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唐僧骑马咚得咚》教案02

《唐僧骑马咚得咚》教案02

来源:刀刀网


《唐僧骑马咚得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学会并能背诵歌谣《唐僧骑马咚得咚》。

2. 能利用歌谣进行简单的“卡农”练习,培养学生声部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 学习歌谣。

2. 卡农的方式读歌谣。

教材分析

《唐僧骑马咚得咚》是一首流传甚广的童谣,本套教材中选用的是樊家信的作品。童谣朗朗上口,便于记忆。由于各地区流传的略有不同,可以让学生把本地的歌谣与教材中的歌谣对比着读。教学中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安排卡农练习,也可以让学生边表演边读歌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出示《西游记》图片,学生说出图片中的人物是出自哪部动画片。

教师:今天老师要教大家聆听一首关于《西游记》的儿歌。

二、学习歌谣

(一)学生观看《西游记》图片,说出各个角色的特点。

学生回答:

1. 唐僧牵着白龙马,旁边跟着他的三个徒弟。

2. 孙悟空拿着金箍棒。

3. 猪八戒的鼻子特别的长。

4. 沙和尚在后面挑着行李。

教师:这首歌谣说的就是这副图片中几个人物的特点,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读一遍这首歌谣。

(二)教师出示《唐僧骑马咚得咚》歌谣歌词,带领学生分句学习歌谣。

学生拍节拍分句随教师读。

(三)教师评价后带领学生完整读歌谣。

三、分角色表演

教师:歌谣里说出了他们几个人物的特点。这里有代表他们几个人物的道具,同学们可以来扮演这些角色。

教师出示头饰和道具,学生找头饰和相对应的道具来表演。

道具准备:马鞭、钉耙、扁担、“金箍棒”(木棒代替)、各个角色头饰。

教师读前半句,后半句由表演这个人物的学生来读。

师生交替读歌谣。

教师用响板来控制速度。

最后一句大家一起读,扮演孙悟空的学生和其他学生一起把“妖怪”打败。

教师评价并总结。

四、卡农练习

学生分成两组,第一组先开始读,当读到“后面跟着个孙悟空”时第二组从头开始读,第一组最后一句“妖魔鬼怪一扫光”读两遍,使两组同时结束。

教师要求:

1. 学生先把歌谣读熟练再进行卡农练习。

2. 两组一起读时教师要用乐器控制好学生的速度,并分别给两组指挥提示。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这首歌谣,回家后请背给爸爸妈妈听一听。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