内卢的山影。说到里约的景观,不能不提起被公认为世界一流的景观设计师、巴西籍德国后裔布雷·马克思。他的园林和景观设计作品集中于里约热内卢,但也遍及巴西全国和世界各地。里约不少具有世界影响的公共园林,如弗拉门戈海滩公园、科帕卡班纳滨海大道花园、现代艺术博物馆公园等都出自其手。布雷·马克思在里约西郊购置一处占地36万平方米的庄园,命名为布雷·马克思植物园,为其毕生从巴西和世界各地所收集的林木花卉安了“家”。他去世后,这个植物园包括其中的建筑、花园和艺术藏品,被列为巴西国家级遗产保护单位。11科 学 大 观 园里约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共有231处国家级文化保护单位。其中数量最多的是教堂,最早的是建于16世纪末17世纪初的圣本托修道院、圣安东尼奥修道院和坎德拉利亚教堂,后者曾是里约年轻人钟爱的婚礼举办场所。国家级文化保护单位中,还有位于老城区的皇宫和卡泰特宫等宏伟宫殿。此外,在国家级文化保护单位中还有一些不大显眼却很有价值的文化遗产,如国家图书馆、拉帕石拱渡槽等。旨在把河水引向山上的居民区。修建时使用印第安和黑人奴隶为劳工,后来因不再需要通过渡槽引水而停用。自19世纪70年代之都、文学之园和文化名人荟萃之地。16世纪时,生活在瓜纳巴拉海湾的塔莫尤斯印第安人就非常善于歌唱。据传说,塔莫尤斯人因为世代饮用流经里约的卡里奥卡河水而素有优美的歌喉。桑巴音乐无疑为里约音乐之乡的地位奠定基础,也是里约音乐风格百变而不离其宗的根。葡萄牙王室迁到巴西,让里约成为巴西的音乐中心。20世纪50年代末,包括两位著名里约音乐人维尼西奥斯·批新锐作曲家和歌手,发起一个被称为波萨诺瓦(意为新风格)的都市音乐运动,在桑巴中融入爵士乐某些元素,但更加注重内270米长的拉帕渡槽建于1732年,德·莫赖斯和唐·若宾在内的一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人文地理大的挑战。据环球台的资料,自2000年以来,该台出口的电视剧拥有每年7000万的外国观众。巴西文学的最高殿堂巴西文学院位于里约老城繁华街区的一座法式建筑中。文学大家马查多·德·亚西斯是文学院的主要创建人之一,并被选为第一任院长。马查多·德·亚西斯1839年生于里约,是巴西文学现实主义流派的鼻祖,其力作《布拉斯·库巴斯的死后回忆录》被认为是巴向、轻松和随意地表现情感。其后,诞生了以里约多栖文化人西科·布亚尔克等人为代表的一代大学校园音乐家,集结于巴西流行音乐(MPB)的大旗下,这场被称为热带运动的文化潮流,试图把桑巴和摇滚等流行乐元素与精英文化结合起来。上世纪70容、更接地气、更便宜,提出了“手西现实主义文学的开山之作,这里一部摄像机,脑中一个好主意”篇小说以独特的魔幻性的描的座右铭。这就是对巴西电影发写,对里约当时的社会现实与社展产生巨大影响的“新电影”运动。格劳贝尔·罗莎和内尔松·会阶层进行了深入的剖析。里约所产生的另一位文学奇佩雷拉等是“新电影”的开拓者。才是保罗·科埃略,其最为世人1955年上映的大众电影《里约,所知的头衔应该是畅销书作家。40度》及20世纪60年代的影片他于1947年出生于里约。在65年代MPB日益巩固,被称为“更《贫瘠的土地》被认为是“新电影”岁之际,他的书已总共售出了1亿多册,被译成66种文字,行加讲究艺术的音乐”。的代表作。里约摇滚节是巴西流行音乐1951年,巴西播映了第一部销150个国家。他是有史以来全成熟和达到巅峰的标志,1985年在里约热内卢首创,这第一届就吸引了巴西国内外150万歌迷,后来迅速发展成为国际音乐盛会。2004年,国际版里约摇滚节首次在葡萄牙里斯本举行。里约摇滚节被认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音乐节,至今已举办了17届,其中6届在巴西,此外分别在葡萄牙、西班牙和美国举行。16年7月8日,在里约的欧维多尔街,巴西有史以来第一次放映电影。一年后,里约出现了全国第一家电影院。如今,里约热内卢电影节堪称巴西和拉丁美洲规模最大的电影盛会。上世纪中叶,里约和巴伊亚、圣保罗的一批年轻电影人决定改造巴西电影,使之更具现实感、更有内12科 学 大 观 园电视剧。20世纪80年代,巴西电视剧的制作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乃至成为输往100多个国家的出口畅销产品。总部设在里约的环球电视台拥有全巴西最大的电视剧制作工业,其霸主地位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几未受到世界使用葡萄牙文写作的最畅销作家,超过了中国读者所熟悉的若热·亚马多。科埃略的第一本畅销书是《炼金术士》,至今保持着巴西有史以来最大销售量的纪录。不过,保罗·科埃略在巴西也是一个颇富争议的人物。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