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理解“最多”、“至少”的意思,培养学生审题的习惯与理解问题的能力。
2、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和“进一法”解决问题。通过把计算的结果当作已知条件,用乘法进行检验,渗透思考问题的基本方法。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思维的全面性与灵活性,使学生能辩证地思考问题。
教学重难点:理解进“1”法并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导入: 小朋友,这节课我们学习用余数除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任务布置:解决问题有三个步骤:1、知道了什么?2、怎样解答?3、解答正确吗?大家都喜欢划船吧,下面我们就要解决划船中的数学问题。
二、单元展开
(一)、教学内容:有22个小朋友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至少需要租几条船?
1、你知道了什么?
(1)学生读题,并找出题目中的信息和问题。
(2)在信息和问题中找出关键词,并说说表示什么意思?
2、怎样解答?
(提供通道:可以画一画 算一算)
(1)学生尝试练习,教师巡视。
(2)反馈:(教师在巡视中找出典型的错题,其中1个是画图法,1个是算式法。)
预设:
生1:我是用画一画的方法,有22个学生,每条船坐4人,坐满了5条船。所
以至少需要5条船。
师:大家觉得他说的对吗?
生2:不对,剩下的2人也需要租一条船,所以应该是6条船。
生3:我是用算一算的方法,求“至少需要租几条船,就是求22里面有几个4,
用除法,算式22÷4=5(条)……2(人)剩下来的2人也需要租一条船,所以
5+1=6(条)
师:听懂他们说的意思了吗?为什么5加1?说能用算一算的方法再说一遍。
生:(略)
师:电脑老师也帮我们演示了为什么5加1。边演示教师边解释:有22个小朋
友,每只船最多坐4人,1条,2条…5条,剩下的2个人也需要租1跳船,所
以5加1.
师:用算一算的方法一起再来说一说。
(师生一起说,教师完成板书)
22÷4=5(条)……2(人)
5+ 1=6(条)
师:5+ 1=6这个算式中的“5”“1”“6”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生(略)。
3、解答正确吗?
师:至少需要6条船正确吗?
生:(略)
师:每条船最多坐4人,5条船坐满了20人,6条船肯定能坐22人。为什么不是7条船呢?
生:因为问题是求至少也就是最少。
4、 小结:刚才我们用画一画和算一算的方法解决了问题,大家觉得哪种方 法比较简单?为什么?
生:用算一算的方法比较简单,因为画图不方便。
(二)、巩固练习
1、明确方法布置练习。
师:下面我们就用列算式的方法解决问题。完成练习纸第一题。
2、学生练习,教师巡视。(1分钟)
3、反馈纠错。(教师在巡视中收集学生的错题,然后再投影上展示。)(2分钟)
(三)、对比练习
1、明确任务:刚才大家学得很好,接下来我们再来完成练习纸的第二题。
(1)学生完成,教师巡视。(2分钟)
(2)反馈纠错。(展示台完成)(2分钟)
(3)小组讨论:为什么第1题要加1而第2题不用加1?(3分钟)
预设:第1题剩下的1只面包还要装一个盒子,所以是3+1=4(个),第二题
是剩下的1元不能买4元的面包,所以不能加1.
2、方法小结:(1分钟)
(1)剩下的1只面包还要装一个盒子,剩下的2个人还要坐1条船,这样
的方法在数学上称为进“1”法。剩下的1元不能买4元的面包不能加1,这 样
的 方法在数学上成为“去尾法”。
(2)学生读一读这两种方法的名称。
(四)、判断
在生活中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下面是一位小朋友做的两道题目,大家仔细
检查他做的对不对。
(1)做50个灯笼,爸爸每天最多可做8个,最少需要多少天?
50÷8=6(天)……2(个) ( )
(2)买来20个灯笼,每6个穿一串,最多可以穿几串?
20÷6=3(串)……2(个) ( )
学生认真审题,手势表示,如果错并要订正。
三、小结:
这节课大家学得非常认真,你有什么收获?
四、拓展练习:
一共有36只橘子,如果用大盒子装,每盒能装8只。如果用小盒子装,每盒能装5只。
(1)至少需要几个大盒子?
(2)可以装满几个小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