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化学品在各行各业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大多数化学品都有易燃、易爆,并且有毒的特点,因此,在日常生产、运输以及工作过程中常会伴随有泄漏、发生火灾甚至爆炸等危险。为了防止这一系列事故的发生就需要相关部门制定出一套完善的应急救援体系,最大程度上将损失降到最低,从而保证环境、生命以及财产安全。我国是化学品生产和使用大国。改革开放以来,化学工业快速发展,已形成了包括化肥、无机化学品、纯碱、氯碱等产业,可生产大约45000余种化学产品。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基础比较薄弱,且危险化学品事故具有突发性、易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等特性,以上各种因素,决定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任重道远,安全生产形势非常严峻。
关键词: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应急处置
一、何为危险化学品
众所周知,化学药品一般都是比较危险的,其中有一些就被称为是危险化学品。危险化学品指的是具有很强腐蚀性、易爆、易燃并且有毒有害的化学品,它不仅会对实验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也会对实验设施以及环境造成一定损伤和损坏。这些危险化学品会在外界条件的影响和刺激下,由于摩擦、振动、泄漏、受热等影响,而产生激烈的化学反应,在很大程度上威胁到实验人员的生命和环境财产安全,对环境也会造成极大的破坏。危险化学品在不同的场合及使用环节,它的名称也是不一样的。例如:在生产场所中被叫做化工产品;在危化品存放中被称为危险品;在运输过程中被称为危险货物。
二、化学事故应急处置
根据事故波及范围、危害程度等情况,化学事故分成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个级别,相应地,响应力度也分为四个级别。单位自救是化学事故最基本、最重要的救援形式。一旦发生化学事故,事发单位应该立即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时开展应急救援和事故处理工作,防止事故蔓延与扩大。事故发生后,事发单位应该及时向部门报告,服从的指挥,做好事故处置的后勤保障等工作。化学事故应急组织体系大体包括领导机构、协调机构、办事机构和执行机构等。其中,各级是本行政区域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的行政领导机构,根据需要设立化学事故专项应急指挥部统一指挥本区域化学事故的救援工作,并设立应急办或指挥部办公室等机构,管理日常事务。在指挥部的领导下,指挥部成员单位分工合作,并根据需要组建现场指挥部或工作小组,负责指挥协调现场的应急救援工作。消防特勤是我国化学事故救援的主力军。截至2012年,我国已建立了51个特勤大队、311个特勤中队以及3266个特勤班。在装备配置方面,全国消防共配备各类化学事故专勤消防车4309台、化学事故专用防护服装55343套、化学事故抢险救援器材73.4万件(套)。此外,根据《安全生产法》、《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基层安全生产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等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我国大中型危化品企业必须建立专职应急救援队伍,专职救援队伍平时为本企业安全生产服务,应急情况下服从领导;小型危化品企业至少应该建立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或明确兼职救援人员,并与邻近的专业救援队签订应急救援协议。截至2014年底,我国共有危化品专职救援队伍480支,救援人员41625人。目前,广州等地已经建立了危化品事故救援队伍名单,明确了各支专职应急救援队伍的任务专长及联系方式,北京、重庆等地还对救援协议的制定、专职救援队伍服务收费作出了指导和规范。
三、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中的环境污染常见处置措施
危险化学品一旦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后,首先,企业和各相关职能部门需要积极响应,对突发事故进行应急处理。、消防、环保、安全、卫生、交管等相关部门接报后
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并积极寻找污染源,及时有效的切断污染源。在识别和评价事故种类和危险源的基础上,制定应急处理方案(或实施应急预案),组织抢险设备等,进行应急救援和抢险处理。
3.1稀释法降低毒性
化学反应过程中气体泄漏或一些水,会释放出大量的有毒气体,易溶于水,大量的人员必须在事故发生的范围很难分散,减少有害气体,可用于空气进口或出口稀释的一面,也有许多地方使用的能喷雾水射流设备的大范围覆盖,从而实现有毒气体的稀释,以减少伤害。
3.2挖沟、建堤对泄露物进行收纳
如果使用化工过程中的液体泄漏项目,会在地上到处散布,因此很难进行处理,我们需要对沟或堤坝渗漏排水,是否会导致安全。如果贮液区出现液体泄漏,应及时关闭排水口,防止水从排水口流出,造成经济损失。排水沟或堤坝,以排水,拦截,或容纳泄漏,并尽量减少其流动的波动性。此外,液体泄漏,泡沫和污垢也可以用来覆盖它,以减少其挥发性和减少其挥发的低温冷却。
3.3吸附法、中和法
当泄漏的物质量很小时,我们可以用一些吸附中和材料吸附和中和它。吸附中和处理法可适用于任何类型的地面渗漏和部分漏水。
3.4完善危化品安全监督模式和应急救援体系
构建“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危化品监管,通过的领导责任增强综合管理力度,同时进一步厘清各部门的职责范围以消除监管盲区,并加大部门考核力度,建立健全责任体系及问责机制。在安监部门的协调下,各部门以现有电子政务平台为基础联合组建危化品安全管理信息平台,使危化品监管信息成为各部门乃至区域共享的资源,从而促进部门和地区间的合作,并实现危化品常规监督与事故应急的无缝对接,提高应急救援效率。
3.5建立健全危化品安全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
首先,对现有法律法规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予以考察并予以完善,建议以条文解释或实施细则等形式对现有法律法规加以深入、精确地解读。其次,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国情,构建系统化的法律体系。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也经历过危化品事故多发期,历经近百年的经验教训,才逐步建立了完善的危化品安全管理法律体系,吸取国外经验可使我们少走弯路。最后,化工新材料、新工艺更新迅速,对危化品安全管理负有责任的相关部门应该跟上行业发展速度,实时获取现实反馈,及时更新修订法律。
结论
综上所述,危险化学品在整个生产和使用过程,都存在潜在的危险。要想从根本上遏制或减少危化品发生灾害事故时的影响,就要从其生产、运输、储存、使用流程出发,研究各个环节的处置对策。因此,需要人们共同努力提高从业者的安全防范意识,加强安全生产、运输、仓储管理,最大程度的降低事故的发生率,以彻底减少危险化学品事故造成环境污染的危害。
参考文献:
[1]陈跃正.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置[J].消防界(电子版),2016,03:55-56.
[2]汪旭光,王尹军.危险化学品安全管控与应急救援[J].工程爆破,2016,02:1-7.
[3]王鑫.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探讨[J].安全,2016,08: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