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非物质文化遗产鲁西

非物质文化遗产鲁西

来源:刀刀网
附件1:

项目代码: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

项目类别: 民间音乐

保护单位: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杓哇土族乡

主管部门: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文体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印制 二○○七年十一月二十日

1

注意事项及填表说明

一、注意事项

(一)封面及表格中“项目代码”按以下标准填写代码: 民间文学(Ⅰ),民间音乐(Ⅱ),民间舞蹈(Ⅲ),传统戏剧(Ⅳ),曲艺(Ⅴ),杂技与竞技(Ⅵ),民间美术(Ⅶ),传统手工技艺(Ⅷ),传统医药(Ⅸ),民俗(Ⅹ)。

(二)此申报书可在文化部门户网站(www.mcprc.gov.cn)、全国文化资源共享工程网站(www.ndcnc.gov.cn)“社文专栏”下载,表格各项栏目可根据内容自由扩展版面。

(三)凡在各项栏目中没有纳入的其它重要内容,可在“备注”一栏中说明。

(四)表格一律用电脑填写,准确无误,不得弄虚作假。凡填写内容不实、有虚假成分者,一经发现,取消其申报资格。

二、填表说明

(一)第一项“项目简介”栏目中,应包括项目的基本情况、地理位置、历史沿革、主要价值和影响(字数500—600字),做到文字简练,叙述清楚,准确无误。

(二)第二项“基本信息”的“保护单位”栏目中,应填写具体承担该项目保护与传承工作的保护单位。每个申报项目只能填写一个保护单位。

“法人”栏目中,应填写保护单位的法人代表。“通讯地址”、“邮编”、“电话”、“传真”、“电子信箱”栏目中,须填写保护单位的通讯地址、邮编、电话、传真、电子信箱。

(三)第三项“项目说明”的“基本内容”栏目中,包括:1、项目基本情况;2、具体表现形态。“传承谱系”栏目中,要填写项目清晰的传承脉络,“代表性传承人”栏目中,要填写经过省级专家委员会确定的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四)第五项“项目管理”的“已采取的保护措施”栏目中,应包括已经采取的法律法规、以及其他各种保护措施和实施方案。

(五)第六项“保护计划”的“保护内容”栏目中,保护计划应包括确认、建档、保存、保护、传承、传播、研究等内容。具体可参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

2

一、项目简介

土族民歌简介 “鲁西”是流传在卓尼县杓哇一带的土族民歌,可在一切庆典的酒筵上演唱。 追溯土族渊源,为距今约1560多年前的西晋永嘉元年游牧在辽河流域的鲜卑族慕容部首领土谷浑因与嫡弟不睦,率领1700张人马向西迁至洮水流域建立了游牧政权。后建都伏俟城,号土谷浑国。到唐龙朔三年(663年),由于土蕃王朝的不断侵占,延续了350年的土谷浑国终于瓦解,部众四散,部分部落依附于土蕃王朝,为其担负戍边之任务,县境内的杓哇乡土族就是一部。土族虽为土谷浑后裔,但由于长期与藏、汉杂居,民歌已明显表现出了藏土融合的痕迹。 “鲁西”的格式与藏族强勒没有大的区别,均为哲理性颇深的格言。但曲调却颇具特色,曲式结构均由四个乐句构成,后两句重复前两句,调式大多为六声羽调(五声调式加变宫)和七声宫调式两种,宫羽调式相互交替。旋律进行中偶尔有一两处八度大跳外,一般都为级进,间或夹杂一些四度跳进。 现在古老的土族鲁西的唱词、唱腔搜集的比较少,老一代传承艺人所剩不多,急需给老传承艺人予以生活补助,并积极搜集、整理古老的唱词、唱腔。

3

二、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土族民歌—鲁西 甘肃省甘南州卓尼县杓保护单位 哇土族乡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通讯地址 卓尼县文体局 电 话 0941--3622692 电子信箱 卓尼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2度所 在 区 域 及 其 地 理 环 境 40分—104度02分,北纬34度10分—35度10分之间。东接岷县、漳县,北靠渭源、康乐、和政,南邻迭部、四川省若尔盖,西通合作、夏河、碌曲、中部与临潭插化交错。总面积5419.66平方公里,全县辖3镇12乡,总人口10余万人,是以藏族为主体,汉、回、土等十多个民族集聚的少数民族县。森林、草场、水力、矿产、旅游是卓尼的五大资源优势。海拔1800—4920m之间,县城海拔2540m,年均气温4.6摄氏度,年降水量580mm。“鲁西”主要分布在卓尼县的杓哇乡。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属 地 州卓尼县 法 人 吴华、李克若 邮 编 747600 传 真 0941--3622692 4

三、项目说明

分 布 区 域 “鲁西”主要分布在卓尼县的杓洼乡。 历 史 渊 源 基 本 内 容 “鲁西”是流传在卓尼县杓哇一带的土族民歌,追溯土族渊源,为距今约1560多年前的西晋永嘉元年游牧在辽河流域的鲜卑族慕容部首领土谷浑因与嫡弟不睦,率领1700张人马向西迁至洮水流域建立了游牧政权。后建都伏俟城,号土谷浑国。到唐龙朔三年(663年),由于土蕃王朝的不断侵占,延续了350年的土谷浑国终于瓦解,部众四散,部分部落依附于土蕃王朝,为其担负戍边之任务,县境内的杓哇乡土族就是一部。土族虽为土谷浑后裔,但由于长期与藏、汉杂居,民歌已明显表现出了藏土融合的痕迹。 现在古老的土族鲁西的唱词、唱腔搜集的比较少,老一代传承艺人所剩不多,急需给老传承艺人予以生活补助,并积极搜集、整理古老的唱词、唱腔。 “鲁西”是流传在卓尼县杓哇一带的土族民歌,可在一切庆典的酒筵上演唱。 “鲁西”的格式与藏族强勒没有大的区别,均为哲理性颇深的格言。但曲调却颇具特色,曲式结构均由四个乐句构成,后两句重复前两句,调式大多为六声羽调(五声调式加变宫)和七声宫调式两种,宫羽调式相互交替。旋律进行中偶尔有一两处八度大跳外,一般都为级进,间或夹杂一些四度跳进。 5

相关制品及其作品 “鲁西”可以在一切节日庆典的酒筵上演唱,既可独唱、对唱,也可以合唱,不需要任何道具就可以演唱。 卓尼县境内的土族鲁西是由土族和当地的羌、吐蕃融合后形成的民歌,是土族人民在酒筵上助兴传 承 谱 系 的民歌,抒发种种不同的情感。当地有“无酒不设宴,无歌不喝酒”的习俗。现在古老的土族鲁西的唱词、唱腔搜集的比较少,老一代传承艺人所剩不多,急需给老传承艺人予以生活补助,并积极搜集、整理古老的唱词、唱腔。 代 表 性 传 承 人 6

开龙布,男,现年70岁,杓哇乡大庄村委会出路村民小组。 四、项目论证

“鲁西”是流传在卓尼县杓哇一带的土族民歌,可在一切庆典的酒筵上演唱。“鲁西”的格式与藏族强勒没有大的区别,均主 要 特 征 为哲理性颇深的格言。语言运用精辟简练,寓意深刻,涉及包罗万象,结构严谨,耐人寻味。但曲调却颇具特色,曲式结构均由四个乐句构成,后两句重复前两句,调式大多为六声羽调(五声调式加变宫)和七声宫调式两种,宫羽调式相互交替。旋律进行中偶尔有一两处八度大跳外,一般都为级进,间或夹杂一些四度跳进。 “鲁西”具有不可替代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土族重 要 价 值 鲁西是本民族现存文化传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研究古、现代土族文化的重要依据,;是藏、羌与土族文化融合的体现;是藏族与土族人系的纽带。 现在古老的土族鲁西的唱词、唱腔搜集的比较少,老一代传承艺人所剩不多,急需给老传承艺人予以生活濒 危 状 况 补助,并积极搜集、整理古老的唱词、唱腔。 7

五、项目管理

已 采 取 的 保 护 措 施 资 金 投 入 情 况

8

六、保护计划

保护内容 五 年 计 划 1、保护传承老艺人。 2、挖掘整理鲁西的唱词、唱腔、音乐,对其进行整理归档。 3、建立鲁西保护传承中心。 4、举办鲁西培训班,编写教材。 5、培养鲁西传承人,举办研讨会,出版相关音像材料 时 间 保护措施 预期目标 1、调查保护老艺人。普查、收集、整理组织整理相关鲁西材鲁西的资料。 料 1、保护老艺人。 扎实、认真地完成2、对鲁西进行全面调调研工作。 研。 1、保护老艺人。 激励传承人更好地2、加强对鲁西的搜集组织和壮大鲁西的整理。 表演队伍 3、加强对鲁西这一民间艺术的保护。 4、向鲁西传承人发放补贴。 1、保护老艺人。 建立起鲁西传承中2、培养鲁西传承人。 心及教习课程。 3、建立鲁西保护传承中心,开设鲁西培训班。 1、保护老艺人。 出版发行相关音像2、整理出版鲁西的相材料。 关音像材料。 3、举办研讨会、讲座、展览、演出,。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9

保障措施 1、由地方对民间艺术鲁西进行保护,用两年时间对鲁西进行全面搜集、整理。 2、保护老艺人、传承人。向鲁西传承人发放生活补贴。 3、建立鲁西保护传承中心,健全各项保护制度。 4、在鲁西传播中心开设鲁西教习课程,举办研讨会、演出,出版相关音像材料。 经费预算 依据说明 地方配套资金 其经依费据预说算明及 申请每年十万元资金,用于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给传承老艺人生活补助,使其发挥培养后继人才的作用。2、组织人员对鲁西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对传统艺术作全面的收集、整理,并加以保护。 地方每年为鲁西保预计五年投入503、建立鲁西保护传护项目提供3万万元 承中心,调查、收集、元,共计15万元 培养鲁西,并开展正常的保护工作。 4、举办培训班,培养鲁西的后继传承人。 5、整理出版鲁西的相关音像材料,以研讨、演唱等形式,更好的将鲁西发扬光大。 备注 10

七、省级专家委员会论证意见

省级专家委员会论证组组长(签字) 二○○七年 月 日

11

参与项目论证专家名单

姓名 性别 年龄 单位 专业 职称 联系电话 签字 注:参与项目论证的专家人数不少于5人。

12

八、省级文化行政部门审核意见

签章: 二○○七年 月 日

13

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